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二级诊断鉴别()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96782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二级诊断鉴别()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心理咨询师二级诊断鉴别()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心理咨询师二级诊断鉴别()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心理咨询师二级诊断鉴别()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二级诊断鉴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二级诊断鉴别()(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咨询心理学的主阵地心理不健康状态,而不是异常心理状态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可分为三大类: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心理健康咨询对象分类检验标准:症状学效度预测效度:对心理不健康状态后果预期自然发展的预期;三个月内自行缓解不良情绪行为迁延时间久,泛化;长期得不到改善,心理抗压能力和耐受性下降,生活和社会功能受到影响,成为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易感者促成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因素(1)人口学因素(2)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生活状况和方式、婚姻、家庭等(3)个性心理特征(4)身体健

2、康水平(5)社会变迁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的工作程序:1、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2、对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3、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其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4、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自治力是否完整治 5、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 (形式和内容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自治力完整、人格相对稳定) ;确诊为精神分裂症诊断的一般特点如下: (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 (2)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

3、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3)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损害。(4)多起病于青壮年。 (5)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活动的衰退。 (9)患病期自知力基本丧失。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青春型。以联想障碍,精神活动全面紊乱,思维松散破裂,行为愚蠢、恶作剧以及性轻浮为多见; 偏执型。以妄想、幻觉为主; 紧张型。以精神运动性抑制障碍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为主; 单纯型。以起病缓慢,持续发展意向逐渐减退、退缩、懒散为特征,治疗困难,预后不良。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一般心理问题是指在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

4、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这类心理问题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心理咨询有较好的效果。诊断标准(1)由于现实因素而产生心理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不良情绪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没有泛化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工作程序:1 分析求助者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2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的症

5、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 3 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 4 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 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6 初步诊断诊断标准:(1)较为强烈的现实因素引起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懊恼、悲哀等) (2)痛苦情绪不间断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3)痛苦情绪反应单纯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4)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影响(5)痛苦情绪激发因素不仅局限于最初事件,而且与最初事件有联系或类似的其他事件也引起此类痛苦情绪泛化特殊问题:严重心理问题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与神经症的鉴别(要点为内心冲突性质:现

6、实性、道德性,病程:一年内,社会功能破坏程度:没有严重缺损)严重心理问题诊断注意事项:1、严重心理问题,要力求与典型的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相鉴别。2、心理冲突的性质,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3、在分析情绪是否泛化时,要注意区分泛化与心境对人的影响的区别神经症特征:1)意识的心理冲突心理冲突 突常形特点: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 变形特点:涉及的仅是生活琐事,脱离现实处境范围;不带明显的道德性质 2)精神痛苦 3)持久性4)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5)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神经症的诊断特 点:(考虑近 3 个月的时间)病程:不到三个月为短程,评分 1,3 个月到一年为中程,评分 2

7、,一年以上为长程,评分 3精神痛苦程度:轻度者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 1,中度者需要借助别人帮助或处境摆脱,评分 2;重度者几乎完全无法摆脱,评分 3社会功能照常工作学习交往只有轻微伤害,1 分;工作效率或人际交往显著下降,2 分;完全不能工作或完全回避某些必要社会交往,3 分总分不小于 6,可以诊断神经症;总分为 3 分不够神经症;总分 45 分为可疑神经症,需要进一步观察确诊。3、 神经症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诊断神经症不能单纯依靠排除。身体和神经系统检查阴性不能构成神经症诊断的充分根据。如果神经症症状典型而且持久,即使病人确有内科疾病,神经症的诊断仍然是可以成立的。 4、 神经症与人格障

8、碍 典型的神经症持续多年后出现的精神病状态照例是不典型的,既非典型的精神分裂症或躁郁症,也非典型的偏执性障碍。反过来说也是真的。 神经症病人后来出现非器质性精神病状态的,几乎都有人格障碍。诊断神经症注意事项:1、有些神经症心理障碍的求助者,偶尔也会出现类似精神障碍的症状,要加以鉴别,2、诊断神经症必须有持久的心理冲突,区别“神经症性反应”3、所谓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作为基础,是指求助者的症状不能用器质性病变来解释“”五种典型神经症:神经衰弱、焦虑神经症、恐惧神经症、强迫神经症、疑病神经症四种不典型神经症:抑郁神经症、人格解体神经症、其他类型和无法分型的神经症神经衰弱症状可分三组: (1)与精神易兴

9、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 (2)情绪症状主要有三个方面: a、烦恼;b、易激惹; c、心情紧张。 并且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病人感到痛苦,并常常向别人倾诉,寻求帮助或治疗。 感到控制不了或摆脱不了。 情绪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之久与生活事件和处境不相称。(3)常见心理生理障碍: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个别内脏功能轻度或中度障碍。焦虑性神经症(焦虑症): (1)焦虑的情绪体验; (2)焦虑的身体表现(运动性不安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 (分类:急性焦虑发作、广泛性焦虑)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惊恐发作):临床,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特定的情境,发作不可预测;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

10、显症状,可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鉴别诊断:躯体疾病可能引起类似于焦虑发作的症状:心律失常,脑缺血,冠心病,甲状腺毒肿,可从病史及躯体检查排除;若仅发生于某些特定场所,与恐惧神经症相鉴别;若同时存在心境低落或悲伤,要与抑郁症相鉴别,在等级制诊断系统中,抑郁症等级较高,要做出焦虑症的诊断必须排除抑郁症。广泛性焦虑(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主要临床相: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肌肉紧张,运动型不安;因难以忍受的担心和紧张而又无法摆脱,感到痛苦。鉴别诊断:如果心境低落或悲伤占有优势,要与

11、抑郁症相鉴别;如果存在突然的非诱发性的焦虑发作,要与焦虑发作相鉴别;如果存在恐惧并回避特定的场景,要与恐惧神经症相鉴别。诊断要点: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下列两项: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恐惧神经症:特点:害怕与处境不相称。病人感到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种类: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特殊恐惧症。鉴别诊断:如果害怕得病,要与疑病症相鉴别:疾病恐惧症病人只害怕得一种病,无求医要求;疑病症病人对健康过分担心,四处求医。强迫性神经症:(1)特点:以强迫和

12、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临床特征的一组心理障碍,即强迫症、强迫性障碍。 (2)种类:原发性强迫:强迫观念、强迫表象、强迫恐惧、强迫意向;继发性强迫动作。主要临床相:有意识地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有症状自知力,感到异常,希望消除,但无法摆脱,因而焦虑和痛苦。疑病神经症:(1)主要特征:对健康过虑;对身体过分注意;感觉过敏和疑病观念。 (2)主要临床相:对自身健康状况过分关切,有各种主观症状;各种检查均不肯定有器质性疾病,未发现主观症状的躯体原因;医生的解释不能消除其疑虑;多合并焦虑和抑郁。轻度抑郁症:(1)轻度抑郁症的临床相:心情低落;使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受损害

13、;至少持续两周以上(2)抑郁的六个主要表现: 兴趣减退甚至丧失。 对前途悲观失望。 无助感。感到精神疲惫。自我评价低下。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活着还不如死了好。抑郁神经症定义:心情低落伴随着尖锐而持久的心理冲突,甚至可以说,沮丧与无能为力感正是长期心理冲突的结果。 (2)在症状上:不存在内源性抑郁的任何特征性症状,既没有类似发作和完全缓解的病史,也没有躁狂史。心情低落的背景上有持续存在的心理冲突。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性症状,这些症状不是由于器质性病变、酒精和药物等物质滥用造成的。 (3)在人格上:病前大多有人格缺陷,表现为缺乏自信和自尊,对人过分依赖和自我强求,容易心情不良,是所谓的抑郁人

14、格者。 (4)在病程上:大多呈慢性病程,至少持续两年,多年不愈。区分内源性抑郁和抑郁神经症:对于内源性抑郁的病人:要直接告诉病人,他患了真正的病,这跟肺病没有什么两样,应该用药物治疗。鼓励他放松,不要用自责来折磨自己,因为他对自己的病没有责任也无法负责。他无法使自己的病痊愈。对于抑郁神经症的病人:要逐渐婉转地说明,神经症是某种生活风格的产物,是一定行为模式的结果,它跟以前的生活态度直接相关。他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性促使自己走向健康,上帝只能帮助自助者,等等。1、双相情感障碍F31 主诉: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下述的抑郁,躁狂或兴奋。 诊断要点(典型症状) 躁狂期间出现:精力和活动增加 心境高涨或易

15、激惹 。言语加快 失去控制 睡眠需求减少 自高自大 。患者注意力容易转移 。可能某段时期出现抑郁:心境低落或悲伤;兴趣或快感缺失 。下列相关症状也经常存在:睡眠紊乱 注意力集中困难 。自罪或自我贬低 食欲紊乱 疲乏或精力减退 。自杀观念或行为。2、抑郁症F32# 主诉:最初可能表现出一个或更多的躯体症状。进一步的询问会发现抑郁或兴趣的丧失。有时易激惹是主要的问题。 某些群体是高危人群。 诊断要点:心境低落或悲伤;兴趣或快感缺失 。下列相关症状经常出现: 睡眠紊乱 自罪或丧失自信 。疲乏或精力减退或性欲减退 激越或运动、言语迟缓 。食欲紊乱 自杀观念或行为 注意集中困难 。3适应障碍F432 主

16、诉:感到不能承受生活的重压或难以应付。可能存在与应激有关的躯体症状诸如失眠,头痛,腹痛,胸痛和心悸。 诊断要点 对近期的应激性或创伤性事件的急性反应。 由某一事件或专注于此事引起极度痛苦。 可以以躯体症状为主。 其它症状可能包括: 心境低落或悲伤 焦虑 担忧 感到难以应付 。急性反应通常持续数天到数周。4分离性(转换)障碍F44 主诉:患者表现出不寻常或戏剧性的躯体症状。 诊断要点 躯体症状有下列特点:表现不同寻常;与已知疾病不一致;经常起病突然并与心理应激或困难的个人处境相联系。 急性病例的症状可能:富有戏剧性且不同寻常;随时间经常改变;与别人的关注有关。 在某些慢性病例,患者可能面对严重的问题,显得无动于衷。5 难以解释的躯体主诉 F456 进食障碍 FSO7睡眠问题F518性功能障碍 F529精神发育迟滞F70 主诉: 儿童期:一般发育的延迟;因为学习能力差,有学业困难及与其它孩子相处困难;行为问题。 青春期:同龄伙伴相处困难;不适当的性行为。 成人:日常功能困难;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