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婴医院复核强化培训新生儿部分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421580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PT 页数:137 大小:6.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婴医院复核强化培训新生儿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爱婴医院复核强化培训新生儿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爱婴医院复核强化培训新生儿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爱婴医院复核强化培训新生儿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爱婴医院复核强化培训新生儿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婴医院复核强化培训新生儿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婴医院复核强化培训新生儿部分(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婴医院复核 新生儿科部分,运城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医院周红霞,产儿科密切合作才能共同保障母婴安全 儿科医生护士同样是爱婴医院的主力军,培训内容,爱婴医院复核-儿科流程 医疗机构的新生儿安全管理 早产儿母乳喂养 新生儿常见症状及处理,爱婴医院复核儿科流程,产妇和新生儿应24小时在一起,每天分离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查阅产科病房和新生儿科/NICU各2份母婴分离医疗文书记录。(产科病房0.5分,新生儿科0.5分) 母婴分离要有医学指征,不符合要求或没有记录为不合格。,检查要点-母婴同室,产科医护人员具备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 查阅培训记录(3分,有-1分,内容-2分) 询问产科病房医生、护士

2、各1人,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2分,1分/人),检查要点-母婴同室,按需哺乳的重要性和方法:(1)只要新生儿饥饿或产妇奶胀就可哺乳新生儿。(2)喂奶间隔和持续时间没有限制,每天有效吸吮次数不少于8次(包括夜间哺乳)。 询问新生儿科医生、护士:按需哺乳的重要性和方法(与其它科合计1分,任1人不合格-1),检查要点-新生儿科病房/NICU,在母婴同室,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有医学指征外,80%以上的新生儿出生后即开始纯母乳喂养。 新生儿科及NICU查3份病例:检查有医学指征添加奶粉的新生儿医疗文书是否有医生医嘱及病程记录。要记录医学指征,以及使用配方奶的数量和次数。(共2分,1分

3、/份,扣完为止),检查要点-新生儿科病房/NICU,积极提倡母乳喂养,医生护士共同参与宣教。 需要人工喂养的新生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奶粉由医院统一管理。 巡视新生儿科病房:奶瓶、奶嘴及奶粉是否统一管理。(1分),检查要点-新生儿科病房/NICU,制订母乳代用品配置和使用管理制度,设置规范的配奶区,配制配方奶必须在配奶区完成。 查阅相关制度,查看配奶区是否干净整洁,配奶用具是否符合清洗、消毒的要求。 共1.5分,制度0.5分,配奶区干净整洁0.5分,用具复合要求(清洗+消毒)0.5分。,检查要点-新生儿科病房/NICU 配奶区,母乳的收集和管理 添加配方奶的医学指证 新生儿异常征象的识别,专业

4、要点,母乳的收集,母亲在收集母乳前要洗净双手、清洁乳房,将乳汁挤入储奶袋或消毒容器内。 盛奶容器在使用前需开水煮沸消毒。吸奶器每次也要清洁消毒。,母乳的收集,每天6-8次/日,每次10-15分钟,将双侧乳房吸空。 每个消毒容器盛奶量不超过40-60ml 。 标明吸奶的日期和时间。,母乳的收集,母乳在不同条件下保存时间不同: 出生体重10% 尿量少,37周,BW2500g) 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 大于胎龄儿(34周),新生儿出生早期血糖监测及处理,21,Committee on Fetus and Newborn. Pediatrics 2011;127;575,症状性低血糖和血糖40mg/dL1

5、0%葡萄糖2ml/kg,静脉推注葡萄糖5-8mg/kg.min,静脉输注,新生儿出生早期血糖监测及处理,Committee on Fetus and Newborn. Pediatrics 2011;127;575,无症状性低血糖(出生至生后4小时)生后1小时内开奶,第一次喂奶后30 min 监测血糖 如血糖25mg/dL,再次喂奶,1小时后复查 如血糖仍25mg/dL,静脉推注葡萄糖 如血糖25-40mg/dL,再次喂奶,必要时静脉推注葡萄糖,新生儿出生早期血糖监测及处理,Committee on Fetus and Newborn. Pediatrics 2011;127;575,无症状性

6、低血糖(生后4-24小时) 喂奶q2-3h,每次奶前监测血糖 如血糖35mg/dL,喂奶,1小时后复查 如血糖仍12小时 有宫内窘迫史(胎心异常或羊水粪染) 母亲妊娠合并症 母亲产前或产时发热、羊膜炎等感染史 母亲孕产史不良、子女中有新生儿期严重疾患或死亡者,对高危儿提高警惕,医疗机构的新生儿安全管理,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新生儿复苏,建议分娩机构应建立适当的产儿科合作制度,从管理层面保障新生儿复苏工作顺利开展。 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安排至少1名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分娩现场。分娩室应当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的设备和药品。 高危孕产妇择期分娩时应预约新生儿专业医师参加产时处理。

7、急诊分娩应在决定实施分娩的第一时间通知新生儿专业医师参加产时处理与救治,新生儿专业医师应按急诊会诊时间要求迅速到位。 无NICU的机构做好新生儿出生后转运的充分准备。 机构应对围产医护人员进行每年至少不低于1次的新生儿复苏指南培训。,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产科中新生儿的管理,产科病房中所有新生儿均应接受由儿科医师执行的健康新生儿评估和日常查房诊查。目的是及时发现新生儿疾病,决定转科或转院至新生儿病房诊治。产科不应留治病理新生儿。 产科医护人员应当接受定期培训,具备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发现问题及时请新生儿专业医师会诊。 高危新生儿的会诊为急诊会诊,自接呼叫至到达现场得时限不得超过10

8、分钟。 高危新生儿院内转运应由有资质的新生儿专业医护人员进行,不宜由家属单独抱送。转运中需注意保暖及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其安全。 产科实行母婴同室,加强母婴同室陪护和探视管理。住院期间,产妇或家属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抱婴儿离开母婴同室区。因医疗或护理工作需要,婴儿须与其母亲分离时,医护人员必须和产妇或家属做好婴儿的交接工作,严防意外。 严格执行母乳喂养有关规定。,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新生儿身份识别 新生儿病房门卫 新生儿病房巡视 新生儿病房消防 容易引起纠纷的医疗安全环节管理,新生儿身份识别,患儿监护人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入、出院,规范新生儿出入院交接流程。新生儿出入

9、院应当由医护人员对其陪护家属身份进行验证后,由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并记录新生儿出入院时间。 办理新生儿入、出院时均需保留足纹印迹,在足印纸印上新生儿左足足底印和监护人的左手大拇指印,印迹宜清晰,并要求监护人和接诊护士共同签名确认。 新生儿入院即予佩戴双手腕带,腕带上写明婴儿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等信息。如有损坏、丢失,应当及时补办,并认真核对,确认无误。 新生儿出入病房(室)时,工作人员应当对接送人员和出入时间进行登记,并对接收人身份进行有效识别。,新生儿病房门卫管理,新生儿病房无论留陪或无陪均宜实行封闭式管理,门卫24小时值班。其他人员持相关工作凭证或邀请文书并身份证件经门卫审核许可、

10、履行登记手续后方可进门,出门时需要注销登记并记录时间。 患儿外出检查或治疗需有医护人员护送,持有办公护士和责任医师签署的单据,经门卫审核登记后方可出门,回病房时由门卫审核登记后准入,回病房后需由办公护士和责任医师验证并签署。,新生儿病房巡视制度,新生儿病房应严格落实等级护理巡视制度,无陪人病房宜实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巡视制度。 巡视任务是及时发现和处理危及患儿生命或造成患儿损伤的意外事件,一旦溢奶等导致呼吸和循环等问题危及生命者,需立即采取相宜急救措施,并同时呼唤医生和责任护士予以及时救治。,新生儿病房消防管理,新生儿病房的所有工作人员每年需参加消防知识培训1-2次,掌握发生火灾或其他事故的应

11、急程序。 新生儿病房备有消防应急预案,宜按相关标准配置消防设备,并定期检查保持随时处于应急可用状态。消防通道和动力机房中严禁存放物品。禁止私拉乱接电源和使用大功率的电器,各项设备、设施必须接受设备科的检测,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使用。,容易引起纠纷的医疗安全环节管理,知情同意制度的落实,告知执行人为在场相关专业最高技术职称者。 抉择性知情同意告知,抉择建议可由单独专科提出的事项,告知由该专科医师和护理人员共同执行。 接受告知者原则上为患儿监护人,特殊情况下由其他人代接受告知,需有其监护人签署的委托文书。 告知过程和内容需记录形成知情告知同意书,由接受告知者和执行告知的所有医师共同签名,接受告知者还

12、应签署知情意见。,医疗文书的管理制度,在高危新生儿医疗、护理等活动过程产生的所有资料,包括有诊断价值的外院辅助检查原始数据、图像报告和会诊、告知签署、以及新生儿身份识别足纹印迹等材料均需纳入病案管理。,预防院内感染,新生儿病房(室)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特殊情况的处理,对于无监护人的新生儿,要按照有关规定报告公安和民政等部门妥善安置,并记录安置结果。 对于死胎和死婴,医疗机构应当与产妇或其他监护人沟通确认,并加强管理;严禁按医疗废物处理死胎、死婴。 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死胎、死婴,经医疗机构征得产妇或其他监护人等同意后,产妇或其他监护人等应当在医疗文书上签字并配合办理相关手续。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殡葬管理条例等妥善处理,不得交由产妇或其他监护人等自行处理。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殡葬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新生儿病房的母乳喂养,疾病患儿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发达国家的经验-母亲在病房喂养、母乳库的建立。 国内现在的经验: 1、部分机构建立母乳库的初步经验。 2 、部分机构送母乳制度的建立后应该注意的问题,早产儿母乳喂养,目前全科重视 两个比率 有多少孩子吃母乳 吃奶100毫升,其中母乳占多少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