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努力建设和谐广东.doc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2994577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努力建设和谐广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努力建设和谐广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努力建设和谐广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努力建设和谐广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努力建设和谐广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努力建设和谐广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努力建设和谐广东.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努力建设和谐广东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努力建设和谐广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省委九届五次全会通过的广东省贯彻中央决定的意见也明确要求,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建设和谐广东。公平和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谅解与宽容是团结互助的前提,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广东的两大基石。劳动保障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切实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确保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补、弱有所助,建立和谐稳定的

2、劳动关系,充分体现了公平和正义,有力地促进了各类人群之间的谅解和宽容,是社会的“稳定器”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 。当前劳动保障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很多,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处理难度大。如果解决不好,处理不当,就容易导致社会利益失衡,群众心理失衡,人群之间不和睦,社会氛围不和谐,社会稳定就难以实现,团结互助就没有基础。因此,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建设和谐广东”的重要保障和迫切要求。一、进一步完善就业再就业制度,积极解决好群众就业难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帮助群众实现就业再就业,是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第一

3、,完善再就业扶持政策和目标责任考评办法,大力推动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以完善和落实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为重点,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开展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为手段,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充分发挥税收、财政、信贷等经济杠杆促进再就业的效能,加快探索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保持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第二,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制订统筹城乡就业的相关规划和政策,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重点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统一、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消除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

4、歧视性政策,优化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推动各地,尤其欠发达地区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建档工作。进一步完善珠三角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劳务协作机制,大力扶持农村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确保全省全年培训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 45 万人。第三,强化职业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加快建设四大基地。一是抓紧创建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大力实施“三年 30 万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和“三年五万”新技师培养工程,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二是抓紧认定再就业培训基地,挑选办学条件好、质量可靠的职业培训机构作为再就业培训定点单位;三是抓紧建立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努力培育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机制;四是抓紧建设农村富余

5、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安置基地,每个山区县要建立一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第四,大力发展技工教育事业,积极实施“智力扶贫工程”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十项民心工程”的要求,改革创新,抢抓机遇,加快技工学校建设步伐,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争当技工教育排头兵,开创广东技工教育新局面。到 XX 年,每个地级以上市建设一所以上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全省技校在校生规模从目前的 28 万人扩大到 36 万人。将“智力扶贫工程”作为一项基本制度长期坚持下去,改变扶贫方式,把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技工教育作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农村和山区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来抓。扩大智力扶贫

6、规模,将这项工程延伸到沿海贫困渔民子女、残疾人和库区移民子女,使省内更多的贫困家庭得到实惠,从根本上实现脱贫奔康目标。第五,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积极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县以上全部建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加强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新三化”建设,整合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将就业服务向街道(乡镇)延伸,全面开展“一站式”和“一条龙”就业服务,大力实施“零就业家庭”和农村年人均收入 1500 元以下贫困家庭就业援助制度,促进困难群体特别是特困人员就业。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完

7、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最能体现社会公平。社保是民生之福,必须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出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强化基金征缴,改善基金收支状况,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完善省级调剂金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地区的调剂力度,增强保障能力。二是加快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改进养老金计发办法,使养老金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同企业和不同时期退休人员的待遇更合理。研究解决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差距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劳动关系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形势,改革养老保险关系和基金转移办法

8、,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试行地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实施企业年金制度,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三是继续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好困难企业及其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健全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补助、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及医疗救助制度,保障不同人群的基本医疗需求。加强医疗保险制度运行质量的监测,增强医疗保险管理能力,提高经办效率和服务水平。四是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保障基本生活和促进就业的作用。完善工伤保险行业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办法,改进工伤保险后续管理服务,完善工伤康复管理办法。统一生育保险待遇支付项目,规范生育保险管理

9、。三、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切实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大劳动关系调整力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进而维护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引导好、保护好、调动好广大劳动者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至关重要。一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在收入分配调节中,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改革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对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进行管理调节,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比较合理

10、的分配格局,防止收入的过分悬殊和两极分化。二是进一步理顺企业劳动关系。引导改制转制单位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研究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遗留问题。大力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谈判制度,推动劳动关系进一步规范。三是继续推进三方协调劳动关系机制建设。健全劳动保障部门、工会和企业家协会三方协调劳动关系会议制度,促进劳动关系“主体协商、三方主导、政府调控、依法规范”格局的逐步形成,多渠道、多方式协调劳动关系,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四是建立高效快捷处理劳动争议新机制,通过简化办案程序,加大调解力度,对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实行调解前置程序,改革庭审方式,加强办案监督,实现劳动争议案件的快立、快调、快审、快结。五是依法维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认真实施“外来员工合法权益保护工程”,积极推进建立和完善企业工资支付监控、欠薪预警等解决拖欠职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推行主办监察员制度,落实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权益保护力度;进一步做好劳动保障信访和举报投诉工作,完善工作制度,畅通信访和举报投诉渠道,加强对劳动保障不稳定因素和信访事项的排查调处;坚决落实领导接访制度和信访大要案领导包案处理制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预防和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保障群体性事件,维护好企业和社会的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