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学分子生物学复习答案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2.71KB
约10页
文档ID:53318180
医学分子生物学复习答案_第1页
1/10

名词解释基因( gene) :基因是细胞和个体世代遗传信息贮存和传递的基本单位;其化学本质是DNA(RNA 病毒除外);一个基因是DNA 分子中编码RNA 或多肽链的核苷酸排列顺序的一个区段Hoogsteen配对(Hoogsteen pair) :DNA 双螺旋中的核苷酸除了前述A/T ,G/C 之间氢键外,还能形成一些附加氢键,如:另一个T 与 A/T 碱基对的 A 之间,可形成额外的2 个氢键,使得这 3 个碱基形成了T*A/T配对;当PH 降低时,胞嘧啶的N-3 可以质子化,质子化的胞嘧啶与G/C 碱基对的G 又可形成2 个氢键, 3 个碱基形成了C*G/C 的配对这种配对是K.Hoogsteen 在 1963 年发现的,因此称为Hoogsteen 配对核小体( nucleosome ) :真核生物染色质由DNA与蛋白质构成,其基本单位是核小体各两分子的H2A 、H2B、H3、H4 构成八聚体的核心组蛋白,双链DNA 缠绕在这一核心上形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颗粒之间再由DNA 和组蛋白 H1 构成的链接区相连形成串珠样结构基因表达 (gene expression ) :指基因所贮存的遗传信息通过RNA 转录和蛋白质生物合成产生具有生物功能的RNA 或蛋白质的过程。

复制( replication) :以亲代 DNA 分子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子代DNA 分子的过程广义也指 DNA 或 RNA 基因组的扩增过程转录( transcription) :以 DNA 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称为转录翻译( translation) :以 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称为翻译结构基因( structure gene) :基因中编码RNA 或蛋白质的DNA 序列调控区域( regulatory region) :与转录有关的,结构基因以外的序列断裂基因( split gene) :真核生物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最突出的特点是不连续性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外显子( exon) :在结构基因序列中,与成熟mRNA 分子相对应的序列称为外显子内含子( intron) : 位于外显子之间,与mRNA 剪接过程中删除部分相对应的序列则称为内含子启动子( promoter) :是 RNA 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 序列位于结构基因转录起始点的上游,启动子本身并不被转录但有一些启动子(tRNA )可以位于转录起始点的下游,这些 DNA 序列可以被转录。

普里布诺盒 (pribnow box):大肠杆菌的启动子区的三个功能区之一,位于-10bp 区的 RNA聚合酶结合部位,有着“TATAAT”的共有特征序列操纵元件或操纵序列(operator) :被阻遏蛋白识别与结合的一小段DNA 序列(阻遏蛋白与操纵元件结合后抑制下游结构基因的转录)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 :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 加尾信号和可诱导元件等,它们的作用是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顺式作用元件本身不编码任何蛋白质,仅仅提供一个作用位点,要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而起作用反式作用因子 (trans-acting factors) :通过直接结合或间接作用于DNA 、RNA 等核酸分子,对基因表达发挥不同调节作用(激活或抑制 )的各类蛋白质因子转录因子( transcription factor ) :是在转录过程中所必需的除RNA 聚合酶以外的蛋白质因子,与反式作用因子含义相同,参加转录起始和延长转录因子一般含有三个不同的功能结构域: DNA 结合结构域、转录激活结构域、和与其他蛋白质结合的结构域增强子( enhancer) :是一种较短的DNA序列,能够被反式作用因子识别与结合,与增强子元件结合后能够增强邻近基因转录,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100—— -300bp 处。

沉默子( silencer) :可抑制基因转录的特定序列,结合一些反式作用因子对基因的转录起阻遏作用,使基因沉默poly(A) 信号(poly(A) signal) :Ⅱ类基因除了调控转录起始的序列外,在结构基因的3′端下游还有加尾信号,有AATAAA 和 GT 丰富区,或T 丰富区组成作用:终止mRNA 转录和为其加上polyA 尾开放阅读框或多台连编码区(ORF, ) : 在 mRNA 分子中,中间的一部分序列是一个特定多肽链的序列信息,这一段核苷酸序列称为ORF三联体密码子(triplet code) :ORF 通常从 mRNA 分子 5’ 端的第一个AUG 开始,每三个核苷酸为一组,决定肽链上一个氨基酸,称为三联体密码或密码子非翻译区( UTR ) :在开放阅读框的5’ 上游和 3’ 端下游的核苷酸序列没有编码功能,称为非编码区m7GpppN 结构或帽结构:大部分真核细胞的mRNA 的 5’ 末端以 7-甲基鸟嘌呤 -三磷酸鸟苷为起始结构简答题:1, 描述 DNA 双螺旋结构?1) , DNA 是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2) , DNA 分子是右手双螺旋3) ,疏水性碱基堆积力和氢键是DNA 双螺旋结构的稳定力2,陈述真核生物结构基因和调控序列的特征?真核生物结构基因是不连续的,称为断裂基因。

由外显子和内显子相间排列形成单个基因的组成结构中除了结构基因的编码序列外,还包括对结构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的区域,如启动子、增强子、上游调控元件、加尾信号、终止子和一些细胞信号反应元件等启动子有三类(富含GC 碱基对、具有TATA 盒特征结构、三类包括A 盒 B 盒 C 盒) ,提供转录起始信号增强子可增强邻近基因的转录沉默子是负性调节元件,当结合一些反式作用因子时对基因的转录起阻遏作用,使基因沉默3,列举主要RNA 的结构及功能?RNA 功能结构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mRNA 中有编码区和非翻译区真核生物还有5’ 端的帽子结构和3’ 端的 polyA 尾tRNA 转运氨基酸tRNA的 3’ 端由氨基酸接纳茎,反密码子位于反密码环上,含有稀有碱基rRNA 核糖体组成成分细胞内含量最多,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原核生物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50S 和 30S) ,真核生物则为 80S(60S 和 40S) 微 RNA 参与基因表达调控位于细胞质胞质小 RNA 信号肽识别体的组成成分,参与蛋白质翻译和转运不均一核 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核内小 RNA 参与不均一核RNA 的剪接,转运。

核仁小 RNA rRNA 的加工和修饰名词解释基因组( genome) :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的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核小体( nucleosome ) :真核生物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基本单位是核小体各两分子 H2A、H2B、H3 和 H4 组成八聚体的核心组蛋白,双链 DNA 缠绕在这一核心上形成核心颗粒颗粒之间由H1 组蛋白和DNA 形成的链接区形成串珠样结构转座子( transposon/Tn) :细菌基因组中可移动成分能产生转座现象操纵子( operator) :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与调控序列以操纵子形式组织在一起,如乳糖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等多基因家族(multigene family) :指由某一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产生的一组基因假基因( pseudogene ) :多基因家族中并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的成员线粒体 DNA( mtDNA ) :是核外遗传物质,双链环状闭合分子;结构紧凑,没有重复序列;有基因重叠,无内含子;编码22 种 tRNA ,13 种蛋白质, 2 种 rRNA 多顺反子mRNA (polycistron) :原核生物mRNA 分子携带了几个多肽链的编码信息。

质粒( plasmid) :是细菌细胞内的,染色体外的共价闭合的环状DNA 分子能够独立于细胞染色质 DNA 进行复制;对宿主细胞生存不是必需的;能赋予细菌特定的遗传性状简答题1, 简单描述一下不同病毒基因组的特征?病毒基因组的特点:比较小多数 DNA 病毒为双链DNA 分子;大多数RNA 病毒为单链RNA 分子;单链有正、负链;DNA 病毒基因组可以是环状或者线性分子基因重叠某些病毒形成多顺反子mRNA 噬菌体基因是连续的,真核细胞病毒基因是不连续的(与宿主细胞相适应)单股正链RNA 病毒 :手足口( EV71 ) 、脊髓灰质炎(poliovirus )、鼻病毒( rhinovirus )特点:直接作为mRNA ;以基因组RNA 为模板合成出负链,再以负链为模板复制病毒RNA , 并以复制的病毒RNA 和衣壳蛋白自我装配称为成熟的病毒颗粒单股负链RNA 病毒: 流感病毒( influenza virus) 特点:进入宿主细胞后,先以基因组RNA 为模板转录生成互补RNA 作为 mRNA 翻译出蛋白质,以互补RNA 为模板复制出病毒RNA ,装配成病毒颗粒双链 RNA 病毒: 轮状病毒( rotavirus) 特点: dsRNA, 含有正、负链,都可经复制产生互补链,但只有正链作为mRNA ,具有编码能力;10-12 个节段的线性RNA 分子, 每段 RNA分子编码一种蛋白质。

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HIV , leukemia virus, RSV 等特点: 特殊的单股正链RNA 病毒;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使RNA 反向转录生成 DNA ,DNA 整合到人或动物基因组,引发肿瘤腺病毒( adenovirus ):是线性双链DNA 病毒, 可形成单链环状结构;DNA 分子末端含有反向末端重复序列(inverted terminal repeat , ITR) ,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基因组 是双链环状DNA 大肠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单链环状DNA ,存在基因重叠现象,使病毒利用有限的核酸序列储存更多的遗传信息,提高执行功能和适应能力2, 陈述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征?庞大,结构基因复杂,存在大量的非结构基因;结构基因呈断裂形式,单顺反子转录,所占比例远远小于非编码区域;存在大量重复序列;多基因和假基因;染色体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基因组变异或多态性;易感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3, 陈述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征?基因组小,结构简单,重复序列少;结构基因连续编码,不重叠;双链环状 DNA 分子;操纵子,启动子,操纵序列;多顺反子转录;转座子;质粒名词解释复制起始点( origin of replication) :复制总是在DNA 分子上的一个或多个位点开始。

这些位点称为复制起点,简写为oriC半保留复制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在子代的双链DNA 分子中一条单链来自亲代,另一条单链则是新合成的遗传信息以这种半保留复制方式忠实地从亲代传给子代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 :亲代双螺旋DNA 链的一条链是连续被复制的,而另一条链则采用了以短片段分段的方式进行复制,由此避免了DNA 空间结构的阻碍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半不连续复制复制子( replicon) :从一个复制起始点开始所复制的DNA 分子或 DNA 片段是一个基本的复制单位,称为复制子复制叉( replication fork ) :亲代 DNA 在复制起点处解链后即形成一个复制泡,又可称为两个复制叉前导链( leading strand) :在复制过程中,连续复制的链的前进方向始终与复制叉前进方向一致,称为前导链随后链( lagging strand) :不连续复制的链在另一条模板上的复制方向则与复制叉前进方向相反,称为随后链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 :随后链是分段合成的,这些分段合成的DNA片段称为Okazaki fragment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