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5-苏轼江城子(上课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059869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词5-苏轼江城子(上课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宋词5-苏轼江城子(上课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宋词5-苏轼江城子(上课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宋词5-苏轼江城子(上课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宋词5-苏轼江城子(上课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词5-苏轼江城子(上课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词5-苏轼江城子(上课用)(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有关爱情名句默写】 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 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4、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 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风栖梧 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仙桥,一一一木ppt作坊,创作背景,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

2、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6岁时就去世了。这对诗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苏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悼亡词。此时诗人三十八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

3、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理解诗意】: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思念吧,但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妆。两人互相望着,没有言语,只有泪千行。料想年年断肠的地方,晚上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这首词的题记为“记梦”,那么词的上片

4、是不是直接写梦?是否可以删除?,不能,作这首词的时候,王弗已经去世十年了,这十年来苏轼一直没有停止对妻子的思念,这思念是感情的铺垫,正因为“日有所思”,才有了下片的“夜有所梦”了。,【理清结构思路】“记梦”为贯穿全词的线索,联结梦前、梦中、梦后三个层次。上片 梦前思念下片前五句 梦中相逢结尾 梦醒悲凉,一一一木ppt作坊,赏析探究,“十年生死两茫茫。”其中“两茫茫”用词极妙,请赏析之。,十年生离死别,逝者对人间是茫然无知的,而生者呢?无一天不在思念。黄泉生路,阴阳相隔,人各一方,无从知晓 。“两茫茫”用叠词,传达出诗人和九泉之下的妻子共同的心情和感受:一种莫可名状的孤独、空寂、凄清和思念之感。

5、为全词定下了凄哀至极的感情基调。 “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笼罩全篇。, (1)“不思量,自难忘” 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所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一一一木ppt作坊,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6、(1)“无处”是什么意思? (2)话的是什么“凄凉”?,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1)“无处”是什么意思? (2)话的是什么“凄凉”?,无处”王弗死后埋葬在故乡四川,而此时苏轼在山东密州做官,两地遥遥,相隔千里。满腔的凄苦之情更无法向亲人诉说,所以“无处话凄凉”。夫妻不能共话,不仅在于距离遥远,更在于生死的界限无法超越。距离远,生死相隔。,凄凉也可说是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因而产生的满怀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2)作者说自己“尘满面,鬓如霜”,而其实不到40岁,如何理解?,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压,

7、这十年,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历尽苍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原因:情感的风尘(思念亡妻的苦楚“为伊消得人憔悴”)岁月的风尘(仕途坎坷的艰辛“艰难苦恨烦霜鬓”)而所致。,小轩窗,正梳妆,看似梦境记实,实际是恩爱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动写照。往日,不知有过多少次,爱妻在小轩中临窗梳妆,词人则一旁怀着愉悦的心情观看、欣赏,或许还加以指点评说。词人抓住了这一具有典型特征的生活片段,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的和美关系和幸福生活的场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十年了

8、,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然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泪流满面,确是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言胜似有言,四目相视,两心相印,万千思绪尽在其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万千思绪尽在其中。,如果非要说点什么,苏轼会对妻子说什么?,十年茫茫,酒也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十年茫茫,苦无人诉,恨无人念。 十年了,日思夜想的,还是你。 那夜 ,梦见了你。小轩窗,正梳妆。 你没变,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年轻、漂亮。 十年的光阴,我变的苍老的很。 十年的生死离别! 再次的相逢,在梦中的相逢,还有什么可以说的?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纵使我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壮志。 纵使我有老夫聊发

9、少年狂的豪情。 一见你,也化作一汪春水,二度春风,三分柔情。,这样的情境, 还有哪些诗句与之相似呢?,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梦醒了,展现在作者脑海中的又 是什么呢?,“明月夜,短松冈”营造了悲凉肠断的环境氛围。诗人从梦中醒来,梦中的倩影突然从眼前消失,想到此时的妻子还在千里之外的坟茔中长眠,梦境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让词人肝肠寸断。推想妻子的亡灵在年年的明月之夜,在遍植松树的坟地上,又是何等伤心断肠!,明月是象征团圆与祝福的,为什么不改成“残月夜”呢?“杨柳岸晓风残月”,多好。 【答】 月圆人不圆,月圆人残缺,冷月清光洒满坟地,这是一种何等孤寂凄哀的情景啊!

10、亡妻常年身处此地,又是何等的孤独悲伤!诗人念起此景,有时何等的肝肠寸断!这真是:死别相思苦;相思不见,无处话凄凉苦;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亦苦;梦醒而只剩得冷月松冈,则更苦。,9、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具体赏析。这首诗主要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上片先写入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属虚写,后写梦醒后的感慨,属实写。这样由实而虚,由虚而实,充分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小结 这首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题虽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梦 前,梦

11、 后,月圆人亡,相顾无言,十年生死,梦 中,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梦前“此情无计可消除” 梦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梦后“此恨绵绵无绝期”,全诗感情的发展,十年死别,相思苦 相思不见,无处话凄凉苦 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更苦 梦醒而只剩冷月松冈,则更苦,感情随着入梦和梦醒,一步步深化。全词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谓一字一泪!,妻已逝,夫独留,万般凄情蚀九肠 人归去,情依旧,千载缘分绵且稠,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你知道这样的爱情故事吗?,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 朱丽叶,诗词累积,回忆下我们以前学过的关于美好爱情的诗词名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

12、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风栖梧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仙桥,鹧 鸪 天 贺铸重过阊(chng)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x)。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重过阊(chng)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再经过苏州城西门时,任何事都让人感觉到若有所失。你和我一同来到这里,为什么就不和我一同回去呢

13、? 你走了,如同秋霜过后半死的梧桐树那般凄惨零落;我也只能,像失去伴侣的白头鸳鸯那样独自孤飞。 【原上草,露初晞(x)。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草原里青草上的露珠已经开始干枯,我游走徘徊在我们昔日的住所,和你今日的新坟间难舍难弃。这样的深夜,我独自躺在空床上,听雨点敲打南面窗阁。又有谁还会再来挑亮如昏暗的烛灯,谁会来为我缝补破旧的衣裳!,1这首词上片的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进行赏析。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下片作简要分析。 3、试比较苏轼的江城子和贺铸的鹧鸪天的异同。,1这首词上片的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进行赏析。【

14、答案】 比喻,窗前的梧桐在经历了清霜之后已经枝叶凋零,生意索然;而池中原先那对比翼双飞的白头鸳鸯如今也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它肯定也经历了失伴之苦吧!以“梧桐半死”和“鸳鸯失伴”为喻,将自己丧偶之痛和老来孤独之境表现得格外悲凉。,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下片作简要分析。 【答案】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厚感情和无限思念。“原上草,露初晞”,借景抒情,既实写坟场之杂草凄凄景象,又暗示妻子逝世不久,感叹人生短暂,以引发下句“旧栖新垅两依依”的深情。最后两句通过细节描写来写人。作者躺在妻子曾睡过的床上,聆听着南窗的夜雨,遥想当年妻子在深夜里为自己补衣的情形,沉痛地表达了对夫妻患难与共、

15、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江 城 子,鹧 鸪 天,江城子,鹧 鸪 天,相同,都是悼念亡妻之作,赋 为主,虚实结合,对写 ,细节 赋中有比,比兴兼用。追忆细节,相同,思念亡妻之情深,个人遭际之苦楚,风格,奔放 激越 沉郁 悲戚,(二)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1080年,苏轼谪居黄州时写下了这首词。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1)上片是怎样写景的?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 上片首句从远处视觉写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高山耸入云端;近处丛生的竹子像绿色的屏障,护卫在一所墙院周围,靠近院落有一个池塘,池边长满枯萎的衰草; 接着从听觉写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 然后仰视天空,不时看到白鸟在上下翻飞; 最后俯视从嗅觉写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清香。 写夏末秋初的景色,营造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意境。,(2)下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 下片塑造了一个百无聊赖、无可奈何、于村舍古城旁孤独徘徊、自寻安慰的词人形象,表现出词人抑郁不得志、悲凉苦闷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