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检测规范讲义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3307908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 页数:155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检测规范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检测规范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检测规范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检测规范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检测规范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检测规范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检测规范讲义(1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作场所空气中 化学有害因素检验规范,程海明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年5月5日,讲述内容,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总粉尘浓度、呼吸性粉尘、粉尘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 无机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无机含氮化合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氧化物(臭氧) 硫化物(二氧化硫、硫化氢) 氯化物(氯气) 金属及其化合物(铬、铅、锰) 醇类化合物(甲醇) 芳香烃类化合物(苯系物),名词术语,1.工作场所: 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地点。 2.职业性有害因素: 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

2、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3.生产性粉尘: 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按粉尘性质分为无机粉尘(含矿物性粉尘、金属性粉尘、人工合成的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含动物性粉尘、植物学粉尘、人工合成的有机粉尘);混合型粉尘(混合存在的各类粉尘),名词术语,4.毒物: 在一定条件下,较低剂量能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外源性化学物质。 5.生产性毒物: 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于工作场所中的各类毒物。 6.噪声: 一切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其他危害的声音。 7.生产性噪声 :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按噪声的时间分布分为连续声和间断声;声级波动3dB(A) 的噪声为稳态噪声,声级波动

3、3dB(A)的噪声为非稳态噪声;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A)的噪声脉冲噪声。,名词术语,8.标准采样体积: 指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 kPa(760mmHg)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以L表示。 公式为:293 PV0 = Vt 273 + t 101.3 式中: V0 标准采样体积,L; Vt 在温度为t,大气压为P时的采样体积,L; t 采样点的气温,; P 采样点的大气压,kPa。,名词术语,9.总粉尘 : 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的粉尘。 10.呼吸性粉尘: 按呼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无纤毛呼

4、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m以下,且5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 对分别制定了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PC-TWA的粉尘,应同时测定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名词术语,11.空气动力学直径: 某颗粒物(任何形状和密度)与相对密度为1的球体在静止或层流空气中若沉降速率相等,则球体的直径视作该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 12.分散度: 粉尘的粒度分布百分率。分散度高,小粒径比重大。 13.游离二氧化硅: 粉尘中的硅酸盐及金属氧化物能溶于焦磷酸,那些不溶于245250焦磷酸的二氧化硅(高纯度时为石英),称为游离二氧化硅 。,名词术语,14.化学有

5、害因素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所指化学有害因素除包括化学物质、粉尘外,还包括生物因素。 15.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OELs):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名词术语,16.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 17.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STEL :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

6、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 18.最高容许浓度 MAC :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任何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名词术语,19.超限倍数(漂移限值 EL ) :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物质和粉尘,采用超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 在符合PC-TWA的前提下,粉尘的超限倍数是PC-TWA的2倍; 化学物质的超限倍数(视PC-TWA限值大小)是PC-TWA的1.53倍(见下表)。,化学物质超限倍数与PC-

7、TWA的关系,名词术语,20.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是指待测物的浓度通过光信号、电信号等响应值表现出来,而待测物单位浓度(或量)所对应的响应值即为灵敏度。 21.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在给定的概率P=95%(显著水平为5%)时,能够定性区别于零的待测物的最低浓度。 22.检测方法的测定下限:在给定的概率P=95%(显著水平为5%)时,能够定量检测待测物的最低浓度。,名词术语,23.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在采集一定量(体积)的样品时,检测方法能够定性检出样品中待测物的最低浓度。 24.检测方法的最低定量浓度:在采集一定量(体积)的样品时,检测方法能够定量检测样品中待测物的最低浓度 25.检测方法的最小

8、采气体积:工作场所空气收集器在采集空气样品时,为了满足职业卫生容许浓度检测的需要,要求采集的最小空气体积。,名词术语,26.采样效率:是指能够被采样仪器采集到的待测物的量,占通过该采样仪器空气中待测物总量的百分数。 27.气相色谱图:样品中各组分经色谱柱分离后,随流动相依次流出色谱柱进入检测器,检测器检测到的随时间变化的响应信号记录,称为气相色谱图。 28.基线:在操作条件下,色谱柱仅有流动相从柱后流出,进入检测器检测记录到的曲线,稳定的基线是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 29.保留时间:样品组分从进样开始到出现峰最大值所需时间,称为保留时间。,名词术语,30.解吸效率:是指被解吸下来的待测物量占

9、固体吸附剂上吸附的待测物总量的百分数。 31.气溶胶:以微细的液体或固体颗粒分散于空气中的分散体系,称为气溶胶。 32. 短时间检测:是指采样时间为15min左右的采样测定。 33.长时间检测:是指采样时间在1h以上的采样测定。 34.精密度:是指一定条件下检测方法对均匀样品多次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它不考虑所获数据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大小,而只表示数值的离散程度。,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总粉尘浓度),1.原理空气中的总粉尘用已知质量的滤膜采集,由滤膜的增量和采气量计算出空气中总粉尘的浓度。 2.仪器滤膜:过氯乙烯滤膜、醋酸纤维酯滤膜 要求具有阻尘效率高、阻力小、质量轻、荷电性和憎水性强 空气中粉

10、尘浓度50 mg/m3 时,用直径37mm或40mm的滤膜; 粉尘浓度50mg/m3时,用直径75mm的滤膜。天平:感量0.1mg或0.01mg,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总粉尘浓度),3. 滤膜的准备称量前干燥器2h以上 滤膜经除静电器除去静电 安装时滤膜毛面朝进气方向 4.采样 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并参照本部分附录A。气密性检查:将滤膜夹上装有塑料薄膜的采样头放于盛水的烧杯中,向采样头内送气加压,当压差达到1000Pa时,水中应无气泡产生;或用手掌完全堵住采样头的进气口,转子应迅速下降到流量计底部;自动控制流量的采样器,则进入停止运转状态。,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总粉尘浓度),

11、4.采样 定点采样(短时间采样或长时间采样) 短时间采样: 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在呼吸带高度以15L/min4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 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在呼吸带高度以1L/min5L/min流量采集18h空气样品(由采样现场的粉尘浓度和采样器的性能等确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总粉尘浓度),4.个体采样 连续480min采样,若粉尘浓度过高,应缩短采样时间, 或更换滤膜后继续采样。,个体采样法测定粉尘8h TWA浓度的适用范围,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总粉尘浓度),5. 滤膜上总粉尘的增量(m)要求,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总粉

12、尘浓度),6.样品的运输和保存 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衬纸包紧,置于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应防止粉尘脱落或污染 7.样品的称量称量前,干燥器内2h以上,除静电,天平上准确称量,记录滤膜和粉尘的质量,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总粉尘浓度),8.结果计算m2 m1 C = 1000V0 式中: C 空气中总粉尘的浓度(mgm3) m2 采样后的滤膜质量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1 采样前的滤膜质量数值,单位为毫克(mg) V0 粉尘的标准采样体积,单位为升(L),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总粉尘浓度),8.结果计算 标准采样体积:指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 kPa(76

13、0mmHg)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以L表示。 公式为:293 PV0 = Vt 273 + t 101.3 式中: V0 标准采样体积,L; Vt 在温度为t,大气压为P时的采样体积,L;( Vt =Qt 式中 Q 采样流量数值,单位为升每分钟(Lmin)t 采样时间数值,单位为分钟(min) t 采样点的气温,; P 采样点的大气压,kPa。,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总粉尘浓度),9.说明 检出限本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2mgm3 (以0.01mg天平,采集500L空气样品计) 最低检出浓度0.1mg5001000=0.2mgm3 高温工作地点采样选用超细玻璃纤维滤纸 采样前后,滤膜称量要

14、使用同一台分析天平 测尘滤膜在每次称量前除去静电 采样头中装上采样夹后要检查气密性 粉尘浓度过高,应缩短采样时间,或更换滤膜后继续采样,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采样点的选择),10.附录B,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采样点的选择),10.附录B 移动式产尘设备移动距离在20m以下者设1个,20m以上者在装、卸处各设1个采样点。 在集中控制室内,至少设1个采样点,操作岗位也不得少于1个采样点 。 皮带长度在10m以下者设1个采样点;10m以上者在皮带头、尾部各设1个采样点 ; 50m以上者在皮带头、中、尾部各设1个采样点 ; 200m以上者在皮带头、中、尾部各设1个采样点,距皮带头、尾部50m 处

15、各增设1个采样点。 采样位置选择在接近操作岗位的呼吸带高度。,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呼吸性粉尘浓度),1. 原理空气中粉尘通过采样器上的预分离器,分离出的呼吸性粉尘颗粒采集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样后的滤膜增量和采气量,计算出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的浓度。 2.仪器 滤膜:过氯乙烯滤膜 、醋酸纤维酯滤膜 预分离器:采集的粉尘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应在7.07 m 以下,且直径为5m的粉尘粒子的采集率应为50%。分析天平:感量0.01mg,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呼吸性粉尘浓度),3.滤膜的准备 同总粉尘测定 4. 预分离器的准备:按照所使用的预分离器的要求,做好准备和安装。采用总尘和非呼吸性粉尘分别采样

16、时硅油片不称重,硅油从片的中心顺时针均匀涂抹,留出固定片的边距;若采集非呼吸性粉尘时,涂布好的硅油片除称重外,还须放置2h以上。 5.采样 现场采样按GBZ 159执行,参照GBZ/T 192.1附录A 气密性检查 定点短时间采样:20L/min流量采集15min 定点长时间采样:3.5L/min或2L/min流量采集18h,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呼吸性粉尘浓度),6.滤膜上粉尘的增量(m)要求 无论定点采样或个体采样,要根据现场空气中粉尘的浓度、使用采样夹的大小和采样流量及采样时间,估算滤膜上m。 个体采样时要通过调节采样时间,控制滤膜粉尘m数值在0.1 mg5.0 mg的要求。否则,有可能因滤膜过载造成粉尘脱落。若有过载可能,应及时更换呼吸性粉尘采样器采样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