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 古今词义异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525809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今词义异同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今词义异同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今词义异同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今词义异同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今词义异同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今词义异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通论 古今词义异同(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论(二) 古今词义的异同,引言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尤其是词汇课的学习,词汇是讲解的重点和难点。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词汇相较于语法和音韵,都是一个开放的、不可穷尽的系统。因此,概括古代汉语词汇的规律,总结它与现代汉语词汇的不同,对学习古代汉语是很有帮助的。教材把有关词汇通论内容放在最前面,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古代汉语词汇理论的学习,主要着重两方面的内容:词义的发展变化;词汇的发展变化。,一、词义演变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各要素总是直接或间接地映射着社会的变化。词汇对社会变化的反映是最敏感的,旧词旧义在不断地消亡,新词新义在不断地生成。尤其是在社会产生剧烈变化的时期,词

2、汇变化的迅速常使人有应接不暇之感。二、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一)基本没变一般说来,基本词汇的变化相对较小。有些一般词汇,有的变化也不大。语言的词汇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是语言中最稳定的、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一部分。,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是从古代到现代,在实际运用中必不可少的词,它们表达的是对于人们交际最不能缺少的概念。 基本词汇特点:(1)普遍性;(2)稳固性;(3)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就叫一般词汇。,举例如下: 人、马、牛、羊、鱼、犬; 天、地、日、月、山、水、风、雨、雪; 东、南、西、上、下、左、右、前、后; 大、小、轻、重、长、短;

3、走、行、迎、过、追、退。复音词:蟋蟀、凤凰 基本词汇同发展相对缓慢的语法结构一起,保证了汉语的稳定性,体现了古今汉语之间的继承关系。从学习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这些词语的学习没有什么困难。,古今词义是否相同,要留心比较。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些词所代表的事物古今并不完全一致,例如,“车”在古代指马车、牛车、战车等,而现代又指汽车、火车、摩托车等,但作为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运输工具,这一意义几乎没有变。,(二)古今意义悬殊,很多意思已经消失了。绸: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素锦绸杠”。郭璞注:“以白地锦韬旗之杆”(用白底子的锦把旗杆裹起来)九歌湘君:“薜荔拍(一作柏)兮蕙绸。”王逸注:“绸,缚束

4、也。”粪:古代有“扫除”的意思。说文:“粪,弃除也。”左传昭公三年:“小人粪除先人之敝庐。” 另一个常用的含义是“给禾苗除草、培土和加肥料。”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彊。”,勤:在古代,基本意义是辛劳、辛苦。说文:“勤,劳也。”尔雅释诂上:“勤,劳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写:古代汉语的“写”字没有书写的意思。古代写字不说“写”,而说“书”。“写”字在上古的常用意义是铸刻(成某种人物形状)。国语越语下:“王命金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韦昭注:“以善金铸其形状。” 废:古代有放下的意思。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

5、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文学:古代有文献典籍的意思。史记儒林列传:“兒(音泥)宽既通尚书,以文学应郡举,诣博士受业,受业孔安国。”,豆烹:古代一种酷刑,即用鼎来煮杀人,战国策齐策:“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此刑已废,故“烹”此义已亡。而“烹”的“烧煮”义,古今无变化。,教材中“该”、“抢”、“找”,从学习古代汉语的角度看,这些词,初学时比较困难。但这种困难比较好克服,只要勤于查辞书、字典,即可避免导致理解上的错误。,(三)意义有联系,又有区别,同中有异。这些词义最难掌握,也是古代汉语学习的重点。因为这些词语的古今差异,很容易被忽略,因而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古代汉语词义微殊的变化。从

6、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一)词义范围的变化所谓词义范围的变化,是就一个词新旧义位的比较而言。一般认为,词义范围的变化有三种情况。1、扩大词义的扩大指词义内涵变大了。如:,菜:古代指植物性的蔬菜。说文:“菜,艸之可食者。”现代汉语“菜”既指能做副食品的植物、蔬菜,也指经过烹调供下饭下酒的蔬菜,蛋、鱼、肉。,雄:说文:“雄,鸟父也。”指鸟的雄性。现代汉语“雄”指生物中能产生精细胞的。匠:说文:“匠,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指木匠。 按:匚,fng。现代汉语“匠”指各种有技术的工人。睡:说文:“睡,坐寐也。”指坐着打瞌睡。现代汉语“睡”,可以是打瞌睡,也可以是卧床睡。洗:说文:“洗,洒足也

7、。”指洗脚。现代汉语“洗”指用水或汽油、煤油等去掉物体上面的脏东西。河(黄河)、江(长江)、好(貌美的女子),“本”“末”两个词,本义分别是“树根”“树梢”,后来,“本”引申为“事物的根本”(推本溯源)而“末”则有“事物结束部分”。,“响本指回声,后泛指各种声响。“醒”的本义为酒醒,说文新附:“醒,醉解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后来词义扩大为醒悟、睡醒。,注意:“脸”,古代汉语指脸颊,现代汉语指脸部。不是词义的扩大。词义扩大是词义由一个小类上升为所属的一个大类,而脸颊和脸部不是小类和大类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缩小缩小是词义的内涵变小了。,理:

8、治玉治理,宫:说文:“宫,室也。”秦以前,不论居住者身份贵贱,居住的房屋都可以称宫。现代汉语,“宫”一般指身份尊贵的特殊人群所居住的房屋:宫殿;龙宫;雍和宫。也指人民活动或娱乐用的房屋的名称。瓦:说文:“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象形。”指陶器。现代汉语“瓦”指铺房顶用的建筑材料,一般用泥土烧成。 子、禽,“汤”,原指一切热水,现在仅指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或烹调后汁特别多的副食。 “丈人”,原是对一般年长的男人的尊称,现在仅称妻子的父亲。 “坟”古义是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地,今义是埋尸体的土堆 金”在先秦泛指金属,说文:“金,五色金也。”史记平准书:“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后来词义缩小

9、,专指黄金。“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臭”上古不用作形容词,而用作名词和动词。说文:“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这是动词。名词“臭”当气味讲,是上古最常见的用法,周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后来由名词变为形容词,专指气味难闻。,“丈夫”这个词的本义是指“成年的男人”“男子汉”,现在一般专指“妻子的配偶”。 “妻子”本义是指“妻子和儿女”“家眷” “朕”先秦古书中是个普通的第一人称代词 “谷”(本义是粮食和庄稼的总称),玺:印章皇帝的印章,妃:说文:“妃,匹也。”配偶,主要指女性配偶。现代汉语中“妃”专指皇帝的妾以及太子、王、侯的妻。 诏:

10、说文:“诏,告也。从言,从召,召亦声。”告诉。现代汉语“诏”指上告下。肥:说文:“肥,多肉也。”指人畜肥。现代汉语指畜肥。,3、转移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史,说文:“记事者也。”是古代一种文职人员,后来专指记事的人。现代汉语“史”主要指历史。 狱,古指诉讼。现代汉语指监狱。 兵,古指兵器,现代汉语指士兵。 走,古义是“跑”(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去,古义是“从某地离开”(去国怀乡) 涕(眼泪)鼻涕、闻(听)嗅觉、脚 (二)词义轻重的变化1、由轻到重,诛,说文:“诛,讨也。”指责备、谴责。后引申为惩罚。现代汉语指杀戮。 诬,说文:“诬,加也。”(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五引文作“加言也。”)指说话

11、夸大其实。后引申为欺骗。现代汉语指捏造事实冤枉人。2、由重到轻 “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饿 、病。,(三)词义色彩的变化1、由褒到贬 爪牙,古义为“得力助手”,例如:“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国语越语),今义为“替凶恶的人跑腿的人”。妖:,乖,古时指偏执,不驯顺,为贬义,如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而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听话,安顺。,4、由中性到贬义 小醜,本来指地位低下或政治上很不重要的人物,后来指小人。,古今词义同中有异的关系很复杂(教材中),词义范围发展变化的三种情况图示,再如,“宫”本指一切房屋,后专指帝王所居;“瓦本指一切陶器,后专指

12、盖房顶所用的陶制建筑材料;“禽”本是飞鸟走兽的通称,后专指飞鸟。词义的转移例如,“闻”的本义为听见,说文:“闻,知闻也。从耳,门声。“ 孟子梁惠王上:“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后来转指用鼻子嗅。又如,“涕”的本义为眼泪,说文:“涕,泣也。”诗经陈风泽陂:“涕泗滂沱。”毛传:“自目日涕,自鼻日泗。”后来“涕”转指鼻涕。再如,“汤”本指热水,后指“米汤”、“菜汤”;“脚”本指小腿,后指 踝关节以下部分;“府”本指藏文书财物的地方,后指官署。,2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词义的感情色彩是词的附加意义,表现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喜恶即主观评价的好坏,以及对词义轻重程度的判断。其变化表现为两种:词义褒贬的变化和词

13、义轻重的变化。词义褒贬的变化例如,“谤”在古代是个中性词,无所谓褒贬,国语周语:“厉王虐,国人谤王。这里是说百姓议论、批评厉王的过失,而不是毁谤;后来变成了贬义词。又如,“爪牙”在先秦指武臣、国之猛将,也泛指辅佐君主者,用于褒义,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带有赞美意味,后来指坏人的帮凶、走狗,变成了贬义词。再如,“贿”在上古指布帛之类的财物,中性词,后来指用钱财买通他人,贬义词。,词义轻重的变化例如,“诛”本指用言辞责备,词义较轻,周礼天官大宰:“八日诛,以驭其过。”郑玄注:“诛,责让也。”后来“诛”发展出“系戮”义,词义变重。又如,“贼”本指杀人劫货、犯上作乱的人,词义很重,左传宣

14、公二年:“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这里的“贼”是太史董狐对攻杀晋灵公的晋臣赵穿的称呼,后来“贼”指小偷,词义变轻。再如,“诬”本指讲话夸大其词、虚妄不实,词义较轻,说文:“诬,加也。段玉裁注:“加与诬皆兼毁誉言之,毁誉不以实,皆日诬也。”后来“诬”发展为毁谤、诬蔑、诬陷之义,词义很重。,四、讨论古今词义异同应注意的问题(一)古今问题1、古今的时段与古义、今义。前面我们讨论一个词词义的演变,主要是就一个词发展的两头来说的,主要说明这个词较早的意义和现代汉语这个词的意义的不同。但这并不是说,这个词较早的意义从先秦到五四运动以,前(或者从先秦到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以前)一直使用;也不

15、是说,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意义直到现代才出现。例如:禽,指飞禽走兽,主要见于汉以前;汉以后,多专指鸟类。涕,上古时表示“眼泪”,但在汉朝时期比较通俗的文献中,“涕”已经有了鼻涕的意义。2、古义的保留我们说一个词古今的意义不同。主要是就常用的、主要的意义以及单独作为一个词的情形而言的。并不意味着古义就消失了,不使用了。有些词义作为词素在后来的双音节词中保留,也有些词义,在成语中保留。,涕泗纵横;赴汤蹈火;减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口诛笔伐。3、今义的使用我们说某个词的现在的意义在某个时候就出现,并不意味着这个意义在这个时候就完全取代了古义。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存的过程。今义出现了,并不意味着它就

16、成了当时最常用的意义,尤其是汉语存在一个文言文系统,就更要主要这方面的问题。例如:“涕”汉代已经出现表示“鼻涕”的用例,但“涕”同时仍可表示“眼泪”。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中指出:汉末以后,“在正统文言里,涕始终是泪的同义语,而很少当鼻涕用。涕泪大部分是同义连文,指眼泪;有时则是两个并列的成分,分指鼻涕和眼泪。”,(二)双音组合与双音词的问题在学习阅读古代文献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两个连在一起的字,跟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节词形式相同。如“消息”(消是消失,息是生长)、“睡觉”(睡是打瞌睡,觉是醒过来了的意思)等,这些都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来理解。提问:从前面的学习的文选中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义的发展变化有那些途径?其中,引申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一)词的本义及其探求1、词的本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