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经济发展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3363601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中国经济发展(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四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变迁,+,七年过渡时期: 1949-1956 十年探索时期: 1956-1966 十年文革时期: 1966-1976 两年徘徊时期: 1976-1978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特色建设时期): 1978年以后,新中国历史分期,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程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考点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一)经济结构的变动

2、1、背景: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2、原因: 资本主义的入侵 3、标志: 中国手工棉织业的衰败 4、表现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受到冲击。(理解?) 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农业: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发展 出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行大量增加 商业和金融领域买办商人出现。 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5、影响: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国内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二)晚清(1840-1912)时期民族工业 1、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背景条件: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得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外商企业刺激 洋务运动诱导 工业革命成

3、果引入 2)简况: A分布地区:首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等东南沿海地区 B途径: 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企业 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C代表企业: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广东: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3)特征: A发展不均衡:地域:集中于沿海地区 部门: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C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小,中国仍以农业为主。 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很落后的 规模,资金、发展速度上看:小、少、弱|慢 D从发展趋势上看,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 2、近

4、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1)原因 帝国主义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实业救国”爱国思潮的推动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代表企业 江苏南通:张謇大生纱厂;江苏无锡:荣宗敬、荣德生保兴面粉厂河北唐山:周学熙新洋灰公司;,3)影响 、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另一方面瓦解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从思想上看,不断冲击和动

5、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也使得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艰难兴起与实业家们实业救国的努力分不开,历史人物命运和时代命运是分不开的,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产生期的陈启源、发展期的张謇、周学熙、荣德生、荣宗敬等。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最重大也是深刻的变化。,【课程标准】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考点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三)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1、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民国初年(1912-1949) 1)原因 辛亥

6、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政府政策推动。 反对“二十一条”,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主要原因) 受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2)、表现,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新增厂矿、新增资金增长迅速 纺织业、面粉业成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 3)、特征 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内地很少;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发展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 整的工业体系; 在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控制) 整个国民经济中,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 其发展受制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程度。(生命力强、脆弱性短暂性: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 半殖民地半封建

7、(根源,特点) 4)、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掀起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中共的 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2、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7)-较快发展,1)、原因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生产复苏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发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2)、影响: 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官僚资本加强对民族工业的控制,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3、抗战时期(1937-1945)-沉重打击1)、原因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 社会政局动荡 官僚资本压制、侵吞民族资本,2)影响:

8、 民族工业内迁,改变中国工业布局,促进西南、西北民族工业的发展。 4、国民政府后期(19461949)-陷入困境 1)原因:,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繁重的苛捐杂税。 美国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官僚资本的压迫;2)影响: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四)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利因素: 列强侵略,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清末、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的经济政策; 人民反帝爱国斗争推动; 民族资产阶级(实业家)自强不息爱国精神。 (5)社会变革(辛亥革命) 不利因素: 列强侵略 (军事侵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

9、 后天畸形(结构和分布失衡,没有形成独立完整工业体系); 政局动荡(革命、战争不断); 环境恶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座大山。,五)影响 、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另一方面瓦解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推动中国近代经济的近代化和市场化,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提供物质基础。 、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推动中国政治变革。 、从思想上看,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

10、级思想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也使得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从社会生活看:西化和近代化,城市化。,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近代历史进程),六) 历史启示(1)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 资本主义的救国强国方案,在近代中国行不通。(2)善于抓住有利的国际机遇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正是抓住有利的国际机遇而实现发展的重要保证。(3)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近代官僚资本的垄断经营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重大障碍。(4)保证充足资金,以科技为先导。近代中国民族经济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少、技术力量弱、对外依赖性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11、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三大热潮”,这三大热潮的共同点有 (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束缚,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A B C D 中国近代的外商企业、洋务运动的军事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共同特点是 ( )都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都以追逐利益为主要目的都是使用机器的近代工业A B C D,答案:C、C,(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探索 1、“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1)“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 条件: A、土地改革的完成(1950-1952年

12、) B、国民经济的恢复 (1949-1952年)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950-1953)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1953年),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任务: A内容: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 B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3)影响 、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另一方面瓦解着自给自足的自然

13、经济。 、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从思想上看,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也使得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艰难兴起与实业家们实业救国的努力分不开,历史人物命运和时代命运是分不开的,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产生期的陈启源、发展期的张謇、周学熙、荣德生、荣宗敬等。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最重大也是深刻的变化。,中

14、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思考:我国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增强国防的需要受苏联建设经验(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基本任务: A内容: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 B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实质)C成就:超额完成;建成一批重要工业部门和大型重点工业企业,思考:一五时期的重大建设项目在地理分布有什么特点?分析其原因。,基本任务: A内容: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

15、改造 -一化三改 B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实质)C成就: 超额完成;建成一批重要工业部门和大型重点工业企业 D意义: 形成东北重工业基地,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结果: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失误:急于求成,速度过快,(2)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1953-1956年),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对农业的改造,对手工业的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公私合营为主要形式,和平赎买政策来实现,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2、探索与失误(1956-1966 探索时期),1)中共八大召开 背景: A、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主要内容A、主要矛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B、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评价: 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未能坚持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