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116081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课文内容基 本理解 (1)文章讲的是 造 就人才 和治理国家 的问题,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 启示: 人才的培养中, 逆境作用不可小视;国家的 治理中,如果没有执法严 格, 直言敢谏的臣子和邻国 的侵扰, 国家就会在安逸享 乐中灭亡。 (2)文中第一段所 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 都 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一段运用排比句 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 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 就的道理。 (3)第一段承上启 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 是人也 ,其中“是人”指上 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 人。 (4)第二段讲客观 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 阐 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

2、必 须先经受苦难磨练。其中阐述在思想上 磨练的句子是: 苦其心志 。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 句子 是: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行为 。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 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其身 。 其结果才能 动心忍 性, (受磨练的益处) 曾益 其所不能 。 (5)第三段讲人的 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 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写人心理状态的变 化,困于心,衡于虑,而 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 化。征于色,发于声,而 后喻。 (6)第三段从正反 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 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 斗志(个人)。人恒过,然 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

3、 亡的原因: 入则无法家拂 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 (7)孟子对治理 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 患者,国恒亡 。孟子认为国 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法 家拂士 和敌国外患 。 二、拓展延伸:1、 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 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 调了“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认为“顺境 也能成才”。对此,你 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我认为( A)逆境成才。 因为逆境可以让人有危 机感,能激发人的斗志。 如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 记,这些都证明了逆境 更易成才。我认为( B)顺境易成才, 只要自己不沉迷于安乐 之中,勤奋努力,不断追求,

4、顺境更易帮助人成 才。如中国在文化大革命 中不易发展而在改革开 放的顺境中发展更快。 2、有人认为现在生 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 义。请举例谈谈你的看 法。我认为没有失去意义,因 为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 荣,人们容易沉浸在安乐 之中,思想麻痹,不思进 取,这样不利于发展。我们要时刻有危机感, 居安 思危,中国才能更好的发 展。3 、为本文补充论 据:(1) 事实论据:A:司马 迁惨遭宫刑而愤作史 记;越王勾践,经受 奴仆之苦,而卧薪尝 胆,战胜吴国,成就大 业;农民起义领袖李自 成在忧患中奋发图强, 推翻明朝统治,但后来 禁不起安乐的诱惑沉迷其中,仅当了一个月 的皇帝最终以失败告 终;音乐家贝多芬,一 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 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 母亲,三十二岁耳聋, 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 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 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 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 沉、不气馁,他在一封 信中写道:“我要扼住 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 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 活,艰难地创作,成为 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2) B:道理论据:忧劳 兴国,逸豫亡身 ;宝剑锋 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 寒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