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乡村医生培训班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3364319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城市乡村医生培训班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邹城市乡村医生培训班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邹城市乡村医生培训班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邹城市乡村医生培训班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邹城市乡村医生培训班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邹城市乡村医生培训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城市乡村医生培训班(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心理 幸福人生,高纯金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遗传基因咨询师 邹城卫校高级讲师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邹城市心理学会副会长 邹城市法制教育中心心理顾问 第二三四五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特邀嘉宾 全国优秀心理学工作者提名奖,一、何谓心理健康?,(一)健康的概念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健康概念: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和虚弱现象。也就是说,健康至少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把健康概念深化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良好和道德健康。,(二)、何谓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功能状态。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

2、高效而满意的、 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 协调一致,在这种状态下,人不仅没有主观不适的感觉,而且能使自己的心理潜能 得到充分发挥。,(一)who心理健康标准1具有健康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较好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 2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3心理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能切合实际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二)我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正

3、视现实,接受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6、人格完整和谐 7、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1、,心理健康的状况,1.6亿 心理障碍 who估计2-3亿人 心理问题的人群就更大了 2009年09月04日 来源:重庆晚报 调查显示,自杀已经成为我国15岁到34岁的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每年我国有225万人自杀,其中25万人自杀死亡。,据世卫组织统计,过去50年中,世界自杀身亡率增加了60%。今年上半年一项最新发表的全球性医学研究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约有100万人自杀身亡,其中30%来自中国。自杀已成为导致全球15岁至44岁的人死亡的3大主要

4、原因之一。 调查指出,这100万名自杀死者占全球死亡事件的1.5%。其中,在中国、日本、哈萨克斯坦、芬兰、拉脱维亚和匈牙利,每10万人的自杀率就达到20人或更高,立陶宛的自杀率更高达40人。 研究指出,在中国,自杀占全国所有死亡事件的3.6%;占全球自杀事件的30%。不过研究人员承认这数字并非绝对可靠。 一般来说,男性的自杀率比女性要高,而且春季的自杀率比其他季节都要高。另一方面,专家们说,近年以年轻男性的自杀数字增长最快,而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氛围下年轻男士特别容易自杀。,心理学工作开展情况,简要回顾 国家重视 学术活动 实践活动,(三)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正常心理:心理健康(见标准)心理

5、不健康 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异常心理 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心理异常一词是对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和行为失常的统称。其表现可以是严重的,也可以是轻微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精神病、变态行为、情绪障碍这样的词来对此加以描述和区分。,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区别,一般心理问题: 病程连续一个月,间断2个月,问题未泛化,情绪反映不强烈,是现实性冲突引起,社会功能完整。严重心理问题: 病程连续3个月,间断半年,问题出现泛化,情绪反映强烈,社会功能部分受损,神经症,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三版(CCMD-I

6、II)中神经症的描述性定义:“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本障碍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 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虚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区分三原则 1.主客观统一原则(自知力) 比如客观上人只能在地面行走 而如果有人主观上认为 看到人都漂浮在空中 那就是产生了幻觉 客观现实无法被

7、主观意识所认识 2.心理活动内在协调一致原则 人的认知、情绪意志行为等应该整体完整 比如家人亡故 却在大声嬉笑 该悲伤的时候去在喜悦 就是没有内在一致性 3.人格相对稳定原则 每个人的性格是稳定的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但是如果突然像变了一个人 那就是人格突变 比如原来是一个内向谨慎的人 突然变成了外向粗心的人 以上3条 违反任何一条就是心理异常 需要送精神病医院就医,主要的压力来源于, 1.工作:工作量大,工作中人际关系不良,工作上的角色冲突与混淆。2. 生活;重大事故,小困扰 。3.人格 。 西方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压力最大的15件事,根据其影响力的强弱依次为1配偶死亡、2离婚、3家庭成员的死

8、亡、4严重受伤、5结婚、6失业和退休、7怀孕和生孩子、8职业的改变,变换工作单位、9被迫抵押或丧失赎取权、10孩子离家或分居、11参与重大的比赛、12开始上学或临进毕业、13与上司发生不和、14搬迁新居、15度假。 多数人以为压力是负面或具伤害性的,事实上压力事件是中性的,并无所谓好与坏。你若视之为积极正向的,它便成为我们生命过程中的历练,促进我们成长;你若视之为消极负向的,它就会成为我们的辖制,限制我们成长,甚至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所以要克服压力应先从改变“认知”做起。,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临床医学实践发现:近50年来的人类十大死因

9、的前三位 都是心因性疾病。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 过去:肺炎、结核、大脑炎; 现在: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症。伤害(包括自杀) 主要原因:心理压力大,不良情绪体验多,长期处于应激 状态,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生理功能而产生障碍。,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意义,教师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发展的基础 (萨提亚) 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由于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对于孩子的决定性影响,就不应该让 他们留在学校里。一个有不能自制的脾气,严重的忧郁,极度的 偏见,凶恶不能容人,讽刺刻毒或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其对 于患者心理健康的威胁,犹如肺结核或其他危险传染病对人们身 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

10、一个人心理不健康祸及的是他自己及其家人, 而一个教师心理不健康祸及的可能是一大批学生。 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何以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打骂学生、讲课死板、对工作不负责任、偏心等不被学生喜欢 的行为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构成师源性心理伤害。,教师心理不健康是引起孩子心理不健康的病源。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健康 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要治标又要治本,这个“本”就是提高广大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此同时,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自己自己的工作质量和 生活质量。因此也是我们教师自己的事情。,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心理自我保健 学生健康教育,在目前的压力状态下,教师要学会自

11、我缓释,自我排解, 自我放松,自我调节,悦纳职业,悦纳孩子,悦纳自己,悦 他人,悦纳生活,悦纳社会,微笑着面对一切。想办法让机械重复,枯燥无味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做 一个健康幸福快乐的教师!,二 、教师的压力和挫折与心理健康,苦难:天才的垫脚石,弱者的万丈深渊。,一、压力与应激,1、何谓压力?这是一种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紧张、焦虑感以及在此基础上所 产生的应激反应状态。指的是心理压力。,2、何谓应激?人们在感到有心理压力时而产生的一些诸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反 应速度加快、活动效率提高或降低等不同寻常的心身反应。应激的产生是 一种典型的心理生理反应。,3、压力与应激对健康的影响,积极作用:

12、压力引起应激,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会有一些超常的表现。消极作用:这些超常的表现只是一种短暂的辉煌,不可能持久,而且对身体 有害。应激状态下的超常表现是动用人体大量储备能量的结果,而这种储备 能量一经消耗掉短时间是很难补充的。经常动用潜在能量,会降低对应激源 的抵抗力,加速人的衰老过程。如果在应激过程中出现整体功能减弱,适应 水平下降,就可能出现心理崩溃。,对教师来说,面临地震、猛虎、火灾等强烈的应激情境 不多,但面临过大的工作压力、日益加剧的职业竞争、人际关 系冲突、家长的无理取闹等一般的应激情境却是经常的。这种 应激虽然强度较小,但由此引起的小烦恼会像“肉中刺”一样挥 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

13、可能发生应激反应综合症。其主要症状:长期持续的疲劳、恋床、四肢乏力、腹痛腹 泻、记忆力减退、性功能减退、淋巴结肿大、经常性感冒、无 名低热等。即所谓的“心理感冒”,进入亚健康状态。,重要原因:工作负担重,竞争压力大,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从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应激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一个经常处 于应激状态下的人很难保持身心健康。他们可能进入以下不良循 环: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心身反应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更强 的应激状态所以最好尽量避免或减少应激反应。,4、应激是怎样产生的?,应激源(负性事件)中介机制应激反应 面临同样一件外部事件(应激源),有些人产生强烈的应激反 应,有些人小应激而已,片刻之间烟消云散

14、,还有些人则安然 无恙,波澜不惊。,四个中介机制: 认知评价:主体对外部事件(应激源)的价值判断和意义评价。 个性特征:同一事件在内向或外向的人心中引起的感受截然不同。 社会支持:来自亲友、领导、同事的关心和支持(物质、精神上) 应对方式:应激产生以后根据自己的应对风格采取适当的应付方式以减轻痛苦。,四个因素里,起决定作用的是认知评价。所以说,只有解决认知 问题,才能根本解决心理问题。 正因为如此,在我的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研究过程中,我 们把合理情绪疗法作为理论支柱。(见ABC理论),四、压力状态下如何使自己轻松起来,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适度压力能引起人们的积极反应, 压力过度则可能导

15、致身心失调,这些身心失调反过来又“放大”了心理压力, 最终可能形成心理危机。,几乎每一位教师都感到压力很大,一半以上教师因压力过大而 影响了工作心情,进而影响到身心健康。要做一个健康幸福快乐的教师 就必须想办法减轻压力。,有人认为,要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除 非能给教育增加投入,增加人员编制,给教师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收 入,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社会地位,否则一切免谈!问题是,这些问题我们一个也解决不了,我们既不是制订政策的人, 也不是掌握经济大权的人,但是我们是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人, 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至少可以统帅自己的灵魂。,既然我们无法改造客观世界,我们就

16、来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既然压力和挫折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就来想办法排遣和减轻它。,1、接受现实,随遇而安;,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都不同,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世界又总是多变 的。如果你不想把自己弄得太痛苦,就要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如果你有能 力或条件,可以尝试改变一下现实;如果你办不到,则想办法改造认知,从 心理上接受现实,随遇而安。(如进不了城,职评失败,经济拮据怨天 尤人毫无用处)做到这一点,就能从许多无谓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了。,辩证的理解教育工作:教师工作又累又苦、与家长的纠纷。 假如你有机会和能力,可以重新选择,假如你没有这样的条件和能力,那就 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既随遇而安,又不甘沉沦, 尽可能挖掘自己的潜能,尽可能追求卓越。也有鲜花和掌声 这样,你也能从中得到幸福和快乐。,2、合理宣泄,缓解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