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课件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3547391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269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9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9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9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9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课件(2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的界说西方和前苏联学者的观点1、西方学者大都倾向于定义为学校情景中教与学或学与教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例如“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的行为的科学”(美国1971年出版的教育百科全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与学的心理学问题的科学”(林格伦1976年出版的课堂教育心理学)2、前苏联学者更注重强调是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律的学科。例如“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的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加梅佐1984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第一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界说 我国学者的观点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例如“

2、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潘菽1980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2、教育心理学是有关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的科学。例如“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邵瑞珍1982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第一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界说1、教育心理学(广义)是研究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狭义)是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科学。3、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高等院校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科。A、大学生B、大学教师C、师生交往系统和教育教学环境及其它相关心理问题,第一节 高等教育心理

3、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高等学校教育活动领域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教学与德育心理规律。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高等专业性教育,具有“高”和“专”的特点。,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 (四)高等教育心理学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高校的三大职能: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学中教的比重逐渐降低,学的比重逐渐增加。 教学上由传

4、授法向指导法转化,学习法由再现式向探求式转化。 校内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渗透,并在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中锻炼大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学科性质、内容体系、研究原则、方法、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等。(1-2章) (二)高等学校学习心理研究;学习本质、知识技能学习、学习迁移、学习动机等。(3-7章) (三)高校德育、自我意识及群体心理的研究; (四)高校教师心理与教学心理研究。,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高等教育的特征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高等教育心理学则是反映高等教育特点的教育心理学分支,它充分反

5、映了高等教育的本质。高等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任务不同 (二)教育对象不同 (三)社会职能不同 (四)地位作用不同 (五)培养方式不同,(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四、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思想的追溯:(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我国古代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在论述教育问题都有过一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观点。如“性相近也

6、,习相远也”(孔子论语)、“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论述了环境与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第二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追溯,一、教育心理学思想的追溯:(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强调学习是积极的思维过程。“道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强调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熹朱子全书)重视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第二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追溯,1、 亚里士多德:灵魂论植物的灵魂-体育-肉体不断完善动物的灵魂-智育-达到真理的大门理性的灵魂-德育-达到完善的

7、境界从而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和谐进行提供了哲学心理学依据。2、夸美纽斯:提出了“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的著名论断(大教学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估计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应注意儿童的个性特征,应有目的地去发展儿童的才能。3、 裴斯洛齐:在论教学方法中首次提出了使“教育心理性化”的设想。,(二)西方教育心理学思想,4、赫尔巴特:将“教育心理学化”的设想和主张付诸实施,提出教育过程的四阶段论:明了(讲授新知识)、联想(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方法(应用)。 广为流传的五段教学法:预备(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学内容有所准备)、提示(介绍新知识)、比较(比较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8、总结(归纳与系统化)、应用(把学到的新知识运用于实际)。,1、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桑代克从1896年开始,对动物的心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心理学界公认这一年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的时间。,二、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发展,(2)发展时期(20世纪20 年代到5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广泛吸取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与教育有关的内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如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等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从20 年代起,对动物和人的学习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

9、果,并形成了各个学派,这些理论以及学派之争,对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起了促进作用。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到40年代,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新的变化和趋势。集中表现为:一是内容日趋集中,大都是围绕有效的教与学而组织的。尽管不同的教科书对如何教或如何学的问题各有侧重,但有几个方面的研究为大多

10、数人所公认,如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评定与测量,个别差异,课堂管理和教师心理等,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同时,各理论流派之间的分歧日趋缩小,相互之间吸收着对方的合理内容,学派界限趋于模糊。 二是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尤其是60年代初,由布鲁纳(J.S.Bruner,1915)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把这种热情推向了高潮。人本主义思潮 、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也日益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东代以后),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

11、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这样四个方面:第一,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第二,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第三,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如同伴辅导、合作学习、交互式学习等,从而使学生把个人的科学思维与同伴合作相结合;第四,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十月革命前后两个阶段。1868年,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

12、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俄国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为此,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1877年,俄国教育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被认为是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十月革命后,苏联心理学界尝试以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改造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后,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主要是在理论观点的探讨方面作了很多工作。有较大贡献的有维果茨基(18961934),布隆斯基(18841941)和鲁宾斯坦等人。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践进行综合性研究,反对机械地将动物学习理论应用到人类的教育情景中来。,

13、2、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从60年代以来,苏联教育心理学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不但注重将教育心理学问题与学校教学实践相结合,而且改变了对西方特别是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全盘否定的态度,重视对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日趋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开展了许多对儿童发展的实验研究,出现了“年龄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理论思想比较活跃,发展了自己的学习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有巴甫洛夫的联想一反射理论、维果茨基和列昂节夫与加里培林等的学习活动理论; 第三,重视人际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采用人际关系层次测定的方法,对个体获得系统的个性特征、人格化过程的规律性,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4、第四,重视教育心理学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的探讨,忽视对动物学习的研究。教学研究中重视与实际教学实践相结合,强调心理结构形成过程中活动、交往的作用,是苏联教育心理学的特点。第五,对西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所吸收。,2、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第一阶段指自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主要是译介国外的教育心理学。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潘菽(1935年)、陈选善(1938年)、肖孝嵘(1940年)等编著了教育心理学的教科书。第二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

15、命”开始。学习和介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并试图以马列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改造教育心理学。并结合当时的教育改革,对入学年龄问题、学科教学改革的心理问题等开展了一定研究。1963年内部发行了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讨论稿)。第三个阶段即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和研究领域不断扩展。1980年出版的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反映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某些新成就,也反映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界的一般观点和研究成果。以后相继出版了许多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教材和著作,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教育心理学空前繁荣。目前,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发展较快,新的研究成果不断

16、涌现,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3、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的含义是在研究中应该实事求是,切忌受主观偏见的影响。客观性原则应是一切学科研究应遵循的通则,但对于心理学研究来说尤为重要。 (二)发展性原则;人的心理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三)系统性原则;在研究心理现象时应把人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进行综合考察,以便把握心理现象各个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系。,第三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四)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选题要充分考虑学校教育实际的要求,研究情景的设计要尽可能同实际的教育情景相接近;研究所得结论要在学校教育实际中得到检验。 (五)教育性原则;由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过程通常也是学校教育的过程,因此教育心理研究应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避免给学生身心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