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LUMINGLIANG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3312268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 页数:197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LUMINGLIANG_第1页
第1页 / 共197页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LUMINGLIANG_第2页
第2页 / 共197页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LUMINGLIANG_第3页
第3页 / 共197页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LUMINGLIANG_第4页
第4页 / 共197页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LUMINGLIANG_第5页
第5页 / 共1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LUMINGLIANG》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LUMINGLIANG(1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微生物(microorganism)自然界中一大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肉眼看不见,必须籍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 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 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一.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非细胞型微生物: 无典型细胞结构,无能量产生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增殖;核酸类型为DNA或RNA。 病毒属于此类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核呈环状裸DNA团块,无核膜、核仁;细胞器不完善,只有核糖体;DNA 和 RNA 同时存在。分古生菌和细菌二大类。细菌的种类繁多,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

2、器完整。 真菌属于此类微生物。,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繁殖迅速、容易变异、分布广泛。,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极为广泛江、河、湖泊、海洋、土壤、矿层、空气及人类、动物和植物的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都有数量不等、种类不一的微生物存在。,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植物是有益的,而且有些是必需的。 正常情况下,寄生在人类和动物中微生物是无害的。,少数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病害,称为病原微生物。 有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称为机会致病菌。,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

3、研究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及其与人类、动物、植物、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 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机体的抗感染免疫、特异性检测方法以及相关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等,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 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机体的抗感染免疫、特异性检测方法以及相关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等,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临床微生物学基础,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病毒、真菌、衣

4、原体、支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临床微生物学基础,革兰氏染色鉴别细菌时,用龙胆紫初染,加碘液处理,再以酒精脱色,最后用稀复红复染。凡染后菌体呈紫色的,称“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破伤风梭菌等;菌体呈红色或土黄色的,称“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 这一鉴别方法最初为丹麦医师革兰所采用。,临床微生物学基础,细菌,临床微生物学基础,细菌,临床微生物学基础,细菌,临床微生物学基础,细菌,临床微生物学基础,细菌,常见病原菌感染的特点,常见病原菌感染的特点,常见病原菌感染的特点,人体的正常菌群,厌氧菌,厌氧菌为正常菌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引起人

5、体任何组织和器官的感染,为感染的重要病原; 胸腔、腹腔、盆腔和皮肤软组织感染为多见,占感染的70%93%,但1/32/3为混合感染。,临床常见的厌氧菌*,正常厌氧菌群在体内的分布,正常厌氧菌群在体内的分布,厌氧菌易感因素,厌氧菌特殊易感因素,恶性肿瘤 结肠、子宫、肺 白血病 口腔、胃肠道、女性盆腔外科手术 口腔、胃肠道、生殖道疾病或创伤 人或动物咬伤 吸入 氨基糖苷类、SMX-TMP、早期喹诺酮类治疗 血过氧化氢酶缺乏,基础疾患与厌氧菌感染,糖尿病胆道感染、骨髓炎 结肠癌败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感染 粒细胞缺乏结肠炎、败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第三梭菌感染 Down综合征严重牙周疾病 AIDS严重

6、牙周疾病 血过氧化氢酶缺乏坏疽性口炎,厌氧菌寄殖部位及所致感染,厌氧菌感染的发生率,诊断,厌氧菌感染的诊断有赖于临床特征性表现及可靠的细菌学检测结果 病原学诊断 厌氧菌的分离培养鉴定 气相色谱(与离子色谱)分析 免疫学检测及其他 DNA探针 PCR检测,厌氧菌感染的线索,损伤、脓液或渗出液有腐败性臭味 感染部位接近粘膜表面 某些特殊的临床综合征如气性坏疽、放线菌病、肺脓肿、破伤风、肉毒中毒和伪膜性肠炎 感染继发于人或动物咬伤 组织或渗出物中有气体 组织坏死、坏疽、脓肿形成 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 恶性肿瘤相关感染(特别是结肠、子宫、肺) 先前氨基糖苷类、SMX-TMP、早期喹诺酮类、单环内酰胺类、

7、对厌氧菌作用差的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治疗,真菌种类,念珠菌类念珠菌属:白色、热带、克柔、平滑隐球菌属:新型 曲菌类曲霉菌属 双相型真菌组织胞浆属 毛霉目毛霉菌属,生物学分类,临床分类,白色念珠菌 非白念珠菌热带、克柔、平滑隐球菌属:新型 曲菌类曲霉菌属 其它少见真菌组织胞浆属、毛霉菌属,常见深部真菌感染分类,肺部感染 1、肺念珠菌感染 2、肺隐球菌感染 3、肺曲霉菌感染 (1)曲霉寄植(肺曲霉球) (2)过敏(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3)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血源性感染 1、肺念珠菌血症 2、肺曲霉菌血症 其它脏器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感染,常见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65岁或1

8、岁 基础疾病:如恶性肿瘤、慢性肾炎、尿毒症、血液病、糖尿病、重症肺炎、结缔组织病等 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长期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药 各种留置导管 住院次数及天数 合并其它院内感染,器官移植 营养不良 HIV患者,不同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致病菌感染 地区性、细胞免疫缺陷、营养不良、老年、 (组织胞浆菌 吞噬细胞功能缺陷、特殊环境、某些种族、 球囊酵母菌 激素水平、性别 副球囊酵母菌 )机会感染 妊娠等生理改变、外伤、广谱抗生素、免疫(假丝酵母菌) 缺陷、吸毒、内分泌疾病、导管介入、细胞功能缺陷、血液病、皮质激素、巨噬细胞功能缺陷、合并其它感染、辐射、器官移植曲霉菌

9、中性粒细胞减少、慢性肉芽肿病、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常见的深部真菌感染部位,真 菌,侵 犯 部 位,肺 骨 口鼻黏膜 脑膜 消化道 心血管 泌尿生殖道,白色念珠菌 + + + + + + 曲霉菌 + + + 新型隐球菌 + + + 组织胞浆菌 + + + + + 球囊酵母菌 + + +,据国外医学抗生素分册2000,2(16):241,2.实验室检查:痰直接涂片染色:找到芽生孢子或/及假菌丝或菌丝,有诊断意义。如查到大量的假菌丝说明是念珠菌处于致病状态(要结合临床)。痰培养: 阳性率仅30%左右,并且有假阳性(正常人约10%20%痰中可检到念珠菌)。血培养:阳性率很低,因菌血症持续时间短。组织

10、病理学:于可疑病灶处行TBLB、经皮穿刺、肺活检,标本行HE、PAS或嗜银染色找到大量真菌可确诊,其敏感性高于培养。,1.真菌感染的症状、体征、甚至大部分X线表现均无特异性。,真菌感染诊断,3.免疫学检查:测念珠菌抗原:甘露聚糖抗原:该物质是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正常人血浆中含量4.0pG/ml,白色念株菌感染时患者血浆中含量迅速升高,操作简便,2 小时便可得结果,其敏感性及特异性为53%和94%。但保留时间较短。 47KD的胞浆蛋白抗原:可能是白色念珠菌抗原 在受热条件下分解产物,如阳性,有助于诊断。测念珠菌代谢产物:用气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血清念珠菌代谢产物(如 阿拉伯糖、甘露糖等),念珠菌

11、感染后血清D-阿拉伯糖水平升高,血清阿拉伯糖/肌酐治疗下降,故是早期诊断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敏感指标,并能检测治疗效果,诊断价值较高。,据中国预防医科院编制的医院感染监测指南,如采取同一标本,如血、尿、分泌物、引流物或深部痰(需先清洁口腔)等,经连续2次以上培养出同一种真菌,或多次涂片查出大量真菌孢子或菌丝者,再结合临床,方能确定诊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考虑肺真菌病: 有肺部炎症性疾病,经足量抗生素或正规抗痨治疗,病情迅速 恶化,痰中抗酸菌阴性者; 年老体弱,特别是用大量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细胞毒药物后 出现的肺部感染; X线检查发现新病灶,特别在两肺中下野,难以用一般细菌性或病毒性肺炎解释者;

12、 出现典型鹅口疮,白色或灰白色粘稠拉丝痰者。但均需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肺转移癌等鉴别。,真菌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的病原微生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科 张京利,主要内容,几个重要的概念 医院感染病原体种类的变迁 医院感染病原体的特点 医院感染病原体的分类 医院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47,病原体(病原生物),是指对人类有致病性的寄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病原微生物又细分为致病性微生物和条件致病性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真菌、螺旋体、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病毒、朊毒体) 寄生虫(原虫、蠕虫),48,致病性微生物,一般是指那些毒力较强能够引起免疫力正常的人体发病的

13、微生物。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都是致病性微生物。,49,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在宿主免疫力低下和/或正常防御机制缺损、细菌易位、菌群失调等情况下,正常菌群中的某些微生物及某些腐物寄生菌可使宿主发生感染,这些微生物被称为条件致病性微生物。,50,正常菌群,在人体皮肤、粘膜及与外界相通的各种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等部位,均存在着对人体无害的庞大的微生物群,包括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等,它们是在与宿主共同进化中演变形成的与人体共生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群的内部和它们与人体之间,在微生物种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构成了一种天然的生态体系,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经常保持着生态平衡,习惯上称这一

14、庞大的微生物群为正常菌群,包括常居菌和暂居菌。,51,正常菌群的特点,正常菌群对人类有自利作用:能阻止或干扰其它新来的微生物定植,后者有腐生菌以及来自其它人的正常菌群或致病菌;正常菌群的细胞成分或代谢产物,如内毒素,能激发宿主免疫系统发育;正常菌群中的细菌与致病菌有共同抗原,能提高宿主对这些致病菌的免疫力;正常菌群能在肠道中合成一些维生素、抗菌素和细菌素。在人体正常防御机制受损或免疫功能低下时,正常菌群中的某些微生物可易位使宿主发生内源性感染。,52,细菌易位,指细菌由原定位向周围转移,主要是指肠道内细菌通过上皮细胞屏障而移走至肠系膜淋巴结以及其它远处器官(同时也包括下消化道菌向上消化道转移,

15、上呼吸道菌转移至下呼吸道,下尿道菌转移至肾盂等)。细菌易位可引起内源性感染。,53,细菌的定植,正常菌群和各种病原菌经常地从各种环境来到人体内,并在其已适应的部位和组织上生存下来,且继续生长繁殖,这就是细菌的定植。只有已经定植的微生物才有可能进一步在人体内发生感染或传播给其他人引起各种感染。,54,定植抵抗力,处于生态平衡的正常微生物群,对外来微生物有明显的生物拮抗作用,这种已定植的微生物具有抑制其它微生物定植的能力,称为定植抵抗力。,55,菌群失调,是指正常菌群在原位有数量和 /或质量变化,而无外来细菌的入侵所呈现的生态学改变。根据失调的程度分为三度。,56,菌群失调,(一)一度失调:只能从

16、细菌定量检查上发现其变化,临床上无明显表现。在诱因停止后,不经治疗可自行恢复。(二)二度失调:去除诱因后不可逆。在临床上表现为慢性肠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口腔炎或咽峡炎等。(三)三度失调:原来的菌群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少数菌种成为优势菌,出现急性临床表现,甚至病情凶险。如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等。又称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57,细菌L-型,是指细菌在理、化或生物因素诱导下(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的长期或不足量应用、紫外线照射等)导致细胞壁缺陷的变异型细菌。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细菌以及多种螺旋体和真菌都被发现其L型存在。细胞壁缺陷的L型细菌,其致病力也随之减弱;另一方面,其抗原性下降,在体内可逃避免疫及抗菌药物的攻击而得以长期存活,使疾病迁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