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调研团队社会实践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507331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调研团队社会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调研团队社会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调研团队社会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调研团队社会实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调研团队社会实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调研团队社会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调研团队社会实践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优势和劣势探寻社会就业问题学院: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团队:“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调研”团队 团队成员: 丁雨嘉邓玉琳李钰竹王硕安婕侯妍摘 要:高职事业近几年发展很快 , 但是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凸显 , 并已 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制约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文章对我国高职毕业生就 业难的问题 , 从就业观念、专业设置、学校建设等方面作了就业现状分析。 同时 , 对目前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难题 , 提出了转变就业观念 , 更新高职教育理念 ; 以 就业为导向 , 专业设置面向市场 ; 积极搭建产学平台 , 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 拓 宽就业渠道 , 确

2、保高职毕业生出口畅通等几项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综合素质一、 设计调查问卷在专业人士的监督帮助下,由小组成员共同商议设计了如下调查问卷1您目前所处的情形A、继续读书 (专升本 ) B、正在求职实习岗位C、已经找到工作D、应征入伍E、准备自主创业F、等等再说2您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何种态度A 乐观B 一般C 悲观D 比较焦虑E、不清楚3.您是怎样做就业前的准备的A 随便,车到山前必有路B 有些许准备,但不全面C 随大家一起,保证学习,不违纪,只要顺利毕业就行D 巩固学习专业知识,为了工作中更好的发挥E 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作、比赛等活动,增长经验F 关心国家要事,

3、了解毕业后形式,为找工作寻找各种渠道4您感觉自己的求职在社会中竞争力如何?A、很强B、较强C、一般D、较差E、很差5.您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A、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B、沟通协调能力C、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D、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E、专业知识和技能F、其他6.求职之初,您最希望得到学校哪些方面的就业指导和服务A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后发展指导B 简历制作、求知礼仪和面试技巧C 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解读D 个性化的就业心理辅导E 收集和整理社会上有关人才需求的信息F 向社会发布毕业生的有关情况和信息7.择业时,您将考虑的前三位的因素是(请按顺序填写) 1、工作地点 2、薪酬与福利 3、个

4、人价值的发挥 4、专业对口 5、工作单位性质及规模 6、工作环境 7、自己的性格和兴趣 8、父母的意愿 9、工作的稳定性 10 升职机会 11、经济收入8.选出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条件、对于就业影响较大的因素A 实践和工作经验B 专业知识技能C 社会关系D 沟通表达能力E 外表及形象F 学校知名度G 学科优势H 计算机应用能力I 外语能力J 各类获奖、等级证书K 职业兴趣L 正 确 的就业观念M 思想品德9.您一般通过什么途径获取招聘信息A 报纸期刊B 学校就业网C 单位网站和宣传册D 实地参观考察E 进入单位实习F 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G 参加校园就业双选会、专场宣讲会H 参加社会招聘

5、会I 政府相关就业信息网站J 社会相关就业信息网站10.在求职中最困扰您的因素是什么A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B 信息量少C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D 能力不足E 优势难以发挥F 求职方法技巧欠缺G 对社会缺乏了解H 对企业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J 其他11.当您选择工作时,你最想进入的行业是A、IT 与通讯业B、金融、证券、保险业、商贸业C、电力、石化等能源业D、学校或科研机构E、房地产业F、医药食品业G、旅游交通民航业H、制造业I、政府机关J、新闻出版业K 自主创业L 其它12.您对目前的就业坏境和就业政策是否了解? A.非常了解B.了解C.不太了解D.一点了解13.对您择业观念影响最大

6、的人是A 父母或其他亲人B 男友或女友C 老师D 同学朋友E 其他成功人士F 书本上G 其他14.您在学习期间是否为自己制订过职业规划或认真考虑过将来职业发展问题? A.认真考虑过,有规划B.考虑过,但没有规划C.很少考虑D.完全没有考虑过15. 您认为就业市场对您在学院所学专业的需求如何?您认为学院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就业市场的要求是否相符?A需求很大B需求较大C需求较小D.需求很小E完全相符F较相符G较不相符H.完全不相符16.如果进入企业,您最希望从企业中得到什么A、企业的从业经验B、良好的专业技术C、先进的管理模式D、前沿知识信息E、广泛的人际关系F、团队合作技巧G、良好的薪酬福利H

7、、到海外工作的机会I、自我价值的实现J、稳定的工作岗位K、其它17/您对试用期后的薪酬待遇的考虑:(1) 薪酬A.1000 元以下B.10002000 元C. 2000 3000 元D. 30004000 元E. 4000 元以上(2) 待遇A.单位提供廉价住房B. 单位提供免费工作餐C.单位包食宿D.单位按国家规定买相关的保险E.单位按规定缴纳住房公积金18.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A.专门人才供大于求、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总量减少B.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C.用人单位在毕业生聘用上过于挑剔D.毕业生就业待遇不高E.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

8、信息不充分F.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不够G.就业市场不规范、“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竞争现象严重H.国家急需专门人才的重点部门和边远地区得不到足够的毕业生I.毕业生就业政策不够完善或不尽合理J.学校的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过于薄弱K.学生对学校的依赖性太强L.学校对毕业生就业重视不够19.面对就业难你的态度是?A、先就业再择业B、先择业再就业C、期望就业形势好转D、焦急E、准备充分,应对自如F、车到山前必有路G、茫然失措20.当你对自己的前途很不清楚时,你会?A、找老师或找长辈询问B、上网查询相关信息C、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想法D、尽量多学点知识,以增加择业机会二、调查结果

9、男女 人数占全体男 生百分比占总人数 百分比人数占全体女 生百分比占总人数 百分比 应 届毕 业 生140 77.78 38.89 145 80.56 40.28 已 找到 工 作90 5000 25.00 30 16.67 8.33 未 找到 工 作60 33.33 16.67 115 63.89 31.94 期 待薪 酬 较高30 16.67 8.33 110 61.11 30.56 愿 从底 层 开始150 83.33 41.67 70 38.89 19.44 注:总人数360 人,男生180 人,女生180 人。信息度量表示该结果可信。三、结果分析(一)数据的简单分析:1、男生就业率较

10、女生高。 2、女生更多希望工作轻松且高薪,缺少吃苦耐劳精神,故就业率较低。 3、综合全体情况,已找到工作的学生为120 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3.33%,其中女生就业率更低。(二)小组讨论了关于高职毕业生的优势和劣势与同专业本科毕业生相比,高职专科文凭明显属于“弱势文凭”。北京大学 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丁晓浩对这种形势分析认为:什么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学 历和学位的信号作用在人才、劳动力市场上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突出。 对此,高职高专学生首先就处于了被动地位。有学生一言蔽之:“就业市场遵循 的法则永远是争夺重点牌大学、热门专业的本科、研究生人才, 出身寒微的高职 高专学生只能遭受使他们倍感寒

11、心的冷遇。” 专业技能方面, 高职毕业生具有明显的优势。 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普遍拥有钢 筋砼实训、砌体工程实训、装饰工程实训等设备先进的大型实训场地,中建、省 建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还会定期组织学生到施工一线进行 长期的现场实践实习, 参加施工员、 测量员等相关职业资格考试报名。这使学生 在职前即已受到了大量的职业技能训练,在校期间获得了大量的例如五大员、测 量员等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这些均成为建筑工程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中的有 力优势。然而,这些方面的优势正逐渐进入部分高校的视线,得到了以土木工程 为重点专业高校的高度重视, 这些院校通过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等等途径正逐 步

12、加强毕业生专业技术方面的欠缺,对高职毕业生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普遍低于高校学生,另外高职院校对学生英语、 计算机等级要求不高, 造成高职毕业生在毕业求职过程无法提供英语、计算机等 级证书或证书等级明显低于高校本科毕业生,使得该方面处于劣势地位。 然而这 种劣势并不是不可挽回, 通过学生和高职院校的共同努力,这种劣势是完全可以 得到改进、扭转的。 高职高专毕业生初出茅庐, 一到工作岗位后会有不适应。同样,在与企业其 他人员相比,高校毕业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比较强,肯吃苦,肯 上进。 沟通应变能力属于毕业生个人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在与标杆的对比中不存在 一定的必

13、然性。 处理非专业性问题方面同属于毕业生个人综合素质的一部分,与标杆的对比 不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而对于建筑工程类毕业生而言, 高职毕业生现场工作的经 验更为丰富,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相对更强,具有一定的优势。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准确定位、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实现学业与社会职业的良好对接,有利于实 现大学生个体与社会需求的合理匹配,进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而大多数高 职毕业生对自己的定位和要求较低,认为自己属于技术型人才, 只要懂技术、 会 操作就可以了, 普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科学的规划,安于现状, 不能为自己 的职业生涯设立远大的奋

14、斗目标,缺乏进取心和工作动力, 这样的毕业生往往在 工作岗位上没有突出表现, 很难发挥自身闪光点, 在职业生涯的后续阶段往往缺 乏有力的竞争力。高职院校应该对毕业生在校学习阶段开设相关的职业规划课 程,对其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 并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注意对学生传授相关概念和 信息。 可挖掘潜力方面高职毕业生存在一定的弱势。在建筑专业中, 专业技术技能 是最基本的要求, 如想取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必须具有深厚、 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高职毕业生在入校前的起点不高,学习过程中理论方面的要求也相对 较低,因此可提升的空间不大。 综上所述,与同专业本科毕业生相比较,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有一定的优势, 但也存在着许多劣势和威胁, 毕业生只有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充分发挥 自身的优势, 认清自身的不足, 积极弥补和完善, 化被动为主动才能在激烈的就 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参考文献【1】汪友琼: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 。 【2】谷真研:黑龙江教育 : 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3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