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乳房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287440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1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乳房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乳房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乳房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乳房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乳房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乳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乳房(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授课:刘爱侠,Contents,目,录,目的要求,解剖生理概要,第26肋骨水平 Cooper韧带,乳腺组成,1520个腺叶腺小叶腺泡,淋巴输出途径,至腹股沟淋巴结,胸大肌外缘淋巴管,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胸骨旁淋巴结,对侧乳房,淋巴结群,中央,外侧肩胛下 胸肌,腋尖,淋 巴 结 群,锁骨下,乳房是如何发育的?,乳房受哪些激素的影响 ?,月经周期对乳房的影响,外上,外下,内上,内下,1、视诊:对称性,皮肤情况,乳腺情况 2、触诊: 四个象限由浅入深触诊。 3、注意事项:,乳房,检查方法,注意事项,不能抓捏乳腺,以免误诊 一般先查健侧,后查患侧,腋

2、窝、锁骨下、锁骨上触诊,腋窝淋巴结 右手扪查左腋, 左手扪查右腋,特殊检查,1. X线钼靶片:乳腺癌表现 2. 其他检查:B超、红外线扫描 3活检病理:针吸、切除肿物,为什么乳房最容易得病?,乳房有哪些常见疾病?,01,急性乳腺炎,急性乳房炎,好发于产后哺乳期 初产妇,产后34周更为多见 主要致病菌:金葡菌,【病因病理】,2.细菌入侵 -乳头皮肤破损-婴儿患口腔炎或含乳头睡眠,1.乳汁淤积,乳头发育不良妨碍哺乳 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乳少 乳管不通,影响排乳,【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红、肿、热、痛 全身中毒症状 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较短期内形成脓肿,【治疗原则】,患乳暂停哺乳 局部热敷、理疗 应用

3、抗菌药物 中药治疗 脓肿处理,控制感染,排空乳汁,【护理诊断】,体温过高 与炎症反应有关 疼痛 与乳汁淤积、乳房感染、脓肿切口引流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哺乳期乳房保健知识 焦虑 与担心婴儿喂养及乳房形态改变有关 潜在并发症:脓毒症、乳瘘,【护理目标】,病人的感染被控制,疼痛缓解 并发症可及时预防或处理 自我保健能力提高,【护理措施】,1.积乳的处理 教会或协助病人使用吸乳器。 健侧哺乳时,保持乳头清洁,观察乳汁颜色,2控制感染 炎症早期热敷、理疗 避免挤压 遵医嘱抗生素治疗 高热处理,蒲公英、芒硝外涂 金黄散、鱼石脂软膏 25硫酸镁溶液湿敷,3脓肿引流的护理 切口应循乳管方向作放射状,切至乳晕处

4、止,避免损伤乳腺导管形成乳瘘 观察脓汁色泽、量及气味变化 敷料渗湿及时更换,4疼痛护理 环境舒适 协助翻身及日常生活料理 避免撞击乳房 使用哺乳文胸 必要时止痛药,5终止乳汁分泌 适应证:感染严重、并发乳瘘。 方法: 炒麦芽60g,用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23日; 口服己烯雌酚1-2mg,每日3次,连服3日; 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每次2mg,每日1次,直至收乳为止。,关键在预防 保持乳头和乳晕清洁 矫正乳头内陷 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 预防乳头破损或皲裂,【健康教育】,按摩疗法,手动挤奶,矫正乳头内陷,手术治疗乳头内陷,【护理评价】,1病人舒适程度,乳房的症状和体征是否缓解。 2切开引流术

5、治疗,其引流及愈合是否顺利,是否发生乳瘘等情况,经处理后有否缓解。 3病人能否正确描述急性乳房炎预防相关知识。,02,乳房囊性增生病,【病因】,多见中年妇女 是内分泌障碍性增生病,病因不明 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 不是肿瘤增生但可在此基础上发生肿瘤,【病理】,按其形态分 单纯性小叶增生 囊性小叶增生 腺性小叶增生,【临床表现】,疼痛: 呈周期性-月经前及经期发生或加重 增厚或肿块 乳头溢液-棕色/血性液体,乳腺增生与乳癌的关系,乳腺癌 的形成过程,治疗原则,对症治疗 中药治疗 有乳癌家族史,可活检 增生明显,乳房切除,减轻疼痛可口服5碘化钾5ml,每日三次。 维生素E50mg,每日3次。 中成药如

6、逍遥丸散、小金丹等可减轻症状。,03,乳房纤维腺瘤,【病因】,雌激素是刺激因子 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度异常增高 发生于卵巢功能期,【病理】,以小叶内纤维细胞增生为主周围有纤维包膜 组织形态分: 管内型 管外型 混合型,临床表现,发病年龄20-25岁 无症状肿块:多单发,表滑,质硬,易推动 肿块大小与月经无关,辅助检查,X线钼靶片: 见肿块影 边界清 见透光环,乳房肿块切除术,【治疗】,手术切除 良性瘤有恶变可能,04,乳管内乳头状瘤,【病理】,大导管乳头状瘤:发生于输乳管壶腹,导管扩张。 多发性乳头状瘤:发生于中小导管,有癌变倾向。(癌前变),【临床表现】,发病年龄40-50岁经产妇

7、乳头血性溢液-首发症状 多发乳晕区(壶腹部)肿块,辅助检查,不易触及肿块,选用乳管造影有助于诊断。,【治疗原则】,单发者:切除整个病变导管系统 多发者:乳腺单纯切除 癌变者:根治术,05,乳腺癌,发病率,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美国适龄妇女普查乳癌检出率为1/8,中国:乳癌发病年龄年轻化非常严重 高发年龄段为3049岁,好发年龄:40-60岁,古人对乳腺癌的认识,【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不明,与雌激素有关。高危人群: (1)初潮12岁,绝经晚 (2)个人史:未育、晚育、未哺乳 (3)家族史 (4)乳房良性病 (5)内分泌功能紊乱致癌 (6)高脂饮食(7)胸部放射线接触史,转

8、移途径,局部扩散:皮肤、胸筋膜和胸肌 淋巴转移:最常见 血运转移:肺、骨、肝 好发血运转移是乳腺癌突出的生物学特征,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淋巴转移,腋窝淋巴结转移胸骨旁淋巴结转移,转移途径,淋巴转移,乳癌(癌细胞),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胸骨旁淋巴结,静脉,肺、骨、肝等组织,【临床表现】,1乳房肿块,2乳房外形改变 随着癌肿增大,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变化。,3.表现为两侧乳房不对称,病灶局部凸起,患侧乳头抬高或凹陷,1.累及Cooper韧带,早期出现“酒窝征”,2.若堵塞皮下淋巴管,皮肤呈“桔皮样”变,4.晚期肿块固定、外突明显,出现多发结节围绕原发病灶,称卫星结节,

9、5.癌肿破溃呈菜花状,分泌物恶臭。,80以上的乳癌以乳房肿块就诊。好发乳房的外上象限(45%50% )。呈无痛 、单发、表面不光滑,质硬 、分界不清楚 的肿块,特殊型的炎性乳癌 表现为乳房明显增大,伴随急性炎症改变,晚期出现乳房 内肿块,预后极差。 乳头湿疹样癌 (少见) 乳头和乳晕区呈现湿疹样变化,病变继续发展,可们及肿块,预后较好。,3乳头溢液 少数病人出现乳头溢液症状,其液体以血性分泌物多见。,4淋巴结肿大 乳癌淋巴结转移最初多见于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早期为散在、质硬、无痛、易推动的结节,后期淋巴结肿大相互粘连、融合。,5压迫及转移症状 癌细胞阻塞腋窝淋巴管-上臂蜡白色水肿 淋巴结压迫腋

10、静脉-手臂青紫色水肿 压迫神经干-手臂、肩部剧烈疼痛 肺转移-胸痛、呼吸困难 骨转移-局部疼痛、病理性骨折 肝转移-肝大、黄疸,【乳腺癌12征象】,6 心理状态 病人多无意中发现乳房内肿块来就诊 焦虑、惶恐,7临床分期:国际抗癌协会分期法 T:原发肿瘤 N:区域淋巴结 M:远处转移,N0 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 N1 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可推动 N2 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彼此融合或与周围组织粘连 N3 有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T0 原发肿瘤未查出 Tis 原位癌 T1 肿瘤直径2cm T2 肿瘤直径2cm , 5cm T3 肿瘤直径5cm T4 肿瘤大小不计,侵及皮肤或胸壁,M0无远处转移 M1

11、有远处转移(包括锁骨上淋巴结),【辅助检查】,1影像学检查 钼靶X线摄片 超声 2病理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 活组织检查:确诊,【处理原则】,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1手术治疗 根据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辅助治疗的条件选择手术方式。目前应用的治疗性手术有以下5种:(1)乳癌根治术:(2)乳癌扩大根治术:(3)乳癌改良根治术有两种术式: (4)全乳房切除术: (5)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 保留胸大肌、胸小肌。该术式保留了胸肌,手术后外观效果较好,目前已成为常用的手术方式。,手术切除包括腋尾部及胸大肌筋膜的整个乳腺。该术式适于原位癌、微小癌及年迈体弱不能耐

12、受根治术者。,手术包括完整切除肿块及腋淋巴结清扫。手术后必须辅以放疗、化疗。,手术切除包括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的整块组织。适用于有腋窝上组淋巴结转移,但无远处转移征象者。,在乳癌根治术的基础上,同时切除胸廓内动、静脉及其周围的淋巴结。适用于肿瘤位于乳房内侧象限、直径3cm及临床无远处转移征象者。,常用的有CMF方案(环磷酸胺、氨甲蝶呤、氟尿嘧啶)CAF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氟尿嘧啶)。化疗可引起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阿霉素具有心脏毒性。,3放射疗法除少数手术前应用外,通常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以防止局部复发。,内分泌治疗:,2化疗 一要早(早用)、二要合(联合),

13、70病人的癌细胞中有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gR),受体检测阳性的乳癌病人应用雌激素拮抗剂有较好的抑癌作用,常用的雌激素拮抗剂为三苯氧胺(T AM)20mg 1/日。,【护理评估】,1术前评估 (1)健康史:有无与乳腺癌发病相关原因病史。 (2)身体状况:临床表现及转移情况。 (3)心理社会状况:了解病人对乳腺癌的治疗,特别是对手术的认知程度和情绪变化。了解病人的工作、家庭经济状况和角色关系形态等。,【护理评估】,2术后评估 了解术式、术中情况,观察伤口引流、包扎固定、上肢血液循环状况。 了解病人术侧上肢功能锻炼和康复状况,病人与家属对乳腺癌手术健康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出院前的心理状态。,

14、【护理诊断】,焦虑 与担心手术造成身体外观改变与预后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手术和放射治疗有关。 疼痛 与手术、癌肿压迫、转移有关。 身体活动障碍 与手术影响手臂和肩关节的活动有关。 自我形象紊乱 与乳房切除及化疗致脱发等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乳癌自我检查、预防知识。 潜在并发症 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护理目标】,生命体征平稳。 焦虑减轻、情绪稳定。 疼痛缓解。 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发生。 掌握患侧上肢康复训练方法。 病人和家属能适应乳房切除后身体外观的改变。 掌握乳房自查技有自,减少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 并发症得到预防或及时处理。,【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 1.妊娠-终止妊

15、娠哺乳-停止哺乳激素作用活跃而加快乳癌的发展,【护理措施】,2.控制感染 晚期乳癌病人术前注意保持病灶局部清洁 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注意他处有无转移病灶,3.皮肤准备 术前1日备皮 植皮-供皮区,乳房手术备皮,上至锁骨上部 下至脐水平 两侧至腋后线,包括同侧上臂上1/3及腋窝,4.心理护理 多关心 解除忧虑 鼓励其树立信心,(二)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注意呼吸,及时发现气胸(胸闷、呼吸困难) 鼓励病人深呼吸,防肺部并发症 观察血压、心率变化,防休克,2伤口护理 乳房切除术后需用胸带加压包扎 定时调整胸带的松紧度皮瓣下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持续负压吸引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术后1-2天 50-100ml血性液),胸带加压包扎,压迫过紧-皮瓣、术侧上肢的血运障碍 包扎松驰-皮瓣下积液,致使皮瓣或植皮片与胸壁分离不利愈合,3患侧上肢康复、训练 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做腕部、肘部的屈曲和伸展运动,但避免外展上臂。 48小时后可下床,活动时应用吊带将患肢托扶,需他人扶持时不要扶患侧。 术后1周开始作肩部活动。 1012天后鼓励病人用术侧的手进行自我照顾,如刷牙、梳头、洗脸等,并进行上臂的全关节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