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国图志》看魏源的近代外交思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56254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海国图志》看魏源的近代外交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海国图志》看魏源的近代外交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海国图志》看魏源的近代外交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海国图志》看魏源的近代外交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海国图志》看魏源的近代外交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海国图志》看魏源的近代外交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海国图志》看魏源的近代外交思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魏源( 17941857) ,原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 1822)中举,二十四年(1844)考中礼部会试第十九名贡士,因试卷文稿草率,被罚停殿试一科,次年才补中三甲进士,以知州用分发江苏,先后任东台、兴化知县。咸丰元年( 1851) ,授高邮知州,后遭人弹劾,以迟误驿报、玩视军机革职。不久复职,以年逾六旬,遭遇坎坷,以世乱多故而辞去。晚年潜心学佛,法名承贯。魏源一生通经博古,中西兼顾,著作等身,主要代表作有书古微、 诗古微、 默觚、 老子本义 、 圣武记、 元史新编和海国图志等。魏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驱,是清末乃至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百科全书

2、式的学者。1 关于魏源思想的研究,学术界已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涉及经济、 军事、学术、改革、教育、宗教、文学、史学等等诸多领域,甚至还论及其美学思想和体育思想等。诚如梁启超所说: 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2甚至有学者称: 作为中古时代的最后一位人物和近代最初的一位人物的魏源,对他的思想怎样评价都不算高。对他的研究,可以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我们可以称之为魏源学或魏学。 3正基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在前辈学人的研究基础上,对魏源外交思想作一梳理和探析。关于魏源的外交思想,专门研究的著述不多,即有论及,也是用魏源的开放思想、对外理念或近代历史文化

3、观等相近的语词表达,因而比较零散。专门研究魏源外交理念的论文仅有寥寥数篇, 如于醒民的 林则徐、 魏源的外交思想及其实践 (发表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 年第三期),肖钟生的论魏源的对外开放思想(发表于邵阳师专学报,1996 年第三期 ) ,段尊群的魏源的改革开放思想(发表于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 年第二期) ,张永年的论魏源的以夷款夷军事外交思想(发表凯里学院学报, 2007 年第一期),管宏平、李皓的魏源对外思想三大主义及其启示(发表于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四期),陈鹏的魏源对外思想的再认识(发表于邵阳学院学报,2010 年第一期)等等。这些文章多是从某一角度(如主要

4、从中西碰撞与历史影响上谈)涉及到魏源外交思想的研究,并未作系统深入的阐述,也没有明确提出魏源近代外交思想的内涵。第一位真正立足于魏源外交思想、并进行了较详细研究的学者应该是袁南生,他在其著作外交舞台上的湖湘人物中,第一章就是写魏源,提出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外交思想家的观点,并对其外交思想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认为师夷是魏源外交思想的逻辑起点,攻夷是魏源外交思想的基本策略, 款夷是魏源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制夷是魏源外交思想的根本目的。但是,袁南生并未分析其外交思想的近代性,对内涵也没有全面概括。此外,关注到魏源外交思想的还有两位杰出人士,一是梁启超,他在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史中写道:魏源在海国图

5、志序中所提出的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三大著书目的,就是近代对外政策的三大主义,其中,攻夷、款夷是权宜之计,而师夷才是转弱为强的根本大计。4另一位是我国前外交部长唐家璇,在其主编的中国外交辞典中亦说:魏源的思想被誉为近代中国外交、海防和军备思想的前驱。5以上这些学者的研究对我都有很大启发,通过熟读海国图志,本人以为魏源的外交思想具有明确的近代性,并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以夷款夷的经济外交,博取众长,宽容开放的文化外交以及以夷攻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军事外交。一、魏源外交思想的近代性正因魏源身处我国中古时代向近代转型的特殊时期,其外交思想是否具有近代性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于醒民指

6、出:中国登上近代国际外交舞台,表现出与历代夷务截然不同的面貌,这是与林、魏的卓越贡献分不开的 公司散则易制 ,此语甚扼要领。不料十四年散后,粤督反行文英吉利索其专派公司来粤,总司贸易, 其来人即义律也。误听洋商簧惑之谋,遂启边防无涯之祸。惜哉!探阅新闻纸,亦驭夷要策。16从这里可以看出,魏源已认识到英国在华贸易公司的极大危害,除了表面的经济贸易外,还有很强的政治功能,知晓中国用人行政及大吏一举一动,从而提出予以解散的策略,以达易于制驭的目的;同时,他也看到了报纸(即新闻纸)的宣传作用,认为亦是驭夷要策。这些都表明魏源的思想已脱离了传统的闭塞保守的对外理念,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近代外交观。另外,魏源

7、在介绍美国历史的总叙中,又明确评述:愤逐英夷者弥利坚,而佛兰西助之,故弥与佛世比而仇英夷,英夷遂不敢报复,远交近攻,可不谓智乎 序中明确提出了以夷款夷的思想:以守为款,而后外夷范我驱驰,是谓以夷款夷& 款夷之二策,曰:听互市各国以款夷;持鸦片初约以通市。 18一般认为,以夷款夷是一种外交策略,是在我方力量尚未达到可以攻夷时的一种暂时和夷的策略。款夷需要有强大的武力为后盾,所以魏源主张要重视海防建设;款夷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强大本国力量;而在实施过程中,魏源强调的款夷政策其实主要是运用在经济外交领域,这也是魏源外交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具体实施在议款一条中有详细阐释。首先,款夷的前提是悉夷情。魏源

8、提出开设译馆,以使夷情夷技及夷图,万里指掌米如沙。 19同时主张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起用专门的外交人才,熟悉世界各国交往情况,再制定对付外国侵略者的有效办法。其次,重视对外贸易,认为在贸易中可利用外夷之间的矛盾,推行有利于我方的经济策略。他敏锐地提出,在同外国通市交往中不宜与垄断公司打交道,而应与散商打交道,指出:鸦片战争时,英国若如各国一样,当时无公司领事,则英夷亦不过随同各国具结,惟恐卸货之不早,鹜利之不先,何暇抗文法,争体制?何至开兵炮,停贸易?又何至愬国王请兵舰,连兵万里,构衅数年?20尽管魏源不懂垄断资本与战争的关系,但他认为公司垄断他商之路,公司散则易制,确乎有一定的道理。而美、法

9、、葡、俄与英国的利益并不一致,可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以达到对付英国的目的。第三,魏源还力主在通市互市中权衡利弊。他认为款夷之策二,曰:听互市各国以款夷,持鸦片初约以通市。也即利用条约、条款和通商之约,来达到羁縻敌国的作用。于是,他对比分析了鸦片战争前中英历年的贸易, 以道光十七年广东与英贸易出入之数为例,共计英吉利船所购出广东之货,二千一百八十一万六千& 共英夷进口货四百四十七万八千元,少于出口货七百余万元。使无鸦片, 而以货易货, 则英夷应岁补中国银七百余万元。乃是岁鸦片价银反出口二千二百万元。21因此,他主张严禁鸦片,与各国平等互利地发展经济贸易关系。他认识到:东不足西有余,以其所有易所无,

10、气运贸迁,乌见失诸此者,不可偿诸彼乎!夫唯有度外之人,则能通自古未通绝域,致自古未致之货币。22即主张发展正常的对外贸易,使之互通有无,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在中外贸易中保持平等互利。同时还能争取时间,壮大自己的力量,从而达到与敌人相抗衡的目的。第四,在实行以夷款夷这一政策时,还应注意掌握时机。魏源认为:既变以后,则不独以夷攻夷,并当以夷款夷。23并分析法国头目来华欲调停中英战事时说:佛兰西求面禀军情,其来意之诚可见,且得与英夷素仇之勍敌,使之讲款,英夷必曲从。即使不从,而藉词交兵,英夷亦必畏。事机莫善于此,乃稽延半载,始听其行。及入长江,而江宁款议已定数日矣。24这里魏源看到了各国为

11、正常贸易之故,而希调和中英战争的诚意,可惜朝廷不知夷情,不明白其中利害关系,错过了有利的时机,而导致南京条约 的最终签订, 殊为痛惜。 当然, 以夷款夷的前提是自身要强大,魏源已明白:外夷惟利是图, 惟威是畏, 必使有可畏怀, 而后俯首从命。25 于是, 他强调: 武备之当振,不系乎夷之款与不款。既款以后,夷瞰我虚实,藐我废弛,其所以严武备、绝狡启者,尤当倍急于未款之时。 26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内部虚空,百业废弛,武备不振,在外交场合也很难有立足之地,而往往只是被欺辱的对象。所以魏源极力主张清廷要严修武备,不断壮大自身力量,才能真正实现联合他国,来共同对付主要敌人的目的。总之,魏源以夷款夷的策

12、略,就是利用和平的外交手段,与外国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正当的贸易交往,而非采取暴力手段,但必要时也不排除诉诸武力。这是魏源近代外交思想在经济领域的表现,为近代中国外交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经济外交的萌芽。(二)博取众长,宽容开放的文化外交。中西文化交流,始终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魏源作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先进士人,极力主张对异域文化采取宽容礼让的态度。他的这一观念的变化意义重大,因为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传统的华夷观念中的夷的含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专指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逐渐变成了专指外国人,是蔑称西方侵略者的一个代名词。雍正、乾隆时期,这种新的华夷观念已基本形成

13、,并体现出了它的两大特征:一方面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是世界的中心;二是认为西方文化毫无用处,甚至有害,应对其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长期以来,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致使古老帝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遭到惨痛的失败。面对这一变局,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对华夷观念进行深刻反思,魏源即是其中突出的代表。早在鸦片战争前,魏源就主张在文化上应博取众长, 他说: 方隅之士, 入主出奴, 日相斗战, 物而不化; 岂知大人殊途同归,孔、老异学而相敬,夷、惠异德而同圣,箕、比异迹而同仁,四科并出尼山,九流同宗乎古帝。27鸦片战争后,面对华夏中心论思想的冥顽固陋,他更尖锐地指出:广谷大川自风气,岂能八表之

14、外皆六经! 28在这里,魏源将华夏文化仅看作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认为她与其他类型的地域文化是平等并存的。正因魏源采取了这样一种开放的态度,所以才能喊出师夷长技的口号。具体来说, 魏源的近代文化观亦体现在其编著海国图志 时, 首次去掉了外国译名的口字旁, 并把地球的正、 反全图列于全书之首,将中国的位置和大小直观地展示出来。同时,他还接受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改变了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天与地对立的二元论主张。他认识到,只有秉持一种正常的心态去了解西方各国的情况,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因此,他批评顽固派把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说成是奇技淫巧,并相信中国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的科学技术,也一定能

15、够达到西方人同样的境地。由上可见,魏源主张对西方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思想更体现出一种对外开放的态度。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腐儒们顽固拒绝和盲目贬低西方文化的情势下,魏源以一种平等宽容的态度相待,提出师夷的口号,显示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神和宽广胸襟。(三)以夷攻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军事外交。魏源的军事外交思想,是其外交理念的最突出的内涵,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夷攻夷的积极防御的外交思想,二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动学习西方、从而有效制约西方的对外理念。1、以夷攻夷的积极防御的外交思想。魏源提出:以守为战,而后外夷服我调度,是谓以夷攻夷& 攻夷之策二,曰:调夷之仇国以攻夷,师夷长技以制夷。29关于调夷之

16、仇国以攻夷,还举例说:汉用西域攻匈奴,唐用吐蕃攻印度,用回纥攻吐蕃,圣祖用荷兰夹板船攻台湾,又联合俄罗斯以逼准噶尔。30进而又说:合各国以制一国,则如臂使指。31由上可知,以夷攻夷是一种积极的防御外交思想,即在积极防守好自己门户的基础上,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开展外交活动,从而利用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促使一国或多国运用武力手段制服侵略我国的敌对国。这种以夷攻夷的积极防御的军事外交思想的提出,表现了魏源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自由竞争时代争夺国外市场矛盾的国际关系的初步认识,并且企图加以利用来寻求解决对外的方法。他还认识到英法美之间矛盾很深,自明季国初之际,佛兰西开垦弥利坚东北地,置城夷,设市埠,英夷突攻夺之,于是佛夷与英夷深仇,及后英夷横征暴敛,于足弥利坚十三部起义驱逐之,兼约费兰西为援,三国兵船数百艘,水陆数十万,不解甲者数载,弥利坚断其饷道,英军饥困,割地请和,弥利坚遂尽复故地二十七部,英夷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