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冠心病临床专家共识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532259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近冠心病临床专家共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新近冠心病临床专家共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新近冠心病临床专家共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新近冠心病临床专家共识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新近冠心病临床专家共识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近冠心病临床专家共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近冠心病临床专家共识(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年冠心病临床专家共识,沧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元柏民,一、冠心病新分类 二、全球AMI诊断标准 三、ACS冠造与心电图特征 四、冠心病的处理原测 五、冠心病药物治疗,一、冠心病新分类,第一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ST段抬高急性心梗 非ST段抬高急性心梗不稳定型心绞痛(UA)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静息心绞痛,第二类型:慢性稳定型冠心病CAD(慢性冠脉缺血综合征)无症状型冠心病(隐匿型) 稳定型 心绞痛 缺血型心肌病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病理改变与分型,泡沫 细胞,脂质 条纹,间质 损害,粥样 斑块,纤维化 斑块,多重损伤 / 破裂,内皮功能障碍,从第1个10年,从第3个10年

2、,从第4个10年,发生进展的主要原因: 脂质聚集,平滑肌 和胶原,血栓形成, 血肿,Circulation. 1995; 92: 1355 - 1374.,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过程,血栓形成心脑血管事件共同发病基础,UA,NSTEMI,STEMI,斑块崩解、破裂及侵蚀,血栓形成,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基础: 血栓形成,二、全球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007年10月:全球心肌梗死的统一定义欧州心脏病学会(ESC) 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世界心脏联盟(WHF),第1项:肌钙蛋白升高伴下列一项1、心肌缺血症状 2、新出现ST-T改变/新左束支传导阻滞 3、病理性

3、Q波 4、新出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影像学证据,第2项:突发心源性死亡第3项:PCI围术期第4项:CABG相关心梗第5项:急性心梗的病理证据,AMI心肌坏死标志物心肌坏死后细胞膜破坏,细胞内大分子物质弥散入血,在外周血中可检测发现。心肌特异性,心肌损伤后快速释放入血,在血中持续一定时间窗,简便、低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cTn),AMI三种标志物,三、ACS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的特征STEAMI心电图 T波高尖:缺血心肌传导延迟,心梗早期征象2个相邻导联 ST段抬高:心肌缺血损伤新出现2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V1-30.2mv;其他导联0.1mv 病理性Q波:心肌缺血

4、坏死Q波:V1-330msQ波:II、III、avF、avLV4-6深1mm2个导联,STEAMI:前降支中段100%闭塞,STEAMI: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STEAMI:右冠脉中段100%闭塞,STEAMI:右冠脉远端100%闭塞,NSTEAMI临床特征心绞痛20分钟 休息/硝酸脂药不能缓解 ST段压低/或T波倒置2个相邻导联ST段压低0.1mvT波对称倒置0.1mv 多不出现Q波 TnT3倍最高值,NSTEAMI:前降支近段95%狭窄,NSTEAMI:前降支开口及近段80-90弥漫狭窄,UA临床特征初发型、恶化型 、静息心绞痛 心绞痛50-70% TnT12小时未恢复,应考虑非Q波心梗,U

5、A:前降支中段第一对角支95%狭窄,四、各类冠心病处理原则,(一)STEAMI溶栓与PCI治疗,STEAMI溶栓治疗 0.2mv;肢导0.1mv);新LBBB 12-24小时:持续缺血症状ST段仍然显著抬高 合并心源性休克:无条件PCI/CABG 右室心梗+低血压:无条件PCI,可考虑溶栓,STEAMI PCI治疗12小时:下列情况,非直接PCI无缺血症状、心流动务变稳定 心源性休克:75岁考虑)转运直接PCI溶栓禁忌症;转运+PCI3小时75g血流动力学不稳,STEAMI溶栓与PCI选择,STEAMI溶栓后PCI,溶栓后(立即PCI称易化PCI、易出血)2小时65岁前壁心梗 :溶栓后转运PC

6、I高危:溶栓后可转运PCI 半量溶栓药后高危、出血风险小、不能及时转运:易化PCI高危、140)早期介入优于延迟 中低危早期介入治疗无获益,2009年中华心血管病分会,1、极高危:行紧急PCI2、中/高危:早期(72小时)PCI3、低危:非常规PCI,近年NSTEAMI介入策略,1、早期:介入优于保守;高危获益更大 2、极高危:急诊(2小时)CAG/PCI 3、高危:早期(24小时)CAG,选择血运重建 4、低危:延迟(75岁可不给首次负荷量)溶栓/非溶栓:首次负荷量300mg直接PCI:首次负荷量300-600mg维持量:75mg/d 30天至一年 NSTEACS:首次负荷量 300mg维持

7、量:75mg/d 30天至1年 UN:治疗/维持量75mg/d 30天,西洛他唑(磷酸二酯酶III阻断剂)扩张动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预防PCI术后再狭窄 降低TG ACS围PCI期:抗血小板新三联:西+氯+阿 多发大动脉硬化 维持量:100mg/d,替罗非斑(GPb/a受体拮抗剂)STEAMI:中高危、cTn显著升高直接PCI:三联抗血小板(阿、氯、替)溶栓不联合替罗非斑 NSTEAMI合并糖尿病 PCI围术期:冠脉内多量新鲜血栓 替罗非斑:应在肝素抗凝下应用 用量:首次10mg/kg静点,维持0.15ug/kg.min 36小时,2、低分子肝素,NSEACS(2004synrgy、2

8、009ACC/AHA)高危NSTEACS早期介入,低分子肝素替代普通肝素UA/NSTEACS介入前,低分子/普通 STEAMI:直接/择期PCI:低分子抗凝佳、出血低。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普通肝素1%; 低分子肝素8h:静推30mg再PCI,(四) 冠心病的调脂治疗,调脂治疗发展五阶段第一阶段:降低胆固醇第二阶段:ACS强化降脂第三阶段:全面适度降脂第四阶段:分层调脂治疗第五阶段:稳定/消退斑块、逆转动脉硬化,1、冠心病全面适度调脂治疗 降低LDL-C是首要降脂目标 冠心病LDL-C目标值:(正常值:2.0-3.6mmol/L)2006年 :2.6mmol/L2007年:国内ACS

9、 :2.07mmol/L国外ACS :5.65mmol/L)首选 贝特+他汀 药物:贝特类:非诺贝特、本扎贝特烟酸衍行物:阿昔莫司,低HDL-C血症的干预HDL-C:动脉粥样硬 化保护因素 HDL-C:降低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 HDL-C:目标1.04mmol/L(正常:0.8- 1.5mmol/L) 低HDL-C+高LDL-C:先LDL-C达标(他汀)若HDL-C仍低+贝特类 低HDL-C+LDL-C达标:烟酸/贝特 药物:烟酸及衍生物:阿昔莫司贝特类:非洛贝特、苯扎贝特他汀类:,2、ACS强化他汀降脂方法ACS入院立即:阿托伐他汀80mg 直接PCI/择期PCI术前:阿托伐他汀40mg 住

10、院和出院30天:阿托伐他汀40mg/日 二级预防:阿托伐他汀20mg/日,3、慢性冠心病治疗(二级预防) 血脂:全面达标LDL-C1.04mmol/LTG1.7mmol/L 稳定冠脉内斑块(非单纯血脂观念)稳定斑块体积不进展/缩小减少易损/不稳定性斑块发生降低急性冠脉事件,显著改善预后 逆转动脉粥样硬化 2010年SFDA:他汀治疗冠心病新适应症,4、冠心病一级预防的调脂达标 控制危险因素: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 血脂达标:全面调脂LDL-C:1.04mmol/L(40mg/dl) 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瑞舒伐他汀10mg/d 降低冠心病发生率,阿昔莫司(烟酸衍生物)抑制脂肪组织分解,

11、减少游离脂肪酸; 降低TG在肝中合成; 抑制LDL-C和VLDL-C的合成; 减少HDL-C的分解。 适应症:高TG血症(IV型)高TG+高TC血症(II型)低HDL-C血症 用量:0.25 2-3次/日,依折麦布(胆固醇吸收抑制剂)阻止胆固醇吸收进入肝脏; 增加胆固醇从血液中清除; 依折麦布10mg:减少54%胆固醇吸收,降低血胆固醇20.4%; 依折麦布+他汀类进一步降低LDL-C。 用量:10mg 1次/日,(五)-受体阻滞剂药理作用 三负作用:降低心肌 耗氧量负性变时:减慢心率负性变力: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负性变传导:延迟传导 拮抗神经体液因子过度激活拮抗交感神经(SNS)过度激活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抑制儿茶酚胺:(核心机制) 保护心脏抗心绞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缩小梗死面积降低恶性心律失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