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儿的护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371426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9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院患儿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住院患儿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住院患儿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住院患儿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住院患儿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住院患儿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院患儿的护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住院儿童的护理,白宇霞菏泽家政职业学院,目 录,学习目标,掌握儿童用药特点与护理指导熟悉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住院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反应与护理了解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与护理管理,一、儿科医疗机构的设施与护理管理,儿童医疗机构分类 儿童医院:设置最为全面,包括门诊、急诊及病房 妇幼保健院 综合医院中的儿科,一、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儿科门诊 设置:预诊处、候诊处 (门诊部) 护理管理 维护就诊秩序 观察病情变化 杜绝医疗差错 预防交叉感染 开展健康宣教,一、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儿科急诊 设置:诊查室、抢救室、治疗室、观察室、隔离观察室等 护理管理 重视急诊五要素:人、医疗

2、技术、药品、仪器设备和时间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度:交接 建立抢救护理常规 规范文件管理:完整的病例,医嘱执行,一、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儿科病房 设置:病室、护士站、治疗室、值班室、配膳(奶)室、厕所等,病室间用玻璃隔断 护理管理 环境管理 生活管理 安全管理 感染控制,二、住院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反应与护理,患儿对住院的心理反应 分离性焦虑 表现:反抗期、失望期、否认期 不同年龄阶段分离性焦虑的特点 婴幼儿期:6个月后明显;学龄前期:较前减轻,但仍需陪伴;学龄期和青春期 失控感 幼儿及学龄前期:患儿处于自主性发展的高峰,失控感让患儿感到强烈的挫折,故常表现为剧烈反抗、行为退化 青春期:

3、患儿独立自主意识增强,感到住院和诊疗使其身体和生活受到威胁,且很难接受诊疗引起的外表和生活方式改变,从而导致对治疗的抵触和不依从 对疼痛和侵入形成操作的恐惧 羞耻感和罪恶感,二、住院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反应与护理,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 平时教育 防止和减少被分离的情况 减少分离的不良反应 缓解失控感 应用游戏或表达性活动来减压 发掘住院的潜在正性心理效应,家庭对患儿住院的反应与护理 家庭对患儿住院的反应 父母对患儿住院的心理反应:否认和质疑、自责和内疚、不平和愤怒、痛苦和无助、焦虑和悲伤 兄弟姐妹对患儿住院的心理反应:内疚、焦虑和不安以及怨恨心理 住院患儿的家庭支持 向父母介绍医院的环境、工作人员

4、 鼓励父母探视或陪护患儿 提醒父母合理休息和摄取足够营养 组织住院患儿的父母们座谈 安排时间与父母沟通,二、住院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反应与护理,与患儿的沟通 儿童沟通的特点 8岁前语言沟通能力差,但在非语言沟通方面能够熟练获取正确的信息 8岁后语言沟通开始流利地使用,并逐渐接近成人 与患儿沟通的技巧 适当的使用语言沟通 平等尊重患儿 保持诚信 适时使用非语言沟通 合理安排娱乐活动,三、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三、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与患儿家长的沟通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使用开放性问题鼓励家长交谈 恰当的处理冲突,1.儿童用药特点 儿童肝、肾功能不成熟,对药物的解毒和排泄功能较差 新生儿肝酶系统发

5、育不成熟,对某些药物的代谢速度减慢,增加药物的血浓度及毒副作用;如氯霉素-灰婴综合征 儿童肾功能发育也不成熟,药物排泄速度缓慢,致使药物在机体中蓄积,增加药物毒副作用 药物在组织内的分布和反应依年龄而不同 不同年龄儿童对药物反应不同,如吗啡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麻黄碱对血压升高的作用 药物在组织内的分布也依年龄而异,如苯巴比妥、吗啡、四环素在幼儿脑浓度明显高于年长儿,四、儿童用药特点与护理指导,1.儿童用药特点 乳儿可受母亲用药影响 苯巴比妥、水杨酸盐(阿司匹林)、阿托品等应慎用 抗癌药、放射性药物、抗甲状腺激素药物等哺乳期应禁用 先天遗传因素 药物过敏 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四、儿童

6、用药特点与护理指导,四、儿童用药特点与护理指导,抗生素: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药注意事项 毒、副作用: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有耳、肾毒性,喹诺酮类影响骨骼 耐药性:长期使用抗生素,疗效降低 菌群失调:耐药菌感染、真菌感染(鹅口疮)及肠道菌群失调 退热药:高于38.5时才用,常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用药期间注意多饮水、更换汗湿的衣被 婴儿不宜使用阿司匹林,防止发生瑞氏综合征 镇静止惊药:惊厥、烦躁等情况时用,常用苯巴比妥、地西泮(安定)、水合氯醛等,注意观察呼吸变化,防止发生呼吸抑制,2.药物选择,四、儿童用药特点与护理指导,镇静止惊药:惊厥、烦躁等情况时用,常用苯巴比妥、地西泮(安定)、水合氯醛等,

7、注意观察呼吸变化,防止发生呼吸抑制 镇咳、化痰、平喘药 婴幼儿一般不用镇咳药; 袪痰可用化痰药物(氨溴索)或雾化吸入,利于咳出; 平喘提倡用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局部用药 或茶碱类 止泻药与泻药 腹泻一般不用止泻药,而是采用调整饮食、补充液体、肠粘膜保护剂(思密达)或加用活菌制剂 便秘不宜用泻药,采用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定时排便 糖皮质激素:严格掌握适应症,不可随意停药或减量,避免反跳 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多,如骨质疏松、库欣综合征、感染等,2.药物选择,四、儿童用药特点与护理指导,3.药物剂量计算,按体重计算:最基本、最常用方法每日(次)剂量 =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药

8、量 按体表面积计算:最准确30kg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30kg体表面积(m2)=体重(kg)300.021.05儿童用药剂量体表面积(m2)每日(次)每平方米体表面积需药量 按年龄计算用于不需精确计算药物剂量和剂量范围大的药物,如营养类药物 按成人剂量计算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kg)/50,四、儿童用药特点与护理指导,口服法:最常用方法,婴幼儿常用糖浆、水剂、冲剂,也可将药片捣碎加水调匀后吞服。 注射法:包括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点滴。肌内注射时采取“三快”即进针快、注药快、拔针快,以减轻疼痛,避免断针等意外;静脉注射多用于抢救,注射时速度宜慢并注意防止药液外漏;静脉点滴在临床广泛使用,应注意要根据患儿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速,并保持静脉通畅。 外用药:剂型有软膏、水剂、混悬剂、粉剂等。 其他方法:雾化吸入法较常采用,灌肠法、舌下含化、含漱法常用于年长儿。,4.给药方法,一、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不同年龄患儿病室适宜的温、湿度,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儿科护理学(第3版) 配套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