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董事长与董事会:明确定位创新机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82962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治理:董事长与董事会:明确定位创新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司治理:董事长与董事会:明确定位创新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司治理:董事长与董事会:明确定位创新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司治理:董事长与董事会:明确定位创新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司治理:董事长与董事会:明确定位创新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治理:董事长与董事会:明确定位创新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治理:董事长与董事会:明确定位创新机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董事长与董事会:明确定位创新机制Avatar 发表由Shendan 332 天之前(2012-10-11) 分类 : 人力资源| 标签 : 董事会协调独资新兴产业积极进步型的董事会需要积极的董事长。这就要求董事长要迅速进入角色,对董事会工作充满热情,认真学习,尽心履职,积极指导经理层的工作。自国务院国资委2005 年启动中央企业董事会试点以来,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作为试点单位,在“规范决策、合理授权”的原则下,积极建设规范的董事会运作体系,董事会真正成为公司决胜市场的战略性力量。在董事会的科学决策下,两家企业取得了平稳较快发展,成为“竞争型央企的发展典范”。中国建材集团迅速成长为我国建材

2、行业目前唯一的世界 500 强企业、 全球第二大建材产业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三年内营业收入从400 多亿增加到超过1250 亿。目前,两个董事会治理规范、运作顺畅,获得了国资委的高度认可,被评为运行良好的董事会。作为两家企业的董事长,我深感欣慰, 在董事会试点的具体实践中,就如何做好董事长、运作好董事会以及开好董事会等方面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明确角色定位,做积极的董事长在法律规定中, 董事长是董事会推举的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检查董事会的决议实施情况的人。 作为董事,享有一人一票的权利。但董事长又是一个具有特殊责任的角色,在董事和股东之间、 董事和董事之间、董事和经理间的沟通协调上起着重要作用

3、,对董事会的顺畅规范运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做积极的董事长首先要从建设积极进步型董事会说起。纵观董事会的历史沿革,经历了前后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仪式型的董事会,大家开会基本不发言,听别人讲, 听董事长讲。过去搞百户试点时,大部分是国有独资型的企业,基本是这种情况。第二个阶段是开放型或叫解放型的董事会,董事长是召集人,一人一票,董事有了责任感,大家很踊跃,但往往一人一把号, 各唱各的调。 在这种情况下, 董事会运作往往和执行层形成尖锐的对立,统一不起来, 事情总决定不了,董事会决策效率低下,萨班斯法后美国一些公司董事会一度决策效率很低。 第三个阶段是现在积极进步型董事会,董事长作为协调人,

4、 让大家积极发言,建设性地提意见,同时和执行层进行良好的沟通。这样才是创造价值的董事会,同时是积极促进管理层努力创造业绩和完成任务的董事会,央企的试点董事会应是积极进步型董事会。积极进步型的董事会强调积极、学习、 绩效, 它与过去强调制衡的董事会在工作方式上有明显的区别。 真正良好的公司治理不仅仅是要防止错误行为发生,更要在实质上改善公司的业绩。积极进步型董事会不只是监管机构,还要谨慎决策,和经理层们一起面对问题,为公司的发展创造价值。国资委董事会试点伊始,强调得比较多的是董事会的监督和制衡,但随着董事会工作的深入,确立了董事会是企业领导机构的地位,要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绩效负责,这是由简单制衡

5、向创造绩效的更高目标迈进。201210111332596669.jpg 积极进步型的董事会需要积极的董事长。这就要求董事长要迅速进入角色,对董事会工作充满热情,认真学习,尽心履职,积极指导经理层的工作。董事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政首长,首先是董事会的班长,要具备很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主持开好董事会会议,引导董事会公平地进行信息沟通、风险评价、规范决策。董事会决策是互相沟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董事、监事、董事长、总经理由于信息、角度、 阅历和经验的不同,在经营管理中的决策、执行和实施过程中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分歧,这是正常的。董事长既要充分尊重各位董事独立发表意见,又要讲究议事效率,做出大

6、家能接受的决定,为董事会营造一个既有积极的讨论撞击,又团结合作的氛围,形成相互尊重、理解包容、共同进步、规范高效的董事会文化。董事会是决策组织, 因而董事长应是具有全局观念、熟习战略思维、 善于学习的战略家。董事会成员大部分是从经理层过来的,经理层眼睛向内向下,而董事应该眼睛向外向上,思考问题有本质的不同。一个非常好的经理,不见得能做非常好的董事,两个角色的内容、侧重面有所不同。 董事长应该站得更高,努力转变自己的心智模式,真正从过去的亲历亲为的总经理身份转变到战略决策者的定位上来。我的体会是要做积极的董事长,抓大事、抓战略、抓资源,不要总操心执行层面上的事。作为总经理也要清楚,决策项下的事由

7、董事会做,是执行层的事则要百分之百做好,只有这样才是运行和谐的董事会。董事会里常发生的矛盾往往是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冲突,董事长与强势董事之间的冲突。协调和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保障董事会的正常运行。董事长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要比其他董事拿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参加培训、 深入调研和系统思考,从而引导董事会成为能纵观全局、把握机遇的战略性决策组织。董事长要积极创造条件安排董事们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董事们的决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使董事会形成较好的、 经验互补的组合;要发挥专门委员会的职能作用,调动专门委员会召集人和委员们的积极性, 为董事会提供重要的专业建议;要明确对股东的信托责任,听清楚股东的声音,

8、并为企业负责。在国药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和党委书记是分设的。作为董事长,我鼓励总经理和党委书记放手工作,从不干预他们的日常经营和管理工作,形成 “一驾马车三匹马”的合作机制。创新发展机制,探索“央企市营”模式下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是个大课题。所谓公司治理, 就是把公司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各就其位的制度安排。有的公司乱,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行权乱,不知道企业谁说了算,谁来负责任;第二是投资乱,层层投资,天天投资,到底有多少企业不知道,审计后发现全是漏洞。因此,董事会要把着眼点放在规范决策、合理授权和有效监督上,在强化治理、 建立规范治理结构上下功夫。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是企业重中之重的大事。中国建材

9、集团和医药集团作为充分竞争领域内的央企,加强公司治理、强化董事会建设、构建机制优势,关乎市场化经营的成败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董事会要成为公司决胜于市场的战略性力量。为此, 两家企业在市场化改革中探索了“央企市营”的成长模式,在公司治理方面赢得了活力和优势。央企为什么要进行市场化经营?一是经济形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属性, 任何企业都要遵从市场的规则,所以央企必须市场化,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一个企业的起码要求,这是必须要做到的。二是公司法规定,所有公司是法律项下的经济主体,要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目前中国建材已经实现了公司法下的注册,使公司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法人主体。 国药集团下一步也

10、要重新注册为有限公司,这是方向。 因为公司法要求有董事会,只有公司法下的董事会才有法律意义,而企业法下的公司并没有董事会的法定地位。三是央企董事会试点,实际上是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不光是董事会,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就是规范的公司治理,这些要求央企在改革的过程中进行市场化、公司化改造。所谓“央企市营” ,即在坚持央企国有企业属性的同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 “央企”就是国家主导的公司,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要保持国有控股地位不动摇, 坚持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坚持职工群众在企业主人翁地位,这是央企一大特征。第二,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带头推进产业

11、升级,带头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第三,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地承担政治、社会和经济责任。第四,要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有高额的回报,为国家保值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顶梁柱。“市营” 包括五点内涵: 一是国家控股的多元制股份公司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创立的。有些经济学家讲科斯理论时,认为民营企业的效率高于国有企业的效率。但这些年来, 中国出现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解决了科斯理论的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产权清晰, 二是所有者到位。如中国建材和国药控股在向多元化股份制迈进和向上市公众化迈进的过程中,与民营企业合作, 都在香港上市, 形成了多元化的产

12、权结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在改革过程中所创造的独特运营模式,既满足了香港联交所的要求,又把民营和财务投资人吸引进来了,同时还发展了国有公司,这是我们的创造。过去的国有企业所有者是国有,但往往企业中所有者缺位。可现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股东按出资享有有限权责, 董事会独立作出经营决策,而经理层按照决策去执行,这就是透过委托代理的关系,把代表所有者机制的董事会引入企业里来,产权得到了真正的明晰。二是规范的公司制和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是核心, 从传统企业的厂长负责制到现代的公司治理, 很大的区别就是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的治理结构。国资委推行的董事会试点,要求引入外部董事,外部董事在

13、董事中占多数,包括一些社会精英,而且外部董事担任专业委员会主任。这使公司决策、机构发生变化,内部人控制、过去的“一把手”制度得到根本改变。同时,国资委把决策权给了董事会,非主业项目向国资委报告,主业之内的项目由董事会决定。董事会有决策权,当然董事会要对公司负法律责任。三是职业经理人制度。成立董事会只解决了央企市场化机制的一半,如果央企真正市场化,必须解决职业经理人问题,经理应从市场机制中来,必须公开透明,同时能给经理高一点的市场化待遇。央企领导人的待遇与民企和外企比都不高,待遇的倒挂理论上讲不合适,不符合市场化逻辑。美国人说中国国企有最廉价的经理、最大的企业浪费,说到了我们的痛处。不请货真价实

14、的经理,带来企业最大的浪费,到底孰重孰轻,我们应该十分清醒。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非常必要,现在央企是半职业经理人制度,集团层面实行年薪制,由提名委员会根据系数进行考核,确定经理层的薪酬,向职业经理人迈进,向市场化迈进。与过去相比,职业经理人的年薪已经有了提高,坚冰已经打破, 二级公司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放宽, 但是与真正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相比还有距离。所以有的董事就担心,收购企业的销售人员留不住怎么办,归了国企机制是不是就不灵活了。其实只要民营企业依法能做的事情央企也能做,人才一样可以留住。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都有国资委招聘的职业经理人,在国资委招聘时就明确告知他们可以选择现在的分配制度和

15、市场化的年薪制度,但大家都没有选择国资委定的职业经理人的收入。四是企业内部机制市场化。只有内部机制市场化的企业才有真正的动力。过去常讲企业三项制度改革, 讲的就是内部机制。 三项制度改革, 即用工制度、 干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用工实行合同制,人员能进用出;干部能上能下;分配制度,收入能多能少。五是依照市场规律开展企业运营。央企按照市场的法则和规律运行,按公民待遇不享有其他特权才能受到尊重,受到市场的认同。现在社会上有人说经理人收入高,选人不透明,标准不公开,说央企市场垄断,吃偏饭,银行保护等等,实际上,央企中的绝大多数都处在充分竞争领域里,挣的都是辛苦钱,仅有十几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由国家

16、规定市场开放程度。但仍有民企、学者、外国人批评我们,有解决的方法吗?其实有。如新加坡淡马锡就是国企,国际市场都认同是市场企业,因为他们的董事大部分是外部的、国际化的,把公司交给社会精英去经营,国家只享有归属股东应有的权益,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央企成立董事会, 注册成独立的公司,只有这样人家才认同你、尊重你。国资委邵宁副主任说央企改革的方向只有市场化和公众化,资本的市场化是公众化的一个方式,是目前认为最好的方式。只有央企按市场化运营,才能得到市场最终的认同,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充分履行职责,确保董事会顺畅规范运作国药集团是第一批试点企业,中国建材集团是第二批试点企业。目前央企共有42 家董事会试点单位,占央企的三分之一,占央企总资产的二分之一。这次的央企董事会试点与1994 年经贸委时代开展的百户试点有什么区别?当时虽然建立了董事会,但是“一套人马 两块牌子”,董事会成为变相的党政联席会,而且当时也缺少社会改革配套的一些大环境,那场改革就没有深入下去。而现在不同, 国资委在央企推行了规范的董事会制度,是国企全面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举措,是从个人负责制向集体负责制的转变,是从个人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