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公开课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53306190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8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公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公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公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公开课(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复习之古诗词鉴赏,一、聚焦考点,南京市中考指导用书考试说明: 古诗文阅读部分: “能够阅读、欣赏浅易的古诗词”,2006年南京市中考题 6.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1)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的心境。(1分) (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2分),二、经典回放,2008年(浙江金华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

2、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008年(四川乐山题) 行路难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三、复习要点

3、,1、把握诗词的内容、情感 2、品评诗词中的关键词 3、赏析诗词中的名句 4、品味诗词的表现手法,1、把握诗词的内容、情感,把握意象,归纳整理,常用诗歌意象解说:,( 1)自然景观类,(2)植物类,(3)动物类,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鱼快乐自由 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蝉高洁,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

4、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陶潜归园田居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维使至塞上,诗歌内容归纳,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爱国诗: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思乡诗:对故乡的思念,离开故土的孤独寂寞之感。 王湾次北固山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杜牧赤壁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

5、马行处。” 表现了诗人送别朋友时依依惜别之情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之情。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揭示了统治阶级压迫人民、剥削人民的本质。表达了作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飘泊异乡的旅人的惆怅之情。,2、品评关键词,(2005年四川课改区中考题)望岳杜

6、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题: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象,其中“钟”“割”两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答: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方法:通过联想展示诗中场景,从字义、修辞等角度去分析字词的表达效果 联系诗中的情感意蕴去品味。,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

7、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答案示例:因为 “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 山景自然地展现在诗人眼前,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 更好地传达出诗人超然于尘杂之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适之情。,3、赏析名句,方法:名句是整首诗词的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情、景、理三方面为人称道,根据具体句子,可三者皆说, 也可侧重某一方面。,誓要攀登人生的顶峰,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实战演练 2006年徐州市中考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

8、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品味诗词的表现手法,例:“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句诗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写愁名句,谈谈它好在处何? 常见的表现手法: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等) 表现手法:化虚为实、虚实结合、以动写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化用典故等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方法:明确指出诗词所使用的表现手法,阐述这种手法表现了什么内容或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或揭示了什么道理。,练一练,“怀旧空吟闻迪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9、风瘦马。”,方法总结,1、把握关键意象,及时归纳整理 2、抓住关键词义,分析表达效果 3、从情、景、理三方面品析名句 4、明确诗词所使用的表现手法,中考链接,2007年南京市中考题【古诗阅读】 6阅读曹操观沧海中的诗句,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1分) (2)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参考答案,(1)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动景静景各写一点即可,写错一处本题即不得分)(1分)(2)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意对即可)(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