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06832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车上的人造屏障(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中独立认识“睽、谙”这两个生字;知道“屏”是个多音字;注意“肆、虐”的书写; 积累“舒适快捷、座无虚席、扶老携幼、闭目养神、窃窃私语、 缓兵之计、面红耳赤、急中生智、 众目睽睽、火上浇油、不谙”等词语;运用查字典、 联系课文等多种方法理解 “骚动、肆虐、人造屏障、众目睽睽、问长问短、缓兵之计”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简要复述课文。3、学会抓住人物神态、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感受到澳大利亚人民的热情和文明。教学重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复述课文。教学难点:1、学会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2、学会抓住

2、人物神态、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教学准备:媒体、卡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卡片:墨尔本;生读(指名读;齐读)2、(出示媒体)师述:墨尔本是一座城市的名称,他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是个充满活力和欢乐的地方,那里风光秀丽、空气清新,交通便利,17 条轻轨犹如纽带连接着城市的每个角落。3、那轻轨的车厢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来,让我们走进车厢,看一看。媒体出示第 1、2节请同学看着媒体,跟老师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墨尔本的轻轨铁路列车,可能是运行时间长了,所以看上去有点陈旧,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车厢内宽敞整洁,乘坐舒适快捷。 一天,作者与家人一起去乘轻轨列车,这时是上班高峰,车上已是座无虚席。对呀,

3、没有一个座位空着。可是见我们一行扶老携幼,乘客们并没有视而不见,而是纷纷起来让座。坐定之后,作者环视周围,发现澳洲人习惯于在安静环境中生活。乘客们要么专心致志地阅读书报, (走到学生面前请或齐读,随机)要么闭目养神。(同前)即使偶尔有人交谈,也都压低嗓门,窃窃私语。4、这就是上班高峰时墨尔本轻轨车厢里的一幕。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就在墨尔本的一列轻轨上这就是 第 28 课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板书课题)(一起来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出示卡片“屏障”:这是个多音字,在课文中读“p ng”。一起读这个词:屏障。2、 屏障就是像屏风一样遮挡物体的东西,比如山岭和岛屿就是天然屏障。3、“人

4、造屏障”在文章中指的是什么?请同学把书打开,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4、交流出示媒体:十几位乘客,在车厢一角背对着孩子站成了一圈“人造屏障”。对啊,课题中的“人造屏障”就是指:十几位乘客,在车厢一角背对着孩子站成了一圈“人造屏障”。这“人造屏障”有特殊的含义,所以要加双引号。5、刚才同学已经朗读了课文, 知道这件事情发生的地点在一列轻轨列车上,时间是三月, 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时候。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 季节与我们正好相反,三月份正值澳大利亚的秋季。“秋老虎”是我国民间的一句俗语。它是指什么意思?让我们先来看看“肆虐”这个词。(师边板书边讲述) “肆虐”的“肆”左右结构,左边写的时候要注意

5、: 上半部分的里面有两横; “虐”是半包围结构。外面是虎字头,里面是“横、竖折、横”,注意开口朝右。“肆”是任意、肆意的意思。“虐”的部首是“虎字头”。谁能根据它的部首来猜猜它的意思?(像老虎一样残杀或虐待别人)从这个词,我们可以看出,3 月的墨尔本虽然已经进入秋天,但是天气依然十分炎热。这也就是“秋老虎”的意思。6、那有谁知道事情的起因?(小外孙的“撒尿危机”板书:小外孙、撒尿危机)事情的结果又是澳洲人解决了“撒尿危机”,(板书:澳洲人 )(注意语言简练,没有修饰语。如果学生没有讲到谁:是谁帮助小外孙解决撒尿危机?)师板书:澳洲人小外孙(撒尿危机)化解7、下面请大家看着老师的板书和媒体上的这

6、句话,加上时间地点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预设答案:(在一列墨尔本轻轨列车上,小外孙尿急,十几位澳洲乘客在车厢一角背对着孩子站成了一圈“人造屏障”,帮助我们化解了小外孙的“撒尿危机”。)或(在一列墨尔本轻轨列车上,热心的澳洲人自发地用“人造屏障”帮助我们化解了小外孙的“撒尿危机”。)(请一个学生即可)(评议: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要做到语言简练。如果学生遗漏哪一点, 提示,再请一个学生说一说。)三、研读第 3、4 节1、那小外孙的撒尿危机是怎样形成的呢?我请同学轻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2、交流。(天气很热,小外孙喝了很多饮料,列车上没有厕所。)如果只说到小外孙喝了很多饮料,评议:小外

7、孙喝了很多饮料是形成撒尿危机的一个原因,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并请这位同学连起来说一说。如果学生一下子都讲出了,表扬:你很会读文章,一下子把两个原因都找到了。3、那小外孙尿急到什么程度?请同学默读第4 小节,用浪线画出描写小外孙尿急的句子。1)媒体出示:开头他还强忍着,只是悄悄地对他母亲说:“妈咪,我想撒尿。”这时被小便憋得面红耳赤的小外孙,索性哭鼻子,耍脾气地高声嚷了起来:“妈咪,我熬不住,我要撒尿啦!”2)谁愿意来读读第一句话。(评议 1)学生读得很轻:老师发现你读得很轻,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轻轻地读?因为提示语中有个词“悄悄地”。对,要读好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我们往往会关注到提示语中的

8、关键词,(点击“强忍、悄悄”变红。)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评议 2)学生读得很响:你读得很流利,但如果能关注到提示语中的这些关键词,就能将小外孙当时说话的样子, 表现得更到位。(点击“强忍、悄悄”变红。)请你再来读一读。(再评议: 对了,这样朗读才像小外孙在跟妈妈窃窃私语呢!)3)那小外孙开头还是强忍着, 只是悄悄地对他母亲说: “妈咪,我想撒尿。 ” ,这是为什么?先别急着回答,请同学再来读读文章14 小节,找找答案。预设答案:小外孙开头还强忍着, 只是悄悄地告诉妈妈, 是因为车厢里安静极了,孩子不想在众目睽睽之下提到撒尿的事,并且外公、 妈妈告诫、 提醒过他不要多喝饮料,以免上厕所,现在不幸

9、言中,他怕外公、妈妈责怪。请你再来读一读。(评议:如果学生能讲到环境安静的影响,表扬:很好你思考问题,学会了联系上文来寻找答案。 我们回答问题, 就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 在静悄悄的车厢里,小外孙不好意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提到撒尿。下文第 5小节中也有一句话, 能表现孩子这一想法的?有谁能找到?不肯在众目睽睽的车厢里撒尿。众目睽睽就是当着很多人面的意思。请你用上“众目睽睽”这个词,再来说说其中的原因。)(评议:如果学生直接讲到不肯在众目睽睽之下提起撒尿的事,表扬这个词用得好,理解众目睽睽的意思是当着很多人的面,谁再来说一说。)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原因,会让孩子悄悄地跟母亲说话?(评议:如果孩子讲不

10、出,引导:请大家关注第3 小节中妈妈的话,再来找找原因。)谁能用上“并且”这个词,将小外孙悄悄地跟母亲说话的两个原因连起来说一说。4)“我”与女儿虽然已经提醒和告诫过小外孙,然而不幸言中。小外孙真的尿急了。(走到学生面前请)他可能是害怕妈妈的责怪,所以(指媒体)开头他还强忍着,只是悄悄地对他母亲说:“妈咪,我想撒尿。”可能是孩子不想在众目睽睽之下提到撒尿的事, 所以开头他还强忍着, 只是悄悄地对他母亲说: “妈咪,我想撒尿。” (师对着这个孩子)车上没有厕所呀!女儿忍不住责怪孩子,但为了安抚孩子,女儿看看表, (做看表的动作)使出了缓兵之计。“缓兵之计”的“缓”是延缓的意思,“计”是“方法”的

11、意思,“缓兵之计”就是延缓敌人进攻的方法。妈妈的缓兵之计是用好言宽慰,来拖延孩子的小便时间。5)听了妈妈的话,孩子又是什么反应?第二句话谁来读?(评议 1)学生读得响:你把小外孙高声嚷了起来的样子表现出来了。(评议 2)学生读得不够响:小外孙是急得高声嚷,该怎么读?瞧,这时的小外孙不仅高声叫嚷, 而且已经被尿憋得面红耳赤, 哭鼻子,耍脾气。(点击变红:面红耳赤,哭鼻子,耍脾气)女儿的缓兵之计反而使他的情绪越来越激动,真是火上加油。谁愿意再来读读这句话?在提示语中加上了人物的神态、动作的词,就能充分表现出人物说话时的心情。请男同学再来读读这段话。6)前面我们朗读了小外孙感到尿急的句子,请大家根据

12、媒体上的提示,按一定的顺序将“撒尿危机” 形成的过程连起来简要地说一说。 (媒体出示: 喝了饮料,没有厕所,众目睽睽,缓兵之计)预设答案:小外孙喝了好多饮料,想上厕所,可列车上没有厕所,开头他因为不想被妈妈责怪,也不想在众目睽睽之下提到撒尿的事,还强忍着,只是告诉母亲,母亲用了缓兵之计,但并无用处,孩子的撒尿危机还是形成了。(评议:如果学生说的时候出现了语言,引导:简要回答时不必直接引用语言,可以这样说:告诉妈妈想撒尿。)(评议:如果学生运用了表示心情的词,引导:简要回答时修饰性的词语应该去掉。)(评议:抓住文章的关键,按一定的顺序,运用自己组织语言,将“撒尿危机”的形成原因简明扼要地讲述清楚

13、了。这就是“简要复述”。)还有谁也想来说一说?请同学自己轻声地说说看。4、车厢里原先安静极了!乘客们要么专心致志地阅读书报,要么闭目养神。偶尔有人交谈,也都压低嗓门,窃窃私语。可是,乘客们忽然听到“妈咪,我熬不住,我要撒尿啦!”,小外孙的这声嚷嚷,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掷了一块石头,原本静悄悄的车厢, 顿时掀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乘客们以为出了什么事, 纷纷过来问长问短。1)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车上的一位乘客,正在专心致志地阅读书报,或者正在闭目养神, 或者正在窃窃私语, 听到这声嚷嚷, 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内容,来想像。乘客们,轻轨正在行驶, (师走到另外一位同学面前)当

14、听到小外孙的叫嚷,正在专心致志阅读书报的你,会想:“发生了什么事?孩子怎么哭得这么厉害?”(评议:如果学生说不到位, 引导:文中说乘客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想想会问些什么?)(引导:你这样想,又怎样做?)(立刻放下手上的报纸,走到小男孩面前。) (评议:抓住动作,将当时“你”关心孩子的表现讲清楚了。特别是“立刻”一词说明你的动作很快,你很关心车上的这个小孩。)当你听到小外孙的叫嚷,正在闭目养神的你,会睁开了眼睛,循声走了过来,询问道:“发生了什么事?孩子怎么哭得这么厉害?”(评议:如果学生的发言仅有动作描写,引导:并且询问到;如果学生提到了语言,表扬:你的发言不仅能抓住人物的动作、而且还想象了乘

15、客的语言,这样人物的形象更丰满了。)师走到另外一位同学面前, 当你听到小外孙的叫嚷, 正在窃窃私语的你, 会停止了谈话来到我们面前,摸摸小外孙的脑袋,轻声安慰小外孙:“孩子,别哭了!有话好好说。” (评议:这位乘客试图用轻柔的言语让孩子安静下来呢!)(如果:还是疑问,引导:乘客除了疑惑,还会有怎样的举动?)2)前面同学们抓住了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展开想象,将车厢内骚动的情景描述具体了。 那谁选择其中的一位乘客, 展开想象, 将他听到叫嚷后的心理活动、神态、动作、语言描述具体?3)从刚才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乘客们对小外孙真切关心,情况问得真仔细,这就是问长问短。4)手指媒体:此刻

16、车厢中的“骚动“与之前车厢中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见,作者在文章一开始介绍轻轨车厢中的安静环境就是要为下文乘客的热情帮助的描写做铺垫,形成呼应。四、研读第 5 小节1、撒尿危机引发了车厢内的骚动,这骚动又变为了“牵动”。(媒体出示第5小节) 第 5 小节围绕第一句话,讲述了两个事例,具体写出“撒尿危机”是如何牵动车厢内乘客的心的。 下面我读第一句话。 女同学读第一个事例, 男同学读第二个事例,一起来读读这一节。2、谁能根据课文的内容,用概括的语言说说这两个事例,完成填空。媒体出示:小外孙的“撒尿危机”,牵动了满车厢乘客的心。一位金发女郎她();一位蓄着络腮胡子的长者()。预设答案:小外孙的“撒尿危机”,牵动了满车厢乘客的心。一位金发女郎(递给我们一个崭新的饼干听); 一位蓄着络腮胡子的长者 (发动了乘客, 围成 “人造屏障”。 ) 。3、 看,这个填空就是抓住第5 节的结构特点先概括后具体来帮助我们简要复述课文的内容。 简要复述与我们以前学的详细复述不同,一般在时间有限, 别人也只需要大致了解事情的经过时可以运用简要复述,当然语言一定要简明扼要。4、 在长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