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课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438713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处添加单位名称,贯彻落实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中共曾都区委党校陈祥林,引言,“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的时候首先提出的,在党内外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今年2月在中央党校,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用“战略布局”来概括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路和蓝图,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我们要深刻把握、贯彻落实这个战略布局。,学习内容,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与发展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 三、“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时代内涵 四、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与发展,1、“四个全面”的提出,一、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与发展,从时间上看 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提出全面从严治党。 十八大以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展现。,第一阶段:从“一个全面”到“两个全面”。 2002年十六大提出“一个全面”,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十八大提出了“两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简化为“全面深化改革”。,2、形成的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从“两个全面”到“三个全面”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两个全面”扩展为“三个全面”。,第三阶段:从“三个全面”到“四个全面”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考察期间,把“三个全面”扩展为“四个全面”。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首次把“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和战略思想。 2015年4月,习近平主持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会议强调:必须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3、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四个全面” 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3、

4、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一)路线图 是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和路线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不同角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执政、如何治国、如何引领国家走向未来的问题。 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二)新高度 标志着我们对党的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三个文明”是一维成“线”,“五位一体”是二维扩“面”,“四个全面”就是三维立“体”。 表明党的治国理政方略更加完善,更加清晰、也更加成熟、更趋定型;,(三

5、)新成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新飞跃、新创造。 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第一次把全面小康放在中国梦的大格局中审视,把全面小康目标升华成民族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

6、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 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锻造我们事业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四)总抓手。 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着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四个全面”

7、对于全体党员和干部来说,更生动、更可感,更具象、更实在,更具有共识力、号召力和动员力,清晰明了治国理政的着力点在哪里,路该怎么走,事要怎么办。是时间表、任务书、动员令。,媒体评论 新华网“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日臻成熟。 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并提“四个全面”,是全面吹响了治国理政的“集结号”,不仅让人回味无穷,而且令人热血沸腾。 大公报“四个全面”是对这些思想实践的概括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战略指引,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相互作用、螺旋递进,将贯穿中国实现小

8、康社会的全过程。,“四个全面”,这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中共第一次完整提出习的政治纲领。 2月25日【美国纽约时报】,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的时代内涵,(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个阶段,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内涵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和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包含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全面。 一个都不能少,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决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特别是老区、边远地区、民族

9、地区,是全面小康的重点,也是难点。我 们要致力于解决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部门差距、行业差距,让全体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问题是发展。 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发展仍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常态要有新思路、新作为、新动力、新活力。 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这样一个“双目标”,着力于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强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这样的“双引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连着人民幸福: 全面深化改革是要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全面依法治国是要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

10、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全面从严治党是要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农民农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 (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改革,以及党的建设制度和国防与军队改革。 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

11、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1、改革地位论两个“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博鳌论坛刚过,习近平主持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会议强调:必须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要“拿出勇气和魄力”,改革就是这样一种精神。改革是一种思维,改革是一种能力。,2、改革时态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

12、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关于改革战略定力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 一是“两个死路一条”的论断,即不实行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 二是“两个保持”的要求,即“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政治坚定性”; 三是“两个防止”的警示,即“不仅要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也要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3、改革定力论改革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政治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4、改革任务论建立更完备、更稳定、更

13、管用的制度体系。 “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5. 改革目标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提出,不仅丰富和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阐明了改革的性质和根本任务,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和总

14、方向。,6、改革特征论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 “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的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7、 改革方法论尊重改革规律。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前进”。“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 8、改革推进论有序推进“五要”。要正确推进改革;要准确推进改革;要有序推进改革;要协调推进改革;要自觉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9、改革动力论党的领导与改革合力。 “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

15、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10、 改革担当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进取精神、进取毅力,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 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涉险滩,更需要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尤其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三)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的任务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

16、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意义,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1)推进依法治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提高决策科学化的内在要求。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加快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