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安全教育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405946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安全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公司安全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公司安全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公司安全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公司安全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安全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安全教育(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司级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讲座 永诚铸业有限责任公司安监部 2014年1月修订版,安全生产方针,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六月为全国“安全生产月”,从业人员的三项义务,自觉遵守规则义务 自觉学习安全知识 义务 危险报告义务,冶炼行业的危险源,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粉尘与噪音。,三无 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 三不伤害 我不伤害别人,我不伤害自己, 我不被别人伤害。,三 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合称为“三违”。 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中,约占6070%。群众中有句口头语,叫做“十次工伤,九次违章”。,隐患整改制度的

2、“五定”“五不推”,五定:定措施、定时间、定负责人、定资金、定预案;,五不推:个人能解决的不推班组;班组能解决的不推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推厂;厂能解决的不推公司;公司能解决的不推上级主管部门。,行业介绍,冶金企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 冶金生产具有设备大型化,生产连续化、高速化、自动化以及产品多样化的特点,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安全教育。 车间级安全教育。 班组级安全教育。,职工安全生产职责,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遵守有关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 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 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班组长或有关部门汇报情况 努力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特种作业,电工作业

3、。 焊接工,切割工。 起重机械作业。(含:天车工) 登高架设作业。 锅炉作业。 压力容器作业。 危险化学品作业。(含:煤气工) 制冷作业。 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 国家批准的其它特种作业:,职业卫生健康基本知识(1) 职业病的概念与种类,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有毒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国家颁布的职业病种类共有10类115种,职业卫生健康基本知识(2) 常见十类职业病名称与种类,1、尘肺病。如:矽肺、煤工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等。 2、职业放射性疾病 。如:内外照射性疾病、放射性皮肤病,照射肿瘤等。 3、职业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硫化氢、二氧化硫

4、中毒;汞、镉、铅、砷、锰、钡、钒、磷等中毒和光气、氯气等中毒;氰类化合物中毒,以及汽油中毒等。 4、物理性所致的疾病。如:中暑、手臂振动病等。 5、生物因素所知的职业病。如:炭疽、布氏杆菌病等。,6、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黑变病痤疮、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 7、职业眼病。如: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等、职业性白内障等。 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如:噪声耳聋、铬鼻病、牙酸蚀病。 9、职业性肿瘤。如: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或皮肤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炉工人肺癌。 10、其他职业病。如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职业卫生健

5、康基本知识(3) 职业性危害因素来源,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主要来源于原料、中间产物、产品、机器设备的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电离辐射及非电离辐射、污染性因素等职业性危害因素,均与生产过程有关。,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不合理、长时间强迫体位劳动、个别器官和系统的过度紧张,均可造成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3、与作业环境有关职业性危害因素 厂房布局不合理,厂房狭小、车间内设备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等; 生产过程中缺少必要的防护设施等; 露天作业的不良气象条件。,职业卫生健康基本知识(4) 适用于我公司职业卫生健康的主要指标国

6、家标准,常见部分毒物在作业环境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如下:一氧化碳 :30 mg/m3(24ppm) ;二氧化硅:2 mg/m3 ; 煤尘: 10 mg/m3 。 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工人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限值90dBA;高噪声车间设置的值班室、观察室、休息室(室内背景噪声)75dBA。,职业卫生健康基本知识(5) 粉尘与煤气职业病的预防,1、认真落实“三同时” 要求。新建项目的设计、施工、投入生产适用,必须与职业卫生健康项目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确保从设备上能够满足职业危害因素达标。 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杜绝或减少粉尘和毒气的向外泄漏。,3、保持室内通风换气良好

7、,通风换气设备保持正常使用。 4、凡可能有煤气的地方安装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保持CO浓度控制在24ppm以下,发现超标,尽快采取措施。凡有粉尘的厂房内,定期检测二氧化硅和煤尘的浓度,一旦发现超标尽快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 5、强化员工自我防护意识。劳动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便携式煤气报警仪、空气呼吸器等按要求佩戴和使用等。,安全色,红色:禁止、停止(防火) 蓝色: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黄色:警告、注意、提示 绿色:通行,劳 保 用 品,安全帽类 呼吸护具类 眼防护具 听力护具 防护鞋 防护手套 防护服 防坠落具,安全事故的分类,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

8、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

9、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安全生产事故包括两个大项:即无人员伤亡的生产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伤害程度分类,轻伤: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品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 重伤:指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 死亡。,事故引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所导致的。其中大多数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直接导致的。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80%以上。,人的13种不安全行为,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造成安全装置

10、失效。 使用不安全设备。 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攀、坐不安全位置。 物体存放不当。,攀、坐不安全装置。 在起吊物下作业。 机械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分散注意力。 未用个人防护用品。 不安全装束。 对易燃、易爆物处理不当。,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铁钢的联系与区别及危险,凡含碳量大于2.14%黑色冶炼金属即为铁,小于2.14%即为钢。 铁水、钢水温度约在14001730间,如果掺和进水,会产生水蒸气,水蒸气在1000以上时能分解出氢和氧,有引起爆

11、炸危险。,煤气安全基本知识(1)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 (分子式为CO)即我们说的煤气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剧毒、难溶于水的气体。,标准状况下高炉煤气密度为l.33/m3,转炉煤气的密度为1.34 /m3,比重分别为1.03和1.04,略重于空气密度1.293/m3。故煤气泄漏出来,会随风向下沉降,导致下风侧人员中毒。,煤气安全基本知识 (2) 高炉煤气与转炉煤气的密度与比重,煤气安全基本知识(3) 环境中的一氧化碳(CO)标准,国标规定作业环境CO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 即:24ppm 。,煤气安全基本知识(4) 一氧化碳报警器与报警点,一氧化碳报警仪又叫煤气报警仪,显示为24ppm

12、(30mg/m3),煤气报警仪就会自动报警。 提醒注意煤气中毒。,煤气安全基本知识(5) 进入煤气区域安全注意事项,在煤气区工作必须两人以上,随身携带便携式煤气报警仪;必要时要佩戴空气呼吸器等防毒防护用品。 煤气区域内和煤气设备上禁止动明火,需动火时必须提前办理“动火许可证”,经煤气防护人员签字同意后,方桌动火。 煤气区域是指产、供、送、储、用煤气的设备周围,离附属设施边缘水平距离15米以内的区域及有煤气机械的厂房和煤气柜院内。 禁止无关人员和机动车辆任意进入煤气区域,严禁在煤气区域休息、烤火等。,煤气安全基本知识(6) 作业场CO浓度与对应最长允许工作时间安全要求,24ppm以下,允许长时间

13、工作; 24-40ppm允许工作时间1小时; 40-80ppm允许工作时间不30分钟 80-160ppm时工作时间不超过15分钟 煤气设备内工作CO含量超过50ppm或O2含量低于19.5%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煤气安全基本知识(7) CO报警器显示数据与人身反应,200ppm 2-3小时,轻微头痛、乏力。 400ppm 1-2小时内前额痛;3小时后威胁生命。 800ppm 45分钟内,眼花、恶心、痉挛;2小时内失去知觉;2-3小时内死亡。 1600ppm 20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1小时内死亡。 3200ppm 5-10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25-30分钟内死亡。 6400ppm 1-2

14、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10-15分钟死亡。 12800ppm 1-3分钟内死亡。,煤气安全基本知识(8) 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将中毒者迅速及时的救出煤气危险区,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抢救现场保持清净,通风,设专人维持秩序。 中毒轻微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往附近卫生所急救。治疗与不治疗过数小时即可恢复。,中毒较重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通知煤气防护站和附近卫生所赶到现场急救。 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苏生器,同时通知煤气防护站和附近卫生所赶到现场抢救。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得用急救车送往较远医院急救,就近

15、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煤气安全基本知识(9) 煤气燃烧的必须条件,即三要素,可燃物; 助燃物; 火源,煤气安全基本知识(10) 煤气爆炸的(三个条件),煤气与空气混合在一起; 煤气与空气混合的比例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 有火源或达到煤气燃点以上的高温。预防煤气爆炸,最主要的措施是控制不让煤气与空气混合。,自我表现心理 “经验”心理 侥幸心理 随众心理 逆反心理 反常心理,影响企业安全生产最常见的职工心理状态,中暑的急救措施,1、中暑表现; (1)中暑先兆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一些头晕、头痛、耳鸣、呕吐、恶心等 (2)轻中暑体温高、面红、胸闷、

16、皮肤干热、面苍白、呕吐、血压下降、大汗 (3)重症中暑;紧张、突然昏倒、口渴、 肌肉疼痛、四肢无力、抽风、烦躁不安。,2、中暑的救护使病人离开热源、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给清凉饮料,有先兆的给服清凉含盐水,口服仁丹。高热型,口服含盐水,清凉饮料,加快降温,酒精擦身。,安 全 用 电(1) 安全用电基本知识,使用功率总和保持在插座允许的范围之内。 安装的刀闸必须使用相应标准的保险丝。 不准私自更改电器线路。 不使用“带病”作业的电器。 不私拉乱扯电线。,安 全 用 电(2) 触电后的急救,脱离电源(拉闸、使用绝缘棒挑开电源) 检查伤员呼吸与心跳、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就地救护; 抢救人员(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检查有无其他损伤; 不要随意移动伤员,全身平躺急救; 重症患者送医院抢救;,烧伤、烫伤急救,1、立即脱离险境; 2、带火者迅速卧倒、灭火; 3、冷却受伤部位; 4、脱掉伤处的手表、衣物等; 5、消毒、敷料覆盖伤处; 6、勿刺破水泡,伤处不要敷药膏; 7、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 8、迅速送医院救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