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五至第八单元语文导学案(廖芬)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24951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39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第五至第八单元语文导学案(廖芬)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四年级上册第五至第八单元语文导学案(廖芬)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四年级上册第五至第八单元语文导学案(廖芬)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四年级上册第五至第八单元语文导学案(廖芬)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四年级上册第五至第八单元语文导学案(廖芬)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第五至第八单元语文导学案(廖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第五至第八单元语文导学案(廖芬)(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四 年级第五单元 17 、长城第 一课时 主备人:李军艳彭新荣审核人:教学思路(纠错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抓重点句子理解,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预习任务: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读通、读熟课文。预习检测A、读拼音,写词语,我最棒。ch?ng g o n ng ji t n b( ) ( ) ( ) d u qi o

2、zh hu q p?( ) ( ) ( ) B、我会辨字组词。崇()魄()屯()宗()魂()吨()自主、合作、探究:1、播放有关长城的纪录片,展现如织的中外游人游览长城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2、认真读课文、观看课文插图,在文中划出表现长城“长”和“高大坚固”的词、句。并认真品读。3、理解句子: A、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句话中的三个动词及“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什么?B、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来闯关:A、

3、我会填。本文是按由()及()的顺序写的,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看长城,着重写长城的() ;第二自然段是()看长城,着重写长城的 () ; 第 三 自 然 段 是 展 开 (); 第 四 自 然 段 描 写() 。2 四 年级第五单元 17 、长城第 二课时主备人:李军艳彭新荣审核人:教学思路(纠错栏)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为仕么会发出感慨。2、当小导游向全班同学介绍长城。学习重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背诵课文。预习任务:熟读课文,达到能够背诵。预习检测按课文内容填空。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 ,在崇山峻岭之间()

4、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 。2、()长城上,()脚下的方砖, ()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 。3、多少劳动人民的()和() ,才凝结成这() 、 ()的万里长城。4、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 。自主、合作、探究:1、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样的感慨?请学生根据课文和插图,勾划出文中的句子,再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在小组内交流。2、小组内讨论: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3、在组内当小导游向同学介绍长城。然后推荐两名同学当小导游向全班同学介绍长城。4、有感情地朗读整

5、篇课文。我来闯关:A、 我会填。修筑长城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程。以“条石”为例,可以看出工程的艰巨性:() 、 () 、 () 、 () 。所以说长城是劳动人民用()和()凝结成的。B、我会照样子写句子。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远看,它像。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多少,才。教学反思3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四 年级第五单元 18 、颐和园第 一 课时 主备人:李军艳彭新荣审核人: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等词语。2、我能赏美爱美,增强名族自豪感。3、我能体会写作顺序,

6、抓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学习重点: 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体会写作方法。知识链接:1、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是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 年(乾隆十五年),1764 年建成, 1860 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 年(光绪十二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 年改名为颐和园。1900 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 1902 年再次修复。预习任务:1、积累一些好词。2、了解课文内容。查阅相关资料。3、从文中感受美,增强自豪感。自主、合作、探究:1、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3、走进文中“颐和园”感知品味、用

7、心灵去想象。4、情感共振,获得美的陶冶。我来闯关:A、填字成词神清()()()()辉煌隐隐()()()()的柱子( )()的栏杆B、作者一写颐和园的 ,;二写 ,. ;三写 , 。C、读了课文我最喜欢的词句是:_ 教学反思4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四 年级第五单元 19 、秦兵马俑第 一 课时 主备人:李军艳彭新荣审核人: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A 、会写本单元的新词,并会运用。B 、了解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特点、激发民族自豪感。C 、培养学生搜集并应用资料的兴趣和习惯。知识链接: 1974 年春, 当地农民在打井时,从 2 米多深的地下挖出陶俑人头的碎片,一时议论纷纷。这一偶然发现,引

8、起了考古部门极大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 多年的文化宝库。在发现一号坑和三号坑以后,又于1976 年发现二号坑。一号坑局部挖掘,以于1979 年开放;三号坑全部发掘,于 1989 年开放; 二号坑从 1994 年 3 月开始挖掘, 观众可观看发掘过程。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课外)A 、认读字词,实记。B 、自由读课文。营造初读交流的氛围。勾画重点词句。C 、弄清“俑”的意思。二、交流汇报(课内)1、分 AB两组听写:学习委员报词语,对子间互改。2、小组间比赛读记词语,看谁读得好,记得多。南征北战所向披靡久经沙场神态自若跃跃欲试殊死拼搏绝无仅有鸟瞰铠甲惟妙惟肖3、理解句子:“兵马俑不仅

9、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4、学生想读哪段就读哪段。尊重学生独特感受。三、达标检测A 、请你填字成词,再写一写。南()北()所向()()久()沙()()()自若成()结()跃跃()()惟()惟()鸟( )( )甲B 、填空(结合生活)规模宏大的()()地进入梦乡举世无双的()()地探出头来()的微风()地走来走去C 、我能从词语中选两个词分别说一句话。教学反思5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四 年级第 五单元 语文园地五 主备人:李军艳彭新荣审核人:课题语文园地五课时安排3 课时学习目标1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2学习写导游词。重点难点学习写导游词。基本环节

10、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1生自读这段文字,谈一谈读了这段文字后的感受。2师出示长城被破坏的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要保护长城的爱心。3得出课题:不仅要保护长城,而且要保护其他的文物。二、具体谈谈保护长城1分小组商议保护长城的建议。2全班交流。3分析总结出一系列保护长城的措施。三、拓展1认识世界遗产标志,以及什么是世界遗产。2交流了解,中国有多少世界遗产!3我们为什么要申报这些风景名胜等为世界遗产?这些世界遗产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中国世界遗产的现今状况如何?4怎样来保护世界遗产?5形成书面建议或倡议书。学生展示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6 习作:第二课时写导游词长城、 颐

11、和园、 秦兵马俑 ,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可以将景点风光也可以将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教学目标1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2学习写导游词。审题本次习作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和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实用的语言。写导游词要根据游人的需要确定重点,选取最有特色或最有价值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还应根据口语交际讨论的成果,游览的注意事项,向

12、旅游者提出“当文明游客”的机会。怎样写导游词呢?1首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2这一处世界遗产最有特色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著名风光、著名景点?这个景点有什么美丽的、动人的传说?3写的过程中不要走别人的老路,争取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学生完成习作,教师指导写作顺序7 第三课时一、我的发现:1生自由读例句,想一想,看能从中发现什么。2分角色读小林域小东的话,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3分析比较:自己的发现和小林小东的发现有什么不同?4再读句子,体会:文中句子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句子更加具体形象。)5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使句子更加形象具体的呢?6用熟知的事物来作比照,使人很容

13、易想象出文中描绘的事物的具体形象。7找一找:在已学的课文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试着自己写一写。二、日积月累1生自读对联。2指名学生读对联,师范读、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读好对联。3交流自己对这几幅对联的理解,之后,教师展示对联所描绘的相应的风景名胜的图片。4熟读背诵。三、宽带网(提出要求,让学生课后自己搜集资料,展示资料。教学反思:8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四 年级第 六单元 20 、古诗两首第 一 课时 主备人: 李军艳彭新荣审核人: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认识 5个生字2、朗读背诵古诗,结合注释、工具书理解诗意体会感情。3、感受有爱、友情的温馨。导学过程:一、课前准

14、备1、搜集并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1-2 首。2、预习这两首古诗,了解李白与王维的生平。二、导学步骤:1、导入:“黄金万两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寻。”2、读好“孟、陵、辞”字音。3、小组背诵,互相检查。4、学生总结学习方法:知诗人 -解诗题 -理诗句 -明诗意 -入诗境 -悟诗情。5、小组解读诗意,讨论交流。评价、引导。学生初意:三、交流展示诗意: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谈谈你品读到的友情(优生完成)教学反思:9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四 年级第六单元 21 、搭石第 一 课时 主备人:李军艳彭新荣审核人:教学思路(纠错栏

15、)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读写。2、有感情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3、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学习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课前准备:1、生字新词卡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2、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课文插图,乡亲们协调有序地走过搭石的图片。(可制作为课件)。预习任务:1、积累一些有关桥的图片,或者课件。2、了解故事内容。(熟读课文)3、什么是“搭石”?(同学之间交流、总结)4、搭石是怎样铺成的?(同学之间交流、总结)5、人们怎样过搭石?(同学之间交流、总结)6、为什么给作者这么深的印象?(同学之间交流、总结)自主、合作、探究: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交流,勾画出喜欢的词、句、段并旁注,说出为什么喜欢。3、全班交流,反馈。解决预习中的问题。4、结合生活实际体会。5、给“俗()、绰()、序()”注音。我来闯关:A、抽读字词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荡漾理所当然联络猛涨序伏B、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 - C、老人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