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肥改大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226693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7.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室肥改大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房室肥改大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房室肥改大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房室肥改大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房室肥改大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室肥改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室肥改大(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房、心室肥大,心电图室,右室肥厚,左房肥大,双房肥大,双室肥厚,左室 肥厚,右房肥大,概 述,心房、心室血容量的增多或腔内压力增加。 心肌纤维代偿增粗、室壁增厚,以增强心肌收缩力;长期负荷过重,心肌纤维增长,为失代偿期,房、室出现扩大和(或)肥厚。 习惯上心房扩大称心房肥大;心室扩大称心室肥厚。 当心房、心室肥大到一定程度,可引起心电图改变。,概 述,辅助检查,临床首选无创、价廉的心电图。 心电图在诊断房室肥大方面,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不如超声心动图。 单纯依据心电图改变诊断房室肥大有相当程度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临床应认识到心电图对房室肥大的诊断价值,心电图诊断房室肥大需紧密结合临床

2、资料。,一、心房肥大,正常心房除极过程正常心脏起搏点位于窦房结。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房连接处的心外膜下,窦房结发出的激动首先使右房除极,最后为左房除极。P波前2/3代表右房除极,后2/3代表左房除极,P波中间1/3为左右心房的共同除极。心电图在、V1导联是观察和区别左右心房电活动的最佳导联。,(一)右心房肥大,正常P波向量环方向一般与导联平行,P波形态为半圆形,正常P波向量环,形成机制,(一)右心房肥大,右房肥大向量环,右房肥大时,向量环向下、向右前增大,所以、aVF、V1导联P波增高、变尖,形成机制,(一)右心房肥大,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房除极波(P波)振幅增高。,(一)右心房肥大,心电图特

3、征 P波高尖,振幅0.25mV,以II、III、aVF导联突出,尤其是II导联最常见。 V1导联P波直立或正负双向,正向部分振幅0.15mV;或振幅算术和 0.2mV。,(一)右心房肥大,男,74岁 主诉:反复咳嗽咳痰30年。 临床诊断:COPD。 心电图表现:P波II、 III、aVF高尖,振幅0.3mV。 诊断:肺型P波(右房肥大),女性,11岁 主诉:反复气促7年 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狭窄。 心电图表现:P波I、II、aVF,V2-V6导联高尖,振幅0.4-0.5mV,V1导联正向部分振幅0.2mV、振幅算术和为0.4mV。 心电图诊断: 右房肥大,(一)右心房肥大,临床意义:

4、 临床最常见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因此又称肺型P波 其他病因: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等 无病史:P波高电压,可见于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缺氧等。 有些阻塞性肺部疾患(肺心病、哮喘)、肺动脉高压的患者,P波也可以表现为正常,但右房肥大时,常伴有右室肥大,故在判断右房肥大时,可参考有无右室肥大,,(二)左心房肥大,正常P波向量环方向一般与导联平行,形态为半圆形,正常P波向量环,形成机制,(二)左心房肥大,左房肥大向量环,左房肥大时,向量环向左、向左后增大,心房除极时间延长,P波宽大,出现双峰,后峰大于前峰,、V5导联明显,V1导联负向波增大,形成机制,(二)左心房肥大,心电

5、图主要表现为心房除极(P波)时间延长,(二)左心房肥大,心电图特征 P波增宽,时限0.12s, P波常呈双峰,峰距0.04s,后峰前峰,在、V5导联最清楚。(二尖瓣型P波)PV1终末电势(PtfV1)异常:V1导联的P波负向波增宽、增深,其负向P波的振幅乘以时间,绝对值0.04mms(即PtfV1-0.04mms)。,女性,35岁 主诉:反复胸闷气促1年。 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心电图表现: P波增宽,时间为0.13s, I、V4、V5、V6导联P波呈双峰、峰距为0.05s。 PV1终末电势: -2mm0.08s=-0.16mms绝对值0.04mms。 心电图诊断:左

6、房肥大(或二尖瓣型P波),(二)左心房肥大,多见于二尖瓣病变,因此又称二尖瓣型P波 其他病因:扩张型心肌病、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等 需与心房内传导阻滞鉴别,房内阻滞多发生于冠心病、心梗、高血压病等,且无左房扩大的证据,临床意义,(三)双心房肥大,心电图特征 P波高尖,II、III、aVF振幅0.25mV,V10.15mV。 P波增宽,时间0.12s,常呈双峰,后峰前峰。 PV1终末电势(PtfV1)异常:即PtfV1-0.04mms。,(三)双心房肥大,男,44岁 主诉;反复气促2年。 临床诊断:心肌病。 心电图表现:II、III、aVF导联P波高尖,振幅0.25-0.3mV,时间0.14s;I、

7、V5、V6导联P波呈双峰型,后峰前峰 ,峰距0.07s,PtfV1=-0.75mms 。 心电图诊断: 双房肥大,先心病:房缺,风心病联合瓣膜病变,(三)双心房肥大,临床意义 见于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如风心病的联合瓣膜病变、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等) 心室的肥大往往伴有相应的心房肥大,因此,心电图表现若符合心房肥大标准者,常提示有心室肥厚的可能,二、心室肥厚,心室肥大有两种类型:扩大与肥厚。由于心室肥厚时间长久后,常伴有心室腔的扩大,故一般统称为心室肥大,习惯称心室肥厚。正常心脏的解剖位置是,左室位于左后方,右室位于右前方。左室壁的厚度约是右室壁的三倍。,二、心室肥厚,正常心室除极向量

8、环,二、心室肥厚,下图A:正常情况下,由左右两侧心室共同除极产生的综合向量表现为左室占优势的特征,指向左后方。,(一)左心室肥厚,机制下图B:左室肥厚或扩大时,指向左后方的左室除极向量进一步增大,使左室优势的情况表现得更为突出,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左胸导联QRS波群中R波振幅增大,但其形态不变,(一)左心室肥厚,心电图特征 1.主要表现胸导联QRS波群电压增高(左室面电压)R V5(或V6 ) 2.5mVR V5 + S V1 4.0mV(男) 3.5mV(女) 2.次要表现 QRS电轴左偏 QRS时间延长:V5导联VAT延长 肢导联QRS波群电压增高 ST-T改变,(一)左心室肥厚,了解: VA

9、T:R峰时间(室壁激动时间)P491 从心室除极化开始至激动到达探察电极下心外膜所需要的时间,有时能反映心室的厚度。 心电图上指从QRS波群开始到R波顶峰垂线之间的时距。正常V5导联不超过0.05s。,男性,50岁 原发性高血压病 心电图表现: 1、RV5 4.3mVRV5+SV1=8.8mV 2、V5 VAT 0.06s 3、ST-T异常 心电图诊断: 左室肥厚,临床资料男 21岁心肺体检正常心电图表现:RV5 2.7mv+SV1=4.1mv心电图诊断:左室高电压,风心病联合瓣膜病变,(一)左心室肥厚,临床意义: 常见于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狭窄或关闭不全)

10、、先心病(室缺、动脉导管未闭),还可见于贫血性心脏病、甲亢心、梅毒心等。 无病史:左室面高电压,常见于瘦长体型健康人(胸壁较薄)、横位心等。,运动会体检,(二)右心室肥厚,机制下图C:右室轻度肥厚时,其向右前方增大的除极向量还不能扭转左室占优势的特征;当右室壁的厚度相当严重时,其增大除极的向量可影响到QRS综合心电向量的方向和大小,引起心电图尤其是右胸导联QRS波群振幅及形态发生系列改变。,(二)右心室肥厚,心电图特征(敏感性低) 1、主要表现 电轴右偏(更有价值) V1导联R/S 1、V5、V6导联R/S1 R V1 0.7mV R V1 +S V51.2mV, RaVR0.5mV2、次要表

11、现 V1导联VAT时间 0.03s ST-T改变,心电图表现: 电轴右偏 RV1+SV5 =1.5mV+1.0mV=2.5mV ST-T改变,男,61岁 临床诊断: 肺源性心脏病 心电图表现: 1、电轴右偏(+103) 2、V1V6 R/S1 心电图诊断: 右心室肥厚,先心病:房缺,(二)右心室肥厚,临床意义: 常见于慢性肺心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先心病(肺动脉狭窄、房缺、室缺)、心肌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无病史:顺钟向转位,由于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改变右室肥厚比较可靠的标准是胸导联QRS形态和R/S比例,以及电轴右偏。心电图对右室肥厚的敏感性不高,但如果出现,则提示右室肥厚已显著

12、。轻度右室肥厚心电图可在正常范围。,COPD,心脏彩超未见心室肥厚,(三)双侧心室肥厚,心电图表现: 类似正常心电图 以某一侧心室肥厚为主的心电图 双侧心室肥厚的心电图,男,17岁 临床诊断:心肌病 心电图表现: V1V6 R/S1 RV1 2.2mV RV1+ SV5=2.7mV RV5 6.7mV RV5+SV1=7.1mV 心电图提示: 双侧心室肥厚,(三)双侧心室肥厚,临床意义:大多见于风心病的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 全,高血压性心脏病或冠心病合并肺源性心脏 病,先心病的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合并 肺动脉高压,心肌病等。,总结,P波电压增高,电轴右偏、胸导联R/S异常,右房肥大,左房肥大,左室肥厚,右室肥厚,P波时间延长,左胸QRS波群电压增高是必备条件,肺心病,冠心病:心梗,心脏彩超示室壁瘤形成,双室肥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