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渔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97498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湖渔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太湖渔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太湖渔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太湖渔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太湖渔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太湖渔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湖渔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湖渔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摘要】:ViilyChristensen,CarlJ.Walters,DanielPaulyandPolivina 创立的 EcopathwithEcosim 软件,该软件由众多模型组合而成,并加入许多生态学分析方法,能广泛应用于水生生态系统的定量分析,特别是渔业管理与政策模拟,并可用于比较不同时期生态系统的时空动态变化,定量评估水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的一种营养平衡模型,该模型已在全球 100 多个水生生态系统中得到应用(Christensen,V.,C.J.Walters,andD.Pauly.2002),是目前渔业和水生生态系统定量分析最全面与权威的软件之一。

2、目前国内有关EcopathwithEcosim 软件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还末见报道,本研究在 EcopathwithEcosim 软件的基础上建立太湖渔业与生态系统的Ecopath 模型,对太湖生态系统进行了定量的分析与模拟,对渔业小型化的发展,渔业政策评估与优化,渔业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渔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相应的评价,并提出了科学的管理对策。主要结果如下:(1)为了更好地对太湖生态系统进行定量性分析,将太湖渔业生态系统分成了 19 个功能组,在输入每一个功能组的B、 P/B、Q/B 或 EE 的基础上,输入每一功能组的食物组成、净迁移率、渔业捕捞量,渔业价格与利润等相应的参数后,运用E

3、coranger 对系统进行平衡调试,当系统达到最终平衡并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后,输出生态营养流动效率、各功能组的营养级和混合营养影响、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流来源与营养流动关系,功能组的死亡率组成以及系统的总体特征。(2)太湖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碎屑的能量转换效率分别为 10.3和 10.4,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为 10.4。系统的杂食系数为 0.186,系统的总净初级生产力4520.11t/km2/year,总 P/B 系数为 9.926。(3)渔业小型化与个体小型化是目前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太湖渔业小型化经历了未小型化、初步小型化到完全小型化的发展过程,小型鱼类占渔业总产量的比例不断上升,小

4、型渔业成为太湖渔业的主导主要是人类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的结果。运用 EcopathwithEcosim 软件模拟了太湖渔业小型化的发展过程及中文摘要原因,小型渔业比例的上升与大中型渔业比例的下降的关系。人工放流比例的增加、封湖禁渔时间的延长,繁殖保护区的扩大、捕捞努力量的下降、沉水植物的恢复是控制渔业小型化的主要措施。太湖渔业捕捞产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过度捕捞导致太湖渔业捕捞营养级的下降,1952 一 1958 年、1973 一1978 年和 1979 一 2000 年太湖捕捞营养级的平均值分别为3.29、3.26 和 3.07,渔业导致营养级在近 50 年内下降了 0.23。1964年至 19

5、81 年太湖翘嘴红舶的渔业营养级下降 0.33。捕捞产量的增加导致渔业营养级下降。(4)渔业总产量与湖水 CODMn,刀跻和虾类产量与湖水 TN/TP,富营养化指数(TSI)与渔业总产量和刀鱿的产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太湖富营养化加重与渔业总产量的增加,渔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是相一致的。(5)在 Ecopath 平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渔业发展与生态系统基本吻合的 Ecosim 模型,然后进行渔业政策变化的模拟与分析,得出1973 一 2000 年的模拟结果与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在保持2000 年捕捞强度,对 2001 一 2030 年渔业产量与生物量进行了预测模

6、拟。对 1952 一 2000 年太湖主要渔业政策进行了相应的 Ecosim 模拟与评估,不同捕捞强度对各功能组的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在没有封湖禁渔政策的条件下,太湖渔业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生物量与产量的变化,探讨了主要渔业政策的发展对渔业生态系统的定量性风险分析。在设置渔业经济和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对渔业政策进行了优化选择,并在优化的渔业政策下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渔业产量进行了相应的模拟分析,调整捕捞渔船的相对大小。(6)1952 一 1962 年太湖单位捕捞努力量的渔获量(CPUE)总体上呈不断上升趋势,到 1979 年达到近 50 年来的最高点。19

7、79 年之后开始大幅度下降,至 1994 年,太湖的 CPUE 下降为近 50 年来的最低水平,仅为 0.24,相当于最高年份的 10%,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经过对捕捞产量的时间序列分析发现,1952 一 1978 年,太湖渔业基本处于渔业发展的开发阶段,1978 一 2000 年,渔业从开发阶段过渡到成熟阶段,并走向衰退。通过对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灰色相对关联评价表明,1981 一 2000 年太湖渔业资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越来越低,资源已到不可持续利用阶段。一 3 一中文摘要总之,以上所述,本研究首次进行了我国淡水生态系统与渔业发展的定量风险分析,并运用 Ec 叩 ath

8、withEcosim 等软件和新的方法对渔业政策,渔业小型化发展与对策,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综合评估。建立了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标准,评估了不同健康水平下渔业产量的环境容纳量,进行了湖泊渔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定量性分析,为湖泊渔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标准,同时也为我国和世界淡【关键词】:太湖渔业环境可持续发展渔业小型化对策【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3【分类号】:F326.47【目录】:缩略词 5-6 中文摘要 6-9 英文摘要 9-12 前言 12-14 第一部分太湖生态系统 Ecopath 模型的建立 14-

9、331.1EcopathwithEcosim软件的引进 14-151.2Ecopath 模型的原理与方法 15-181.3 数据收集方法与来源 18-201.4 太湖生态系统 Ecopath 模型的基础数据 20-271.5Ecopath 模型的调试与优化 27-291.6 讨论 29-33 第二部分太湖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33-502.1 材料与方法 33-342.2 结果与分析 34-482.2.1 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流来源 34-362.2.2 能流在不同营养级的分布 36-412.2.3 各功能组之间的混合营养影响 41-422.2.4 太湖生态系统的死亡率系数 42-452.2.5

10、太湖营养流动关系 45-472.2.6 太湖生态系统总特征 47-482.3 讨论 48-50 第三部分太湖渔业小型化发展与对策 50-753.1 材料与方法 503.2 结果与分析 50-593.2.1 太湖小型鱼类和大中型鱼类产量的变化 51-523.2.2 太湖渔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分析 52-533.2.3 太湖渔业小型化的 EwE 模拟 53-553.2.4 太湖捕捞营养级的变化 55-593.3 太湖渔业小型化形成过程与原因 59-673.4 太湖渔业小型化发展对策探讨 67-713.5 讨论 71-75 第四部分太湖渔业发展与水环境的关系 75-854.1 原理与方法 754.2 结

11、果与分析 75-794.2.1捕捞总产量与湖水 COD_(Mn)的关系 75-764.2.2 太湖刀鲚产量与湖水的关系 76-774.2.3 虾类产量与湖水中 TN/TP 的关系 77-784.2.4 富营养化与渔业产量的关系 78-794.2.5 经济发展对太湖富营养化的影响 794.3 分析与讨论 79-85 第五部分太湖渔业政策与产量的关系 85-1195.1 原理与方法 86-895.2 结果与分析 89-1075.2.1 太湖渔业标准捕捞努力量与资源量的变化 89-925.2.2 捕捞产量的时间序列分析 92-985.2.3 太湖渔业与 Ecosim 模拟结果比较 98-995.2.

12、4 太湖渔业生物量与产量的变化 99-1015.2.51952-2000 年太湖主要渔业政策的评估101-1075.3 太湖渔业政策的优化 107-1125.3.1 降低小型低值鱼的生物量 108-1095.3.2 太湖渔业政策的优化 109-1125.4 讨论 112-119 第六部分太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评价 119-1366.1 原理与方法 119-1216.2 结果与分析 121-1316.2.1 太湖渔业资源的环境容纳量 121-1286.2.2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灰色相对关联评价 128-1316.3 太湖渔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31-136 文献综述一:东太湖生态环境演变 136-141 文献综述二:网围养殖对太湖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141-149 参考文献 149-156 研究论文发表情况 156-157 致谢 157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