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490228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5.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谈高中物理学习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漫谈高中物理学习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漫谈高中物理学习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漫谈高中物理学习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漫谈高中物理学习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漫谈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谈高中物理学习方法(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漫谈高中物理与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态度+勤奋+方法成功,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具体感受,对高一学生的几项学习调查,你对物理感兴趣吗? 你为了什么而学物理? 你觉得物理难学吗?难在哪里? 你觉得学物理与学习其它学科有何不同? 你认为学习物理到底是要学什么样的物理知识?学好物理的主要途径就是做题吗? 物理学中有很多科学方法,你知道哪几种? 你知道如何写一份规范的物理实验报告吗?你独立写过物理实验报告吗? 初中毕业时,你对初中所学的物理知识做过整理归纳没有?你觉得应该怎样归纳整理初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小组调查统计结果,问题一、关于物理,物理一词的最先出自希腊文,原意是指自然。古时欧洲人称物理学为“自然哲学”

2、。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即是研究大自然现象及规律的学问。汉语中“物理”一词起自于明末清初科学家方以智的百科全书式著作物理小识。 在物理学的领域中,研究的是宇宙的基本组成要素: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借由被分析的基本定律与法则来完整了解这个系统。,“物理”二字出现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简称,即考察事物的形态和变化,总结研究它们的规律的意思。 中国古代的“物理”,应“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3、。”补大学格物致知传格物致知即物穷其理,是为物理学。理,泛指一切事物的道理。【解释】: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高中物理学科性质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摘自“课标”,谁运动?(研究对象),人类的认知规律:, ,运动:,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怎样运动?(描述:文字、物理量、图像),为何会运动?(因果分析),物理学科本质,第一层面: 物理是一门科学,第二层面: 物理是一种智慧,第三层面: 物理是一类文化,物理,学科内涵,物理五大要素: 概念 规律 实验 模型 方法,概念:物理概念

4、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它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因此可以说,概念是浓缩了的知识点 。,物理概念,弄懂本质,明确引入,知道内涵与外延,了解联系与区别,形成概念体系,运用概念解释问题,为什么,相关概念间,运用联系与比较的观点,结合社会、技术、生活实际,物理规律:物理规律反映的是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物理规律是压缩了的知识链。,只有当学生能准确全面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后,才能辨析似是而非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高考中胸有成竹地去解决所遇到的陌生问题。,物理规律,了解建立过程,掌握表述形式,理解相关物理量的意义,知道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文字 公式

5、图象,推导 证明,实验:实验是形成物理概念,认识物理规律,构建物理模型的基础。,模型:一种理想化的实物、状态或物理过程。,模型教学策略的研究模型概念,哲学理论告诉我们:在影响事物存在的运动变化的各种因素中,必定有起支配作用的因素,暂时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才能突出和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用理想化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就是要将复杂问题加以简化,建立起反应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模型物理模型。,科学家利用物理模型研究物理: 教育家利用物理模型编拟试题。 因此,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就突出表现在由具体到抽象的“建模过程”和由抽象到具体的“物理模型运用”利用物理模型规律去分析和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6、,模型教学策略的研究模型意义,方法:解决问题的手段。,理想化的方法: 数学推理方法:函数、函数图象、极限 替代方法:近似替代(平均值)、极限替代 比值定义法 图象法: 实验验证法 外推法 实验分析法 矢量分解法 平行四边形法,等效替代法 假设法 反推法 理想实验法-“物理学中的福尔摩斯” 控制变量法 变量转换法(a-1/m) 整体法 隔离法 正交分解法(P76) 三力平衡三角形法 相似形法 (力的矢量图与几何图形),必修1中的“学科方法”,物理,学科内涵(物理五大要素),物理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状态分析 受力分析 过程分析 关系分析-马晓堂 物理解题 审题第一 解题关键 四个分析 状态受

7、力 过程关系 建立模型 优选规律 关联决策 规范解题,物理解题关键是四个分析, 七本教材必修1、2 选修3-1、选修3-2、 选修3-3、选修3-4、选修3-5, 五大板块 :力学、电学、光学、 热学、原子物理学;, 十七个单元切块 131个考点.,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物体运动过程模型,匀变速直线运动,简谐运动,圆周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力学体系,平抛运动,三大观点五大规律.,五大运动,重 力,弹 力,静摩擦力,万有引力,库仑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伦兹力,九种性质力,滑动摩擦力,基础知识,知识要求-力学体系,知识要求-力学体系,两场,高中物理电学体系,两路,电磁感应,知识要求电学体系,知识要求电

8、学体系,知识要求电学体系,知识要求物理实验,选考模块,选修3-3热学部分,选修3-4振动和波光学部分,选修3-5 动量、原子物理,基本技能方面,受力分析,图象法,极限法,隔离法和整体法,守恒思维,等效思维,对称思维,高考物理学科要考查的五种能力,实验 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理解能力,推理 能力,探究 能力,问题三:物理难学难在哪里?,从学生年代到自己执教几十年,物理难学的感叹不绝于耳,到底是什么因素阻滞学生的物理学习呢?对此,我思考了近二十年。为什么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物理“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砸”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初高中物理的差异,方可找到学习物理的策略

9、-从而走向成功。,高中和初中学生在两个不同的年龄段,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以及物理这一学科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运用数学的解题能力都处于两个不同的水平线上,所以高中和初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也完全处于两个不同的水平线上。,一 物理学科内容方法的差异,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较,知识性、逻辑性、抽象性和应用性都要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普遍感觉物理难学。特别是高中一年级的新生,大都感觉由初中到高中物理学科的跨度比较大,不适应。当然,物理难学,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这主要是由物理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为物理这门课对

10、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要求都很高。尽管目前采用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在知识层次上实施分段教学,对于初、高中的知识坡度起到了积极的缓冲作用,较大程度地缓和了初、高中内容衔接中的矛盾,但由于高中物理采用了较多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学生学习时仍感到难以适应。,一、初高中物理学科特点差异 1 .初中物理研究的问题相对独立,高中物理则有一个知识体系 2 .初中物理只介绍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高中物理则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 3 .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高由物体则注重定量分析,初中物理练习题方面,要求学生解释现象的较多。计算题一般直接用公式 就 能得出结果,对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要求不高,学生完成作业困难不

11、大。 - 简单,初中阶段的特点,1 教材通俗易懂,2 认识过程感性强,3 物理现象熟悉,4 形象思维为主,5 学习靠记忆,6 练习题简单,7 内容较少,8 学习过程以听讲为主,一 、 物理学科特点上的差异,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学生对思维方式一开始就不易跟上,由此产生思维上的困难。如加速度、动量、动能、合力、分力、向心力等定义的给出。空间关系往往出现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问题 -需要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一些错误观念:如力与运动的关系,重的物体下落的一定快等,也影响了物理的学习。-难懂,2 认知过程理性强,3 对高中物理现象缺乏感性认识,4 抽象思维多,5

12、 学习靠理解,6 练习题难、 量大,7 内容多,课堂容量大,思维跨跃大,8 听讲与自学结合,一 、 物理学科特点上的差异, 高中阶段的特点,1 高中物理教材文字叙述比较严谨,物理学科特点上的差异,初中阶段的特点,1 教材通俗易懂,2 认识过程感性强,3 物理现象熟悉,4 形象思维为主,5 学习靠记忆,6 练习题简单,7 内容较少,8 学习过程以听讲为主, 高中阶段的特点,1 高中物理教材文字叙述比较严谨,2 认知过程 理性强,3 对高中物理现象缺乏感性认识,4 抽象思维多,5 学习靠理解,6 练习题难 量大,7 内容多,课堂容量大,思维跨跃大,8 听讲与自学结合,二、初高中物理学习能力培养差异

13、1 .初中着重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对知识的掌握只要知其然就可。2 .高中着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发散思维能力,对知识的掌握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尤其是新课改,更是倡导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物理学习心理上的原因,轻 敌 思 想,畏 惧 思 想,认为按照初中的的一切就能够学好高中物理! 取得好成绩。,听说高中物理难学。 产生畏惧心理,对自己能否学好物理产生怀疑,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三、高中物理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上课听懂,下课做错,考试得低分。 2 .书上看懂,书下做错,考试失分多。 3 .公式、概念多,运用混乱,容易出错。 4 .思考不周,物理过程分析不

14、清,规律运用不当,出现错误。 5 .新题型多,知识运用能力不强,不知如何下手。 6 .缺乏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什么要记学习笔记?,记学习笔记是将学到的知识系统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如何记学习笔记?,要有专门的笔记本,不要将笔记记在课本上!建议用活页本。,笔记的类型:随堂笔记、课后笔记、读书体会、错题集锦等。,如何记学习笔记?,1、速记简明扼要的随堂笔记 不仅包括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的板书,还要包括老师在口头上点明的知识要点、关键词、解题思路等等。 2、整理课后笔记: (1)细读课本,结合随堂笔记,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2)阅读参考书或其他课外读物,将有关材料、自

15、己对重要知识的体 会和重要的研究方法补充在随堂笔记上;,如何记学习笔记?,2、整理课后笔记: (3)不看课本,不看例题,不看笔记,独立完成作业,进一步领悟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4)根据自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以课本、参考书、随堂笔记及补充资料为素材,在另备的“正式”笔记本上整理出工整、规范的笔记(当然,为了节省时间,也可以把课后笔记和随堂笔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时用活页本就是一个好方法)。,注意: 记笔记并非课本搬家,堆砌材料,也不能泛泛地写写提纲; 记笔记应重点突出,脉络分明,内容深刻,体系完整,独具特色。 重要处可用红笔标出,暂时有疑问处,可留出空来,以备解疑之后加以补充。 做笔记以实

16、用为基本出发点。 谨记:文如其人!你的笔记清晰,你的思路就清晰!,3、养成书写简明的读书体会的良好习惯看书时只需要写上几句对自己收益最大的话! 4、坚持编写错题集锦收集自己曾经发生的典型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总结正确的思路。 谨记:如果这样坚持两年,这些笔记将是你最宝贵的财富!也将成为你攀登高考这座“高峰”的“阶梯”! 而更重要的是:你在整理笔记过程中所养成的良好习惯,以及总结出来的各种思维方法,将是你一生的“隐性”财富,使你受用终生!,如何记学习笔记?,记笔记的一个重要步骤归纳规范的解题思路(或基本步骤),物理的每一个规律的应用都有自身的一套操作规程(即基本步骤)。 如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是: 确定研究对象(整体或隔离); 按重力、弹力及已知力、摩擦力等的顺序进行受力分析,并确定各力的方向; 作出规范的受力分析图(初学者最好是用 直尺作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