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天空读后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06737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的天空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国学的天空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学的天空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的天空读后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的启示在傅佩荣教授的书中 ,国学指的是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东方哲学.孔子的仁政 思想,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 ,孟子的向善 ,老子的无为 ,庄子的逍遥 ,构成了东方哲学 体系.在这个影响下的五千年中华文化,就是它的一个投影 . 在当今社会中的文化氛围的现状,使得我们必须要从国学中建立当今社会的 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信仰 . 1.孔子 A.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这个是孔子对自身的要求.而这个要求 ,也同样适用于 我们自身 .当前情况下 ,我们的工作要求我们要认真的教导我们的每一个孩子,要 有堪比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的奉献精神 ,但同时也要有不断提升自我的学习精神. 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们要在

2、引导学生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 ,达到” 学高为师身正为 范” 的要求 .所以,平日里 ,多读书 ,这是一条明路 ,多于学生交流 ,了解” 教育市场 ” 的 需要,也是一条明路 ,多总结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所得所想,也是一条自我提升的 明路. B.仁善 孔子的 ” 仁” ,包括两个方面 ,真诚和主动 ,也就是 ” 自觉” . “ 人是所有动物中 ,唯一可能不真诚的动物.” 而孔子认为 ,真诚是 ” 仁” 的基础 .” 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 ?” 没有” 真诚” ,知书达理 ,温文尔雅 ,都不是真的 , 这样的伪君子要比真小人更让人觉得可怕. 儒家讲 ” 仁” 的真正目的 ,人活

3、在世界上 ,从真诚开始 ,主动走正路 ,一步一步把 自己的生命跟大众的福祉结合在一起,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儒 家的立场 . 儒家的善 ,主要含义是本善和向善.孔子对于善的解释并没有很明确的说清楚, 只是说 :”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风毕偃 .” 当领导者体现出 善行时 ,老板姓自然闻风而从 ,说明人有向善的共同趋向.但是孟子的主张却是 ” 人 性向善 ” .除了人性向善之外 ,孟子还有三乐 . 2.孟子的三乐 A.孟子: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 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意思是:子说:“君子有三大快

4、乐,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 不愧对于天, 下不愧对于人, 这 是第二大快乐; 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 这是第三大快乐。 第一种快乐人人都可以珍惜,第二种快乐人人都可以实践,都可以自己选择 . 而第三种快乐 ,是我们目前最大的财富.我们都是最富有的人 ,没有之一 .所以,我们 有什么理由不快乐的工作呢? 3.老子的无为 老子的主张有很多 ,其中就有 ” 无为而治 ” .这个意思和孔子的 ” 仁” 差不多 ,就是 一个高度的自觉下的 ” 道” .孔子的仁政侧重于从管理者出发,从上而下的 ” 行善” ,而 老子强调的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

5、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 不做,而是要靠万民的自为实现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实现无治无不治。这 是一种从下而上的 ” 行善” .这个很类似于我们的学生自主管理.一直推行的学生自 主管理 ,以前是老师做榜样带学生管理,现在是创造环境让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管理 . 4.庄子的逍遥 庄子自诩为鲲鹏 ,其大不知几千里也 ,大鸟飞起来的时候,抟扶摇直上者九万 里.而其中还有一句话就是小鸟讥笑大鹏,为何要飞上九万里再南飞呢?这里面颇 有一点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的意思 .即为庄子的逍遥在当时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 的.同样的还有 ,当他的妻子死了之后 ,庄子居然鼓盆而歌 ,在惠子来问原因的时候 , 庄子表达了他的生命轮回的看法,万物始于无 ,而终于无 .庄子的这些思想 ,也就是 我们现在的在社会上不要纠结于名利的束缚,追随自己的内心 ,去做自己 . 人之初 ,性本善 .教育要做的 ,是把一个原本善良的人 ,放大他的善心 ,根据他的 特长和特点 ,引领他 ,自己去创造 ,自己去享受自我的逍遥人生,这就是东方哲学下 的,素质教育的方向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