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昏迷脑出血护理查房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53076791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渗性昏迷脑出血护理查房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渗性昏迷脑出血护理查房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渗性昏迷脑出血护理查房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渗性昏迷脑出血护理查房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渗性昏迷脑出血护理查房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渗性昏迷脑出血护理查房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渗性昏迷脑出血护理查房PPT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渗性昏迷护理查房,目录,高渗性昏迷的定义,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 :是一种常发生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并发症,在1型糖尿病病友身上比较少见,临床表现与酮症酸中毒相似,只是尿中没有酮体,少有酸中毒。由于血糖和血渗透压很高,患者很容易发生昏迷,一旦发病,死亡率也远比酮症酸中毒昏迷为高。处理和抢救的原则与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相近。,老年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具有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缺乏明显酮症和意识进行性丧失四大特点。 本症死亡率高,预后严重。早期死亡率高达40%70%,近年来,由于对本症的高度警惕和给予足够重视,死亡率已显著降低,但仍在15%20%。,常见诱因

2、: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病变,多见于老年患者,好发年龄为5070岁,约2/3病例于发病前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度症状。感染、脑血管意外、脱水利尿,有时在病程早期因误诊而输入葡萄糖液、使用激素治疗等诱因促使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血糖升高,并导致高血钠和高血浆渗透压以及低血容量和细胞内脱水,高渗性昏迷的临床表现,一、症状:起病时先有多尿,多饮,但多食不明显,或反而食欲减退,失水随病程逐渐加重,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嗜睡、幻觉、定向障碍、偏盲、偏瘫等,最后陷入昏迷。,脱水及周围循环衰竭:少尿,甚至尿闭,失水极严重,体重常明显下降。病人常有严重的脱水征,皮肤粘膜极度干燥,少弹性,血压

3、多下降,眼球松软。舌干唇裂、皮肤干燥及弹性减弱,眼球凹陷、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病人表情迟钝,进行性嗜睡,数日后渐入昏迷状态。HNDC患者意识障碍与否及其程度主要决定于血浆渗透压升高的程度与速度,与血糖的高低也有一定关系,而与酸中毒的程度关系不大。部分患者因此而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甚而误输入高渗葡萄糖液或脱水剂,促使病情加重。,高渗性昏迷的临床表现,二、辅助检查:1.血糖 本症以显著高血糖、高尿糖为主要特点。血糖多超过33mmol/L。 2.电解质紊乱 血清钠常增高至150mmol/L,但也有轻度升高或正常者。血清钾可升高,正常或降低,取决于患者脱水及肾脏的功能损害程度

4、,以及血容量较少所致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状况。,高渗性昏迷的临床表现,二、辅助检查:3.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是HNDC的重要特征和诊断依据。血浆渗透压可直接测定,也可用公式计算:血浆渗透压 (mmol/L)=2(Na+K+)+血糖(mmol/L)+BUN (mmol/L)。 正常人血浆渗透压为280300mmol/L,如超过350mmol/L 则可诊为高渗。,高渗性昏迷的临床表现,二、辅助检查:4.血尿素氮和肌酐 常显著升高,其程度反映严重脱水和肾功能不全。尿素氮可达2136mmol/L,肌酐可达163600mmol/L,BUN/Cr比值可达301以上(正常人多在101201)。BU

5、N与Cr进行性升高的患者预后不佳。 5.尿常规 病情较重者可出现蛋白尿、红细胞管型尿,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 6.白细胞在无感染情况下也可明显升高,红细胞比容增大,血红蛋白量可升高。,治疗原则,大量补液积极纠正高渗脱水状态,恢复血容量,合理使用胰岛素,使血糖降至最佳水平。消除诱因及治疗并发症病情稳定后,根据病人血糖、尿糖及进食情况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然后转为常规治疗。,治疗,补液 积极的补液是治疗HNDC的首要和重要的关键措施,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补液总量:HNDC患者的失水程度估计可达发病前的体液的1/4或体重的1/8以上。但由于高血糖的吸水作用,其失水的体征常不能充分

6、反映失水的严重程度。补液总量的估计一般可按病人体重的10%12%估算,总量多在610L。,治疗,补液种类:原则上按以下3种情况酌情选择:若病人血压正常或偏低,血Na+150mmol/L者首先用等 渗液;血压正常而血Na+150mmol/L,可开始即用低渗液(0.45%NaCl);若病人有休克,开始除补等渗液外应间断输血浆或全血。 补液速度:原则是先快后慢,第1小时输入5001000ml,头4h输入应补总液量的1/3,头8h补总液量的1/2(含头4h输入量)加上当天尿量,余量在24小时内补足,治疗,胃肠道补液:能经口服最好;不能口服者(昏迷),可不失时机的下胃管补充。给予温开水即可,速度可达12

7、L/h,尿量30ml/h后,可每500ml加10%氯化钾1020ml。老年人和心功能不良者,为了防止液体过量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等并发症,在输液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颈静脉充盈程度,必要时测量中心静脉压和血细胞比容,以指导补液。,治疗,胰岛素治疗一开始即给予胰岛素治疗,但剂量宜小,并密切观测血糖及尿糖的变化,灵活使用胰岛素。临床最常采用静脉滴注法,使用灵活、方便,血糖下降平稳,不良反应少。,治疗,纠正电解质失衡 补钾是纠正HNDC电解质失衡的主要任务。 补钾时机:最初有高血钾者,应在补液及胰岛素治疗开始后24h再补钾;治疗初血钾正常或降低者,则应在治疗开始时即补钾只有当

8、尿量多于30ml/h时,方可静脉补钾,治疗,其他治疗措施 (1)除去诱因:感染常是患者后期(约2/3)死亡的主要原因,必须从治疗开始就给予大剂量、有效的联合抗生素治疗,按难治性感染处理。 (2)吸氧:如PaO280mmHg,给予吸氧。 (3)放置胃管:HNDC时,病人多处于昏迷或半昏迷,应及早放置胃管抽吸胃液。通过胃管,可给病人补温开水或温生理盐水,还可通过胃管补钾。 (4)导尿:首先应尽量鼓励患者主动排尿,如4h 不排尿,应放置导尿管。,病情介绍,床号 :41床 姓名:张玉华 年龄:83岁 性别: 女性 诊断:高渗性昏迷脑出血高血压病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入院时间:2014.1.08.16:00

9、主诉:口齿不清六天,意识不清三天既往史:高血压病史三十年,现病史,1.02 患者出现口齿不清,反应迟钝,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左侧 外囊出血”,具体治疗不详 1.05 患者症状加重,意识不清,高热,体温38.91.08 患者转我院进一步治疗,带入导尿入院评估:T:39.2 P:100次/分R:21次/分 BP:142/71mmHg查体: 神志浅中度昏迷,鼾式呼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迟钝, 四肢肌张力高护理评估:Braden评分: 跌倒/坠床风险:管道滑脱风险:无 ADL:,主要阳性检查,主要阳性检查,疾病动态及治疗,1.08 下病危通知,吸氧,心电监护,予以急查血常规、肝肾

10、功能心肌酶谱、酮体、凝血常规、D二聚体等补液,鼻饲饮水,保护胃粘膜等处理,Q2h监测血糖、抗 感染、化痰、补钾1.09 院内大会诊,予以5%葡糖糖+胰岛素静脉滴注1.10 患者能自主睁眼,意识明显好转 ,呈嗜睡状1.11 停病危,下病重,予以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疾病动态及治疗,1.12 改测血糖七次1.13 患者双侧球结膜水肿,神志昏睡-浅昏迷,血压 高,24h尿量少,护理诊断,体液不足:与严重脱水,血浆渗透压增高有关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水电解质紊乱:与严重脱水,物质代谢紊乱有关低效型呼吸型态:与自理能力缺陷:与急性意识障碍有关皮肤完整性受损:右侧髋部有一长约5cm擦伤潜在并发症:脑疝,上

11、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P1:体液不足:与严重脱水,血浆渗透压增高有关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必要时留置导尿,密切观察皮肤黏膜变化,为每小时补液量提供可靠依据。 留置胃管注水100-200ml/h,可迅速补充丢失的液体 3. 遵医嘱大量补液,以纠正脱水状态。,护理措施,P2: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1. Q4h监测体温 按医嘱给予物理降温 鼓励其多饮水,促进毒素排出 口腔护理Bid 及时更换潮湿衣物,护理措施,P3:水电解质紊乱:与严重脱水,物质代谢紊乱有关1.遵医嘱补充电解质 2.及时留取标本送检 3.密切观察患者的出入量,为补液提供依据,护理措施,P4:低效型呼吸型态:与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12、,床边备吸痰装置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发生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护理措施,P5:自理能力缺陷:与急性意识障碍有关1.协助完成日常生活护理 2.,护理措施,P6:皮肤完整性受损:右侧髋部有一长约5cm擦伤1.Q2h翻身,拍背,气垫质量 2.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 3.大便次数多时,做好肛周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护理措施,P7:潜在并发症:脑疝,上消化道出血1、密切观察病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遵医嘱应用降颅压药物;控制液体入量和速度;加强安全护理以防窒息。2、密切观察病情;避免诱因;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予补充血容量和纠正酸中毒。,健康教育,1.注意饮水,防止脱水。注意限制进食含糖饮料。 2.防止各种感染、应激等情况。3.帮助糖尿病病人及家属了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对病情提供支持和照顾。4.指导病人定期复诊。5 .教导病人外出携带识别卡。以便发生紧急情况及时处理。 6.定期复诊和及时就诊的指征,保持情绪稳定,Thank you ! Good even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