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082107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3.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公共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公共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公共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公共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 社会认知,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态度态度改变大众宣传媒介,刻版印象偏见归因群体认同,流言从众服从,一、定义,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三个阶段: 社会知觉 社会印象 归因,二、特点,1.直接性2.整体性3.选择性,4.防御性5.惯性,三、途径,(一)面部表情1.人类表情和姿势的遗传达尔文: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2.面部表情是一部“世界语”,3.最富有表情的部位:眼部 口部 颜面肌肉,不同的意义:眼睛:哀伤口部:快乐和厌恶前额:惊奇,(二)身段语言,身体姿势、动作变化等芭蕾舞中的角色竖起大拇指的不同文化含义一般:夸奖希腊:侮辱,(三)言语表情,听话听音悲剧影

2、星的台词,(四)人际距离,第二节 社会认知与自我认知,一、对他人的认知1.对他人情感、情绪的认知2.对他人人格的判断,二、对人际关系的认知,自己与他人关系、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知,三、自我知觉,自我知觉偏差“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 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 描述能十分准确地揭示 自己的特点。,第三节 影响因素,一、认知者因素(一)价值观念钱币的实验,(二)原有经验图式的影响对内倾和外倾对同一建筑物建筑设计师土木工程师历史学家,(三)情感状态巴特利特的研究莫瑞的研究巴伦的研究,(四)认知偏见相似假定作用类化原则积极偏见隐含人格理论,二、认知对象因素,(一)魅力注意的中心影响因素,(二)知名度知

3、名度高的人有特殊影响力,(三)自我表演印象控制戈夫曼的戏剧理论,三、认知情景因素,(一)空间距离,1.人际空间距离:亲昵区 个人区 社会区 公众区,2.影响因素民族文化因素 美国人阿拉伯人气质个性因素多血质与胆汁质、黏液质与抑郁质内向与外向性别因素 男性女性,(二)背景参考,对象所处的场合背景常常成为知觉判断的参考系统经常在舞会上遇见的人 经常在图书馆遇见的人,第四节 印象形成,一、社会印象及其特点,1.间接性社会知觉:直接社会印象:间接,2.综合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3.固执性不易改变 社会刻板印象:社会上对某一类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二、主要法则,(一)

4、信息加工的三种主要模式1.累加模式:各种品质相加,求和。,2.平均模式:各种品质相加求和后平均。 大多数人使用平均模式较多3.加权平均化模型:人们在平均化所有特质的同时,给他们认为更重要的特质以更重的加权。 安德森,三、印象形成中的认知偏见,(一)第一印象与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卢钦斯的研究,37,吉姆的生活片段1,吉姆走出家门去买文具,他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起走在充满阳光的马路上,他们一边走一边晒太阳。吉姆走进一家文具店,店里挤满了人,他一面等待着店员对他的注意,一面和一个熟人聊天。他买好文具在向外走的途中遇到了熟人,就停下来和朋友打招呼,后来告别了朋友就走向学校。在路上他又遇到了一个前天晚

5、上刚认识的女孩,他们说了几句话后就分开了。,38,吉姆的生活片段2,放学后,吉姆独自离开教室走出了校门,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阳光非常耀眼,吉姆走在马路阴凉的一边,他看见路上迎面而来的是前天晚上遇到过的那个漂亮女孩。吉姆穿过马路进了一家饮食店,店里挤满了学生,他注意到那儿有几张熟悉的面孔,吉姆安静地等待着,直到引起柜台服务员的注意之后才买了饮料,他坐在一张靠墙边的椅子上喝饮料,喝完之后他就回家去了。,39,对吉姆的评价,条件 友好评价 先1后2 78% 先2后1 18% 只呈现1 95% 只呈现2 3%,(二)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 解释: 1.两种信息同时出现时,首因效应明显;两种信息断续出

6、现时,近因效应明显; 2.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明显;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明显。,(三)光环效应(晕轮效应):由知觉者的情感而引起的对人的一种主观倾向。,(四)社会刻板印象 卡茨和布雷利的研究白人对黑人、德国人的印象杨国枢等的研究台湾人对美国人、日本人的印象,43,关于他国国民的刻板印象,美国人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 英国人有绅士风度、聪明、因循守旧、保守 黑人爱好音乐、无忧无虑、迷信无知、懒惰 日本人聪明、勤劳、进取、狡猾、有野心 法国人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 ,1.两条途径:直接接触;间接接触(主要来源)。,2.性别刻板印象对男性 对女性,3.作用积极意义:简化认知过程;消极

7、意义:产生偏见、性别歧视、种族主义问题等。,(五)热情的中心性品质作用阿希的研究“热情冷酷”(中心品质) “礼貌生硬”(非中心品质),第五节 归因理论,归因: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一、归因理论,(一)常识心理学:海德,1.常识心理学:人们理解和推断周围事件意义的方法。每个人都是素朴的科学家,拥有自己的一套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致力于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2.行为归因的关键:“内因外因”(原因的内因、外因的区分) 行为归因的一个基本向度内在归因:增加人们预测某行为在类似情况下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外在归因:很难断定在类似情况下其行为是否会再度出现。

8、,(二)成败归因理论,维纳1两种原因向度: 内外向度、稳定性向度稳定性向度 稳定因素:能力,人格,工作难度,职业要求,法律法规; 非稳定因素:情绪,努力程度,机遇,环境,运气。,维纳的归因理论,2原因的分类:能力(内在/稳定) 努力(内在/不稳定) 任务难度(外在/稳定) 机遇(外在/不稳定),56,归因风格问卷,请你根据以下情况对自己进行一些想象。假如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您身上,您会认为原因是什么呢?虽然事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希望您仅选择一个主要原因。请在事件下面的空白处写下这个原因。 1、一段时间以来你一直在找工作,但是没有成功。 2、你遇到一个朋友,他/她当面赞美你。,57,Item 1

9、,A) 写下一个主要原因_ B) 你没有成功找到工作的原因在于你自己,还是其他人或环境?1(完全是因为其他人或环境)2 3 4 5 6 7(完全是因为自己) C) 将来你找工作时,这样的原因还会再次出现吗?1(再也不会出现)2 3 4 5 6 7(总会出现) D) 这种原因只影响你找工作呢,还是会影响你生活的其它方面?1(只影响这件事)2 3 4 5 6 7(影响生活的所有方面),58,Item 2,A) 写下一个主要原因_ B) 你认为受到赞美的原因在于你自己,还是在于其他人或环境?1(完全是因为其他人或环境)2 3 4 5 6 7(完全是因为自己) C) 将来你见朋友时,这样的原因还会再次

10、出现吗?1(再也不会出现)2 3 4 5 6 7(总会出现) D) 这种原因只影响你生活的这个方面呢,还是会影响你生活的其它方面?1(只影响这件事)2 3 4 5 6 7(影响生活的所有方面),(三)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论说,1相应推论:由外显行为推论其人格特质。,2三个影响因素:a.社会赞许性社会赞许的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和接受的;行为的社会赞许性越小,本质归因的可能性就越大,对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b.非共同效应是由某种特殊因素而非其他共同因素产生的效果。容易由非共同效应推断出行为者的行为的真正原因。,c.选择自由度自由选择的行为能够告诉我们更多关于个人的内在特点。,(三)凯利的

11、三维归因理论,1事件的三种常见原因:客观刺激物 行动者 环境,2三种共变信息:归因依赖于三种共变信息如:某天我在剧院看了周立波的“一周立波秀”,觉得很好笑。,一致性信息:针对人,其他人也会和行动者一样对同一刺激作出同样的反应吗?一贯性信息:针对情景,行动者在任何情景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所作的反应都相同吗?区别性信息针对刺激物,行动者对同类其它刺激也会作出这样的反应吗?,3三种典型的共变信息组合: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区别性低(LHL):被归因于行为者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HHH):被归因于客观刺激物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区别性高(LLH):被归因于环境,二、归因原则,(一)打折扣原则某一

12、种特定原因在产生特定结果中的作用,假如有其他似是而非的原因存在的话,就该打折扣。,(二)扩大原则尽管存在着阻碍某行为出现的因素,但该行为还是发生了。这是更倾向于内部归因。,(三)利害关系原则当行为者的行为影响了观察者本身,这行为也就与观察者产生了利害关系,会使观察者更倾向于内在归因。,(四)共变原则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一致性信息 一贯性信息 区别性信息,三、归因偏差,人们的归因都是合理的吗?,(一)基本归因偏差,人们更倾向于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他们的性格倾向、人格特质或态度。重视内部原因,忽视外部原因。,形成原因: 1人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行为者比环境中的其他因素突出。文化的影响 个人主

13、义文化:较多基本归因错误; 集体主义文化:较少基本归因错误。,(二)行为者与观察者效应,人们倾向于把他人的行为归于其内在特质,而把自己的行为用情境因素来解释。行为者:容易过高估计自己的外因的作用; 观察者:容易过高估计行为者的内因的作用。,(三)自我服务偏见,自己的成功:内因; 自己的失败:外因。,认知角度的解释自我服务偏见起源于我们加工社会信息模式的某些倾向;动机角度的解释自我服务偏见起源于我们保护和提高自尊的需要,或在他人面前表现良好形象的需要。,(四)虚假一致,我们有夸大自我行为和观点,假设他人会做出与我们一样的反应的倾向。如:吸烟者会高估人群中吸烟者的比例。,期中作业:,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社会心理学的主题(如归因、对人认知、态度、群体等等均可)完成小论文(2000字左右,电脑打印,5月16日前交),题目也可自定。,综述性论文写作方法:,前言问题提出正文目前的研究现状结论评价与展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