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升级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295379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升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升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升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升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升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升级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升级考试试题(含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安平中学安平中学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一升级考试学年高一升级考试生物试题生物试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 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A. 前期和末期 B. 前期和后期C. 中期和后期 D. 中期和末期【答案】A【解析】 (1)有丝分裂前期,动物细胞中,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中,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2)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考点定位】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名师点睛】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

2、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在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 含量加倍B. 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 含量也加倍C. 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D. 在有丝分裂末期,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进入两个子细胞【答案】B【解析】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 2 条染色单体、2 个 DNA 分子,DNA含量加倍,A 正确;在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 含

3、量不加倍,B 错误;有丝分裂中期的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位置,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C 正确;细胞分裂末期,核膜、核仁出现,染色体平均分配进入两个子细胞,D 正确【考点定位】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2 -【名师点睛】1、细胞分裂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完成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分裂期完成染色体的均分,与分裂期相比,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2、 细胞分裂的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前期的特点是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中期的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位置, 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后期是着丝点分裂,染

4、色单体消失,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末期的特点是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3.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 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 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C. 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 染色体复制和 DNA 复制【答案】D【解析】着丝点在有丝分裂后期分裂,而细胞质分开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A 错误;染色体数在后期加倍,而染色单体形成是在间期,B 错误;细胞板的出现于有丝分裂末期,而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前期,C 错误;DNA 主要存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复制和 DNA 复制都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有丝分裂不同

5、时期的特点,总结如下:(1)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4. 根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图细胞有染色体 4 条B. 该图细胞有染色单体 0 条C. 该图细胞有 DNA 分子 4 个D. 该图细胞有 2 个中心粒- 3 -【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体单体(1 和 3、2和 4)分开,在纺锤体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

6、极,应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图示细胞含有 4 条染色体,A 正确;B、图示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不含染色单体,B 正确;C、图示细胞含有 4 个 DNA 分子,C 正确;D、图示细胞含有 2 个中心体,4 个中心粒,D 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5. 下表所列为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细胞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十二指肠细胞13.51.815.3肿瘤细胞18.00.518.5成纤维细胞19.30.720.0A. 分裂期和细胞周期均最短的是肿瘤细胞B. 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C. 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

7、周期持续时间不同D. 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答案】C【解析】6. 分析以下事实:胡萝卜韧皮细胞通过培养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绵羊乳腺细胞核移入去核卵细胞中,能发育成有生殖能力的绵羊。基于以上事实,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 高度分化的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B. 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 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存在于细胞核中,并未消失D.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答案】A- 4 -【解析】事实说明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不能证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A 错误;绵羊乳腺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能发育成有生殖能力的绵羊,这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 正确

8、;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使基因丢失,因此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存在于细胞核中,并没有消失,C 正确;事实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 正确。7. 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高等动物细胞的分化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B. 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 细胞分化使细胞数目和种类增多D. 经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全能性降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高等动物细胞的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A 错误;B、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 错误;C、细胞分化使细胞的种类增多,而细胞的数目不变,C 错误;D、经细胞分化后,细胞的

9、全能性降低,D 正确所以D 选项是正确的考点:细胞分化【名师点睛】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8. 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B. 细胞分化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C. 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D. 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仍保持着全能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分化是指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具有稳定性、持久性

10、和不可逆性,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AB 正确。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C 错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保持着全能性,D 正确;答案是 C。- 5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特点、发生的时间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9. 下列因素中,与细胞癌变无关的是A. 紫外线照射 B. 亚硝胺污染 C. 温室效应 D. 遗传物质改变【答案】C【解析】紫外线属于物理致癌因子,亚硝胺属于化学致癌因子,都可以引起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癌变,从而使得正常细胞

11、变成癌细胞,而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引起,故C 正确。【考点定位】细胞癌变10.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癌细胞特征的是A. 癌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只能分裂 5060 次B. 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C. 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D. 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导致在体内易分散和转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癌细胞是无限增殖的,正常细胞分裂大约 50-60 次,故 A 错误,B 正确。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故 C 正确。癌细胞糖蛋白减少,黏着性减少,导致在体内扩散和转移,故 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11.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

12、,不正确的是A. 表皮细胞的脱落是细胞凋亡的结果B.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 细胞衰老和细胞癌变都导致细胞形态发生变化D. 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较少,呼吸速度减慢【答案】D【解析】12. 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一个双眼皮,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A. 31 符合分离定律B. 遗传因子不能组合,产生了误差- 6 -C. 这对夫妇都含有单眼皮的遗传因子,在每胎生育中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D. 单眼皮与双眼皮可以相互转化【答案】C【解析】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用 A、a 表示) ,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有三个是单眼皮,即发生性状分离,

13、说明这对双眼皮夫妇的基因型均为 Aa,则他们所生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表现型及比例为双眼皮:单眼皮=3:1。按照基因的分离定律,双眼皮:单眼皮=3:1,但题干中双眼皮:单眼皮=1:3,A 错误;亲本产生的A、a 两种配子发生了随机结合,该遗传在后代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是完全可能出现上述比例的,B 错误;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说明这对夫妇除含有一个控制双眼皮的基因外,还都含有一个控制单眼皮的基因,即他们的基因型可以用 Aa 表示,因此他们每生育一胎出现单眼皮的几率都是 1/4,C 正确;单眼皮与双眼皮不可以相互转化,D 错误。13. 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

14、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A. 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 11 B. 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 31C. 都是隐性个体 D. 都是显性个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因此在隐性植株上所结的子代都是隐性,故 C 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豌豆的特性,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4.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 11 比例的是F1产生配子的分离比 F2性状分离比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亲本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A. B. C. D. 【答案】D【解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

15、验过程中,纯种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F1为杂合子,F1产生配子的分离比为 1:1,正确;F2的性状分离比为 3:1,错误; 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例为 1:1,正确; 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一代只有一种表现型,错误,故选 D。- 7 -15.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的A. B. C. D. 【答案】A【解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自由组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是在个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起作用,不同于性状的自由组合,也不同于配子的自由组合。图中 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故选 A。16. 已知 A、a 和 B、

16、b 两对基因控制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ABb 与 aabb 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B. AABB 与 aabb 杂交,所得 F1再自交,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1/4C. AABb 的个体自交,后代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1/2D. 如果后代中表现型比例接近 1111,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 AaBb 和 aabb【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a 和 B、b 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两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两对相对性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ABb 与 aabb 杂交,后代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所以不会出现纯合子,A 正确;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则 F2中纯合子(AABB、AAbb、aaBB、aabb)占 1/4,B 正确;AABb 的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为 AABB、A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