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说课比赛课件百家争鸣人民版必修三3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3299052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说课比赛课件百家争鸣人民版必修三3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历史说课比赛课件百家争鸣人民版必修三3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历史说课比赛课件百家争鸣人民版必修三3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历史说课比赛课件百家争鸣人民版必修三3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历史说课比赛课件百家争鸣人民版必修三3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说课比赛课件百家争鸣人民版必修三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说课比赛课件百家争鸣人民版必修三3(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课课件 淮南五中,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必修三,课位,课魂,析课,思课,课位:教材地位与备课定位,横看:本书中的位置,本课内容是必修三思想文化史的起始课,也是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篇章,体会古代人文精神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实际上奠定了之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侧看:本单元间的联系,教材地位,本课内容是本单元的起点,因为只有了解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言论,才能够深入理解思想的发展脉络,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发展。是本单元的总纲。,备课定位,会考标准:,高考要求:,基础掌握+能力提升,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

2、、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深刻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及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析课:学情目标重难点,1学情分析,这一课的授课对象是刚上高二的学生。从认知情况来说这一阶段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高中历史学习之后已经大致的掌握了一些历史的学习方法,应当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并且已经学习过相对应时代的政治与经济状况,而在初中课本中也有关于百家争鸣的内容,因此教学只需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即可,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与合作探究。,2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

3、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1)重新整理教材,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2)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学习、探究、师生互动相结合,以及学练结合。 (3)运用史料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促其感悟历史,提高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教学重

4、点:,3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难点:,依据:谈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必先了解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它将为了解、辨明这些思想的优秀与糟粕打下基础,也为学以致用打下根基。,依据:1、从学生的认识特征看,认识事物总是由表及里,由思想到背后的原因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2、从理论上看,这个问题的阐述也为学生深入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哲理,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以及意义,导入: 1、快速阅读第一单元前言(1分钟)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儒家思想在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和形成、发展的简单脉络,明确学习本课的重要性。,课魂:在教学过程中

5、突破重难点,课魂:在教学过程中突破重难点,方法:设疑探究,激发兴趣。,依据:只有心情愉快的参与进来,知识才能发挥作用,情感和能力才能得以升华。,导入:2、走进名人堂,请你认一认:下列各是哪位思想家?你对他们有什么样的了解?,学习目标一:阅读教材第一课第二、三子目,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简单生平,概括他们的主要思想,并注意他们在各自学派的地位。,活动探究:,百家讲坛,百家讲坛开始,请你从下面选择几位介绍。,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方法:分组活动 依据:利用百家讲坛这一大众所熟知的事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因为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才有高效率的课堂。,荀子,孔丘(前551年前479年)字仲

6、尼,春秋时期鲁国的没落贵族。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儒家圣人孔子,孔子的思想,“仁”:孔子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要与他人和睦相 处,代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己复礼, 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法的要求。,“为政以德”:以德治民,取信于民,反对苛政以及任意 刑杀。,孔子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198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

7、都得到这样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哪里去吸取智慧。,历史地位: 1、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2、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发展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孔子思想对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影响,在世界思想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 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 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 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 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 合称为“孔孟”。,儒家亚圣孟子,孟子的思想,“仁政”:是孔子

8、“仁”的思想的发展,主张实行“仁政”,“性本善”:认为人性本善,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 和扩充人的善性,“民贵君轻”:“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 思想,荀子,荀子(约前313前289) 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 人。 战国时期我国著名著名思想 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 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 卿”。 著有荀子一书。,荀子的思想,“仁义”与“王道”:施政以德,主张以德服人,“君舟民水”:强调人民群众力量的巨大,“人性之恶”:认为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规范 人民行为,使人向善,道家老子与庄子,代表作:道德经 名言录: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

9、之能胜。”,代表作:庄子 名言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老子,传说姓李名耳,生卒年不详。春秋晚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点击,点击,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道家集大成者,思想主张:“道”是本原,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朴素辩证法,思想主张:继承发展老子的思想,把世间万物都 看做相对的,法家韩非子,代表作:韩非子 名言录: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约前280前233 ),战国时期韩国人,是法家集大成者。,点击,思想主张:法治,厉行赏

10、罚;加强君主集权;改革。,墨家墨子,代表作:墨子 名言录: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而死者,不可胜数。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墨子,墨子(约前468前376),墨家创始人,战国时期鲁国人。,点击,思想主张:兼爱 非攻 尚贤,众说纷纭,你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 ?,1.进步性:A、调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B、提高人民地位,促进生产发展 2.保守性:主张恢复周朝制度,维护奴隶主的统治(主要目的),3.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战国时代,

11、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和总结,并博采众家之长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自主探究,1、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不包括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不以仁政,不能平定天下” C“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D“施仁政于民,省刑库,薄税敛”,C,2、“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 B法家C墨家 D道家,C,3、下列对孟子与荀子的分析正确的是: A. 都主张性善论 B. 都强调礼法 C. 都主张“仁”,“德”治天下 D. 都取百家之长,C,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

12、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C道家 D墨家,B,学习目标二:阅读教材第一子目结合必修一、必修二从政治、经济、阶级和思想文化上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理解百家争鸣的重大意义。,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中原大地冲突与战争不断。原来地位低下的士族阶层, 也渐渐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视。士族开始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渐渐的形成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现象百家争鸣。,思考:何谓“百家争鸣”?,答案,“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争鸣”是指战国时期诸

13、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学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 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政治,经济,文化,阶级,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诸侯国 林立纷争。各诸侯国为增强自身实力,竞相招贤纳士。,“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盛:私学的兴起, 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 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 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 使得有些人有空闲时间从事学术活动。,此外,各个

14、学派之间、 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 间,既相互斗争又相 互学习和借鉴。这也 是促成百家争鸣的另 一重要因素。,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合作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根本),1、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3、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

15、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4、“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合作探究,.5、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说法,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百多个思想流派 B.各派为了自己的观点不顾事实竭力诋毁对手C.对后来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D.各学派既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练习,6、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 )当时社会正处于大变革的过渡时期思想家的经历和性格各有不同儒家思想尚未处于支配地位各国的政治改革与竞争急需理论的指导A. B.C. D.,C,练习,人才招聘,走

16、进历史,重用法家!,原因: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所以对于支撑兼并战争的思想,如法家思想比较关注,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儒家自身:虽然儒家思想符合人民的利益,但在当时未能适应形势和统治者的需要。,尊敬师长,公民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廉正、廉洁、自律 依法治国 以不变应万变,思想渊源 礼治文明、有教无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非攻” 法治 无为而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历史与今天,孔子 孟子 墨子 韩非子 老子,依据:历史的最终归宿要为现实服务,历史和现实是相互依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