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sy)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3427662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7.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调节(sy)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神经调节(sy)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神经调节(sy)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神经调节(sy)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神经调节(sy)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调节(sy)》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调节(sy)(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一、人体的“通讯网”,(1)“通讯网”的组成单位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1、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2、神经元的结构,树 突,髓 鞘,细胞核,细胞体,轴 突,轴突末梢,神经元的结构:,细胞体,突起,轴突,树突,(含有细胞核),(几条,短而呈树枝状分布),(一条,长而少分枝),3、神经元功能:,接受刺激信息、传导信息和处理信息。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树 突,髓 鞘,细胞核,细胞体,轴 突,轴突末梢,神经纤维,4、神经元的分类,感觉神经元(又叫传入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至神经中枢 中间神经元:连接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运

2、动神经元(又叫传出神经元):传导兴奋至效应器,支配肌肉或腺体的活动,感觉(传入)神经元,中间(联络)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神经节”与”神经中枢” 神经节-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呈结节状结构,汇集于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中枢-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汇集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是调节一定生理机能的神经群,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分别位于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12对),(31对),(传出神经),5、神经系统的组成,(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绝缘)共同组成。,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神

3、经。,脑和脊髓,脑的结构,脑的侧面图,延髓,大脑的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和回,使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沟、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大脑: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小脑: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协调肌肉的活动并保持身体平衡。,脑干:控制呼吸、心血管运动、咳嗽等重要生命活动,它无须任何意识的干扰就能保持着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脊髓,后角,前角,灰质,白质,2、脑神经 :12对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颈部和肩部的骨骼肌 及胸腔、腹腔的内脏活动。 3、脊神经:(1)31对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管理这些部位的感觉和运动。,(三)周围神经系统,1、组成:脑神经、脊神经

4、和植物性神经,脊髓和脊神经,位置:,脊柱的椎管内,结构:,灰质位于中央,白质位于周围,功能:反射和传导,4、植物性神经,1、组成:交感神经(传出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传出神经) 2、功能:交感神经加强内脏活动,副交感神经减弱内脏活动。 3、特点:对同一种器官作用产生相反的效果,什么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副交感神经都属于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一般是指管理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调节机体的营养,呼吸,分泌,生成和繁殖等生理作用,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内脏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但是它们又是相辅相成的,保证器官的协调。与躯体运动神经相比较,植物

5、性神经传导速度慢,神经中枢不在大脑皮层上,因而不受意识支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动物生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2)条件反射:动物出生后,经后天训练形成得的后天性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的基础,如:学习,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老马识途等。,如:膝跳反射、尝梅止渴 眨眼,呼吸,吃奶,缩手反射等,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应答反应活动。,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看下 面几种反射有什么不同?,议一议,吃梅止渴,望梅止渴,谈梅止渴,分析:,1、吃梅止渴,2、望梅止渴,3、谈梅止渴,味觉感受器,刺激,酸味,神经中枢,唾液腺,唾液,

6、形态刺激,视觉感受器,视觉中枢,脑,神经中枢,唾液腺,唾液,语言刺激,听觉感受器,听觉中枢,脑,神经中枢,唾液腺,唾液,像这一类人和动物与生具有的、生下来就会的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像2和3中,反射是在人或动物出生以后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叫做条件反射。,其中,第3类条件反射与人类语言有关,为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反射的类型比较:,后天性,大脑皮层以下(脊髓、脑干),大脑皮层,固定,易变,低级神经活动,高级神经活动,人和动物共有,人类特有,先天性,下列动物反射行为哪些属于条件反射哪些属于非条件反射?,1.鹦鹉学舌 2.受到奖励,猴子踩自行车 3.说到杨梅流口水 4.看到红灯踩刹车 5.

7、人的排尿行为 6.眼前突然出现物体会眨眼 7.缩手反射 8.听到铃声进入教室,条件反射: 1、2、3、4、8,非条件反射:5、6、7,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模式图,感受器:即感觉神经末梢,接受刺激,发生兴奋,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向中枢,神经中枢:分析与综合,传出神经:将兴奋从中枢传向效应器,效应器:就是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接受兴奋而发生相应活动,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遭到破坏,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8、,C,例题:,只要反射弧保持完整,就一定能产生反射活动吗?,讨论:,(不一定,还需要有刺激,产生兴奋),那么,什么是兴奋?如何产生?又是怎样传导的呢?,二、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兴奋: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实验,灵敏电压计 (指针偏向电流流出的方向),神经纤维,+ +,+ +,- -,- -,+ +,- -,+ +,- -,1、神经元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2、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膜电位的变化,图示:,A,B,D,C,:静息电位,第一次指针偏转

9、说明了说明问题,该过程的指针偏转 方向又说明了什么,局部电流方向,+,膜外,膜内,+,未兴奋兴奋,兴奋未兴奋,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传导过程:,传导形式:,局部电流,可以是双向的,传导特点:,刺激电位变化电位差局部电流 又刺激相邻未兴奋部位,(静息电位:外正内负,不是零电位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钠离子大量进入),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电传导,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单向传导,只有在神经纤维上给予刺激的条件下才会双向传导。,小结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本质:,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

10、,可以双向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小体,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相连,每一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此接触部位被称为突触。,突触,2)突触,突触后膜可能是:, 细胞体膜简称胞体膜 树突膜 效应器膜,3)、主要突触组成:,轴突与树突相接触,轴突与细胞体相接触,4)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A神经元轴突兴奋,递质,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B神经元兴奋或抑制,递质与受体(糖蛋白)结合,突触,突触

11、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内有组织液。,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传递过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经轴突传到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突触的结构:,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递质供体:,递质移动方向:,递质受体:,递质作用:,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单向传递),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兴奋传递过程-神经递质传递:,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

12、,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思考:如果神经递质一直起作用,会有什么结果?,神经递质的种类:主要有胆碱类(如乙酰胆碱)、胺类、氨基酸类、肽类(如神经肽)。,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兴奋的传导,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2、细胞间的传递,结构,单向传递(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原因 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特点,突触(2种),传导形式 神经冲动(电信号),特点双向传导,(轴突_胞体型),(轴突_树突型),膜电位的交替变化,突触小泡内的化学递质,双向传导,单向传递,比细胞间的传递快,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慢,是,是,小结 :兴奋

13、传导的比较,注意:1、突触间隙和后膜都无突触小泡; 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 3、递质的释放和接受分别为外排和内吞作用; 4、乙酰胆碱是兴奋性递质; 5、兴奋的传递是需要能量的; 6、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会分解,而酶发挥作用后不会被分解; 7、与递质释放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在1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C,例题:,三 神经调节与稳态,方式:行为性调节和生理性调节 行为性调节:当受到内外环境的刺激,机体内的平衡状态偏离正常时,机体通过主动的行为改变使之恢复的过程。 生

14、理性调节:当受到内外环境的刺激,机体内的平衡状态偏离正常时,机体通过自动调节活动,重新使生理机能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 以体温调节为例 冷热时穿脱衣服行为性调节 激素分泌量发生改变、骨骼肌战栗、汗腺分泌变化等生理性调节,四.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迅速,准确,比较局限,时间短暂,比较缓慢,比较广泛,时间比较长,一方面体内大多数腺体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位于人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有多亿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

15、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五 脑的高级功能,1)不同的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2)不同的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调节。,3)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中央沟,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书写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人脑的高级功能,(又分为许多小的功能代表区),顶部控制下肢运动,底部控制头部运动,1、躯体各部分的运动都由运动中枢的一定部位控制,2、皮层中的功能代表区的分布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躯体运动中枢,位置: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特征:,中部 控制上肢运动

16、,功能:支配躯体运动(对侧),3、皮层代表区的范围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4、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支配具有交叉性质(对侧支配)。,人脑大脑皮层(左半球)的言语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此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此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言语区,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看、能写、能听、不会讲话),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能看、能写、能说、听不懂讲话),W区:书写语言中枢(能看、能听、能说、不会写),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能听、能写、能说、看不懂文字),大脑内侧面对内脏器官的控制区(蓝色部分),功能:支配复杂的内脏活动,如调节血压.呼吸和胃肠运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