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论文-茶的养生与妙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47712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论文-茶的养生与妙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养生论文-茶的养生与妙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医养生论文-茶的养生与妙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医养生论文-茶的养生与妙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医养生论文-茶的养生与妙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论文-茶的养生与妙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论文-茶的养生与妙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养生论文第 1 页 共 5 页茶的养生与妙趣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学陈章杭一、茶的起源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纵观全球茶业,追根溯源,无论茶树资源培方法、加工工艺乃至品饮习俗,无一不是源于中国。 自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叶到如今,全世界已有 53 个国家种植茶树, 120多个国家在饮用茶叶,饮茶之风可谓遍及全球。中国茶,种植之广,茶类之多,品种之繁,茶功之神,茶道之玄妙, 茶艺之精湛,茶史沉积厚重, 茶文化之博大精深都是独步天下的。唐代著名医学家陈藏器在 本草拾遗 中写道:“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

2、,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可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又在风炉足上刻有“体均五行祛百疾之字句,足以显示中国茶文化之博大精深,以茶养身传统之久远。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天有五行,地有五方,年分五季,人有五脏,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应时择养,使之生生不息。无独有偶,中国所产之茶共六类,按不同工艺加工后所形成的色泽可分为五色: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应五时而养,循五脏而补。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对宇宙的探索中世代积累的生活验和智慧结晶。历数千年奇功灵验,而成为国人一日不可无的养生至宝。明朝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

3、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恺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在北方,一些老茶人们通常所说的“茶通金木水火土,功貫肝心脾肺肾”,其实就已经表明了我国劳动人民有着丰厚的以茶养生的经验了。二、茶的养生古代茶的药用茶叶的发现及其药用价值, 在我国,历代学者都公推神农氏。 最早有茶叶记载的 神农本草书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道出了茶叶的解毒功能。记载茶的药用价值最早的中医本草书之一的唐代新修本草中,曾有述说: “茗,中医养生论文第 2 页 共 5 页古茶;茗未甘、苦、微寒、无毒。主痿

4、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春采之,苦茶,主下气,消宿食。”古今茶的饮用法在数千年的饮茶历史上饮用方法是经过多次改良变革的。茶最早是作为羹饮茶叶何时成为真正的饮料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但是至少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茶叶就已经作为饮料饮用。如三国时魏国张辑 (230 年前后 ) 的广雅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 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掺和之意 )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已经明确指出茶叶是作为醒酒的饮料饮用的。三国志 . 吴书. 韦曜传 : “( 孙) 皓每飨宴 , 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人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或密赐

5、茶荈以当酒。”既然是以茶代酒说明当时茶已成为单纯的饮料了。从上述广雅记载中之“欲煮茗饮” 看来说明当时饮茶方法是 “煮”是将“采叶作饼”的饼茶烤炙之后捣成粉末掺和葱姜橘子等调料再放到锅里烹煮。我国饮茶方法先后经过烹茶点茶泡茶以及罐装饮法等几个阶段。这是从古代以茶作为菜羹到以茶作为单纯的饮料之间的过渡形态即古代以茶为菜羹时可能也是和一些作料放在一起煮并且既然作为菜食一定也会加盐才好下饭。后来不再做菜食而是煮成茶汤作为饮料但还是和一些作料一块熬煮以减轻茶叶的苦涩保持原有的口味。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尽管陆羽反对用葱姜橘皮等来煮茶却保留加盐的作法因为自古以来茶汤的味道就是带有咸味的。由于不加其它作料茶的

6、真味容易显现日益为饮茶者所追求到了宋代就不再加盐了。3饮茶的禁忌1)饮茶要现饮现泡,忌久泡茶水如泡时过久,不但会失去茶叶的清香味,使茶叶中的维生素遭到破坏,还可产生某些物质,喝后对人体产生刺激作用,特别是患有痛风、心血管与神经系统疾病者,更应忌饮久泡的茶水。2)忌空腹饮茶古人曾说“早时一杯茶,胜似强盗入穷家”,意即早晨空腹不宜饮茶。因为空腹饮茶,冲淡了胃液,降低了胃酸的功能,妨碍消化,并影响对蛋白的吸收,易引起胃黏膜炎症。3)饮茶要适量,忌过度饮茶因为茶叶里含有咖啡因,过度饮茶会引起焦虑、烦躁、失眠、心悸等症,从而导致睡眠不好, 还会抑制胃肠蠕动, 妨碍消化,降低食欲。4)忌饮浓茶茶水一般在人

7、体内能滞留3 小时左右,而浓茶滞留时间更长,这中医养生论文第 3 页 共 5 页样茶碱在人体内积聚过多, 致使神经功能失调。 由于茶叶中鞣酸的作用, 可使肠黏膜分泌黏液功能下降,发生便秘。茶量一般每天以510克,分 2 次泡饮为宜。5)忌睡前饮茶睡前两小时最好不饮茶,否则会使精神过于兴奋而影响入睡,甚至引起失眠。老年人睡前饮茶,易致心慌不安、多尿,更会影响睡眠。如因饮茶引起失眠,即使用安眠药,也是无济于事的。6)忌饮隔夜茶茶水放久了,不仅会失去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且易发馊变质,甚至茶水中的鞣酸还会成为刺激性很强的氧化物,易伤脾胃,尤其是夏天,会引起胃肠炎症。在民间流行有这样的口诀:“烫茶伤人,饭

8、后消食,晚茶致不眠,空心茶令人心慌,隔夜茶伤脾胃,过量茶使人消瘦。”4. 茶养生新概念1)茶的茶多酚能防癌抗癌,同时富含氨基丁酸,能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2)茶的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喝剩下的茶水洗脸能美白皮肤清除面部的油腻,抗皮肤老化,对去除面部雀斑、暗斑有一定疗效。3)茶有减肥瘦身,美容润肤的功效,长期饮用安吉白茶的女性体型苗条, 皮肤美白滋润,身体健康。4)茶所含的脂多糖具有防辐射功效。同时它含有的茶坩宁可以提高血管韧性,使血管不易破裂。5)茶的茶氨酸含量要比一般茶叶高12 倍,因此可认为,多喝安吉白茶肯定对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作用更大。6)茶含微量元素锰、锌、硒及茶多酚类物质,能增强记忆

9、力,保护神经细胞,对脑损伤有很大的帮助。7)茶含有较高的氨基酸, 氨基酸含量高达 10.6%,含量为常茶的 2-3 倍以上,而氨基酸高特别是高含量的茶氨酸,有利于血液免疫细胞促进干扰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人体抵抗外界的侵害力。所以常饮安吉白茶,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8)茶中的维生素C 成分,能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消除神经紧张,解除疲劳,有中医养生论文第 4 页 共 5 页护眼明目。9)茶含有多种氨基酸的复合物和茶叶脂质中的二苯胺,能够保肝护胃,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素,具有抗衰老的功效。10) 茶含有脂肪酸能除脂解腻、具有瘦身美肤等效果,经常饮用安吉白茶确有茶养容颜、延年益寿之功效。三、茶的饮用妙趣1.

10、茶的种类中国现代名茶有数百种之多,根据其历史分析,有下列三种情况:有一部分属传统名茶, 如:蒙洱茶、西湖龙井、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恩施玉露、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屯溪珍眉、老竹大方、桂平西山茶、君山银针、云南普洱茶、苍梧六堡茶、政和白毫银针、白牡丹、安溪铁观音、凤凰水仙、闽北水仙、武夷岩茶、祁门红茶、武当道茶、古丈毛尖等。另一部分是恢复历史名茶,也就是说历史上曾有过这类名茶,后来未能持续生产或已失传的,经过研究创新,恢复原有的茶名。如:渠江薄片、休宁松罗、涌溪火青、敬亭绿雪、九华毛峰、曾侯银剑茶、汉家刘氏茶、龟山岩绿、蒙顶甘露、仙人掌茶、天池茗毫、贵定云雾、青城雪芽、蒙顶黄

11、芽、阳羡雪芽、鹿苑毛尖、霍山黄芽、顾渚紫笋、径山茶、雁荡毛峰、日铸雪芽、金奖惠明、金华举岩、顺生茶叶、东阳东白等等。还有大部分是属于新创名茶, 如:婺源茗眉、蒙洱月芽、 蒙洱太空茶、 南京雨花茶、云雾毛尖茶、无锡毫茶、茅山青峰、天柱剑毫、岳西翠兰、齐山翠眉、望府银毫、临海蟠毫、千岛玉叶、遂昌银猴、都匀毛尖、高桥银峰、金水翠峰、永川秀芽、上饶白眉、湄江翠片、安化松针、遵义毛峰、文君绿茶、峨眉毛峰、雪芽、雪青、仙台大白、早白尖红茶、黄金桂、秦巴雾毫、汉水银梭、八仙云雾、南糯白毫、午子仙毫等等。第四种就是天然营养保健茶,如可以吃的蛋白桑叶茶。2.茶的神奇性茶艺1)百鹤沐浴(润杯):用开水洗净茶具;2

12、)玉叶入宫(落茶):把普洱放入茶具,放茶量约占茶具容量的五分;3)洁净拂尘(洗茶):用滚水冲泡茶,冲刷掉上面粘着的灰尘杂质; 4)悬壶高冲(冲茶):把滚开的水提高冲入茶壶或盖瓯,使茶叶转动;中医养生论文第 5 页 共 5 页5)春风拂面(乱沫):用壶盖或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洁净;6)关公巡城(倒茶):把泡一、二分钟后的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茶杯里;7)韩信点兵(点茶):茶水倒到少许时要一点一点均匀地滴到各茶杯里;8)鉴赏汤色(看茶):观尝杯中茶水的颜色;9)吕啜甘霖(喝茶):乘热细啜,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嗅,浅斟细饮。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唯底回甘,心旷神怡,别有情趣;

13、确乃一种生活艺术享受。3.如何贮藏茶1)流通的空气流通的空气中有较多的氧份,有利于茶叶中一些微生物的繁衍,因而可加速茶叶变化,但不能将茶挂置在阳台上,这样放置的茶,茶气都给吹走、茶味都给吹散了,饮用起来感觉淡然无味。所以要有适度流通的空气,但不能放于风口。另外,要注意周围环境不要有异味,否则茶叶是会变味的。因此,不可以摆放于厨房中或其他有生活异味或工业异味的环境里。2)恒定的温度茶放置的温度不可太高或太低, 温度应以当地环境为主, 不用刻意地人为创造温度,正常的室内温度就好了,最好是长年保持在摄氏2030 度之间,太高的温度会使茶叶加速发酵变酸。相对来说,春、夏、秋三季茶的变化会比冬天变化快,无论什么时候,茶不可被太阳照射,在阴凉处为好。3)适度的湿度“现在好的茶都讲究要 干仓存放, 干仓就是指在干爽的环境中存放, 忌湿。”何仕华说,太干燥的环境会令茶的陈化变得缓慢,所以要有一定的湿气。在较为干燥的环境里,可以在存放茶叶的旁边摆放一小杯水,令空气中湿度稍微增大。但是太过潮湿的环境会导致茶的快速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霉变”,令茶叶不可饮用。湿度应人为相应控制, 年平均湿度不要高于75,由于沿海一带温暖的海洋性气侯,湿度在梅雨季节会高于 75,所以更应注意及时开窗通风,散发水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