专业课程开发与培养方案的制订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554309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6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课程开发与培养方案的制订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专业课程开发与培养方案的制订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专业课程开发与培养方案的制订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专业课程开发与培养方案的制订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专业课程开发与培养方案的制订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课程开发与培养方案的制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课程开发与培养方案的制订(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培训班 专业课程开发 与培养方案的制订,扬州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 免疫学学科群 季明春,2,联系方式,E-mail: 电话: 实验室87978860 办公室87972201 地点:4号楼211室,3,问题,1、为什么要举办中职师资培训班? 2、为什么要在我院举办该班? 3、为什么要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4,中等职业学校(机构)数 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5,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学校 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学生分科类情况 毕业生 534092 招生数 513420 在校学生数 1539531专任教师数 合计 25620 正高级 567 副高级 6877 中级 9700 初

2、级 6337 未定职级 2139,6,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现状,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83.3%,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为21.4%,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但与教育部201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提出的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的标准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中国教育年鉴(2011),7,教师教学培训内容,如何进行课程教学?,如何组织教学?,8,一、概念,教学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开发,9,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

3、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10,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关于人才培养的蓝图,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的问题,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团队、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教学条件建设的前提,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11,课程开发,课程开发(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12,课程

4、开发,以模块为中心不同的专业会开发设计出许多不同的模块课程 贯穿始终式课程类型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以问题为中心课程类型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及教学的课程类型,二、教育需要层次性发展,14,二、我国护理教育需要层次性发展,通过对全国292 家教学医院进行抽样调查,对我国护理队伍现存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初步预测未来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各等级、各地区医院护士职称结构(%),唐红梅、巴德年,中国高教研究,2011(11),15,1、我国护理队伍现状,学历层次分布不均衡在三级、二级和一级医院中, 中专及以下学历分别为43.32% 、56.41% 和68.9% 低学历导致职称结构偏低

5、 职业流动过大 护理岗位趋于细化护士已从单纯的医生助手改变为健康保健队伍的合作伙伴,16,2、护理职业领域发展趋势预测,(1)数量需求大且岗位专科化 (2)学历层次和专业能力要求提高 大专(45%)、本科(43%)、硕士研究生(7%)、中专(4%)和博士研究生(1%) 中部地区 大专本科中专 西部地区 大专50% 东部沿海地区 本科大专和硕士学历 学历层次的提升与护理岗位专科化直接相关,17,3、护理人才专业能力需求,前7 位的是: 1、规范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 2、对常见病多发病观察能力 3、人际交流沟通能力 4、对急危重病人的一般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能力 5、团队协作能力 6、对病人的评估的能

6、力 7、健康教育能力,18,4、我国护理专业教育现状,中职学校 400 余所 高职院校 250 所 本科院校 179 所4 个层次的护理教育 中职 高职 本科 研究生 45 所院校开设护理硕士生教育 5 所院校开设护理博士生教育,19,4、我国护理专业教育现状,没有明确和统一规范 各层次护理教育的最低标准 教学基本要求 实践教学基地配置 教师准入标准 教育质量评价体系,20,4、我国护理专业教育现状,尚未形成承接、交叉的职业教育体系 “中高职”贯通 “专升本” “本硕连读” 护理教育缺少层次之间的衔接,21,5、我国护理教育与人才需求差距,(1)护理教育缺少层次衔接导致护士职业发展受限 (2)

7、 课程设置偏离护理职业特色且与岗位细化不符 我国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3 个方面:公共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专业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中,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所占比重大,文学、社会学、礼仪、人际交流与沟通等未被足够重视; 医学基础以人体结构、生理病理为主,而有关职业病、劳动卫生和社会医学知识相对少; 护理学专业课程多按临床医学分科或按系统划分疾病,护理专业特征不明显,22,2、我国护理教育与人才需求差距,护理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其课程的逻辑起点不是理论知识,而是医院日益趋于细化的护理岗位中的典型护理程序。 现有的不同层次的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显然与之不符, 缺乏以专科化为主线贯穿于各个层次护理教

8、育间,未能形成课程的有效衔接。,23,5、我国护理教育与人才需求差距,(3)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学历偏低,医教护、专教本现象普遍 专职教师长期脱离护理一线新的理论及前沿治疗护理方法缺失,24,6、我国护理职业教育层次性发展的三对策,(1)完善护理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体系 (2)建立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动态适应机制 (3)构建体现护理理念的贯通课程体系,25,(1)完善护理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体系,新的学科目录设置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 教育体系 学科设置 课程设置 教学标准 教学方法 教学评估 终身教育,(2)建立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动态适应机制,26,27,(3)构建体现护理理念的贯通课程体系

9、,护理教育层次性发展的目标 在“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医学模式下,建立以护理程序为主线,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为教育标准的护理教育层次结构体系。 既要有高端的学术型教育、中间层次的技术型教育,也要有基础的实用型教育,配合各种文化补偿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 培养决策层、管理者和实施人,形成“三层多元”的护理职业教育体系,使护理教育真正成为一种职业类型教育,而非学历终结教育。,28,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 年)强调“将护士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次管理有机地结合, 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三、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步骤,30,三、制定人

10、才培养方案的步骤,(一)专业调研,确定方向 (二)分析职业标准 (三)召开护理实践专家研讨会 (四)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五)确定学习领域课程 (六)编写人才培养计划 (七)设计学习情境 (八)制定课程标准 (九)确定考核标准 (十)编制课程教材教案,31,(一)专业调研,确定方向,1、岗位人才需求问卷调查、访谈、调研会、文献检索紧缺型人才临床护士社区护士专科护士临床护理方向助产方向老年护理方向社区护理方向康复护理方向重症护理方向,32,(一)专业调研,确定方向,2、护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医护教育课程体系相近护理教育定位不准确执行医嘱,忽视专业护理教育与护理临床工作过程之间存在着许多脱节教师们的

11、能力与态度直接决定着课程开发的质量,33,原因分析,传统“三段式”课程体系和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框架 基础知识中专业基础知识占的比重过大 有关劳动卫生、职业病和社会医学方面的知识以及其他与护理密切相关的知识较少; 护理专业知识中有关临床护理的知识按临床分科进行划分,没有突出护理的内容和特色,有关老年护理、社区预防保健和精神护理方面的知识不足。,34,(二)分析职业标准,1、符合护士国家职业资格要求 2、适应典型工作任务“门诊患者的分诊与就诊”“生活照料”“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35,国际护理教育,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培养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

12、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使其成为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职业人才。护理人才的要求:护理知识职业兴趣职业态度职业技能需要环境的支撑护士职业态度熏陶、护理操作技术训练、护理人文情怀养成需要客观的条件为专业学习提供适宜的医疗服务机构和建立动态的、连续的护理临床教学机制。,36,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区分,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应该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应该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 技术本科教育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 中职教育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 知道的不如本科多,会做的不如中职熟练尴尬,37,困惑,生搬硬套

13、套用课程开发流程,但知其表不知其里 学生难教学生智商素质差、行为习惯差 学科教育体系衡量标准逻辑思维 职业教育体系衡量标准形象思维,38,对策,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强化人文、突出护理、着重能力、体现整体”的现代护理理念,符合职业教育特点。 课程设置突出护理的内容和特色,关注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职业资格考试、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国际交流的能力,为护理行业提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健康需求变化的实用性人才。,39,(四)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相应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的要求,用教学论进行加工,将医院实际护理工

14、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性工作任务。并依照职业成长和认知规律,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配置转换成学习领域的课程,重构专业课程体系。,40,(五)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是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基本学时)三部分构成的主题学习单元。,41,(六)编写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强调错位培养,42,(七)设计学习情境,仿真实训室 医院学习专业课 医院临床顶岗实习 正确定位专业教师和医院护理人员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43,(八)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制订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 课程标准编写中存在的与教学大纲的纠结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课程

15、目标的不一致 课程标准更加突出医院、社会、教学以及护理实训的要求,真正做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进行最有效地学习。不但学生要学会实际操作技术,而且将来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够不断提高,为学生日后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4,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学科教学的教学大纲对某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考核主要关注“知识”而此以外的培养很少。 护理一线的岗位,对专业知识的理论性、严密性、逻辑性要求不高,而对护理职业活动中操作者的针对整体操作过程的综合把握要求较高,比如质量意识、解决现场问题的探索欲望和责任心等,都不是“知识”的学习结果能具备的。,45,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课程标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不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不过分追求概念、规律表述的准确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而是全面考虑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作用。 课程标准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 课程标准关注职业素养与生涯发展,46,(九)确定考核标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学生课上表现、平时作业成绩、实训报告、技能演练成绩、临床见习成绩 终结性考核综合实训考核、期末理论考试、顶岗实习出科考试、毕业论文考核、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等 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