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令方式(第九章)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3071917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令方式(第九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信令方式(第九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信令方式(第九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信令方式(第九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信令方式(第九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令方式(第九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令方式(第九章)(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信令方式,第,章,9.1 概述为保证通信网的正常运行,信息正确传输和交换,以实现 任意用户间的通信,必须有完善的信令方式。从最早的步进制 交换局采用的简单直流脉冲信号到纵横制交换局采用的多频互 控信令,不仅提高了信令的速度,而且增加了信令的容量。数字交换机出现后又采用了公共信道信号No.7信令系统。,9.1.1 信令的基本概念 1、信令的基本概念 信令:各交换局间、交换系统与用户终端间,在完成呼叫接续 过程中使用的一种通信语言。 在电信网中,除传送话音、数据等业务信息外,还需传送电路 建立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控制信息,指导终端、交换网络和传输系 统协同运行。ITU-T建议了No.1至No.7

2、信令,并针对端-端的数字连接提出了 数字用户信令规范DSS1。我国规定了中国No.1和中国No.7信令 我国公共电信网的主体使用No.7信令系统,局部和一些专用网 使用中国No.1信令系统。,9.1.2 对信令方式的基本要求向信令设备提供足够的信息; 信令传输稳定可靠; 信令传送速度快; 对传输设备要求低; 信令设备简单; 有广泛的适应性,以便不同交换设备之前配合工作; 不影响通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也不受通信信息的影响; 便于今后通信网的发展。,信令方式:信令的构成,信令交互时要遵守的规定。包括: 1、信令的结构形式 未编码:单频信令,如脉冲拨号,音信令 编码:双频信令,如DTMF、MFC、数

3、字型二进制信令 2、传送方式 逐段转发:逐段识别,校正后转发,线路传输质量要求低,信令传输 速度慢,话路接续时间长,各段路由的信令形式可以不同。多用 端-端:发端局只向转接局发送终端局号,信令路由接通后,直接向 终端局发被叫号码。对线路传输质量要求高,信令传输速度快,话路 接续时间短,需在多段路由上传送同一类型的信令。 混合:中国No.1记发器信令在优质电路上使用端-端传送方式, 在普通电路上使用逐段转发传送方式(误码率高)。 3、控制方式 非互控,如No.7 半互控,发送端发送信号收接收端控制,如ARQ 全互控,如多频互控MFC,9.1.3 信令分类和一些基本定义 1、按信令的工作区域 用户

4、信令:用户设备与交换机间的信令,在用户线上传输 局间信令:交换机间、交换机与网管中心或数据库之间传送 的信令,在中继线上传输。 2、按信令的功能 监视信令 监视用户线或中继线状态的变化,中继电路空闲/占用,主/被叫摘/挂机 中继线上的监视信令,称为线路信令 在局间PCM中继系统的Ts16中传送,不在话路中传送,但与话 路间存在着时间位置上的一一对应关系。 地址信令/路由信令/记发器信令 用于呼叫建立阶段传送主/被叫号码、主叫用户类别(单线/PABX/传真) 管理信令 OAM(操作、管理、维护)功能,如检测和传送网络拥塞信息,计 费信息,提供远程维护,设备可用状态信息。,3、按局间信令的传送信道

5、 随路信令CAS(Channel Associated Signaling) 在接续建立阶段,用户话音通路空闲,可在话路中传递各种信令; 或在与话路有固定联系(Ts16)的信令通路中传送信令的方式, 如中国No.1,包括局间线路信令(如下图)和MFC记发器信令。,公共信道信令/共路信令CCS(Common Channel Signaling)利用交换局间一条集中的信令链路为所有话路传送信令的 方式,即信令和话音的传送通路分开,时间位置上互相独立。 控制设备:用户端收号器; 信令设备:中继记发器。,4、带内信令和带外信令 带内信令:信令在通路频带3003400Hz范围内传送。 优点:话音频带较宽

6、,传送信令容量大,可传送具有较高抗干扰 性和速度较快的多频码; 缺点:和话音信号占用同一频带,易受话音信号干扰,且在通话 期间不能传送。 带外信令:信令在3003400Hz外的间隙传送。 带宽较窄,只能单频,如卫星电话,800MHz 5、模拟信令和数字信令 模拟信令:如直流监视信令摘/挂机识别、脉冲识别 数字信令:数字方式编码的信令,如DTMF;No.7 6、前向信令和后向信令 前向信令:由发端局(主叫用户一侧的交换局)记发器/出中继 电路发送,由终端局(被叫一侧)记发器或入中继电路接收的信令; 后向信令,中继线合群方式和分群方式几种不同信令标准(如数标,标志方式)合在一个中继线群内, 群内中

7、继线既可在这种接续中采用这种标准,又可在另一种接续 中采用另一种标准。 在本地端局汇接局间,端局/汇接局长途/国际局 间的不同信令和中继线群可以合群。 提高中继线利用率,减少中继线品种,使用灵活。 中继线合群的条件:各中继线的记发器信令均采用中国No.1 多频互控信令,线路信令的数标编码是统一的。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信令即为分群方式。,市话局电话接续的基本信令流程,(线路信令,识别号首,选中第1路中继Ts1),(监视信令),(OAM信令)计费,(监视信令) 被叫挂机,(号码逐位译为多频记发器信号),9.2 用户信令1、用户状态信令 用户线的监视信令 由用户话机叉簧产生,完成(闭合)或切断用户线直流

8、回路, 用以启动/复原局内设备 反映用户线忙闲状态主叫摘机(呼出占用)主叫挂机(前向拆线) 通断,1850mA 被叫摘机(应答)被叫挂机(后向拆线) 通断空闲,2、地址信令 用于路由选择、接续被叫 用户线上的路由信令,如被叫号码(1)号盘话机或直流脉冲信号DP Pulse拨号话机通过控制用户环路电流断续来产生脉冲,用直 流脉冲的个数表示不同数字,8ms扫描 典型值:断66ms,续33ms,每位数字500ms,位间隔250ms (2)DTMF双音多频话机信号 每位数字包括2个 的音频组合。带内信令,16ms扫描。 典型值:每个数字持续3040ms,位间隔40ms,每秒可传12 个数字。 被叫地址

9、信号仅在呼叫建立阶段使用,多个终端可共享信令设 备,如收号器等。,3、音信令 交换局通过用户线向终端发送的各种单音频铃流和信号音。 铃流:25Hz正弦波,1s送,4s断; 信号音:交换局通过用户线向终端发送的用户接续进程提示。 拨号音、回铃音、忙音等为450Hz正弦波; 催挂音、提示三方通话为950Hz正弦波。 现信号音常采用45025Hz或95050Hz,用户线信令波形,9.3 局间线路信令 中国No.1信令是随路信令,包括局间线路信令和局间记发器信令 局间线路信令用于监视中继线的使用状态,如中继线示闲/占、 应答、拆线等。 由中继设备发送/接收,逐段转发,空闲状态也要传送。根据局间传输线路

10、使用的介质,分为 1、局间直流线路信令 实线电缆、双绞线,传送模拟话音 2、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令 局间传输介质为载波电路(进行调制) ,FDM 2600Hz:位于话音频段的高频部分,功率小,相互干扰小 3、局间数字型线路信令局间传输线路使用PCM数字复用线,中继电路采用数字中继器,由Ts16按复帧传送,每一话路的两个传输方向上各有a,b,c,d 4bit,可用于传送数字型线路信令,与话路一一对应。 考虑到目前电话网线路信号容量,只采用其中的a,b,c 3bit (1)af码:前向信号,表示发话交换局或主叫用户状态;0为摘机占用,1为挂机拆线。 (2)bf码:向来话交换设备指示故障状态;0为正常

11、,1为故障。 (3)ab码:后向信号,表示被叫用户摘/挂机状态; (4)bb码:表示受话局忙/闲状态,0为示闲, 1为占用或拥塞状态。 数字型线路信令共有13种标志方式,即数标方式DL(1)DL(13)。DL(1):用于本地局间全自动中继电路间的配合,如表9.2 DL(2A):用于本地电话局至长途电话局间全自动去话接续,115,630话路,9.4 多频记发器信令方式 9.4.1 基本概念 1、记发器信令(Register Signalling) 主/被叫用户类别(单线、传真、群用户、优先级); 主/被叫用户号码的地址信令; 被叫用户状态; 呼叫业务类别; 计费信息; 为建立接续所必需的控制信号

12、。由一个交换局的记发器发出,由另一个交换局的记发器接收。,2、主要功能 控制电路的自动接续。 为保证有效快速的传送速度和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记发器信 令采用多频互控MFC方式: 多频 双音频编码信号。 在用户通话前的呼叫建立阶段传送,可占用话音通路(带内) 充分利用话音频带(多频)。 信令容量、速度、可靠性均有所提高。 互控 信号传送过程中须和对端发回来的证实信号配合 可通过模拟信道直接传输,或经PCM编码后由数字信道 (Ts16)传输,3、信令编码 (1)MFC信号分为前向和后向: 前向信号(高频群):1380,1500,1620,l740,l860,1980 Hz 后向信号(低频群):11

13、40,1020,900,780,660,500Hz。 我国的后向信号只用了其中的四种频率,即1140,1020, 900和780Hz,按4中取2编码,最多可有6种信号组合。 (2)MFC有6个频率,编号为0,1,2,4,7,11 我国采用编码的前向信号个数为 。 要传送的信号编号,即某个115的数字,为两个相应频率编号 之和,除10(=f4+f7),14(=f4+f11),15(=f7+f11) 外。 每种信号都是两种频率的组合 对不是双频的错误容易发现; 每种信号所传送的信号电平也相同,载波电路在不过载的情 况下可尽量提高信号电平,保证了可靠性。,前向,后向,4、每个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都有一个

14、互控过程第一拍:主叫发端局发送前向信号; 第二拍:被叫端接收和识别前向信号后,发后向证实信号; 第三拍:发端局接收和识别后向信号后,停发前向信号 第四拍:被叫端识别前向信号停发后,停发后向信号。,9.5 公共信道信令系统1、信号速度快,线路拥塞时可重复测试和迂回路由,减少了呼叫 建立时间,尤其对于远距离长途呼叫,将拨号后的延时减少到1s 以内。 2、信令容量大,而线路信令24 、记发器信令最大28实际 3、能传送与呼叫处理无关的信令,支持新业务,如数据、IN 4、信令网与业务网分离,便于维护和管理,9.6 No.7信令系统的结构 9.6.1 基本特点和应用 (1)采用公共信道方式:局间信令,不

15、区分线路信令和记发器信令 局间信令链路为64kbit/s双向链路,通话期间仍可传送和处理信令 (2) 分组交换数据报的传送方式:最小信息传送单位-信令单元SU 固定长度的控制字段,用户部分产生的信令信息长度可变,可 分装长信号; 统计时分复用,信令终端需具有SU同步、定位、差控功能。 (3)可靠性:备用设备,逐段转发 (4)话路与信令通道分开,不能保证话路好坏,须对话路进行单独 的导通测试。 (5) No.7信令方式能保证正确的发送顺序,没有信号丢失和乱序,应用 可用于国内/国际电话网/电路交换数据网/ISDN的局间信号; 各种运行、管理和维护中心的信息传递业务; 交换局和智能网的业务控制点之

16、间传递各种数据信息; 自动用户交换机PABX应用; 移动通信。采用开放式系统结构,模块化的功能结构,及与OSI/RM对应 的分层模型,使网络的利用和控制更有效。 我国1998年制定了No.7信令网技术体制。,9.6.3 No.7号信令系统的功能结构 1、基本功能结构 No.7信令系统SS7的基本功能级结构由 公共的消息传递部分MTP(Message Transfer Part) 适合不同用户的独立用户部分UP(User Part) 两部分组成,No.7信令系统在固网中的四级功能结构,UP,MTP3,MTP2,MTP1,9.6.4 各部分主要功能 1、公共的消息传递部分MTP(Message Transfer Part) 在信令网中,为正在通信的用户功能之间提供信令的可靠传 递,是各用户部分消息的公共运载系统; 在系统和信令网故障时,做出响应并采取必要措施。 由三个功能级组成: (1)信令数据链路 (MTP1) 用于信令的双向传递的通路。 规定传输速率、接口特性、接入方式等。 透明传输,不涉及介质。 由同一数据速率、相反方向工作的两个数据通路组成,符合 OSI物理层要求: 模拟链路由模拟音频传输通路和调制解调器组成 数字链路采用速率为64kb/s或2.048Mb/s的PCM通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