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边塞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299102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史怀古、边塞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咏史怀古、边塞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咏史怀古、边塞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史怀古、边塞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咏史怀古诗学案一、鉴赏咏史诗三步曲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典故)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体悟意图、领悟感情)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手法)弄清史实体悟感情分析技巧凡是课本、读本及其注释、练习中所出现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典故都应牢牢加以掌握,切不可等闲视之。对于唐宋著名诗人的大体经历,也要略知一二, 这样,在不懂得诗人创作该篇时的背景之情况下,也能做个大体的猜测,不至于两眼抹黑,这是最基本的。二、课内回顾1、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2、长使英雄泪满襟。2、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4、 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5、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6、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三、课

3、外迁移1、 (2011 年新课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 题。春日秦国怀古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周朴 (? 878) :字太朴, 吴兴 ( 今属浙江 ) 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2)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7 年湖北卷)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

4、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 分)(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 分)边塞诗鉴赏学案一、课内回顾1、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3、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

5、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4、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二、课外延伸1、(2010 新课标卷)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 12题。雨雪曲江总雨雪隔榆溪, 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 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注】江总( 518590) :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 人。历仕梁、 陈、隋三朝。 榆溪:指边塞。陇西:在今甘肃东部。(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2)诗人把“旗彩坏” “鼓声低”分别接

6、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6 分)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 分)军城早秋严武 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 严武( 726-765) :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2004 年高考江苏卷 读诗,做题。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 诗题为“征人怨” ,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 ,请作简要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