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每课名题4)(教师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28802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每课名题4)(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题四: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每课名题4)(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题四: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每课名题4)(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题四: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每课名题4)(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题四: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每课名题4)(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四: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每课名题4)(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每课名题4)(教师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专题四: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每课名题 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4 小题,共 0 分)1 ( 2011 年 3 月湖南十校联考 11 题)某学者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体制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社会权力体系的结构方式上,必须要由各级公共权力中的常设最高决策领导权(简称决策权)和常设最高决策监督权(简称监督权)两权分立,相互分权制衡与合作,从而确保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的权力运行机制。 ”造成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旧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残缺、民众参政素质低 B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起步晚、底子差C西方民主宪政制度和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D当代中国社会主

2、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答案】D【点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只有建立起来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的权力运行机制,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故 D 符合题意。【结束】2 (2011 年 4 月北京海淀区一模 17 题)1940 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以下各项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A “联俄、联

3、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C【点拨】本题考察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题干信息:根据题干“1940 年”和“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分析,应是指新中国的成立,选项中与新中国成立相关的是 C 项,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A 项在 1924 年提出,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此时无产阶级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 项在 1940 年抗日根据地中提出的政权形式,同样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D 项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确认中共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承认现有的五种

4、经济成分等,表明中国已经完成反帝反封建人物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结束】3 (2011 年 2 月济南市调研 24 题) “好花终须绿叶扶” 、 “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现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答案】C【点拨】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最能体现“好花终须绿叶扶” 、 “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一材料信息。【结束】4 (2011 年 4 月衡州市质检 21 题)1 949 年 9 月 , 中 国 人 民 政 治 协 商 会 议 第 一 届

5、 全 体 会 议 通过 的 中 国 人 民 政 治 协 商 会 议 共 同 纲 领 规 定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为 新 民 主 主 义 国家 人 民 民 主 主 义 国 家 社 会 主 义 国 家 人 民 民 主 专 政 国 家 ( )A B C D 【答案】C【点拨】共 同 纲 领 属 于 新 民 主 主 义 性 质 , 故 排 除 含 选 项 。【结束】5 (2011 年 5 月苏、锡、常、镇二模 11 题)1949 年 1 月 19 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一封电报中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 。下列对“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

6、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B “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C “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讨论了国名、国旗、国徽等问题D “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答案】C【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对新政协的理解。题干中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应指 1949 年召开新中国成立前的筹备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在 1954 年一届人大的召开。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在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答案 C。【结束】6 (2011 年 1 月北京朝阳区高三统考 6 题)右图是 1953 年版人民币 10 元券背面图样。图

7、样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 民族团结原则 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平等原则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A B C D【答案】C【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共实行的民族政策及原则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 1954 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C。【结束】7 (2011 年 3 月临沂市一模 17 题)下面是 l949 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 ,新中国初期政权的特点不包括(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政务院 职务党派 主席 副主席 委员 总理 副总理 政务委员共产党 l 3 29 l 2 6民主党派和无

8、党派人士 0 3 27 0 2 9A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B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C多党合作,具有广泛代表性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答案】D【点拨】新中国成立后,不是多党联合执政,而是中共一党执政。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通过政治商协会议,参政议政,并不能成为执政党。D 项说法错误。【结束】8 (2011 年江苏高考 9 题)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

9、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平等性 广泛性 继承性 深刻性A B C D【答案】C【点拨】本题和浙江文综卷相近,使用了同一材料。从费孝通的回忆“此事发生于北平时期”“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等信息,可判断出他参加的会议是 1949 年 9 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因为这次会议中北平改名为了北京,建国前参加代表较为广泛的只有这次会议。联系材料中出席会议的代表涉及各个阶层,而且各个阶层代表在一个会场一起讨论问题,这些反映了这次会议的广泛性、平等性,从这次会议对于新中国建立的重要意义也充分体现了深刻性,本题选 C 项。第项继承性可排除,本次会议与以前的旧政协会议无联系。 “这许多一

10、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的平等性、广泛性和深刻性。材料无法体现继承性,排除。【结束】9 (2011 年 5 月南平市质检 18 题)1949 年新政协后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6 位副主席,党外人士 3 人;委员 56 人中,党外人士 27 人。这体现新政府的特点是A多党合作、民主协商 B人民代表制度C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 D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答案】A【点拨】从参加政协的代表比例看,具有广泛性。【结束】10 (2011 年 4 月江苏百校样本分析 10 题) “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

11、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新中国成立后 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C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三大战役胜利 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 年 9 月,新中国尚未成立,排除 B 项;1954 年宪法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国家性质的是共同纲领 ,故排除 D;21 世纪初,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方才形

12、成,排除 C 项;答案选 A。【结束】11 (2011 年 1 月三明市期末质检 12 题)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目标得以实现的是( )统一中国 建立民主共和国 实现了民族独立 铲除私有财产制度A B C D【答案】C【点拨】【结束】A B C D12 (2011 年 4 月湘潭市二模 18 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但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在亲自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及监督权之余,将国家权力中的行政权、审判权、法律监督权等分别委托给政府、法院、检察院,而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则必须对选出的代表、委托的国家机关

13、进行监督。这体现了( )A “双重委托,双重监督” 的原则 B直接民主的原则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民主代议制形式【答案】A【点拨】 宪法规定,中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我国采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的代议制。通过选举代表,由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代表大会来管理国家,这是第一重委托。反过来,人大要向人民负责,要向选民述职,要自觉接受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了更专业的管理国家,选举“一府两院”来行使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人大委托“一府两院”是第二重委托, “一府两院”要向人大报告工作,接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这就是“双重委托,双重监督”的原则。材料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原则,故正确答案为 A。

14、【结束】13 (2011 年 1 月河南安阳高三期末 19 题) 青藏高原唱响全国: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期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 。 。呀拉锁,那可是青藏高原。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965 年西藏自治区的成改革开放A B C D【答案】B【点拨】1951 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西藏和平解放。第项七届二中全会在 1949 年 3 月召开,与西藏无直接联系。其他几项意义重大,对西藏发展影响深远,本题选 B 项。【结束】14 (2011 年西安八校联考 33 题)社会学家费孝通说:“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而他们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代表性呀!北平住着的就是这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试问英美哪一个议会能从普选中达到这样高度的代表性呢?”据此,这些代表参加的会议是( )A中华民国独立各省的第一次代表会议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