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长昆岩溶钻探技术要求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3022633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长昆岩溶钻探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7年整理]长昆岩溶钻探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7年整理]长昆岩溶钻探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7年整理]长昆岩溶钻探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7年整理]长昆岩溶钻探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长昆岩溶钻探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长昆岩溶钻探技术要求(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5月,长昆客运专线大龙至昆明段施工岩溶地质勘探技术要求,交底内容,一 、执行规范 二 、现场管理要求 三 、钻探质量的控制 四 、钻探工作要求 五 、 岩芯的鉴定和描述,一、执行规范,(一)概述,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6)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J1001498) 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412003,J261-2003),(一)概述,二、现场管理要求,(1)钻探单位进场前必须认真学习本要求并严格执行,对所承担的钻探任务、钻探质量负责。 (2)准备好进场所需材料,包括备足钻杆、各类套管、抽水设备、岩芯箱(宽度为1m)、大理石粉、钢卷尺、板尺等备料

2、、数码相机、钻机施工牌等。 (3)钻探日志、班报表、岩芯标签必须用规定的统一格式。,(一)概述,三、钻探质量的控制,(一)概述,1、根据钻孔任务书,制定可靠、可行的勘探设备、人员、工程进度等的组织计划,技术人员应及时熟悉本段地质情况。 2、施钻前必须采用满足精度的测量仪器按有关测量规范放孔,准确测定钻孔坐标及高程。且定位误差:陆地应小于0.1m,水中一般应小于0.5m。孔位高程测量,地面孔口高程误差:陆地应不超过0.01m,水中应不超过0.1m。钻孔内地层的分层高程误差应在0.050.1m以内。,3、位置一经确定,机组不得随意变动。如因种种原因须变动时应及时通知地质人员,地质人员现场重新定位。

3、擅自移孔的一律作为废孔处理。 4、勘探工作中遇异常时应及时向地质人员汇报,不得擅自继续进行工作。,5、土层、基岩全风化带采用(风压)干钻。饱和砂层、卵石土层可采用跟管钻进、套管护壁、或泥浆、植物胶护壁钻进等有效方法。断层破碎带和滑动面(带)必须采用双层单动岩芯管钻探。在基岩弱、微风化层中钻进时,每回次进尺不超过2m;基岩全强风化层、黏性土、粉土、砂类土一般不大于1.0m,在软土和松散地层中钻进时,每回次不超过0.5m。,6、岩芯采取率及终孔直径:黏性土、粉土、泥岩90;砂类土、基岩弱风化带(W2) 、微风化带(W1)和滑动面及重要结构面上下5m范围内80;碎石类土、全风化带(W4) 、强风化带

4、(W3)和构造破碎带、溶洞充填物70;完整基岩85,并确定岩石质量指标(近似RQD值)。终孔直径不小于91mm。,7、抽水试验、有断层破碎带的钻孔,开孔孔径不宜小于150mm。每段路基采取水样三组做侵蚀性检测。 8、做压水试验钻孔,要求统一使用130口径开孔及终孔,使用清水钻进,统一使用机械压水法进行综合压水试验,试验中采用等差法选三个压力点进行试验。 9、软土、饱和粘性土中如有缩孔、塌孔,应注明其位置及严重程度,并采取加固孔壁措施。,10、每个钻孔的岩芯均应按顺序在岩芯箱中摆放整齐,分箱摆放,每箱五米,每米一行,每箱间应空出定的距离,并按回次填写岩芯签,用数码相机及时岩芯彩色照片。照相前,岩

5、芯应标明孔号、每箱起止深度、分层深度、取样深度、终孔深度等,然后拍照。拍照时,先导孔应拍整体照、土层照及基岩照三张照片,若遇岩溶发育,应附局部放大照,并按指定要求编辑整理,提交电子文件。注浆孔只照整体照一张,照相应按照基岩方拍向土层方,但若岩芯超过15m,应分两张照。,11、准确量测和记录钻进尺寸及不同岩性分层深度,要求,不同塑性状态粘性土、不同密实程度碎石类土及砂、不同岩层,相同岩层的不同风化程度均要单独分层,岩溶有变化的也须单独分层(如充填溶洞,无充填溶洞,岩溶强烈发育段等)认真填写钻探记录的各项内容。 12、每个钻孔均应量测初见水位及终孔后24小时的静止水位。 13、钻孔终孔须经驻机地质

6、技术人员验孔并同意。,四、钻探工作要求,(1)开钻前,记录员及机长应详细了解任务书提出的钻探目的、要求,按要求钻探、试验、取样,要求勘探孔均须采用机械回旋钻进方法,采取岩芯。 (2)了解钻探工点地质概况、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等,做好机具及材料设备的准备工作。,(3)做好岩芯整理、保管和处理工作。将岩芯按先后顺序排列整齐,存放在钻孔附近,填写回次标签,写明回次编号。岩芯名称和取样深度,夹在相应的岩芯位置。施钻过程中做好岩芯保管,以便复查核对。岩芯摆放应采用1米1行,每5米一箱的摆法,每两箱岩芯间空出一定的距离,岩芯的位置与其在地下的位置深度应一致,终孔后,一般岩芯经会审、鉴定并核对日志,在拍彩照后

7、,放到指定地点弃舍或保存。,(4)岩芯鉴定和描述是地质钻探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之最,十分重要。必须及时记录变层深度和岩(土)厚度,对每一节岩芯均需鉴定,凡岩性结构有变化者,都应详细描述,并准确记录变化处的深度。,(5)钻探日志中应特别注意对岩芯中反映不出来的钻探过程情况的记录。如对钻具自然下落、钻进自然压力的增减、孔内异常响声、孔内掉块、钻具跳动、循环液消耗异常、颜色变化等(如漏水、塌孔、埋钻、卡钻、缩孔、涌砂、涌水、掉块、钻具陷落、震动、钻进快慢、冲洗液颜色的变化在岩溶或空洞地段钻探的钻具陷落、滑坡及断层带中发生的进尺突然变快、钻孔歪斜、下钻困难等)情况进行及时详细记录,以便为地质技术人员提供

8、分析判定孔内地质情况的变化。,(6)勘探日志须放在工地机组,并由地质技术人员现场编录,分层要准确、仔细,真实反应钻孔的层次,严禁采用其它方式记录后在室内整编,勘探日志整编应与钻孔进度同步,基本做到钻孔结束钻探日志完成。一经发现在室内编录钻探日志的一律作为废孔处理,(7)钻进中发现地下水时,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测定初见水位、稳定水位、稳定时间(一般按24小时)。(先导孔做,注浆孔可不做) (8)钻进过程中,记录员与机长密切配合,经常观察循环水颜色、成分等,若有变化,及时量测深度位置。每孔必须明确记录循环水是否翻出孔口。(先导孔做,注浆孔可不做),(9)从岩芯管内获取岩芯时,钻具不得提吊过高,以

9、防岩芯掉出后层次混乱或摔断岩芯。下钻时,必须掏尽岩芯管内的残存岩芯以及下钻时孔壁刮带至孔底的岩(土),以免造成下回次岩芯误记。 (10)孔内脱落或残留的岩芯数量,应确定查清,必须推算出岩芯的实际层位和长度,正确计算岩芯采取率、节长。不易取出岩芯的地层,应保留岩粉或破碎样品。,(11)先导孔最终必须提交合格的钻探资料,包括钻孔日志(见附表)、钻探资料电子文件(按二院提供的数据库格式录入,含钻孔概况(ZKGK)、钻孔分层(ZKFC)、岩石RQD(ZKRQD)、钻孔风化表(ZKFH)、钻孔潮湿表(ZKCS)、钻孔岩性采取率(ZKCQL)等六个分表)、钻孔状图,水文地质试验成果,拍照钻孔还应提交按我院

10、格式整理的数码照片(电子文件)。灌浆孔只交钻孔日志,不须进行数据录入。,五、岩芯的鉴定和描述,漂石(块石) 200mm 卵石(碎石) 60200mm 粗圆砾(粗角砾) 2060mm 细圆砾(细角砾) 220mm 砂粒 0.0752mm 粉粒 0.0050.075mm 黏土粒 0.005mm,(一)土的分类,(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 (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 (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二)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1)黏性土,(三)土的

11、潮湿程度的划分,(2)砂性土,含漂(块)石土、卵(碎)石土、圆砾(角砾)土、砂土,分为稍湿、潮湿及饱和 稍湿 呈松散状,手摸时感到潮,饱和度Sr50% 潮湿 手捏时手上有湿印,Sr=50-80% 饱和 空隙中的水可自由流出(地下水位以下),Sr80%,(3)粉土潮湿程度的划分,稍湿 天然含水率w20% 潮湿 天然含水率w=2030% 饱和 天然含水率w30%,(4)土的潮湿程度在钻孔中的表达方法,(1)密实 钻进困难,给进震动厉害,孔内响动大,孔壁稳定,不易坍垮。N30(击/30cm) (2)中密 钻进较困难,给进震动不剧烈,孔壁常有坍塌现象,需跟管钻进。15N30(击/30cm) (3)稍密

12、 钻进较困难,给进震动剧烈,孔壁较易坍塌,需跟管钻进。10N15(击/30cm) (4)松散 钻进较容易,给进稍有震动,孔壁严重坍塌,必须跟管钻进。N10(击/30cm),(四)碎石类土密实程度的划分及在钻孔中的反映: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四类,(五)描述内容,名称、 颜色 、矿物成分、结构 、 构造、风化程度 、节理裂隙发育程度,裂隙面的张闭程度、充填物性质、层面、节理面倾角、水文地质特征等 节理不发育:节理1-2组,节理间距大于1.0m;节理较发育:2-3组,节理间距0.4m;节理发育:节理3组,节理间距0.4m;节理很发育:节理3组,节理间距0.2m,(1)岩石,对岩层而言,还应说明

13、岩层的破碎情况、溶蚀现象、裂隙、水锈现象、裂隙面被水浸染情况等,漂卵(块、碎)石土 名称、颜色 (若为复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如灰褐、紫红)、潮湿程度(稍湿、潮湿、饱和)、密实程度 (密实、中密、稍密、松散)、颗粒成分(石质与土质名称,各占的百分比,坚硬程度)、粒径组成(多少大的-多少小的所占百分比,最大,最小,一般为多大)、颗粒成分的分布情况(分选性)、颗粒的风化程度 (全、强、弱、微)、颗粒的磨圆度 (浑圆、圆棱、半棱、尖棱)、夹杂物 等,(2)土,对砂卵石而言,还应说明夹杂黏性土的含量、夹砂的含量,砂土 名称、颜色 、潮湿程度、密实程度、颗粒成分及含量、颗粒形状及直径、夹杂物 等 黏性

14、土 名称、颜色 、可塑性(坚硬、硬塑、软塑、流塑)、成层性( 层状、混合状)、均匀性(纯砂、黏粒含量)、触嗅感 (搓、捻、滑腻、嗅味等)、夹杂物 (如云母、贝壳、腐植体、结核体等)、其他(如斑纹、虫孔等) 软土、松软土 颜色、状态(可塑性、稀软程度、含气泡情况等)、嗅味、植物遗体情况、手搓捻感觉、失水后的状态、钻进缩孔情况、夹杂物等,漂卵(块、碎)石土 名称、颜色 (若为复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如灰褐、紫红)、潮湿程度(稍湿、潮湿、饱和)、密实程度 (密实、中密、稍密、松散)、颗粒成分(石质与土质名称,各占的百分比,坚硬程度)、粒径组成(多少大的-多少小的所占百分比,最大,最小,一般为多大)

15、、颗粒成分的分布情况(分选性)、颗粒的风化程度 (全、强、弱、微)、颗粒的磨圆度 (浑圆、圆棱、半棱、尖棱)、夹杂物 等,(2)土,(六)土、石分层,风化带划分的判别,孔内岩石性质变化时,记录员必须记录在案,应根据下列情况确定换层位置: (1)转速的变化和压力的增减,地层软硬的不同部位 (2)钻进中的震动和钻头切割岩芯的声音 (3)钻进速度的快慢 (4)水钻时,冲洗液的颜色和循环水槽内岩粉成分的变化 (5)涌水、涌砂 (6)少钻、多提、勤观察、补漏,1、换层记录的判断,孔内岩石性质变化时,记录员必须记录在案,应根据下列情况确定换层位置: (1)转速的变化和压力的增减,地层软硬的不同部位 (2)

16、钻进中的震动和钻头切割岩芯的声音 (3)钻进速度的快慢 (4)水钻时,冲洗液的颜色和循环水槽内岩粉成分的变化 (5)涌水、涌砂 (6)少钻、多提、勤观察、补漏,1、换层记录的判断,(1)钻进中由震动到平稳 (2)土质颜色的不均匀性至岩质颜色的均一性及与母岩的一致性 (3)土质的混杂结构至岩质的层理结构 (4)土质成分的混杂性至岩质成分均一性或渐变性 (5)土质颗粒受外营力的磨蚀性及母岩的无移动特征 (6)覆土厚度与其在地质环境中成因一致性 (7)邻近钻孔的对比性 (8)水钻时,冲洗液颜色和循环槽内岩粉的一致性 (9)岩芯柱、成分、颜色、物质组成的协调性,堆积物无韵律可寻,岩层有韵律过渡,2、土石分界面主要依据的判断,(1)风化等级的规定 分成:全风化带,代号(数据录入为8) 强风化带,代号(数据录入为4) 弱风化带,代号(数据录入为2) 微风化带,代号(数据录入为1) 未风化带,代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