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语文备考(杨振贤)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064267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9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语文备考(杨振贤)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2年高考语文备考(杨振贤)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2年高考语文备考(杨振贤)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2年高考语文备考(杨振贤)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2年高考语文备考(杨振贤)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语文备考(杨振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语文备考(杨振贤)(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高考语文备考建议,烟台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振贤,2012年高考备考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子弹已上膛,我们要出发,总攻要打响!,2012年高考语文备考建议,一、澄清一种认识,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二、采取一种策略,常规备考,从容应对 三、把握五种研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四、走出四种误区,理清关系,有效复习 五、关注六个问题,尊重规律,消灭瓶颈,把握五种研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课程标准明确学什么(知识体系、能力要求、素养构成) 2、考试说明明确考什么(考查内容、能力层级、结构形式) 3、高考试题明确怎么考(出现频率、重点难点、命题规律) 4、学生状况明确

2、要什么(基本情况、优势所在、薄弱欠缺) 5、有效训练明确做什么(整体规划、方式方法、材料选择),关于论述题,一是可能在“选考”部分的试题中体现。如: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鉴赏评价”里“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探究”里的“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鉴赏评价”里“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探究”里“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回答这一类的问题都需要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文本作依据,或者结合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来说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论述”的过程。 二是可能在语言运用题的考查中体现。比如“材料概括分析”

3、 “新闻评论”题,往往也要论述。 三是可能在古代诗歌鉴赏题中有所体现。因为诗歌鉴赏中也往往用到论述。,题型示例第26题(2011年四川高考试题),19.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句式一致;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5分)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启 示,高考关注学生所学,强调学以致用,重视能力迁移。 备考: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我们曾经在命题中涉及过祝福中的祥林嫂、边城中的翠翠,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

4、,一塌糊涂);具有山东地方色彩的历史文化、历史名人,如泰山文化、沂蒙精神,孔子、孟子、蒲松龄、诸葛亮、王羲之、辛弃疾、李清照等。,高考试题明确怎么考,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面上研究点上研究一是与考试说明进行对比分析,看高考考什么; 二是与往年高考试题进行对比分析,看高考已经考了什么; 三是与当年的考试说明样卷进行对比分析,看高考样卷的可信程度,预测来年的命题趋势,即高考将会考什么。,第五大题语言运用(山东卷),第五大题语言运用,结论一: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考查重点。结论二:三个小题中,一般会沿用两个,改变一个。结论三:图表题占有相当的比重,几乎年年涉及。结论四: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与变换句式(仿用句式)、修改题(新)应该进入关注的范畴。,第五大题语言运用,第五大题语言运用,结论一:考查的综合性非常强,常常是几个知识点融为一体,单独考查的知识点几乎没有。 结论二:相同的知识点,即使是沿袭考查内容,但是往往考查形式要有所改变。 结论三:已经考查的知识点往往不时地有回归现象。 结论四:全面撒网,消除学生对所有题型的陌生感。 结论五:既要善于归类,又要善于发散。特别关注:20072011年,五年轮空。,作 文,作文新格局,结论一:话题作文作为新高考的过渡已完成了使命,正在 淡出人们的视野。(3/15) 结论二:新材料作文已成为人们的青睐,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其势头正旺。(7

6、/15) 结论三:命题作文显示了一定的竞争力,有与新材料作文平分秋色之趋势。(5/15) 结论四:新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有相互交融之势,正在形成新的作文形式。(3/5),新命题作文,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10年广东)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含标点符号)。(11年广东) 见证是

7、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09年山东),新命题作文,试题由三部分组成:材料导引语、明确的标题和具体的要求。它兼具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的特点,体现了一种杂交的优势,既避免了命题作文的过分死板,又降低了材料作文的审题难度,还增加了话题作文的灵动飘逸,因此更具人性化色彩,有着广阔的生长空间。,整合各种作文命题形式的优势,将是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

8、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09年广东高考作文),新材料作文,主要是针对2006年高考全国卷的卷和卷的作文题目提出来的。自1999年以来,全国卷作文题目一直都是话题作文,2006年出了材料作文。而2006年的作文题目又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材料作文。那时的作文限定文体,要求全面把握材料,写作时不能抛开材料,行文中必须引用材料。2006年的作文题这些限制都没有了,所以有的人就把这样的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2006年全国I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9、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0、2006年全国II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是3.7%,2003年18.3%,2005年是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

11、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997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材料1: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 材料2:某杂志社做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做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把“材料2”和“材料3”结合起来思考,是否要结合“材料1”,自由决定。不少于600字。,新旧材料作文比较

12、,旧:限定文体;要求全面把握材料;特别强调审题,审题不当,全盘皆输;总有最佳立意;写作时不能抛开材料,行文中必须引用材料。 新:文体不限;虽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审题虽有一定难度,但大多平和,不再过于严格;可有多个立意;写作时对是否引用原材料没有严格要求。,话题作文的好处,首先,只要与话题有关的均可成文,既不像无命题作文那样不着边际,又不像命题作文那样限制过死、单调呆板。 其次,由于文体不限,学生可扬长避短,能真正发挥学生各自的写作才能。 再者,话题作文使得写作范围拓宽了,有利于学生追求思维层面的发散性和创造性。,话题作文存在的弊端,1、很难防范模仿、套用、抄袭。(他

13、山之石,可以攻玉。) 2、引发了胡编乱造之风。(画牛马难,画鬼神易。) 3、在文体训练中走入歧途。(造就新体,名“四不像”。) 4、难以把握开放和限制的张力。(一放就乱,一收就死。),新材料作文的好处,(一)可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单位时间内的写作能力,考查的综合性能好。 (二)既能给考生提供一定的条件性与情景性,为考生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又避免了话题作文过“宽”的带来的信马由缰、押题宿构弊端,从而使命题具有更大的真实性与检测性。 (三)增加了考生审视材料与拟定标题的环节,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有利于强化考生的审题意识,培养他们提炼主题的能力。,作文备考方略,作文可以不完美,不可无亮

14、点。,广东现代文阅读试题,海南、宁夏现代文阅读试题,山东现代文阅读试题,提 醒,散文、新闻依然是考查重点; 小说、传记也不可掉以轻心; 戏剧、报告、科普适当训练。,学生状况明确要什么,语言基础知识存在问题: (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标点、名言名篇)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拓展,没有做到知识积累的点线面团。 基础的知识尚有欠缺。 眼高手低,灯下黑。 没有学会用联系和比较的方法学习。 不能做到复习常态化。,语言基础知识复习建议,避免机械和孤立记忆,加强理解记忆。瞄准常见、常用、常考、常错。知新为次,温故为上,落实为本。,落实才是硬道理,基础知识要扎实,咬得硬,切忌似是而非。生活中

15、的事物,朦胧模糊可以产生美;而考场上知识模糊却是名副其实的杀手,可以置人于死地。只是因为在人群中 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有效训练明确做什么,全面撒网,没有重点;平铺直叙,缺乏梯次;机械操作,缺失思维;追求数量,忽视质量;忽视问题,缺少巩固。,有效训练案例,第一步,让学生反复诵读,把握整首词的内容;第二步,让学生将所学过的或知道的有关梅花的诗词背诵积累,构成比较阅读,以加强对所选材料的理解; 第三步,选择两个学生结合词的内容,在黑板上即兴作了两幅画,让全班同学进行评论,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第四步,以这首词为材料,提炼观念,进行作文审题训练,并且讲明自己的构思; 第五步,假如你是高

16、考命题者,请你就这首词,命制两个题目,并给出标准答案。,四、走出四种误区,理清关系,有效复习,1、提倡科学合理预测,反对猜题押题2、题海不仅可以载舟,而且可以覆舟3、讲练考评合理搭配,切忌顾此失彼4、技巧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题海不仅可以载舟,而且可以覆舟,一是多年一贯制的题海战术,要求学生多做题、多练功,误以为高效复习就是以多取胜。 二是语文老师角色错位,整天与学生捆绑起来在题海中游弋,没能发挥老师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 三是学生复习方式刻板,全篇一律就是统一做不加选择的的相同资料的练习题。,讲练考评合理搭配,切忌顾此失彼,“讲”要精炼、适度,讲中求新。“练”要精当、高质,体现层次。“考”要适度、适时,限时训练。“评”要重过程、讲思维、论方法,及时快捷。,讲评课存在的误区,满足于校对答案,忽视方法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受制于具体题目,缺乏拓展满足于分析讲评,缺乏巩固,五、关注六个问题,尊重规律,消灭瓶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