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与新课程[1]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3444677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3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智能理论与新课程[1]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多元智能理论与新课程[1]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多元智能理论与新课程[1]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多元智能理论与新课程[1]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多元智能理论与新课程[1]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元智能理论与新课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智能理论与新课程[1](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元智能理论与新课程,齐 放 吉林省教育学院2005.7,2,案例1:龚廷现象安徽芜湖市狮子山小学,有一个学生叫龚廷,由于他成绩比较差,被老师要求做智力测试。测试的结果被认为是轻度“弱智”。因此,龚廷在升入中学时遭到了校方的拒绝。,3,案例2: 仲永现象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

2、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4,舟舟现象:武汉有个舟舟,全名叫胡忆舟,已经24岁了,但其智力仅相当于三四岁儿童的智力水平。,案例3:,5,舟舟因遗传基因变异,第二十一对染色体多了一条,是在医学上被认为不可逆转的“先天愚型”。他被称为弱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当有一天他站在人民大会堂舞台上,从容、潇洒、成功地指挥一个交响乐团时,人们震惊了。在这以前谁能相信,一首首有十几个声部、几十种乐器、节拍复杂的交响乐曲能在一位智障残疾少年的指挥棒下如此美妙地流淌,可是这也是一个摆在人们面前的事实。中央电视台专门播放了60分钟的纪录片舟舟的世界,在全国引起极大的反响。,6,案例4:,冯聪现象一个

3、生下来不到一个月就口歪眼斜,听力有明显障碍,甚至左手和左脚都不能移动的孩子,18年后,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还能用小提琴和钢琴演奏众多的世界名曲他就是冯聪。,7,冯聪的妈妈把他抱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向专家求助。附中的校长叫俞惠耕,跟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是好朋友。俞校长对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有所了解,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但他还不是特别的相信和理解。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每一个人的音乐智能是天赋的,主要看它有没有被挖掘出来。当冯聪的母亲恳求他“救救我的孩子”时,俞校长把孩子收下了,并训练他拉小提琴。经过14年的训练,高度脑瘫的冯聪不但小提琴拉得好,而且考上了大学。他现

4、在已经18岁了,是北京走读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8,问题:,1你对上述案例感觉陌生吗? 2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谈一谈你对上述案例的看法。 3你认为上述案例能给教育提供哪些启示?,9,启示: 1. 人的智能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 2. 智障、早慧与大器晚成也是客观存在的。 3. 环境与教育对人的智能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10,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主张,多元智能的种类: 1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能有效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了解他人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把文法、音韵学、语义学、语言实用学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这项能力将有

5、助于孩子学习语言的结构、发音、意思、修辞,并进而加以结合作实际的使用。,11,2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它允许人们能对声音的意义加以创造、沟通与理解,主要包括了对节奏、音调或旋律、音色的敏感性。,12,3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它涉及了对抽象关系的使用与了解,其核心成份包括了觉察逻辑或数字之样式的能力,以及进行广泛的推理,或巧妙地处理抽象分析的能力。这项能力将有助于孩子学习计算、分类、分等、概括、推论、假设、逻辑、陈述和因果,以及其它相关抽象概念。,

6、13,4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nece):准确的感觉视觉空间, 并把所感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 线条, 形状, 形式, 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 也包括将视觉和空间的想法具体地在脑中呈现出来, 以及在一个空间的矩阵中很快找出方向的能力。这项能力将有助于孩子学习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解读图形讯息等。,14,5肢体运作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 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 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 如平衡、 协调、 敏捷、 力量、 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

7、起的能力。,15,6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辨识与了解他人的感觉、信念与意向的能力,其核心成份包括了注意并区辨他人的心情、性情、动机与意向,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16,7内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能对自我进行省察、区辨自我的感觉,并产生适当行动的能力,此种智能也扮演着智能中枢的角色,使得个体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并了解如何有效发挥这些能力。其核心成份为发展可靠的自我运作模式,以了解自已之欲求、目标、焦虑与优缺点,并藉以引导自己的行为之能力。,17,8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对周遭

8、环境的动物、植物、人工制品,及其它事物进行有效辨识及分类的能力。自然观察智能不只包括了对动植物的辨识能力,也包括了从引擎声辨识汽车,在科学实验室中辨识新奇样式,以及艺术风格与生活模式的察觉等能力。,18,(一)就智能本身的性质而言,1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不同于其它智能的独特思考模式,然而它们却非独立运作的,而是同时并存、相互补充、统合运作的。例如,一位优秀的舞蹈家必须同时具备(1)良好的音乐智能,以了解音乐的节奏与变化,(2)良好的肢体运作智能,以能够灵活而协调地完成身体的动作,(3)良好的人际智能,以能透过身体动作来鼓舞或感动观众。,多元智能理论的要点,19,2上述八种智能可加以归类成三类:

9、一类是与对象有关的(object-related),包括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些能力被个体所处环境的对象所控制与塑造;一类是免于对象的(object-free),包括语言智能与音乐智能,它们不受到物理世界的塑造,而是依据语言与音乐系统而决定的;另一类是与人有关的(person-related),包括人际与内省智能。,20,3每一种智能都包含着多种次类智能(sub-intelligences),例如音乐智能包含了演奏、歌唱、写谱、指挥、批评与鉴赏等次类智能,所以一个人可能歌唱得不好却很会作曲,不会演奏却善于批评与鉴赏。,21,4Gardner指出,多元智能论所包含

10、的八种智能模式是暂时性的,除上述八项智能之外,仍可能有其它智能存在。事实上,原先Gardner只指出了七项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则是后来才被检视出来的,而Gardner也认为存在智能(existential intelligence)具有足够的资格堪称为1/2智能。,22,(二)就人类的智能发展而言,1每一个正常人至少都具有上述的八种智能,但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差异,每个人在各种智能的发展程度上有所不同,而且也会以不同的方法来统合或揉和这八种智能。,23,2每种智能有其独特的发展顺序,而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中开始生长与成熟。例如,音乐智能是最早被发展的智能。,24,3这些智能不是固定与静态的实体,它们

11、能被强化与扩大。而文化则是影响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每个文化或社会对不同类型的智能有不同的评价,使得个体在各种智能的发展上有不同的动机,也使得某一社会的人群在某些智能上会有高度的发展。,25,4人类在所有智能中都有创造的可能,然而大部份的人都只能对某些特定领域进行创造,换言之,大部份的人都只能在一、二种智能上表现出优越的能力。例如,爱因斯坦是数学与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才,然而他在音乐、肢体运作与人际方面却未有同样的表现。,26,多元智能理论的突出贡献:第一,强调了智能的多元性。 第二,突出了智能的差异性。 第三,提出了智能的文化性。 第四,揭示了智能的发展性。,27,二、多元智能理论产生的背景:,霍

12、华德加德纳现在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研究生院资深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政治与社会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教育学会副会长。这一理论现在已经成为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28,所谓“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及其助手经过多年研究和观察而提出来的。多元智能理论(英文简称为MI)较系统地阐述,最初体现在智能结构(Frames of mind l983)一书中。该书是加德纳参与研究“人的潜能本质及其实现”(1979)课题的研究成果。作者的初衷是“要完成比当时认知研究普遍接

13、受的观念还要完整,提出广泛的人的思维观”。,29,1. 时代发展的要求:社会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一旦社会有某种需要,就比十几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的发展。正是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竞争的需要,催生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问世。,30,2. 对传统智能理论的批判: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切入口”,或 “挑战的对象”:一是当时具有影响深远的皮亚杰学说,即人的所有思维,都是为了达到科学思索的理想境界;二是当时盛行的“智商”(IQ)流行的测验观,即认为人的智能,就是以语文(言语表达)和数学(逻辑思考)为依据,测试学生敏捷地解答任何问题的能力和程度,从而确定人的智能或智商的高低优劣

14、之分。,31,3.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西方主义”崇拜西方文化, “测试主义”只重视人类可以测量出来的能力及其测试方法, “精英主义”认为给定问题的所有答案都应按像数学逻辑思维那样的方法得出。,32,三、多元智能理论形成的依据,1. 脑科学研究与突破人脑的构造主要分为三大部份:大脑、小脑及延髓。,33,人脑解剖图,34,大脑在最上方,是人脑中体积最大的一部份,分左、右两个半球,互相对称,内层是皮质由百亿个细胞所组成,各个掌管不同的能力,如记忆、思考、运动、说话、触觉、嗅觉、听觉及视觉。大脑左半球主要控制文字、算术、逻辑及分析,右半球则控制想象力、色彩、图形、创造等。大脑兼具了科学能力及艺术

15、的能力; 小脑负责运动协调,维持身体的平衡,信息从神经传达到肌肉; 延髓负责控制呼吸、心跳、体温、消化等。,35,2.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人类的神经系统高度分化,有较大的差异。3. 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等,36,四、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多元智能理论与当前我们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让我们从课程的编制、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三个方面来分析。,37,(一)课程的编制方面: 1. 教育的价值观:传统的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智能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 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加德纳把智能定义为“解决问题或创造某种具

16、体文化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是能够针对某一特定的目标, 找到通向这一目标的正确路线, 而文化产品的创造, 则需要有获得知识、传播知识、表达个人观点或感受的能力。,38,(1)教育目标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结合; (2)立足今日,着眼明天;,39,(二)课程的实施方面:1. 学生观: (1)正视差异、善待差异; (2)扬强补弱,因材施教; (3)激发创造,全面发展;,40,2. 教学观:传统教学的几个突出的特点: (1)教学目标的单一性 (2)教学过程的机械性 (3)学生角色的被动性,41,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教学最大的冲击就在于:改变传统单一的智能观,促使教学走出以传授知识为最终目的的阴影,将教学目的定位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种智力潜能上。,42,(1)“为理解而教” 加德纳还将“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定为“教育的一个直接目的”,至为深刻的。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理解呢?加德纳认为, “对任何复杂概念的充分理解,都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认知模式或表现方法”。这就是说,教师不应满足于学生是否能够“复述”讲过的概念, “复述”绝不等于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