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优化设计第四章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3505779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优化设计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机械优化设计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机械优化设计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机械优化设计第四章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机械优化设计第四章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优化设计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优化设计第四章(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约束问题的最优化方法,4.1 引言4.2 内点惩罚函数法4.3 外点惩罚函数法4.4 混合惩罚函数法4.5 随机方向搜索法4.6 复合形法4.7 可行方向法4.8 约束优化设计方法小结,4.1 引言,无约束优化方法是优化方法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但是,在工程实际中,优化问题大都是属于有约束的优化问题,即其设计变量的取值要受到一定的限制,用于求解约束优化问题最优解的方法称为约束优化方法。,根据约束条件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其数学模型分别如下: 1、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IP型),2、等式约束优化问题(EP型),3、一般约束优化问题(GP型),直接解法:即直接从可行域中寻找约束最优解。如:

2、约束坐标轮换 法、随机方向搜索法、复合形法、可行方向法;特点:优点:算法简单、直观性强、对函数无特殊要求;缺点:计算量大、收敛慢,效率低。适用场合:维数低、函数复杂、精度要求不高的问题。间接解法:即将复杂的原优化问题转化为一系列简单的容易求解的子问题,用这一系列子问题的解去逼近原问题的解。如:简约梯度法、内点惩罚函数法、外点惩罚函数法、混合惩罚函数法。,约束优化问题解法分类: 约束优化方法按求解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二. 直接解法:,基本思想:合理选择初始点,确定搜索方向,以迭代公式 x(k+1)= x(k)+(k)S(k)在可行域中寻优,经过若干次迭代,收敛至最优点。,基本

3、要点:选取初始点、确定搜索方向及适当步长。搜索原则:每次产生的迭代点必须满足可行性与适用性两个条件。 可行性:迭代点必须在约束条件所限制的可行域内,即满足 gu(x)0, u=1,2,p,适用性:当前迭代点的目标函数值较前一点是下降的,即满足 F(xk+1)F(xk),适用范围:只能求解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最优解。,特点: 在可行域内进行; 若可行域是凸集,目标函数是定义在凸集上的凸函数, 则收敛到全局最优点;否则,结果与初始点有关。,收敛条件:边界点的收敛条件应该符合 K-T 条件;内点的收敛条件为:,目的:将有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来解决。 前提:一不能破坏约束问题的约束条件,二

4、使它归结到原约束问题的同一最优解上去。 惩罚函数法:通过构造罚函数把约束问题转化为一系列无约束最优化问题,进而用无约束最优化方法去求解。惩罚函数法是一种使用很广泛、很有效的间接解法。 基本思想:以原目标函数和加权的约束函数共同构成一个新的目标函数 ( x, r1 ,r2 ),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通过不断调整加权因子,产生一系列函数的极小点序列 x(k)* (r1(k),r2(k) k= 0,1,2 ,逐渐收敛到原目标函数的约束最优解。,三. 间接解法:,新目标函数:,加权因子(即惩罚因子): r1 , r2,无约束优化问题:,函数的极小点序列 x (k)* ( r1 (k) ,

5、 r2 (k) ) k= 0,1,2 其收敛必须满足:,其中 和 称为加权转化项,并根据它们在惩罚函数中的作用,分别称为障碍项和惩罚项。障碍项:当迭代点在可行域内时,在迭代过程中阻止迭代点越出边界。惩罚项:当迭代点在非可行域或不满足不等式约束条件时,在迭代过程之中迫使迭代点逼近约束边界或等式约束曲面。,分类:根据约束形式和定义的泛函及罚因子的递推方法等不同,罚函数法可分为内点法、外点法和混合罚函数法三种。这种方法是1968年由美国学者AVFiacco和GPMcormick提出的,把不等式约束引入数学模型中,为求多维有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开创了一个新局面。,适用范围:求解等式约束优化问题和一般约束

6、优化问题。,4.2 内点惩罚函数法(障碍函数法),一. 基本思想:,内点法将新目标函数 ( x , r ) 构筑在可行域 D 内,随着惩罚因子 r(k) 的不断递减,生成一系列新目标函数 (xk ,r(k),在可行域内逐步迭代,产生的极值点 xk*(r(k) 序列从可行域内部趋向原目标函数的约束最优点 x* 。内点法只能用来求解具有不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二. 惩罚函数的形式:,其中:惩罚(加权)因子降低系数 c: 0 c 1,例: 用内点法求,的约束最优解。,解: 首先构造内点惩罚函数:,用解析法求函数的极小值,运用极值条件:,联立求解得:,时不满足约束条件,应舍去 。,无约束极值点为:,当

7、,内点法的迭代过程在可行域内进行,“障碍项”的作用是阻止迭代点越出可行域。,三. 步骤:,选取合适的初始点 x(0) ,以及 r(0)、c、计算精度 1、2 ,令 k=0;,2. 构造惩罚(新目标)函数;,3. 调用无约束优化方法,求新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xk* 和 (xk , r(k) ) ;,4. 判断是否收敛:运用终止准则,若均满足,停止迭代,有约束优化问题的最优点为 x* = xk*; 若有一个准则不满足,则令 并转入第 3 步,继续计算。,四. 几个参数的选择:,2. 惩罚因子初始值 r(0) 的选择:,1. 初始点 x (0) 的选择:,要求: 在可行域内; 不要离约束边界太近。如太

8、靠近某一约束边界,构造的惩罚函数可能由于障碍项的值很大而变得畸形,使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发生困难.,方法: 人工估算,需要校核可行性; 计算机随机产生,也需校核可行性。,惩罚因子的初值应适当,否则会影响迭代计算的正常进行。一般而言,太大,将增加迭代次数;太小,会使惩罚函数的性态变坏,甚至难以收敛到极值点。对于不同的问题,都要经过多次试算,才能决定一个适当 r0。,3. 降低系数 c 的选择:,在构造序列惩罚函数时,惩罚因子r是一个逐次递减到0的数列,相邻两次迭代的惩罚因子的关系为 :,式中的c称为惩罚因子的缩减系数,c为小于1的正数。一般的看法是,c值的大小在迭代过程中不起决定性作用,通常的取值

9、范围在0.10.7之间。,4. 收敛条件:,五. 方法评价:,用于目标函数比较复杂,或在可行域外无定义的场合下:由于优化过程是在可行域内逐步改进设计方案,故在解决工程问题时,只要满足工程要求,即使未达最优解,接近的过程解也是可行的;初始点和序列极值点均需严格满足所有约束条件;不能解决等式约束问题。,六. 举例:盖板问题,b,h,ts,tf,设计一个箱形截面的盖板。已知:长度 l0= 600cm,宽度 b = 60cm,侧板厚度 ts = 0.5cm,翼板厚度为 tf(cm),高度为 h(cm),承受最大的单位载荷 q = 0.01Mpa。,要求: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条件下,设计一个最轻结

10、构。,优化方法:选用内点惩罚法,惩罚函数形式为:,调用 Powell 法求序列无约束优化极值,以逐渐逼近原问题的极值点。,设计分析:(略),数学模型:,4. 求解过程分析:,4.3 外点惩罚函数法 (衰减函数法),一. 基本思想:,外点法将新目标函数 ( x , r ) 构筑在可行域 D 外,随着惩罚因子 r(k) 的不断递增,生成一系列新目标函数 (xk ,r(k),在可行域外逐步迭代,产生的极值点 xk*(r(k) 序列从可行域外部趋向原目标函数的约束最优点 x* 。,4,外点法可以用来求解含不等式和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二. 惩罚函数的形式:,外点法的迭代过程在可行域之外进行,惩罚项的作

11、用是迫使迭代点逼近约束边界或等式约束曲面。,例: 用外点法求解下列有约束优化问题,解:惩罚函数为:,对上式求偏导,得,无约束目标函数极小化问题的最优解系列为:,当惩罚因子渐增时,由下表可看出收敛情况。,三. 参数选择:,1. r (0) 的选择:r (0) 过大,会使惩罚函数的等值线变形或偏心,求极值困难。r (0) 过小,迭代次数太多。,2. x(0) 的选择:基本上可以在可行域内外,任意选择。,3. 递增系数a 的选择:通常选择 5 10,可根据具体题目,进行试算调整。,四. 步骤:,2. 构造惩罚(新目标)函数,调用无约束优化方法,求新目标函数 的最优解 xk* 和 (xk , r(k)

12、 ) ;,3.,4. 判断是否收敛:运用终止准则,若均满足,停止迭代,有约束优化问题的最优点为 x* = xk*; 若有一个准则不满足,则令 并转入第 2 步,继续计算。,1. 选择合适的初始点x(0),并选择 r(0), a, 1, 2, 0,令 k=0 ;,五. 方法评价:,初始点原则上可任意选择;能解决等式约束问题;由于优化过程是在可行域外进行,故在解决工程问题时,过程解均不可行。,内点法: (1)始点必须为严格内点; (2)不适于具有等式约束的数学模型; (3)迭代过程中各个点均为可行设计方案; (4)一般收敛较慢; (5)初始罚因子要选择得当; (6)罚因子为递减,递减率c有01;,

13、内点法和外点法的对比,4.4 混合惩罚函数法,一. 基本思想:,采用内点法和外点法相结合的混合惩罚函数法,用内点法处理不等式约束,用外点法处理等式约束。可以用来求解含不等式和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二. 惩罚函数的形式:,一般既包括障碍项,也包括衰减项。,一、基本思想:,随机产生初始点,随机产生搜索方向 S(k) ,进行搜索。但要确保: 新迭代点在可行域中; 目标函数值的下降性。,随机方向探索法的一般迭代计算公式为:X(k+1)=X(k)+aS(k) (k=0,1,2,)式中:a为步长,S(k) 为第k次迭代的随机探索方向。因此,随机方向探索法的计算过程可归结为:,4.5 随机方向法,在约束可行

14、域S内选取一个初始点X0,在不破坏约束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步长a0。沿X(0)点周围几个不同的方向(以某种形式产生的随机方向)进行若干次探索,并计算各方向上等距离(步长a0)点的函数值,找出其中的最小值f(X(l))及点X(l)。若f(X(l))f(X(0)),则继续沿方向(X(l)-X(0))以适当的步长a向前跨步,得到新点X(1),若f(X(1))老f(X(l)), 则将新的起点移至X(1) ,重复 前面过程。否则应缩短步长a, 直至取得约束好点。如此循环 下去。当迭代的步长已经很小时,则表明已经逼近约束最优点。达到计算精度要求时,即可结束迭代计算。,随机方向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思路:,随机方向

15、法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初始点的选择:随机方向法的初始点 必须是一个可行点,即必须满足全部约束条件:当约束条件条件比较简单时,可在可行域内人为确定一个初始点。当约束条件条件比较复杂时,则采取随机选择方法,即利用计算机产生的伪随机数来选择可行初始点。随机搜索方向的产生:,三.初始点产生:, 估计设计变量的上、下限:xil x i xiu ,i=1,2,n; 在区间0,1中产生伪随机数列 ri ,xi(0) = xil + ri ( xiu - xil ); 判断是否 gu (xi(0) ) 0;若满足,则 x(0) = xi(0) 若不满足,则转向。,二.随机数的产生:,1. 伪随机数: 用数学模型,从计算机(的随机数发生器)中产生的随机数。,随机数的特性有较好的概率统计特性 抽样的随机性; 分布的均匀性; 前后数之间的独立性; 周期性长。,四. 可行搜索方向产生:,x(0),x(m),x(1),x(2),x(j),x(l),H(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