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53465520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学们,上午好!,难撼大树的伐木者 明清社会转型期儒学的 变与不变,江苏省宜兴中学 何平,2014年7月28日上午,建于清乾隆年间、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宜兴市级文物孙氏节孝坊被拆。孙氏节孝坊由乾隆皇帝下旨建造,表彰尹氏祖先尹东郊的夫人孙氏。牌坊正中央原先有块刻有“圣旨”的匾,后来匾被破坏;“圣旨”下方写有“节孝坊”三个大字,字旁边还雕刻着两位将军“把守”牌坊,牌坊下立着六只石狮子。,新闻链接,时,代,特,征,政治:君主专制强化,总体: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文化:文化专制,理学禁锢人们思想,经济:小农经济主导,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放眼看世界,世,界,形,势,政治:王权专制依然存在,但已有国家走上资产

2、阶级代议制,总体:资本主义走向发展,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新航路开辟,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一种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恩格斯,第一个“伐木者”李贽,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 明末进步思想家。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迫害(于监狱割喉自杀而死)。著作被列为禁书。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形成了李贽“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著作有焚书藏书等多种。,李贽的离经叛道,【材料一】:乙卯,礼

3、科教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劾李贽:壮岁为官,晚年削发,近又刻藏书、焚书、卓吾大德等书,流行海内,惑乱人心。以吕不韦、李园为智谋,以李斯为才力,以冯道为吏隐,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以司马光论桑弘羊欺武帝为可笑,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以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狂诞悖戾,未易枚举,大都刺谬不经,不可不毁。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九,儒家经典,圣人之道,明代万历年间,李贽在麻城著述、讲学。李贽讲学跟别的先生不一样:别的先生只收男生,李贽偏偏要男女收在一起教;别的先生要求学生走路要轻,说话莫大声。而李贽偏要学生们蹦蹦跳跳翻跟头,大声读书像打油;别人教书要白天,李贽白天要学生们帮家里种田、种地,夜晚听他讲学;别人教书是在学堂里

4、,李贽要学生在钓鱼台上听;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李贽专教些实用的东西,还经常出谜语逗学生们玩: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公公拉着媳妇手,细伢打破老子头。,【材料二】:有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人伦之衣,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其人默默然而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生闻而善,曰:“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

5、,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李贽焚书卷三,主张: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特点:强调个性,主张从时代和个人的需求出发,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社会要求,思维拓展一,1416世纪,文艺复兴在西欧兴起并发展。它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所谓人文主义,即以人为中心,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人文主义与李贽的“异端”思想是一致,还是不同?,李贽对周公孔子都充满了虔诚和敬意。他痛心疾首的,是那班迂阔门

6、徒、假道学、伪君子败坏了他们的事业。李贽是真正的圣人之徒,是儒教和大明朝的孤臣孽子。李贽并不一概否定儒家思想和理学,甚至还十分敬佩明朝理学代表王阳明,他真心接受王守仁的良知说,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真心、天性,而这便是良知。 中国儒教史,理学这棵参天大树依然茂密,第二批“伐木者”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

7、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材料三】: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了,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思考:(1)透过材料,作者以为君主和天下百姓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能否为他找到先秦儒学思想里的来源?(2)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表达了作

8、者怎样的政治倾向?,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天子应该“公其是非于学校”,企图通过加强法治、加强学校舆论来限制君权。,影响:对垂死的封建制度是个有力的冲击,对我国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过一定的积极影响。,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工商皆本,(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

9、,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材料一】:故曰:“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夫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三 【材料二】: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二十五,“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王夫之的唯物思想,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认识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

10、识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三大思想家的共同点,政治:反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倡民权。 经济:主张“工商皆本”,发展商品经济。 思想:经世致用,思维拓展二,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称赞中国的政治体制,认为在儒家经典的熏陶下,中国君主采用“仁政”,是开明的君主专制,是值得肯定的。在他的宣传鼓动下,西方一度兴起了“儒学热”。黄宗羲所批判的君主专制为什么在法国有截然不同的待遇?你如何认识这个现象?,明清之际儒学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影响?,(2)批判地继承儒学,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1)批判君主专制统治,提出具有早期民主启蒙的思想,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11、1、积极:,2、局限:,思路提示 1:对后世影响 2、对儒家思想发展的影响,思路提示3:试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由今日观之,固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封建专制空前强化,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思整的理论体系,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封建儒家思想,资产阶级思想,无

12、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明清之际儒学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影响?,(2)批判地继承儒学,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1)对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造成了冲击; 提出具有早期民主启蒙的思想,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1、积极:,2、局限:,思路提示1: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2、对儒家思想发展的影响,思路提示3:试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没有形成主流思想 未能使中国社会实现转型,影响有限,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焚书 藏书,保天下者; 经世致用; 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工商皆本”; “天下为主,君为客”,议一议

13、:伐木者的“变”在何处?,(1)世界是物质的(唯物思想)(2)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3)循天下之公,反传统、反教条,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17-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欧洲的启蒙思想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而中国的这几位进步思想家上下求索,承古萌新,试图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启蒙思想框架,但仅仅是晚风轻拂,难以形成大潮巨浪。试问中国的思想启蒙为什么没有推动社会形成巨变?,思维拓展三,回归标题:难撼大树的伐木者,批判与继承 创新与传递,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著名历史学家臧嵘,应运而生,蔚然大宗,春秋,演变线索,魏晋隋唐,正统思想,遭到打击,西汉武帝,秦朝,战国,宋明,面临挑战,官方哲学(理学),明清之际,批判继承,思想演变规律,思想自身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趋时更新 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和扶植,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谢谢各位,欢迎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