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诊疗技术及护理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521172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8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系统诊疗技术及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消化系统诊疗技术及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消化系统诊疗技术及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消化系统诊疗技术及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消化系统诊疗技术及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系统诊疗技术及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系统诊疗技术及护理(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化系统疾病内镜下诊治及内镜消毒的护理体会,一、胃镜检查二、结肠镜检查三、内镜下息肉治疗四、内镜消毒,一、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将带光源的内镜经口、咽、食管插入病人的胃、十二指肠内,以协助诊断和治疗的一项技术。通过此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炎症、溃疡或肿瘤等的性质、大小、部位及范围,对急性出血者行内镜直视下止血,摘除小息肉等,并可行组织学或细胞学的病理检查。,适应证,有明显消化道症状或上消化道出血,但原因不明者。 疑有上消化道肿瘤,但X线钡餐检查不能确诊者。 需要随访观察的病变,如溃疡病、萎缩性胃炎、胃手术后及药物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等。 需作内镜治疗者,如摘取异物、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

2、食管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注射与套扎、食管狭窄的扩张治疗等。,禁忌证,严重心、肺疾病,如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严重呼吸衰竭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等。 各种原因所致休克、昏迷等危重状态。 急性食管、胃、十二指肠穿孔,腐蚀性食管炎的急性期。 神志不清、精神失常不能配合检查者。 严重咽喉部疾病、主动脉瘤及严重的颈胸段脊柱畸形等。,操作前准备,病人准备,环境准备,用物准备,病人准备,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方法。了解有无麻醉药物过敏史。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以排出检查禁忌证。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对阳性者用专门胃镜检查或做特殊消毒处理。检查前禁食8h,有胃排空延缓者,需禁食更长时间,有幽门梗阻者应先抽尽胃内容

3、物,必要时洗胃。,环境准备,检查室清洁、安静、温度适宜,插镜过程中保持病人头部位置不动,不可将唾液咽下以免呛咳。嘱病人深呼吸,肌肉放松,操作过程与护理配合,核对病人,说明目的 咽喉麻醉 安置病人左侧卧位,双腿屈曲 协助医师插管,当插入1416cm时,嘱病人作吞咽动作 胃镜进入胃腔内 配合医师摄影、取活体组织标本及止血协助医师拔管 做好病人术后指导 清理用物,记录检查情况。,操作后护理,注意事项,胃镜室应专人管理,认真细致的做好器械的准备、清洁、消毒、保养和保管工作,每次使用前应全面检查纤维内镜的性能。 彻底清洁、消毒内镜及有关器械,避免交叉感染。,胃镜检查操作流程图,小结,二、结肠镜检查,结肠

4、镜检查主要用以诊断炎症性肠病以及大肠的肿瘤、出血、息肉等,并可行切除息肉、钳取异物等治疗。,适应证,原因不明的慢性腹泻、便血及下腹疼痛,疑有结肠、直肠、末端回肠病变者。 钡剂灌肠有可疑病变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随访。 结肠癌术前诊断、术后随访,息肉摘取术后随访观察。 需作止血及结肠息肉摘除等治疗。 结肠肿瘤普查。,禁忌证,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休克及精神病病人。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脏器穿孔、多次腹腔手术、腹内广泛粘连及大量腹水者。 肛门、直肠严重狭窄者。 急性重度结肠炎,如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及憩室炎等。 月经期及妊娠妇女。,操作前准备,病人准备,环境准备,用

5、物准备,病人准备,向病人讲解检查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解除其顾虑,取得配合,作好肠道准备,检查前一天进流质饮食,检查晨禁食,可遵医嘱术前肌注地西泮510mg。术前半小时阿托品0.5mg肌注或山莨菪碱10mg肌注,环境准备,检查室清洁、安静、温度适宜,用物准备,结肠镜检查用物急救药品和器械,操作过程与护理配合,核对病人,说明目的 安置病人左侧卧位,双腿屈曲 术者直肠指检 协助医师插镜,按术者口令遵照循腔进镜原则逐渐缓慢插入肠镜 做好术中配合,协助医师摄像、取活检及治疗等工作 协助医师退镜和抽气 做好病人术后护理 清理用物,记录检查情况。,操作后护理,一般护理 检查结束后,病人稍事休息,观察153

6、0min再离去。 嘱病人注意卧床休息,作好肛门清洁。 术后3天内进少渣饮食。如行息肉摘除、止血治疗者,再给予抗生素治疗、半流质饮食,适当休息34天。 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注意观察病人腹胀、腹痛及排便情况。 腹胀明显者,可行肛管、内镜下排气。 观察粪便颜色,必要时行粪便隐血试验,腹痛明显或排血便者应留院继续观察。,结肠镜检查操作流程图,小结,三、内镜下息肉治疗,胃肠息肉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肿瘤,有单发或多发,属癌前病变,不同病理类型的息肉癌变率在1.6%20%不等,为防止胃息肉的恶变,需行手术切除。 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方法较多,包括内镜直视下金属圈套切断息肉,息肉蒂部注射无水乙醇等药物或冷冻治疗,

7、电凝电切术,电热活检钳术,微波和激光凝固术等。 我院采用的是高频电凝电切术。该法是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主要方法。可将息肉整体切除以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达到治疗息肉、预防恶变、解除临床症状(如出血、梗阻等)的目的。,禁忌症,患者体质差,有严重心、肺疾病,无法耐受内镜检查、治疗者; 有出血倾向,出、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经治疗无法纠正者; 息肉基底部过大,一般指胃息肉基底2cm或大肠息肉基底1.5cm者; 息肉型癌已浸润恶化者; 已安装心脏起搏器或置入金属瓣膜者(相对禁忌); 患者及家属不合作者。,病人的准备,病人提前办理入院,检查出血凝血时间、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试

8、验;乙肝六项;心电图描记。 胃及十二指肠息肉患者术前禁食12h。 大肠息肉患者术前3d进无渣半流质饮食,手术当天早晨6时服33%硫酸镁80-90ML,饮水2000ml左右清洁肠道。下午操作。忌用甘露醇导泻,以免肠道内有易燃气体产生,导致通电时爆炸。 对病人进行心理教育,消除患者焦虑、恐惧、紧张心情 。,器械准备,高频电流发生器 各型治疗用内镜均可选用,以双活检钳管道更适宜,便于抓取息肉,协助操作。这类内镜前端均为非金属,具有绝缘性,安全度高。 电凝电切圈套器及其附件(圈套器、热活检钳,注射针、钛夹、钛夹释放器等),最好用前端绝缘的圈套器。 检查高频电流发生器,确认功能正常,将电切套圈器与高频电

9、流发生器连接,脚踩通电踏板,再将电切套圈器与电极板上的湿肥皂短暂接触,见有火花放电现象,即说明性能正常,可以进行操作。 严格按高频电流电凝电切等安全使用规定,将高频电源、内镜、电切圈套器按要求连接起来备用。,术中护理,患者通常取左侧卧位。根据息肉的具体位置、大小、外形等情况,可酌情改变体位,但应以息肉不倒卧于胃肠壁、不下垂至与对侧胃肠壁贴近和易于观察为原则。 用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覆盖于电极板,并紧密捆绑于患者左大腿外侧或与左臀部紧密接触。 常规插入内镜,发现息肉,充分确认其位置、大小、形态后,反复冲洗,吸尽息肉表面黏液及周围液体,使其暴露良好,便于息肉电凝电切操作。同时,必须吸净胃肠腔内的气体

10、,尤其在大肠息肉切除时更须注意,必要时置换空气,以防易燃气体在通电时发生爆炸。,术中护理,选择合适的电切圈套器,经内镜活检管道插入胃肠腔。在内镜直视下,在靠近息肉处张开圈套,将息肉套入圈套器内。于息肉根部逐渐拉紧套圈,但切勿用力过度,防止勒断蒂部导致出血。 拉紧套圈后,息肉因血流阻断而顶端变为紫色,启动高频电源,脚踏开关通电,先电凝后电切。间断通电时间每次12s,一般不超过4s,直至息肉被电切成功。 仔细观察确认电切部位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后,用三爪钳、圈套器或网篮捞取息肉,连同内镜一并退出。,并发症及处理,出血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或手术后均可发生出血。出血可为轻度、中度或大出血。轻度出血仅见创

11、面轻度渗血或缓慢溢出,可自行停止。中度出血:上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后可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大肠息肉切除术后可表现为排出鲜血便,应积极行内镜下止血,多数经内科及内镜治疗可止血。大出血者可出现休克,内科及内镜治疗无效,应紧急外科手术控制出血。 穿孔 常由于电流强度过大,通电时间过长,视野不佳或内镜及圈套器位置不恰当,即强行切除息肉或因圈套器破损,机械损伤胃肠壁等所致。 小穿孔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并给予抗生素治疗。内科治疗无效或大的穿孔,应立即转外科手术治疗。,灼伤 电切时,若电极或电切圈套器安放位置不当,或圈套器附近有导电的黏液,或息肉较长倒挂,均可引起电流分流烧灼附近正常黏膜组织。电灼伤一般

12、仅表现为浅表溃疡,偶可造成贯穿性电灼伤甚至穿孔,应予以重视。溃疡 息肉摘除术后,切断面为坏死凝固物,形成的溃疡多数在24周内愈合。胃息肉、大肠息肉电切术后,饮食以无渣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不宜过多进食及过早活动。适当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口服液体石蜡以保持大便通畅。胃息肉电切术后一般常规应用H2受体阻滞药或质子泵抑制药(PPI)及胃黏膜保护药。,并发症及处理,其他 高频电切治疗贲门部息肉时,可发生左侧膈肌痉挛,并在心电图上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此可能为高频电流影响膈神经以及局部高温传至心脏所致。所以贲门区息肉电切时须小心,必要时予心电监护。大肠息肉电切术偶尔可发生肠道气体爆炸。因此,大肠息肉电凝电

13、切术前禁忌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操作过程中可进行肠道气体置换,即将肠腔内气体尽量吸净,并充以隋性气体。,术后护理,息肉切除术后留院观察生命体征和观察腹痛、腹胀、便血情况。 术后禁食、卧床6小时,如无异常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 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者应服降压药,以防术后出血。 较大息肉、无蒂息肉或凝固范围较大者,一定要卧床2-3天,室内活动2-3天,两周内避免过度体力活动。如有局限性腹痛或轻度反跳痛时,可能伤及浆膜致局限性腹膜炎,应禁食、补液、给予抗生素,常于3-5天后痊愈。,术后护理,术后3天常规止血,预防感染。卧床休息1天,2周内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 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复查时间(3个月1年)。如

14、为绒毛状息肉复查时间为36个月;如为增生性息肉复查时间可适当延长。术后饮食护理及密切观察病情是防止并发症的重要环节。,四、内镜消毒的护理体会,消化内镜作为一种侵人性微创性的诊治技术,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同时也加大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如何防范消化内镜检查治疗而引起的医院交叉感染, 卫生部下发的2004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作了明确规定要求。,清洗的重要性,引发交叉感染 送水送气不顺畅 黄斑造成插镜的困难 延误工作 综合成本增加,导致感染的常见原因,内镜内腔狭窄,结构复杂,污染微生物不易去除; 未刷洗或未完全灌注内镜的内腔道,过夜前内腔未干燥; 使用消毒剂不当,浓度和作用时间不足; 内镜附

15、件未经灭菌处理; 受污染的水瓶或清洗消毒槽未定期消毒; 对清洗的认识不够,软式内镜清洗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清洗防护,帽子 口罩 防护面罩或护目镜 防水罩袍或围裙,袖套 手套,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流程,手工清洗流程,正确拿取胃镜,特别注意前端蛇头部位不要撞击硬物,清洗前预处理,在床侧用内镜专用多酶纱布擦去外表污物,不提倡长酒精纱布擦污物内镜,易导致微生物蛋白质凝固。 并在加酶液体中反复送气送水至少10秒钟后拔下内镜送到内镜消毒室。,清洗前测漏,手工清洗前必须先进行测漏,以免有漏的内镜在清洗过程中,遭受更严重的损坏,

16、初洗,(一)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 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 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接50毫升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 4、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酶洗,(一)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二)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三)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分钟。 (四)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次洗,(一)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 (二)用50毫升的注射器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内的水分,以免稀释消毒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