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491786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234 大小:9.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34页
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34页
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34页
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34页
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2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 物理1 介绍,主编:束炳如 何润伟 出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主要探讨三个问题 一 课标要求与教材结构 二 教材的编写特点 三 各章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课标要求共同必修模块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一 课标要求与教材结构,课程标准中关于物理1的基本内容划分为2个二级主题,下分9个三级主题。,(一)运动的描述 (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2)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

2、作用。 (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4)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 (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能区分矢量与标量。能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4)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

3、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5)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由于新课标对基本内容是以主题形式出现的,不像过去的教学大纲有明确的章节次序安排,因此各套教材可以有不同的分章次序和呈现方式,这也有利于各家编写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形成特色分呈的不同版本和多样化的教材。这也是50多年来第一次打破由一家出版社,一套教材,统管10多亿人口大国基础教育的垄断局面。因此,仅从这个意义上说,“课改”对我国的基础教育的教材建设已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教材的结构根据课标对“物理1”的9个三级主题的要求,上海科教版的“物理1”把它划分为五章,另设置一个“开篇”和“科学成果

4、报告会”,作为序言和总结。物理1的内容相当于传统教材中直线运动、力、物体平衡、牛顿运动定律这几章(具体的分章内容下面介绍)。,(插入教材目录页),二 教材的编写特点,(所谓编写特点,就是我们在编写中力争体现的地方)特点之一创设情景,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教材内容。如何引入课题,在教材的编写中曾作了很多尝试。传统教材比较平铺直叙,缺少激情,难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上海科教版的教材另辟蹊径,以高科技成果和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为背景材料,接着指出全章线索;或通过提出的一串问题,展开全章内容(例如-)。,例如,第1章以”神舟”5号为背景,从提出如何描述运动的问题入手,理 出全章的线索.例如,第3章以常见

5、的拔河比赛为背景,先提出一系列问题,再展示全章的线索.,这样做的好处: (1)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使学生对物理有亲近感。(2)使学生明确每章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3)更好地渗透思想教育,有利于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特点 之二 强化主干知识,使学生打下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任何一本教材都必须保证 学生学到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宗旨也是让学生学得更为有效,能更好地为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为此,教材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大体上有如下4方面),1. 结合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入新知识,化解难点 我们知道,物理学的概念都已脱胎于具体事物,具有高度的抽象和概括,并

6、且都有着严格的定义,初学时往往会感到艰涩,难以理解.为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材中用了”还原”概念本来面目的方法,尽量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和生产方面的具体事物导入.例如,位移的概念利用飞机的航线标志引入;加速度的概念从汽车的启动性能引入-在学生对这些概念有了定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入概念的定义.一定程度上可化解难点.,2. 加强对概念的讨论辨析,深化认识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对新的物理概念的理解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不少高一学生初学时往往只会背定义,记条文,仅停留在浅层次的字面意义上,还常会跟相近的概念混肴不清.通常都要经过对不同实际问题的多次磨练,才会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象.所以,教材中在各个主干知

7、识点下设置一个栏目”讨论与思考”,围绕新概念和学生中是似而非的地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与辨析,尽可能给学生有一点磨练的机会.,例如,在瞬时速度的概念后引入一段有趣的对话(插入教材P33),在加速度的概念后提出一组问题(插入教材P37),当然,我们也并不指望(实际也不可能)依靠这样的1-2次讨论就能使学生牢固地确立了新概念,只是希望这样做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种指导作用. 为便于老师在教学中参考,这些讨论与思考的问题都在教参中给出参考答案.,3. 增加例题,体会应用,及时巩固 解题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对知识应用的初级阶段.学好物理也离不开解题练习.学生的困难往往也表现在不会做练

8、习. 我们的要求是从基本的应用着手.为此,教材中对每一个定义式或每一条定律的公式都设置有相关的例题.相对说教材的例题是比较丰富的,并注意到不同题型.我们这样做,希望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具体认识各个公式的应用方法,及时巩固相关的知识,也能对学生的解题起一定的规范作用.,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会成功的喜悦,例题加强了思路分析,有些例题教材作了引导后让学生自己最后去完成;有些例题教材用了一种方法,要求学生用另外的方法进行解答. 例如,教材P51的案例,P53的案例等.,4. 注重知识的扩展与延伸 教材在重视知识实际应用的同时,还用不同的栏目,对相关的知识作了适当的扩展与延伸. 例如,在匀速直线

9、运动的规律后,选用了估算宇宙年龄的一个问题;在运动的相对性后介绍了风洞的应用等.我们认为,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开阔,思维的触角更灵活. 当然,这些信息浏览等栏目并不需要作为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我们认为,只要有部分学生看了,或者对它发生了兴趣,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特点之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学要求层次分明,能适应学生更好地向不同方向的发展需要。必修模块是面向全体学生设置的。它既为了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应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与发展潜能,为后续向不同方向的发展与选择打好基础。对照传统教材,要求整齐划一,对每一个进入高一的学生都提出同

10、样的要求.因此,我们的教材希望改变传统教材要求单一的状况,强调了“开放性,多层次”。在课标主题所规定的原则要求下,采用逐步渗透扩展的方法,延伸了相关的知识内容。教材中除了“课题研究”,“STS”等课外活动性质的栏目外,还鲜明地设置了“多学一点”的栏目,它作为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扩展,思维要求相对较高,可以作为对物理有一定兴趣的学生的补充材料,也是专门为以后选学3系列(理科)的学生服务的。当然,这些内容不必作为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例如,教材 P54要求学生自己去找出速度跟位移的关系;教材P73提出用间接测量的方法测定 动摩擦因数等.这种”多学 一点”在必修1的教材中共有10多处.,特点之四 有机

11、地溶入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物理学家在进行科学实验,作出科学发现和发明的同时,也产生许多科学思想,创立了许多研究方法.这些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就像一颗颗璀璨闪光的明珠,镶嵌在物理学的各个部分,它们同样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中同样应该受到重视.,渗透在必修1教材中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主要有: 1.理想化方法 大家知道,所有 的实际事物和过程都是很复杂的,往往会夹杂许多非本质的东西.物理学家在研究的时侯,需要采用简化和纯化的方法,砍掉许多次要的枝节,突出其中的本质因素,这就是理想化的方法,也是一种科学抽象方法. 例如:,其中,理想实验方法称得上是理想化方法的一朵奇葩.,2.从一般到特

12、殊,从特殊到一般 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两条途径,许多时侯,这两条 途径交叉使用,相辅相成.,3.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分析与综合称得上是研究问题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它渗透在教材的方方面面.反映在教材中最典型的两个方面: 一是微积分思想 二是隔离与整体,4.等效变换的方法,此外,还有图象方法,物理模型方法等. 教材中包含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它们像雨露般滋 润着教材的各个方面. 应该注意, 在实际的教学中绝对不要贴标签式地机械地去套什么思想,什么方法的名称,需要”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方法的精髓.,特点之五 强调人文渗透,激发学生兴趣建国几十年来的物理教材,曾经几次改革,多方面有了很多进步。但

13、是,呈现的形式基本上“一成不变”,长期以来文理学科之间的鸿沟依然横贯在教材中。物理书中除了“物”和“理”外,就是公式,计算,图像等,几乎闻不到什么人文气息。显然,这跟时代的要求是相背的。 我们的教材决心改变这种陈旧的格调,强调人文渗透,尽力使学生在共享科学美与艺术美的同时,学习物理学的知识。,我们认为,让理科学生多具备一些人文修养很有意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首位女校长缇尔曼(M.Tighman)说:”培养领袖人文教育特别重要.领袖和科学家所讲究的素质相同,同样应该具备独立思想,但作为领袖,另外需要表达与雄辩能力,这包括很好的书写能力,及动员支持者的才能.拥有广泛教育基础的人文教育能够提供思考及表

14、达的训练.”虽然,我们并不奢望自己的学生中能够有领袖人才,但是,从时代发展的要求说,未来的社会栋梁, 不但要知道宇宙大爆炸,黑洞,也要知道红楼梦,奥赛罗;不仅会欣赏爱因斯坦,霍金,也要会欣赏徐悲鸿,毕加索.我们希望在中学阶段应该使学生有比较宽泛的兴趣和基础.因此,我们在物理教材中也作了一定的努力.,中学,例如,教材在每章的章首,都先通过精美的插图和生动亲切的语言,营造欢快的气氛,用浓郁的人文气息打动学生,使学生对物理有亲近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通过引发的一串问题,把学生带进新知识的领地,然后,用讨论的口吻展开各项活动。教材呈现的形式比较活泼,我们尽力希望各章都较好地体现了物理学与人文学科的结

15、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同时,书中配合相关的内容,还有许多或富有哲理,点拨方法或指导学习,提供阐释的的边文。它们像奇异的花朵,绽开在正文的四周,给学生有很大的启示。,例如,在开篇“物理学的探究无止境”的边文写道: 我们所见固然美丽,我们所知愈加神奇,而我们所未知未见的更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尼尔斯。斯坦森今天我们必须根据我们今天能认识的真理来生活,还得准备好明天称它为谬误。詹姆斯,在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中有边文: 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程度。卡尔。马克思在对拔河比赛提出的问题中有边文: 全部科学不外是日常想法的提炼。爱因斯坦这些边文,无疑可以使学生领略到一

16、种美的享受,精神的陶冶。,三、各章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下面,我们对每章的内容,编写特点作一些简单的说明,并结合实验区老师的教学体会,选择部分节次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供老师们在教学中参考。,开篇激动人心的万千体验,开篇起着“序”的作用,但我们的开篇又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序”。不仅提升了序的地位,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还特别强化了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和文理的结合。开篇也是我们教材的一个特色。,(一) 开篇的主要内容 开篇共分三 节,包含着三个部分:0.1 物理学理性的追求 介绍物理学从形成到发展的过程,相当于一部浓缩的物理学史,使学生在瞬间跨越千百年的时空,对物理学形成初步的认识。 0.2 物理学人类文明的奇葩 介绍物理学跟技术、社会的互动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物理学的作用。 0.3 学物理探究求真 介绍物理学的特点,向学生提出学习物理的基本要求,对学习作了具体的指导。,(二)开篇的教学建议开篇怎么上?下面,我们跟老师们一起作些探讨.我们建议, 整个开篇可以用23课时完成(下面重点介绍0。1节)。第一课时 0.1 物理学理性的追求1、目标与方法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过 程,发展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讲解与展示相结合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