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黑色变--认识色素痣与黑素瘤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3496209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黑色变--认识色素痣与黑素瘤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谈黑色变--认识色素痣与黑素瘤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谈黑色变--认识色素痣与黑素瘤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谈黑色变--认识色素痣与黑素瘤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谈黑色变--认识色素痣与黑素瘤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黑色变--认识色素痣与黑素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黑色变--认识色素痣与黑素瘤(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 黑 色 变 ? 认识痣和恶性黑素瘤,南京军区总医院皮肤科 邓德权,非诚勿扰2孙红雷饰演的“李香山”得了“不治之症”恶性黑色素瘤,他选择了不治疗,好友特别为他搞了一场“人生告别会”,色素痣,色素痣,黑素痣 色素痣人人皆有 平均有1520颗之多 可多达50粒,临床分类,先天性痣先天性巨痣:10cm先天性小痣:10cm 后天性痣普通痣(最常见)spitz痣(梭形和上皮细胞痣)发育不良痣(非典型痣),Spitz痣(幼年黑素瘤,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痣) 多发于青少年面部、四肢 半球形粉红色或褐色丘疹,表面光滑无毛,界清,1cm,临床表现,好发于30岁以上的成年和老年人。 好发部位:男性躯干多见,约占49

2、%,其次为头颈、下肢。女性以下肢维多,约占46%,其次为躯干、上肢及头颈。 我国恶黑的原发病灶多见于下肢,特别是足部,临床表现,正常皮肤上或原有色素痣上出现色素加深或扩大 部分病例呈杂色,边缘不齐 局部有发痒、灼痛或压痛 持续发展成斑块、结节、破溃,常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 绝大部分为单发,色素痣的治疗,化学药物腐蚀疗法:古老,有生命力,成本低不够精准、不彻底、安全性低:疤痕、恶变 液氮冷冻治疗:成本低不够精准、不易彻底、安全性低:疤痕、恶变 激光治疗:可视操作、分层次扫描、每次气化0.1mm,深度可控多次治疗、需要设备、较大者治疗后有形成瘢痕的风险、恶变的可能。 手术切除治疗:祛除病变组织准确彻

3、底,可做组织病理检查对医师的技术要求高:美容,恶黑治疗,手术治疗:扩大切除,同时行区域淋巴结清扫 化学疗法:适于已有转移的晚期患者。联合两种药物使用 免疫疗法:干扰素、卡介苗 物理疗法:适用于晚期损害无法手术切除时的姑息疗法,可延长生存时间,鉴别诊断,脂溢性角化病,即老年疣,多见于老年人,面部最常见,单发性损害,明显隆起,颜色褐色至深黑,易误诊为恶黑 色泽均匀,界限清楚,病程长,发展缓慢,切除后活检即可鉴别,基底细胞癌,好发于面部,边缘常有堤状隆起,中央常有溃疡 切除后病理检查确诊,蓝痣,女性多见,常自幼发生,好发于面部、四肢伸面的皮肤,特别是手足背面以及腰和臀部等,偶见于结膜、口腔粘膜、前列腺和子宫颈等处 损害常为单个,亦可多发,为蓝色、灰蓝色、蓝黑色丘疹、结节或斑片。直径为数毫米至数厘米。 蓝痣包括普通蓝痣、细胞性蓝痣及恶性蓝痣等,色素性毛表皮痣,儿童和青年人多发 好发于肩、面、颈、上肢、前胸、肩胛 为一侧较大的、不规则斑片状色素斑,可融合成大片状,中央皮肤较粗厚,经1-2年后斑片上或其周围可出现黑毛,黑甲及甲下出现,甲板下紫黑色或深黑色斑,界限清楚 常突然出血,可能有外伤史,谈黑色变?,用知识武装自己,防微杜渐!,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