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猜题】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97578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猜题】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年高考猜题】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年高考猜题】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年高考猜题】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年高考猜题】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猜题】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猜题】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高考猜题】+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第 1 套1写一张生日或节日贺卡。要求感情真挚自然,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出现真实姓名。正文 50 个字左右。答: 考场错解 没有使用修辞于法,或者用得生硬、别扭。专家把脉 运用上欠功夫。对各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没有掌握适当的方法,只会背诵概念是不行的。对症下药 举例一:给爷爷的生日贺卡:尊敬的爷爷,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祝你: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举例二:给妹妹春节祝福卡:春节到了,草儿绿了,花儿笑了,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谨记: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每有所亏。2.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

2、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 1020 个字之间)考场错解 (1)方言诚可贵,外语价更高,若为普通话,二者皆可抛。(2)今年过节不说话,说话就说普通话。(3)嘿,说了普通话还真对得住咱这张嘴。专家把脉 从阅卷的角度看,这一类广告词还真,不少,说它错,其实没有错,只不过经不起推敲,或者说不精炼、不完美。句(1)太长了,不合广告词简明的特点,句(2)表面上看似乎过得去,但仔细分析,不太合乎事理,过节怎么能不说话呢?有失真诚。句(3)模仿痕迹太浓,当然,我们不是说不让人模仿,这种只注重形式的模仿,不是考查的本意。对症下药 答案举例:会说普通话, “知音”遍华夏

3、。“知音”才更知心请讲普通话。做普通人,讲普通话。学习普通话,我们一直在为此而努力。普及普通话,沟通无障碍。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爱她,就说普通话。好听,好懂,普通话。普通话标准音,让华夏儿女更“知心” 。第 2 套1请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 1020 个字之间)考场错解 (1)请公民义务献血。(2)献血是公民,的义务。(3)平时献出一滴血,乱时拥有太平洋。专家把脉 “主题鲜明”这一点应该说做得还行,但感情真挚,构思新颖就做得不好。没有对广告内容进行深加工,只是围绕内容组成一句话,没什么文味。更谈不上广告词的特点。对症

4、下药 (1)与人玫瑰,手有余香;义务献血,爱心永驻。(2)平时献出一点血,乱时拥有爱的海洋。(3)献血你我他,方便千万家。2.在国际民俗交流会上,要做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宣传,请你任选一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该节日写一段宣传语,要求语言简洁得体,主题鲜明,构思新颖。(不超过 30 字)【答案】(1)拴五色线挂荷包吃粽子度端午,饮雄黄酒治百病赛龙舟过夏节。(2)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产户喜洋洋。第 3 套1.某市文联小、草杂志有一个“校园作家”栏目,设置该栏目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学生佳作,培养未来作家。请你根据栏目要求写一句推介词,要求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 20 个字。【答案】学生佳作荟萃

5、的园地,未来作家成长的摇篮。(内容、修辞两方面适合即可)2.对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文字拙劣的、词不达意的、欠通顺的语句密密麻麻,作者有点像是骑在“文字”这匹未驯的马上,马乱蹦乱跳,把他掀下来了。 “文字这匹未驯的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给抽象的事理以形象的解说,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同时也耐人寻味,给人以艺术享受。 B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这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这个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龙头,也就是那万里长城的尖端。这句话中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用“直冲下来” “一头扎进”给静态的“万里长城”以动态的描写

6、。语言表达既生动优美,新奇鲜活,又简洁明快,直截了当,激发了读者的艺术联想。C你看那黑土呵,黑得这样油光光,乌亮亮,真叫人看不够,爱不够!我忽然想起一民谚,这样的土地,种上车杠能发芽,插下扁担会结瓜。语段中引用的民谚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既生动地突出了土地的肥沃、能种好庄稼的特征,又抒发了作者对黑土地挚爱的情怀,同时还增强了语言的对称美。D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那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这里连用两个反问,并套用了排比,既起到强调语意、强化语势的作用,又使语言表达跌宕有致,同时也抒发

7、了强烈的感情。此外,还使语言富有整齐美和节奏感。考场错解 D 或 A 项。专家把脉 选 D 是因为对反问和设问分辨不清,反问是无需回答的,是肯定语气的加强,设问是作者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设定一个问题,答案是根据作者的目的来确定的,后文必须有答案。选 A 是因为对比喻中的暗喻这种比喻形式认识不清。对症下药 B。说“直冲下来”是拟人,不妥当,作者在这里说到山势的走向,用“冲”字给人以动态美,应该说是描写生动。第 3 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土地韩少功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菜,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什么时候下的种,什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虫子差点吃掉了新

8、芽,曾让你着急。一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让你欣喜。转眼间,几个瓜突然膨胀了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不知天高地厚地大乱家规,大哭大笑又大喊必定让你惊诧莫名。有时候,瓜藤长袖飘飞,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那里开花结果,让你搬来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的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奉无人接听?你想象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滋滋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你想象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

9、,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你从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老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总之,它们是有表情的,有语言的,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来到餐桌上进入你的口腔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学习的毕业,于是能塞饱你的肚子却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难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识瓜菜了,鸡蛋似

10、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 ,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 。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这真是让人遗憾。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钢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构成的食品,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英文中 culture 指文化与文明,也指种植和养殖,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

11、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那才是人类 culure 又一次伟大的苏醒。(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考场错解 (1)第二人称(2)设问、对比、比喻等。使文章生动活泼。专家把脉 对语言运用的好处不能说出,或者说得不具体。主要原因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不够。对症下药 (1)第二人称,既灵活、自由,又具有亲切感、真实感。(2)拟人(或2.水浒传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岗 。 ”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

12、, “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它究竟蕴含着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答三点:(1) (2) (3) 【答案】(1)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2)既劝诫常人不贪杯,又刺激有海量者多饮;(3)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以增加收入。解析:应该多角度多方位的去考虑。可以从店主的角度、语言运用的角度以及效果方面进行分析。第 4 套1.举一段(或自己拟一段)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广告词,并就广告词的特点作简要解说。例如,有关“王致和臭豆腐”妁一则广告词是:“臭名远扬,香飘万里。 ”这则广告从人的切身体验入手,用对比的手法,整齐的句式,生动地表现了王致和臭豆腐闻起来奇臭无比,吃起来香意绵绵的特点。又如,(1)

13、 (2) 【答案】示例:有关“三全凌汤圆”的一则广告是:“三全凌汤圆,团团圆圆。”这则广告从人类美满生活角度人手,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富有韵律的叠词,形象地表现了三全凌汤圆品质过硬、质量上乘的特点。解析:题干中的举例很有借鉴意义,分别从修辞、句式、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它为我们做题提供了帮助。命题角度 3 对偶的运用。仿写对联。2.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第一题爆竹声声脆, 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考场错解 (1)锣鼓咚咚响/春联对对红/(2)大地风光足/到处气象新 专家把脉 浅显无味,只对上了词义和词性,没有从对联的本质上去考虑,根本原因是不动

14、脑筋,或者考虑过了,但没有从写景和抒情的角度去对,思维形式单一,上联写景,下联还写景。一般说来,上联写景,下联抒情。对症下药 第一题举例:祖国日日新遍地面貌新第二题参考答案举例: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第 5 套1.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第一题扫千年旧习, 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考场错解 在阅卷过程中,常见的有两种错误做法,一是后半部也从时间上去写旧事,比如对:万年陈钡/图一时之快。咋一看,还象那么回事,但从对联的角度来看,索然无味。另一种错误的做法就是上下两联分类不清,比如对:扫千年旧习,华夏人人喜气洋/祖国江山好,神州处处气象新,像这样一种对法,有人有不同意见,认为能够对成这样,还不错,我们也承认,如果从低要求的角度来评判,马马虎虎,但从对联本身来讲,上下联还应该有一种严格的分类,这样对出来的对联才叫绝。专家把脉 不明白对联除了形式上有要求外,还会有意义上这个更高层次的要求。对症下药 第一题例:树一代新风大地气象新树世纪新风神州大地新。第二题例: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2.下面都是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