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急救五项技术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53074779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7.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步急救五项技术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步急救五项技术ppt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步急救五项技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现场初步急救基本技术包括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及转运等五项,为抢救伤员生命和进一步治疗所必须,各级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一、通气,保持气道通畅至关重要,是一切救治的基础。伤员鼻咽和气管,可能被血块、泥土、呕吐物或本身过量分泌的分泌物以及舌后坠等完全或部阻塞,造成窒息。,、头后仰,伤员取仰卧位,头、颈、胸处于同一轴线,双肩略垫高。操作者在伤员头顶侧,一手置于伤员前额向下用力,一手置于颈后向上用力;也可以用一手置于伤员前额,另一手直接抬起下颏,使头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若估计颈部有损伤时,则应避免过分后仰。,、稳定侧卧位法,当出现批量伤员、人手缺乏

2、时,对昏迷而有呼吸者,可采用稳定侧卧位法来保持通气。先将伤员仰卧,然后靠近抢救者一侧的腿弯曲,其同侧手臂置于其臀部下方,轻柔缓慢地将伤员转向抢救者,使伤员头后仰,保持脸面向下,位于其上方的手置于脸颊下方以维持头部后仰及防止脸朝下,下方的手臂置于背后以防止伤员向后翻转。,、手法清理气道,一手用拇、食指拉出伤员舌头,另一手食指伸入口腔和咽部,迅速将血块等异物抠出;若伤员牙关闭合,则可用两食指从伤员口角处插入口腔内顶住下牙齿,两拇指与食指交叉用力打开口腔,清理气道。,、托颌牵舌法,昏迷伤员的舌后坠易堵塞声门,应用手从下颌骨后方托向前侧,将舌牵出,使声门通畅,然后用口咽或鼻咽管来维持。,、击背法,使伤

3、员上半身前倾或半俯卧,一手支托其胸骨前,用另一手掌击打其背部两胛骨之间,促使咳嗽,将上呼吸道的堵塞物咳出。对于急性气道堵塞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窒息,使用上述方法失败者,可使用膈下腹部冲击法。,在开放气道时发现有开放性气胸,应立即用敷料或其他一切尽量清洁之可用物品堵塞胸壁伤口,使开放性气胸转为闭合性气胸。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进行各种开放气道操作时,须严格颈椎制动以保护颈椎,必要时应数人合作。,现场外伤急救技术,二、止血,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血容量占体重的8%(40005000l),如出血量为总血量的20%(8001000ml),就会出现头晕、心跳加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

4、;如出血量达总血量的40%(16002000ml)时,就有生命危险。,止血的方法,直接按压伤口止血法(出血点直接压迫止血、动脉行径按压法) 压迫包扎法 填塞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出血点直接压迫止血,紧急时可先在出血的大血管处或稍近端用手指加压止血,然后再更换其他方法。,动脉行径按压法,适用于头面部、四肢等某些部位的大出血。 方法: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 )头面部 指压颞浅动脉 指压面动脉 指压耳后动脉 指压枕动脉,)四肢 指压肱动脉 指压桡动脉、尺动脉 指压指(趾)动脉 指压股动脉 指压胫前动脉,压迫包扎法,在出血位置的裹伤处外加一纱布卷或手

5、巾、三角巾、衣服等,然后再适当加压包扎,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并注意松紧适度。此法适用于各种伤口,是一种比较可靠的非手术止血法,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如没有无菌敷料时,可用消毒的卫生巾、餐巾等替代。,填塞法,对于深部伤口出血,如肌肉、骨端等,一定要用纱布条、绷带等填充其中,外面加压包扎,以防止血液沿组织间隙渗漏。(先用无菌纱布塞入伤口内,一块纱布止不住可再加一块,最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固定。),加垫屈肢止血法,即前臂出血时,在肘窝部加垫、屈肘;上臂出血时,在腋窝内加垫,上臂紧靠胸壁;小腿出血时,在腘窝加垫,屈膝;膝或大腿出血时,在大腿根部加垫,屈髋,用三角巾或绷带将位置固定。但疑有骨折时忌

6、用此法。,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只适用于四肢大出血,能有效地控制四肢出血,但损伤最大,可致肢体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故应尽量少用。,橡皮止血皮条(橡皮条)止血带气性止血带(血压计袖带),注意事项:,扎止血带时间越短越好,一般不超过小时,如必须延长,则应每隔小时左右松开12分钟。 必须作出显著标志,注明和计算时间,优先转运及进一步处置。 避免勒伤皮肤。 缚扎部位原则上是尽量靠近伤口以减少缺血范围,但上臂止血带不能缚在中下1/3处,而应在中上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 前臂和小腿一般不适用止血带,因有两根长骨,使血流阻断不全。,三、包扎,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帮

7、助止血。常用绷带和三角巾,抢救中也可将清洁的衣裤、巾单等裁开作包扎用。无论何种包扎法,均要求达到包好后固定不移动和松紧适度。,绷带包扎法:, 环形包扎法螺旋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8”字形包扎法头顶双绷带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制作简单、方便,分为普通三角巾和带形、燕尾式三角巾。包扎时操作简捷,且能适应各个部位;缺点是不便于加压,也不够牢固。,包扎材料:三角巾、绷带 包扎方法: ()头部包扎 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顶部伤口 面具式包扎:适用于额面部外伤。 双眼包扎:适用于眼部伤口。 头部三角巾“十”包扎:适用于耳、颞部、前额小范围伤口。,()颈部包扎 三角巾包扎 绷带包扎 ()胸、背、肩部包扎

8、胸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一侧胸部外伤。 侧胸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单侧胸外伤。 背部三角巾包扎:与上相似 肩部三角巾包扎:与上相似,()腹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腹部外伤。 ()四肢包扎: 臀部包扎 上下绷带螺旋形包扎 “”字肘、膝关节绷带包扎 手部、脚部绷带包扎,四、固定,骨关节损伤时均必须固定制动,目的是减轻疼痛、避免骨折损伤血管和神经等。较重的软组织损伤也宜将局部固定。,固定前应尽可能牵引伤肢和矫正畸形,然后将伤肢放在适当位置,固定于夹板或其他支架上。输送固定或后送固定指固定时不要求过分强调姿势和功能位置,以使担抬和坐车较方便为宜。治疗固定指进一步处理后的固定,则要求尽量满足肢体功能和治疗的长期

9、需要。,固定夹板或支架等要便于透视、照片和检查、观察伤部。固定范围一般应超过骨折处远近两个关节,所有关节、骨隆突部位均要以棉垫隔离保护,既要牢固不移动,又不可过紧,肢端(趾或指)要露出,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现代创伤急救中,颈椎损伤已越来越常见,也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多发性损伤的任何患者均应考虑有颈椎骨折的可能,尤其是有意识改变或在锁骨上水平有钝器伤的患者。对于怀疑颈椎损伤,或多发伤、伤情一时不明、昏迷者,应常规以颈托固定颈部。现场无颈托时,可就地自制简单护托。,固定材料: 木制夹板 钢丝夹板 负压气垫 塑料夹板 充气夹板在野外可就近取材,树枝、竹杆、雨伞等,或固定于健侧肢体。,固定方

10、法: 头部骨折固定 锁骨骨折固定 肋骨骨折固定 四肢骨折固定(肱骨、肘骨、尺骨、桡骨、手指骨、股骨、胫骨、腓骨) 脊柱骨折(颈椎、胸椎、腰椎),五、搬运,伤员在现场进行初步急救及随后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搬运这一重要环节。规范科学的搬运技术对伤员的抢救治疗和预后都是至关重要的。,肩负法,拖拉法,双人拉车法,椅托法(双人双手),椅托法(双人三手),椅托法(双人四手),脊柱骨折病人的搬运,现场救治伤员,必须尽快运送。搬运的原则是: 必须在原地进行检伤、包扎止血等救治之后再行搬动及转运。 最好用装备较齐的救护车运送伤员,以提高转运的效率,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颈部要固定,注意轴线的转动,骨关节、脊柱要避免弯曲和扭转,以免加重损伤。 要有专业医务人员在转运中严密观察伤员生命体征的改变,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防止窒息。 尽量减少严重创伤患者的不必要搬动,在骨盆骨折中,一次不必要的搬动可致额外失血800毫升左右。,时间就是生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