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学_第六章循环系统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377797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PPT 页数:194 大小:3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生理学_第六章循环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94页
解剖生理学_第六章循环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94页
解剖生理学_第六章循环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94页
解剖生理学_第六章循环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94页
解剖生理学_第六章循环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剖生理学_第六章循环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生理学_第六章循环系统(1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循环系统 概述 心脏 血管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淋巴系统 儿童和青少年血液循环的功能特点 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第一节 概述 一、血液循环的意义 定义: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不间断地沿一个方向流动。包括体循环、肺循环和淋巴回流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组成的密闭管道系统。,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新陈代谢:运输代谢原料、代谢产物; 体液调节:运输激素或其它体液因素;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血液防卫功能等。人体死亡的标志:心跳呼吸停止 脑死亡,循 环 系 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管系统,心,血管,(动力器官)(泵),大中小微动脉(送血液到全身) 毛细血管 (物质交换) 微小中大静脉(送血液回心脏),毛细

2、淋巴管 淋巴管 淋巴导管(右淋巴导管、胸导管),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部分 动脉A:是导血离心的血管 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静脉V:是导血回心的血管,淋巴系统,淋巴管道:静脉系统的辅助部分 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产生淋巴细胞 和抗体,功能:在机体中起运输物质的作用,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心,动脉,静脉,淋巴管道,细胞,毛细血管,组织液,二、体循环与肺循环,肺循环,左心室,右心房,主动脉及其 各级分支,腔静脉及其 各级属支 心冠状窦,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组织细胞,营养物质 O2,代谢产物 CO2,左心房,右心室,肺静脉,肺动脉干及 其各级分支,体

3、循环,第二节心脏 一、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二、心脏的结构 三、心肌的生理特性 四、心动周期 五、心泵功能的评定,一、心脏的位置和形态,位于中纵隔内,2/3居于正中线左侧,1/3居于右侧。,心脏外形:,近似倒置的、前后稍扁的圆锥体,心尖,心底,一尖、一底,一尖一底 二面 三缘 四条沟,两 面,胸肋面,膈面,三 缘,右缘,左缘,下缘,四 沟,后室间沟,冠状沟,前室间沟,心尖切迹,房间沟,冠状沟:为心房和心室表面的分界标志。 前室间沟:为左、右心室分界标志。 后室间沟:为左、右心室分界标志。 房间沟:为左右心房分界标志,第二节心脏 一、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二、心脏的结构 三、心肌的生理特性 四、心动周期

4、 五、心泵功能的评定,二、心脏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二)心壁的组织结构 (三)心脏特殊传导系统,膈面,心底,左颈总动脉,主动脉弓,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上腔静脉,(一)基本结构,房室瓣,左心房到左心室,右心房到右心室,心室到动脉之间,半月瓣,心 腔,1、右心房 :,右心耳,冠状窦口,右房室口,三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 冠状窦口,一出口:,右房室口,2、右心室:,右房室口,入口:,右房室口(有三尖瓣),三尖瓣,出口:,肺动脉口(有肺动脉瓣),肺动脉口,3 、左心房:,左心房,肺静脉口,左心耳,4个入口:,左肺上、下静脉口, 右肺上、下静脉

5、口.,1个出口:,左房室口,左房室口,4 、左心室:,左房室口,入口:,左房室口(有二尖瓣),二尖瓣,都是横纹肌,心 肌,(二)心壁的组织结构 1.心内膜:与血管内膜相续。突入心腔形成瓣膜。心内膜下层:含心脏传导系分支 2.心肌层:厚,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 。分为心房肌和心室肌,二者互不连续。 3.心外膜:心包膜的脏层。由一层浆膜构成,覆盖于心肌层表面。,心包膜的脏层,壁层,后壁(心脏已摘除),心外膜模式图,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皆走行于心外膜的深面。,(三)心脏特殊传导系统 有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 功能:引起心脏自动节律兴奋 组成: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房室束分支 浦肯野氏纤维:(心室处)比心

6、肌纤维粗而短、闰盘发达;传导冲动至心肌使其收缩,蒲肯野纤维,普通心肌纤维,(四)、心包 概念:包在心脏和大血管根部外面的纤维浆膜囊。 功能:润滑、减少摩擦,防止心脏过度扩张。,第二节心脏 一、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二、心脏的结构 三、心肌的生理特性 四、心动周期 五、心泵功能的评定,三、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 心肌细胞膜的生物电活动 属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收缩性 属心肌细胞的机械特性,(一)兴奋性 1.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Rp)和动作电位(Ap)及其形成机制(1)Rp及其形成机制-90mv-K+的平衡电位,产生的原理:同骨骼肌细胞 静息状态下,心肌细胞膜对K+

7、 通透性高, K+ 顺浓度梯度向膜外扩散,所达到的平衡电位,(2)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包括去极化过程0期,复极过程1,2,3,4期 与骨骼肌细胞Ap相比:,动作电位的特点 时程长 复极化过程复杂,出现平台期 动作电位的升降支不对称,去极化过程0期,-90+30mV, 1-2ms,Na+内流,动作电位的时相和形成机制,复极化过程1期,+300 mV,10 ms,主要成分是K外流,复极化过程2期 平台期,0 mV,100-150 ms,Ca+内流和K+外流平衡,复极化过程3期,0-90 mV,100-150 ms,Ca 2+通道关闭,K+外流。,复极化过程4期,稳定于静息电位,(重新建立膜内外离

8、子浓度差),Na+-K+泵 (3 Na+出,2 K+进),2.心肌兴奋性的特点 不发生强直收缩 原因: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意义:保证心脏的泵血功能(收缩舒张交替进行),ERP: 有效不应期 ARP: 绝对不应期 RRP: 相对不应期 SNP:超常期,不应期的生理意义,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持续的时间=收缩期+舒张早期 保证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期前收缩与代偿间隙,人工刺激或窦房结以外的兴奋,期前收缩:也称早搏,期前兴奋,期前收缩,代偿间隙:在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一段较长时间的心室舒张期,称之,(二)自动节律性 自律性:无外来刺激,心肌细胞自动节律性兴奋。 起源于特殊传导系统 (窦房结、房

9、室结、房室束、浦氏纤维)。,1、窦房结细胞的Ap及其形成机制,0期去极化时间较长,幅度较小 没有期、期 期不稳定,有自动去极化现象,窦房结:正常起搏点 窦性心律 房室交界、房室束、浦氏纤维:潜在起搏点 异位节律。,正常起搏点与潜在起搏点,窦房结成为正常起搏点的原因: 抢先占领:窦房结4期自动去极速度快,超速驱动压抑:潜在起博点的被动兴奋频率超过它们本身自动兴奋的频率,其压抑程度与两起搏点自律性差异呈平行关系,(三)传导性是指心肌细胞兴奋产生的动作电位能够沿着细胞膜传播的特性,指传导兴奋的能力。,衡量传导性高低的指标:AP沿细胞膜传导的速度。(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传导途径,窦房结,心房肌细胞,

10、房室交界(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浦氏纤维网,心室肌,优势传导通路,兴奋在心脏中传导时间,窦房结,心 房,房室交界*,心 室,0.06s,0.06s,0.1s,意义:,保证心房、心室收缩的协调性,有利于心脏充盈、射血。,保证心房收缩完毕后心室才收缩,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四)收缩性 同步收缩(全或无收缩):由于心脏具有特殊传导途径和细胞间闰盘联系,使整个心房(或心室)构成功能合胞体,呈现出同步收缩。心房或心室同时收缩,力量大,有利于射血 不发生强直收缩:有效不应期长 对细胞外液Ca 2+ 有依赖性:终池Ca2+贮存少。血钙浓度升高时,心肌收缩力加强,传导原理:,心肌细胞间的兴奋传导:,

11、“局部电流刺激”,“闰盘”-心房或心室成为功能合胞体。,“全或无式收缩”,电生理特性 特点 意义,自律性,保证心脏舒缩交替进行,利于心室充盈,保证房室收缩协调、心室同步收缩,利于心脏射血,保证心脏以窦性节律活动,各部高低不一 (窦房结最高),兴奋性,有效不应期 特别长,传导性,各部传导速度不一,收缩性,同步收缩,有利于射血,第二节心脏 一、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二、心脏的结构 三、心肌的生理特性 四、心动周期 五、心泵功能的评定,心脏活动呈周期性表现 心电周期:兴奋的产生及兴奋向整个心脏的扩布; 心动周期:兴奋触发的心肌舒缩,心房、心室压力与容积变化及瓣膜的启闭,实现泵血过程; 心音周期:伴随瓣膜

12、的启闭,出现心音。,心动周期 :指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所占的时间。常指心室的活动周期。 心缩期:心室的收缩期 心舒期:心室的舒张期 全心舒张期:心房、心室共同舒张的时间 心率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四、心动周期,(一)心动周期,心动周期: 指心脏机械活动的周期;,计算: 心动周期 = 60/心率; 如果心率为75次/min ; 60/75=0.8s(秒),(二).心脏泵血过程 1.心房收缩期 心动周期的起点(.1s): 心房收缩心房向心室射血,2. 心室收缩期: 1).等容收缩期 心室肌收缩室内压 房内压房室瓣关,主动脉压主动脉瓣关,心室密闭腔心室容积不变压力急剧,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等

13、容收缩期,心室收缩,室内压升高 房室瓣关闭 动脉瓣尚未开放 心室等容收缩,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肺动脉,房室瓣,房室瓣,动脉瓣,动脉瓣,2).快速射血期,室内压主动脉压主动脉瓣开射血入主动脉(70%),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3).减慢射血期,室内压略动脉压,心室肌收缩减弱射血速度,3.心室舒张期与充盈 1).等容舒张期 心室肌舒张室内压房内压房室瓣关主动脉压主动脉瓣关心室密闭腔心室容积不变、压力急剧,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2).快速充盈期 室内压房内压房室瓣开心房血被“抽吸”入室房室瓣开放,半月瓣关闭;血液由心房快速流入心室,心室容积增大。,3).减慢充盈期 房室压力梯度心室充

14、盈速度减慢,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房缩期,等容收缩期,射血期,充盈期,房缩期,等容舒张期,动脉瓣开放,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房室瓣关闭,主动脉压力,心室压力,心动周期中左心室,主动脉,左心房的压力变化,心房压力,心肌的收缩与舒张 室内压变化血液单向流动 压力梯度,瓣膜配合,机制:,瓣膜配合,心室-动脉压力梯度:射血,心房-心室压力梯度:充盈,(三)心音:由心脏瓣膜启闭、心肌收缩而产生的声音,由于心室收缩时,血流急速冲击房室瓣而折返所引起的心室壁振动 由于房室瓣关闭,瓣膜叶片与腱索紧张等引起的振动 血液自心室射出撞击主动脉壁和肺动脉壁引起的振动,第二心音:它是由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迅速关闭,血流冲

15、击,使主动脉和肺动脉壁根部以及心室内壁振动而产生,如将探测电极安置于体表相隔一定距离的任意两点,原则上约可测出心电的电位变化,此两点即构成一个导联。,(四)心电图 心电活动由体表描记所得的电位变化曲线,P波: 两心房去极过程的电位及时间变化 P-R段:反映兴奋通过房室交界区电位和时间变化,因其传导缓慢,电位变化微弱,表现为等电位线。,QRS波群:反映左、右心室去极化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S-T段:代表心室早期复极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T波:反映心室晚期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改变。 U波:一般认为是心肌传导纤维的复极所造成,也有人认为是心室的后电位。,心肌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比较,心脏活动呈周期性表现 心电周期:兴奋的产生及兴奋向整个心脏的扩布; 心动周期:兴奋触发的心肌舒缩,心房、心室压力与容积变化及瓣膜的启闭,实现泵血过程; 心音周期:伴随瓣膜的启闭,出现心音。,心室收缩期和舒张期可以分别通过心脏的电活动周期(心电图)和机械活动周期(心动周期)来划分:心动周期是心电图中的QRS波开始到T波结束的时间,也是二尖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关闭时间。 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