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语文作业及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49530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南大学语文作业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南大学语文作业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南大学语文作业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南大学语文作业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南大学语文作业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南大学语文作业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大学语文作业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大学语文作业学习中心:专业:学号:姓名:2 一、简答题 :1 山居秋暝中“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典故。作者在这里是反用 其意,表达自己眷恋山林,乐于归隐的决心以及逃避现实、洁身自好、不同流俗的生活态度。2. . 举例说明插叙与倒叙有何不同。答: 插叙与倒叙的区别是: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而倒叙所叙的内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环节。如苏秦佩六国相印中交代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是苏秦的个人出身背景,不属于他游说六国这一中心事件,因而是插叙,而非倒叙

2、3.什么是记叙文的线索?试举例说明。答: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是以“实物“为线索。有些文章往往是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 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如枣核一文,用“ 枣核” 作为贯 穿全文的线索,内容可分为“ 索枣核 ” 、“ 见枣核 ” 、“ 议枣核 ” 等几部分, “ 枣核” 是一条叙事线索, 也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如果你是学生,一般不考线索,一般你需要知道的绝对是 一个实物。还有:人,事件等。记住:“ 贯穿全文,促进情节发展。”4.李商隐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用到哪些典故?答:次联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周梦蝶 的故事见

3、庄子 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 即庄周梦中变成了蝴蝶,而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庄周,浑然间不知道是自己梦到蝴蝶,还是蝴蝶梦 到了自己。而望帝传说见寰宇记 :“ 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这里借庄周化蝶比喻世事无常 ,人生如梦 !杜鹃啼血比喻自己人生的失落,托杜鹃的悲鸣,抒发心中的郁闷。全段应理解为:“ 世事无常,人生如梦,我哭问青天,命运为何待我如此之不

4、公呀 ” !5. 简述议论文的三要素与它们之间的关系。答: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引证法、喻证法等6. 红楼梦中的葬花吟意在表现黛玉怎样的人生追求?答:脱离尘世的理想和对自由的追寻;宁愿坚持高洁的品格而献身,不愿随波逐而流陷于污泥的追求。7. 风格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听说过的,在书本上见过的事,可以片断地在梦里出现,如一个人只到过北京、武汉,没有到过上海,他做梦时也可能到了上海,因为他听说过上海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但在他梦境里的山海决不是真正上海市的面貌,而是北京、武汉某些情景的模拟。这段文字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从这段文字可以见出怎样的行文?答:这段文字采用了比喻法,是指这

5、个人对上海如此的期待与憧憬。非常想去看看上海是如此的美丽富饶。不由得会梦见上海。8. 欧阳修的秋声赋属于哪种赋体?主要用到哪些修辞手法? 答:更应该提到的,应是秋声赋在文体上的贡献。注重骈偶铺排以及声律的赋到了宋 代以后,由于内容的空乏和形式上的矫揉造作,已经走向没落。欧阳修深明其中之弊,当他 的散文革新取得了成功之后,回过头来又为“ 赋体打开了一条新的出路,即赋的散文化,使3 赋的形式活泼起来,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 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加了赋体的抒情意味。这些特点也使秋声赋在散文 发展史上占有了一席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是散体赋且大量地使用比

6、喻、对比、对偶、排比等修 辞手法9. 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 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该词在体制上属于令、引、近、慢中的哪一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答: 属于令。表达了作者怡然自乐、轻视功名的人生态度。二分析论述题:1.试分析周作人故乡的野菜的风格特色。 答: 1 故乡的野菜是周作人人小品散文的名篇之一,通过对家乡野菜的描写,勾勒 了一幅幅浙东古朴清纯的民俗画卷,流露出品花赏草的闲适情趣,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 情怀念。 文章的开头极力申述对故乡并无特别的情份,是一个“ 只因钓于斯游于斯

7、的关系” ,周作人的 这种极力的淡化感情的做法,其根本就在于他的审美标准,表现在文学上就是“ 爱好天然、崇 尚简素 ” ,也体现了他在文学艺术上的生活态度和审美理想,从作品来看,文中并非无情,相 反地常常是有有一种情切温暖 2 知识性和趣味性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周作人是富有的, 他的知识不仅在于丰富的书本 知识,更在于他丰富的生活常识。文中不仅介绍了故乡三种野菜,更介绍了与之相关的风俗 民情,所以文中表达的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吃了,而是一种吃的文化,是“ 吃文化 ” 背后的故乡 的风俗和内在的文化含义。实现了野趣和雅趣的结合 3 此外,本文将民谣童谚、中外典故不露痕迹的将其点缀在短小的篇幅中,语言

8、简洁, 联想丰富,选材从平凡琐碎处着手,加之作者心境的平和冲淡,使本文显出周作人小品文一 贯的平和冲淡的风格。2. 我早料到你读了论希腊雕塑以后的兴奋。那样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的了,正如一个人从童年到少 年那个天真可爱的阶段一样。也如同我们的先秦时代、两晋六朝一样。近来常翻阅世说新语(正在寻一部铅印而篇幅不太笨重的预备寄你),觉得那时的风流文采既有点儿近古希腊,也有点儿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但那种高远、恬淡、素雅的意味仍然不同于西方文化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这段文字选自傅雷家书。作者对于先秦时代、两晋六朝是褒是贬?为什么?从这段文字, 可以见出傅雷家书的那些风格特点?答: 作者是褒扬先秦和两晋六

9、朝的。因为作者表达了对这些时代逝去的遗憾,十分怀念这些时代,后文的“高远、恬淡、素雅”也表明了作者对这些时代的赞赏。通过这段文字,可以见出傅雷家书的特点:态度鲜明,直言无隐,把对人生几近苛刻的态度传递过去,直接把自己的喜好,自己所执著的东西传递给儿子;思路开阔,深厚的学养渗透其中,使得家书具有了一种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同时充满了对人生与世界的思辨色彩;关怀无微不至,例如提到正在寻找一本合适的世说新语寄给儿子,而文笔简洁,毫不拖沓。3.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

10、着那条烟4 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

11、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

12、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梁实秋寂寞 )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所说的“寂寞”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寂寞”有何不同?分析这段文字的行文线索与叙述层次。答:. 这段文字中的“寂寞”指的是不为外物所困扰,保持自我和内心宁静的一种心境。作者对这种心境是持肯定态度的。这与我们寻常所说的“寂寞”不同。寻常的寂寞指的是因孤单或环境的单调而引起的内心孤独、心绪低落。主要是从情感的层面进行描述。而作者的“寂寞”是上升到内心与人生态度的层面。从感情色彩来说,寻常所说的寂寞是低沉的,通常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是略显消极的,而作者的“寂寞”是积极的,以享受寂寞为福。行文线索主要是寂寞的涵义。作者对

13、寂寞的涵义逐层阐释。首先说寂寞是一种清福,即从日常感受的角度来描述寂寞的状态;然后通过在礼拜堂的经历来说明寂寞时的内心感受。5 最后通过一些反例来说明寂寞是一种难得长久享受的清福,实际上点出了寂寞的深层涵义:不为外物所困扰、保持自我和内心宁静的一种心境。4. 穆勒曾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比较。假使猪真知道快活,那么猪和苏格拉底也相去无几了。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

14、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时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彷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假如你犯罪而真觉快乐,你那时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样心安理得。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 (钱钟书论快乐 )这段文字的主要论点是什么?采用了

15、哪些论证方法?举例分析说明这段文字的风格特点。答:主要论点是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用了例证法, 如以初生的小孩为例论说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采用了喻证法,以“将离别时的筵席”来论证脱离了精神的物质刺激无法带来快乐。采用了比较论证法,例如将“犯罪而真觉快乐”的与“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心安理得的快乐进行比较。采用了引证法,如开头引用穆勒的说法。文字风格是风趣幽默的。妙用比喻,如以人们参加“将离别时的筵席”时的感受来比精神的不快乐。又以“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来比那时的痛苦。文笔中带着一丝辛辣。幽默中带有反讽意味。如“假使猪真知道快活,那么猪和苏格拉底也相去无几了

16、”,在巨大差异中表现出反讽的意味。文字轻松、自然,体现了随笔式议论文的随意与流畅。5.有的哲学家说,时间但有“过去”与“未来”,并无“现在”。有的又说,“过去”、“未6 来”皆是“现在”。我以为“过去”、 “未来”皆是“现在”的话倒有些道理。因为“现在”就是所有“过去”流入的世界;换句话说,所有“过去”都埋没于“现在”的里边。故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在这个时代所能凭空成立的,不晓得有几多“过去”时代的思潮,差不多可以说是由所有“过去”时代的思潮一一凑合而成的。吾人投一石子于时代潮流里面,所激起的波澜声响,都向永远流动传播,不能消灭。屈原的离骚,永远使人人感泣。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呼应于永远的时间与空间。一时代的变动,绝不消失,仍遗留于次一时代,这样传演,至于无穷,在世界中有一贯相联的永远性。昨日的事件,与今日的事件,合构成数个复杂事件。此数个复杂事件,与明日的数个复杂事件,更合构成数个复杂事件。势力结合势力,问题牵起问题。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