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78791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0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稿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定稿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定稿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定稿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定稿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定稿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稿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 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1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第 1 课 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1、 时间: 1917 年 3 月2、 任务:推翻沙皇统治3、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 结果:推翻了沙皇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5、 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二、十月革命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1917 年 4 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国, 受到广大工人和士兵的欢迎。2、时间与领导人: 1917年 11 月布尔什维克党列宁3、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4、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临时

2、政府5、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6、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7、结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8、巩固新生政权措施: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9、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10、1918 年 3 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

3、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三、苏俄三年国内战争1、 时间:19181920年2、 措施:加强红军建设;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 结果: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4、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作用:为战胜国内外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奠定了经济基础5、3 年国内战争胜利的原因:A、苏维埃政权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B、为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战争是正义的。C、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D、苏俄军民的奋勇斗争。总结:6、思考 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

4、式有何不同?启示?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而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可见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灵活运用,故我们在学习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人 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2 第 2 课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经济:实行新经济政策原因: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时间与领导人: 1921年,列宁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 1927 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 1913年的水平。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经济规律办事(或生产

5、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政治: 1922年,苏联成立 。后来共有 15 个加盟共和国。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经济: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间: 19281937 年,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作用: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大加强了2、政治: 1936年新宪法颁布内容: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意义: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形成(即斯大林模式形成)注意: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苏联1936 年新宪法的制定。三、斯大林模式1、基本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评价: (1)积极作用: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

6、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国防实力也大大加强,为以后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打下了基础。因此,在一定历史阶段对苏联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2)存在严重弊端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 造成了产品品种少、 质量差。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经济发展粗放,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因此,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3、启示: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保证其他部门相协调发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反对个人崇拜实行依法治国发展经济的同时, 也要保护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遵守生产

7、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四、补充:俄国名称的变化: 1917 年二月革命前 沙俄;1917 年十月革命后至 1922年 苏俄;1922 至 1991年 苏联;1991 年后 俄罗斯。人 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3 第 3 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的新秩序1、巴黎和会时间: 1919 年 1 月-1919 年 6 月目的: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重新安排3. 主宰会议的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和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实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结果:签定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

8、等问题做出了规定。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 万;莱茵河东岸 50 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 ,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和会的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重新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从凡尔赛和约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规定最能体现出来。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 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帝国主义列强实行的外交政策是实力外交政

9、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际地位低下,在外交上没有任何权力,任人宰割。(启示:属于强权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要提高综合国力等。)19191920 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根据和约规定,1920年 1 月成立了 国际联盟,被英法操纵。结果:协约国与战败国签署的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二、对亚太地区的“安排”华盛顿会议1. 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矛盾尖锐,日美之间矛盾尤为激烈。2. 时间:19211922 年。3. 参加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

10、、中九国代表参加,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4. 主要内容(1) 四国公约和五国条约 。(2) 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便利了美国在华侵略势力的扩大,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5. 评价: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会议签订的四国公约 、 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 构成:巴黎和会上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通过这两次会

11、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在世界的统治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 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新秩序,但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四、如何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持久?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由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加剧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激化了被殖民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人 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4 第 4 课 经济

12、大危机一 “繁荣”及其崩溃 “繁荣”的原因:由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19241929 年间资本主义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危机:时间:19291933 年;导火线: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1929 年,经济危机终于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特点: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影响:经济危机中,人民群众深受其害,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 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危机,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2)目的:在资本主义内

13、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也是新政的特点) ,消除经济危机(直接目的) ,巩固资本主义统治(根本目的) 。(3)主要措施包括对工业、金融业、农业的调整,大力兴建公共工程。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1933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经济过剩。(4)成效: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加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5、借鉴:加强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兴建公共工程扩大就业6、对“新政”的局限性认

14、识: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只是减缓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7、中国现阶段应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带来影响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扩大投资兴建公共工程加大对金融系统的监管 保持社会稳定第 5 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一、纳粹政权的建立:1背景: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势力壮大。纳粹党所进行的欺骗性宣传活动,赢得了很多中下层人民的信任。统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支持。2建立过程: 1933 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统、总理大权一身,自称国家元首,标志着德

15、国法西斯化和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3、建立标志: 1933 年,希特勒上台4、影响: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5措施: (1)制造“国会纵火案” ,诬陷打击共产党( 2)解散工会,取缔一切政党 (3)强化专政机器(4)加强思想控制,焚毁进步书籍(5)迫害屠杀犹太人二、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最早)1、背景: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社会矛盾尖锐2、标志: 1922 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墨索里尼上台)3、统治措施: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三日本法西斯的建立:主力:军部;时间: 1936 年;事件:日本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影响: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标志着世界

16、大战在亚洲策源地的形成。四、轴心国形成:即(柏林-罗马-东京轴心)1、时间: 1937 年2、组成:德国、意大利、日本3、目的:为了实现各自的侵略野心,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称霸世界4、影响: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五、现代法西斯的含义现代法西斯专政是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行的极端专制的恐怖统治。法西斯成了专制独裁和暴力恐怖的代名词。法西斯主义的三大特征: 1、独裁专制 2、极端民族主义 3、军国主义人 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5 第 6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慕尼黑阴谋1、背景:希特勒上台后,大肆扩军备战,公开吞并奥地利,却没受到国际社会的有效抵抗和制裁,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又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英法希望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2、时间: 1938年 9 月3、参加的国家及首脑:德、意、 法、英(希特勒、 墨索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